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訊,內地投保者湧入香港買保險,並未因為日前發布的政策所受限。不久前中國監管部門暫停了內地消費者在香港用銀聯卡刷卡或網上繳費的方式支付保費,銀聯卡單筆交易金額上限為5000美元。不過,這個方式並沒有影響到已經投保或者即將投保的人群。
暫停網上支付
市民陳女士去年在香港為孩子購買了一份人壽保險,年繳保費大約為2.5萬元人民幣。自從出臺了這個規定之後,陳女士從網上向香港保險公司轉帳突然遇到了障礙,網絡提示她已經被列入「黑名單」。「怎麼回事?不會是監管政策已經開始『發威』了吧?可是我轉帳金額也沒有超過3萬元啊。」陳女士覺得有點不知所措。
按照內地監管部門本月實施的新規:境內居民通過跨境電子支付購買人壽保險、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產品被叫停,而意外保險、醫療保險原則上不受限制,但單筆支付金額不可超過5000美元,約合3萬元人民幣。
陳女士通過多家銀行查詢後,並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因此是否這種情況屬於外匯監管也不得而知。有銀行建議她將匯款的名字換成中文試試,結果她發現換成中文姓名後從網上可以匯款了。「可能這次匯款不順並不屬於監管範疇,也許只是恰巧與另一個『黑名單』英文重名的一個烏龍事件。」陳女士說。而另一位同樣購買了香港保險的吳女士也表示,監管政策後,從網上匯款沒有遇到投保受阻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暫時未有已經投保香港保險的人士因為該政策遇到投保繳費的障礙。一位香港保險代理人王女士告訴記者,之前客人在投保時,可以通過「網絡繳費」的途徑,一次刷100萬港幣。「剛出臺的新規限制的正是這個途徑,一天不能再刷100萬元這樣的大額了,最多只能刷3萬元人民幣。通過POS機,也是一次可以刷5000美金,但是不限次數。如果要繳納100萬元保費,可以以這種方式操作,只不過要多花些時間刷很多次。我的大客戶很多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的。」國家外匯局表示,目前雖尚未禁止多次刷卡來購買個人險,但將密切關注持卡人和保險代理人這類反覆刷卡的行為。
另一位李姓香港保險代理人則表示,在今年3月初,其所在保險公司還籤下了一單年繳保費在6000萬港元左右的「內地客戶」保單。如果按照銀聯卡每筆5000美元的規定計算,6000萬港元的保險大概需要刷卡1500多次,不過這個數字僅僅是聽起來令人震驚。通過兩筆373萬美元的支票,客戶沒有刷那麼多次卡就完成了繳納保費。李先生表示,大額客戶可以先辦個「香港帳戶」,通過香港帳戶支票繳付保費或香港銀行帳戶網銀繳費。
「購買的人很多,到3月我已經完成了全年的任務。」上述香港保險代理人王女士告訴記者,由於美元升值預期明顯,很多人願意購買香港的投資型保險來完成資產的保值。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赴港投保的內地客人越來越多。目前看來,外匯新規尚沒有擋住人們投保美元保單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