唐女士,今年32歲,產後出現恥骨聯合處劇烈疼痛,雙腿痛到無法抬起,甚至無法翻身和下床走路。醫生告訴她,這叫做產後恥骨聯合分離症,對於孕婦比較常見,一般休息一段時間就好了。
唐女士就回家躺了一個月,因為太痛行動不便,便放棄了母乳餵養孩子,休息後疼痛確實緩解了很多,漸漸地可以翻身起床了,但是晚上睡覺時翻身仍是會感到疼痛,走路也走不了多久,因為一側腹股溝和大腿根部太疼了,這種情況在上下樓梯時更明顯。
於是,唐女士開始四處求醫,也了解了各種補鈣、理療等,可症狀還是反覆發作,一直到產後7個多月,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了深圳市婦幼保健院診治,通過一療程的中醫手法復位和針灸治療配合康復訓練後痊癒。
產後恥骨聯合分離症回家躺躺就能好嗎?又該如何預防?下面小護就來講述這些問題。
骨盆是脊柱的底座,在周圍堅韌的韌帶保護下非常穩固。在孕產期,身體會分泌出一種叫做鬆弛素的激素,使盆骨周圍韌帶鬆弛,生產時恥骨聯合就比較容易撐開,胎兒也就順利分娩。
若是分娩時時間較長、難產急產、胎兒過大、助產措施不當、產婦用力不當等致使恥骨聯合分開過大,在產後無法自動縮回或產後損傷導致的恥骨聯合上下錯動,加上周圍軟組織拉傷,出現疼痛和動能障礙,臨床上稱為產後恥骨聯合分離症。
輕度的恥骨分離和損傷,在經過休息一個月就自行恢復了。
但是中重度分離或者同時伴隨骨盆錯縫和較重的軟組織損傷時,產婦無法站立行走,夜間大腿根部及恥骨聯合疼痛無法翻身,只休息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的,甚至會延誤病情。
恥骨聯合分離的嚴重程度和個人的體質也有關係,還與鬆弛素分泌的多少、恥骨聯合韌帶先天構造薄弱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是通過一些措施還是可以降低發生概率的。
1、在懷孕期間適當鍛鍊增強肌肉力量和韌帶彈性。
2、懷孕期間要控制體重和飲食,防止胎兒過大。
3、分娩前期避免久站,產後哺乳儘量側臥,避免盆骨過度受力。
4、及時治療孕晚期的恥骨聯合痛,孕期可以適當的使用託腹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