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支票在內地無法兌換這些事兒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0-12-11 東方財富網

網絡上一個名為《香港保險支票在內地無法兌換,也無法收香港轉入保險款,你們有這樣的情況嗎?》的帖子火了。發帖網友稱:「退保後收到的支票無法在內地銀行兌換」。目前,該貼已被瀏覽2.6萬次以上,網友紛紛留言發表看法。

真的如該發帖人所說,內地銀行無法兌換香港保險支票嗎?即便是通過直接銀行轉帳的方式也不行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致電中行、交行等幾大國有銀行,其客服人員均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境外保險(除旅遊意外險等少數情形外)相關資金均不能通過支票兌付、電匯等任何方式在本行提現。」記者試圖聯繫該發帖人了解投保渠道、理賠過程等詳細信息,但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答覆。

支票、電匯都不行,購買了香港保單的錢還能回來嗎?

外管局:僅支持旅遊意外險等

內地銀行無法取現香港保險支票,是真的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通了中行徐匯支行電話,該行客服人員表示:「境外的保險類業務一般不能提取。僅在旅遊等情形下的意外險、醫療險發生賠付是可以的。」該客服人員還表示,目前國有大行都不能做相關業務。

交行肇嘉浜路支行的客服人員也是同樣口徑,稱「香港保險支票兌付在交行是不允許的,票據業務需沒有保險字樣的光票。」

農行、工行客服人員表示,總行對於業務限制規定不明確,相關票據需要到當地業務網點了解信息,由於本地網點不在工作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能確認到上述銀行的相關規定。不過,從上述反饋的銀行網點信息來看,不僅僅是支票兌付,只要是涉及境外保險相關的收支業務,中國銀行等在內的部分銀行網點均不予辦理。

事實上,上述銀行網點對於香港保單的收支限制實則有章可循。

近日,外管局相關人員回應稱:「根據現行外匯政策法規,境內居民個人到境外旅行、商務活動、以及留學等,購買人身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屬於服務貿易類交易,在外匯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許和支持的。」

「對於居民個人到境外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交易,根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第3號)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印發<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匯發〔2007〕1號)等現行個人外匯管理政策法規,尚未開放。」

「如果網傳帖子中所述保險符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部門和外匯管理部門規定的業務,不存在任何收支障礙。」

也就是說,像現在大家都跑去香港買的年金保險、終身壽險這些儲蓄類品種的收支均不在外匯政策允許的範圍之內。即便是重疾險這類健康保險,在香港保單保額還包括分紅等性質的情況下,能否算服務貿易類交易也不好說。

怎麼辦?開立境外銀行帳戶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投保香港保險完全受限。一位香港保誠保險代理人A小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在香港銀行開戶,從你本人的香港銀行匯去內地自己的戶口(帳戶),不存在大額支票內地提現的問題。」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印發<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第19條,「境內個人向境內經批准經營外匯保險業務的保險經營機構支付外匯保費,應持保險合同、保險經營機構付款通知書辦理購付匯手續。境內個人作為保險受益人所獲外匯保險項下賠償或給付的保險金,可以存入本人外匯儲蓄帳戶,也可以結匯。」

當然,結匯是有每人每年5萬美元上限約定的。如何通過親友間轉帳,間接提高個人結匯的上限,也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了。

在這位網友的帖子中,也說了在香港開立銀行帳戶的途徑,不過據其稱,「開立銀行帳戶的審核非常嚴格,根本開不了戶口。」

但對此說法,香港保誠保險代理人A小姐表示不認同,她稱,「目前內地居民在香港開戶只需要內地居住證明和香港保單等材料,開立的過程並不算太複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香港銀行對於內地居民前往開戶類型有不同規定,大銀行更傾向於開立更高資產客戶的帳戶,中資和小銀行對於門檻的要求較低,需要提供保單和家庭住址證明,比如信用卡流水證明材料等。

實際上,「香港保險支票在內地無法兌換」這事兒並不新鮮。

2016年4月份,原保監會發布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從法律、匯率和外匯政策、保單收益、現金價值等方面進行風險提示。

同年10月,為進一步規範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銀聯國際發布《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指引》(以下簡稱《合規指引》),規定境內居民在境外購買與意外、疾病等旅遊消費相關的經常項目保險可以使用銀聯卡支付,其他保險項目嚴禁使用銀聯卡支付。

