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骨疼——孕晚期「癱瘓」的日子
在第37周時,開始隱約感到恥骨疼。當時要做最後的產前聯檢,當天檢查項目比較多。雖然恥骨有點疼,但心裡並沒太在意。因為看到過很多人都有這情況,疼痛雖然在走路時會嚴重一些,但在可忍受範圍,只是走慢點就是了。
就這樣慢慢走,堅持做完所有檢查回家了。
回家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起來,慘了!起不了床了。
躺著不動不疼,稍微一動就疼的不行。老公扶著我,我還是一步一步堅持挪到衛生間,上廁所、洗臉刷牙。在這過程中難免抬步挪動,到最後,我疼的感覺要暈倒,趕緊喊我老公,等他過來,我趴在洗衣機上,直接吐了。不是孕吐,我清楚的感覺到,就是疼到不行人會產生的那種噁心。
就這樣我開啟了幾乎癱瘓的日子。
恥骨疼,腳抬不起來,雙腿無法分開動作。所以上下床我得拉著老公脖子,他手抬著我雙腿轉動移到床邊把腿放的垂下床。然後,站起來那一下也得借他的力我憋一口氣站起來。然後他得協助我把腳轉動方向,屁股朝向椅子,然後我坐下他用椅子拉我去衛生間。
晚上睡覺,翻身更是疼啊。別人還幫不上忙。我得自己拽著兩側的床頭,磨嘰十幾二十分鐘才能翻過去,翻過去後兩腿摞在一起,恥骨會特別疼,我忍著痛勉強在兩腿間塞夾個東西,得適應好久,才能平靜下來。
因為翻身難,我一般朝左邊睡一個多小時,慢慢翻過來朝上仰臥半個小時,大家都說仰臥對胎兒不好,我迷瞪一下,趕緊再努力翻到右邊,能一動不動睡一個多或兩小時。不能動,動了疼呀。睡兩個小時這是極限了,因為側睡一段時間後適應了,恥骨不疼了,兩側胯骨又疼的受不了。
然後就不得不再挪動靠到靠背上,半坐半躺。但這樣久了,尾巴骨那裡又是各種疼,由於孕期也靠坐比較多,直到生後三四個月裡,尾巴骨那裡的黑青和死皮才慢慢褪完。
就這樣我伴隨著疼痛,堅持著孕晚期的日子,只希望寶寶能好好的,足月生產。
到38+2,當天晚上破水了。120把我拉到了醫院。我覺得如果不是恥骨疼,翻身挪動的動作全靠腰腹,寶寶還能再晚幾天生。
因為自己不能動,無法從腰上麻醉。直接全麻剖腹產的。
恥骨聯合分離——生產完後的恢復
剖腹產完,麻醉過後,醫生們會診檢查後通知我,恥骨聯合分離2.5cm 。說是如果超過3cm ,就需要手術治療了。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用骨盆矯正帶進行物理固定,促使其慢慢恢復。
剖腹後我仍然處於癱瘓狀態,在醫院的三天,雖然我小心翼翼剖腹產傷口,也經歷了護士按壓肚子,但這些相比恥骨疼,都是小巫見大巫。
出院的時候,是老公、弟弟和妹夫,用輪椅把我推回家、抬上樓的。
因為有剖的傷口,需要注意。恥骨疼的每動一下都是折磨,但還得餵奶、協助老公管孩子。所以在月子裡我沒有用盆骨帶,先用的束腹帶,保證我艱難的活動時不撕扯傷口,保證傷口癒合。恥骨分離就先由它自己慢慢恢復。
直到快滿月,傷口基本完全好了,我才開始綁上盆骨矯正帶,開始骨盆的修復。
在月子裡以恥骨不疼為前提,我慢慢可以自己上下床、自己慢慢走到衛生間,基本可以自理了。
第二個月,中下旬,我可以抱娃了。也必須抱了。孩子哭鬧不能不管,老公雖然不用天天去單位,但隔兩天就得去一趟。
但前兩個月我一直都是仰臥睡覺,翻身和側睡還是做不到。
直到矯正帶綁了半個月左右,我才忍著疼一點點試著翻身,側睡。那痛苦不想回憶。到後來就慢慢越來越好,行動漸漸自如。
過百天後,我開始做一些家務。有時會提水一類的提重物,或去打防疫針等走路過快或連續走路時間過長,恥骨還是會隱隱作痛。但慢慢多次嘗試後,就逐步適應了。
到寶寶五六個月時,基本就完全恢復了。
恢復過程中注意事項總結:
1、所有活動要以不疼為前提,恥骨聯合分離需要的是休息和恢復。感覺到疼,就暫停。臥床。
2、堅持使用矯正帶,菱形盆骨修復帶。每天使用的時間儘量長,實在勒的不舒服放鬆一下。
3、未恢復時堅決不能提重物,長時間走路,更不要盲目做一些損傷盆骨和恥骨聯合的單腿運動。
4、在不太痛的情況下,睡覺儘量採用側臥,幫助盆骨儘快恢復。
5、儘量不要上下樓梯,因為那是連續的單腿運動。總之要避免所有單腿用力的情況。
6、坐的時間也不要太長,尤其要避免跨坐。
7、適當補鈣,輔助產後身體恢復。對盆骨等骨骼恢復也是有益的。
和我有同樣遭遇的姐妹們,都不要太憂心,慢慢來,一定能慢慢恢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