我國香港地區保險業監管局近期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香港保險業實現了毛保費2537億港元,同比上漲了7.2%。其中,由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為223億港元,同比下降了26.6%,顯示香港保單熱度正呈現降溫態勢。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香港保險公司開的美元支票內地銀行不收了·都市快報
    如果你打算買香港保險 最好先了解這些新變化 要領理賠款或分紅只能開香港銀行帳戶 但開戶有資產門檻 記者 馬杉 近日,一則「境外壽險保單利益支票,內地銀行無法入帳兌現」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炸開了鍋」,很多已經購買了香港保險或者準備赴港購買保險的人對此憂心忡忡,他們擔心將來自己的理賠款或者保單分紅無法及時拿到
  • 香港買保險退保後資金真的無法匯回內地?關鍵解答來了
    最近幾年,不少內地人到香港購買保險,但一旦遇到理賠和退保的後續事情,就涉及資金從境外匯回境內,在目前我國加強外匯管理真實性審核以及資本項目未實現完全可兌換的背景下,有的人就會遭遇無法便利收款的尷尬。最近,知乎上一篇名為《香港保險支票在內地無法兌換,也無法收香港轉入保險款,你們有這樣的情況嗎?》的帖子火了。
  • 內地客買香港保險續保退保兩難
    受此影響,香港地區保險公司也開始要求內地赴港投保居民填報納稅信息。據了解,目前香港保險裡有三類產品最為內地客戶所青睞,分別為儲蓄分紅險、重疾險和醫療險。儲蓄分紅險的特點是演示收益高,可以多幣種配置;重疾險的特點則在於定價比內地低;醫療險中主要是高端醫療險受熱推,保障金額足、全球合作醫療機構多等都是優勢。
  • 香港「保險」退保後無法兌回內地?外匯管理局回應
    香港「保險」退保後無法兌回內地?  外管局:分紅類保險屬於金融類服務尚未放開  近日,知乎名為《香港保險支票在內地無法兌換,也無法收香港轉入保險款,你們有這樣的情況嗎?》的帖子在網上引發熱議。  中國銀行的客服人員表示:「境外的保險類業務一般不能提取(資金),只有在旅遊等情形下的意外險、醫療險發生賠付是可以的。」該客服人員還表示,目前國有大行都不能做相關業務。  交通銀行的客服人員稱,「香港保險支票兌付是不允許的,票據業務需沒有保險字樣的光票。」
  • 香港「保險」退保後無法兌回內地?外管局回應
    香港「保險」退保後無法兌回內地?外管局回應 原標題:   近日,知乎名為《香港保險支票在內地無法兌換,也無法收香港轉入保險款,你們有這樣的情況嗎?》的帖子在網上引發熱議。
  • 香港買保險 退保後資金無法匯回內地?關鍵解答來了
    來源:券商中國最近幾年,不少內地人到香港購買保險,但一旦遇到理賠和退保的後續事情,就涉及資金從境外匯回境內,在目前我國加強外匯管理真實性審核以及資本項目未實現完全可兌換的背景下,有的人就會遭遇無法便利收款的尷尬。
  • 香港買保險 退保後資金真的無法匯回內地?關鍵解答來了
    最近幾年,不少內地人到香港購買保險,但一旦遇到理賠和退保的後續事情,就涉及資金從境外匯回境內,在目前我國加強外匯管理真實性審核以及資本項目未實現完全可兌換的背景下,有的人就會遭遇無法便利收款的尷尬。最近,知乎上一篇名為《香港保險支票在內地無法兌換,也無法收香港轉入保險款,你們有這樣的情況嗎?》的帖子火了。
  • 關於香港保險的25個常用Q&A問答
    答:因為香港保險遵循的是「最高誠信原則」,因此如實告知自己的生活習慣(如吸菸,喝酒等)和身體狀況(是否患過重大疾病等)非常重要,因為這些都是保險公司是否批准保單申請的關鍵因素。如果不如實相告有吸菸習慣,萬一以後患上肺癌,保險公司查出會以騙保為理由拒賠保險款。
  • 香港/內地保險「選擇障礙症」都看過來
    開香港銀行帳戶,買香港保險,打9價HPV—這就是現在的「赴港三件套」。開香港帳戶有什麼用?這裡說的香港帳戶,其實約等於海外帳戶。只不過,對於內地人來說,香港帳戶是最容易開的海外帳戶。而中國香港則相反,它選擇了資本自由流動,匯率穩定,但放棄了獨立的貨幣政策(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所以,香港是金融自由港,資金到了香港,理論上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活動而不受限制。其實,香港帳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需要,確切地說,是對於大部分人都是沒什麼用的。
  • 昔日備受追捧的香港保險,現在怎麼樣了?
    早在2010到2016年,內地居民購買香港地區保險的保費規模呈飛快上升的趨勢。這段火爆的時間,正好是踏準了中國中產階層崛起的周期。客觀來說,這些用戶比起90年代曾經接觸過保險的早期客戶,保障意識與風險意識都在提高。這些群體青睞香港保險,細究起來有特定的原因。
  • 自2017年開始我國香港保險市場開始降溫 前三季新保單保費同比降15...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由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為341億港元,同比下降了15.8%,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8.3%。事實上,自2017年開始,我國香港保險市場開始降溫。去年全年由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為508億港元,同比下降了30%。今年以來,內地訪客在我國香港購買保險的保費下降之勢仍在持續,但降幅有所收窄。
  • 2020內地居民香港銀行開戶攻略!
    香港銀行帳戶主要用途有如下: 港美股出入金 香港保險繳費 海外置業 可以拿著支票簿開支票 海外收款,可以從所有國家收款,也可以收Paypal上的資金(收款放在香港帳戶裡不佔用外匯額度,如果用國內銀行卡收款,再匯出的時候會佔用外匯額度)。
  • 內地與香港保險比較研究——從保誠事件回頭看香港保險的定位
    編者按保誠事件再一次把香港保險推到了風尖浪口。關於內地保險和香港保險的優劣,業內一直爭議很多。一句俗語,「**決定腦袋」,其中孰優孰劣,大多數業內人士又何嘗不清楚。保險經營最大的基礎就是大數法則,當累計的數目足夠大的時候,很多規律的東西就會展示和發酵出來,保誠事件亦是如此。
  • 香港居民在粵消費可用人民幣支票 日限額8萬元
    新華社廣州3月4日電(朱桂芳 吳俊)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日前發布消息:從3月6日起,香港居民在廣東省各地消費又多了一種付款方法——在香港擁有人民幣存款帳戶的居民個人,可用人民幣支票支付在廣東省內的消費,每個帳戶每天支付的最高限額為8萬元人民幣。
  • 香港開戶、申請信用卡及投資經驗全攻略!
    此帳戶雖為綜合戶口裡的帳戶之一,但仍有一單獨帳戶號碼,以滙豐/恒生銀行為例,綜合戶口號碼為12位,往來戶口前九位數字一樣,最後三位尾數為001,如需收款或轉帳致往來戶口可以直接使用此號碼收款。3) 外幣儲蓄帳戶:十種常用外幣+人民幣,可以隨時在網上交易兌換(記憶中恒生有時間限制,滙豐沒有),可以收外幣及炒賣用的。
  • 香港保險 | 港戶、港險、HPV ,2019香港三保障
    不過,這兩年外匯管制收緊,很多內地銀行對開港元帳戶都收緊了。(這個支票/本票是半年有效的,如果銀行註銷了帳戶,且聯繫不上客戶,過了半年還是有些麻煩的)港險香港保險的優勢已普遍被內地人士認可,2009年-2018年內地赴港買保險人驟增,8年漲至23倍;在 2016 年達到了頂峰,當年內地居民貢獻了 727 億港元的新增保單保費
  • 跑去香港買保險?你必須知道的香港保險優缺點
    之前我就常遇到人問我,好多人都跑去香港買保險啊,那麼到底香港保險值不值得買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如何正確看待香港保險的特點?香港保險和大陸保險各有哪些優勢險種?如何利用兩地保險的優缺點,做好家庭整體保障規劃?如果你身邊有朋友向你推薦過香港保險,那麼這些話你一定不陌生。「香港重疾險,保障的疾病種類多!」
  • 內地客香港被忽悠,買了保險成基金,4億港元半年跌光還欠錢
    據《保險中介》報導,保險業人士稱:同樣保額的壽險,香港保費至少比內地便宜10%到20%,同等保費時,香港保額則高出內地2-6倍。香港保險也覆蓋範圍更廣,如重疾險就比內地多覆蓋10多項重大疾病,並有對特殊疾病的保障。在2016年這一暴漲之年,內地居民赴港投保飆升四成,新增保費31%。除風險保障的另一原因是:人民幣貶值背景下,內地居民缺乏投資渠道。
  • 銀行英語系列:兌換支票
    在外國出差旅行,不想帶那麼多現金累贅,您可以選擇旅行支票或是雙幣信用卡。使用旅行支票就涉及到一個支票兌換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來中國旅遊的T女士是怎麼兌換她的旅行支票的吧。  T: Hello! May I help you?您好,您有事需要幫忙嗎?  C: Yes, I hope so.
  • 香港取消人民幣兌換上限 人民幣存款利率或再升
    11月12日中午,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宣布,自下周一起,認可機構可為香港居民進行不受限額的人民幣兌換。認可機構包括香港的持牌銀行、有限制牌照銀行以及接受存款公司。陳德霖表示,取消這一限制,香港居民參與滬港通及其他人民幣金融交易會更加便利,滬港通啟動後,投資A股更加方便,預期人民幣兌換需求也將隨之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