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打算買香港保險 最好先了解這些新變化
要領理賠款或分紅只能開香港銀行帳戶 但開戶有資產門檻
記者 馬杉
近日,一則「境外壽險保單利益支票,內地銀行無法入帳兌現」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炸開了鍋」,很多已經購買了香港保險或者準備赴港購買保險的人對此憂心忡忡,他們擔心將來自己的理賠款或者保單分紅無法及時拿到。
昨天,快報記者從杭州一家國有銀行工作人員那裡得到證實,現在香港保險公司開出的美元支票,該銀行已經不收了,投保人只能選擇讓保險公司轉帳匯款到在香港開立的帳戶。另據記者了解,其實早在去年底,就已經有內地銀行悄悄提高了香港帳戶的開戶門檻。
杭州有銀行稱無法兌現 香港保險公司支票
內地客趕赴香港購買保險的熱情一直未減,他們最熱衷購買的有三種保險類型,分別是分紅型長期壽險、重大疾病保險和教育基金保險。保單領取分紅,或者提取理賠款,多數香港保險公司默認的方式是開具美元支票,然後再到內地銀行兌現。
昨日,記者諮詢杭州一家國有銀行個金部,工作人員說,這兩天,凡是有客戶拿著香港保險公司開具的支票來匯兌現金,該銀行一概不收。另一家股份制銀行財富管理部工作人員也表示,對於香港保險公司開具的支票,該行同樣不予兌換,建議投保人可以拿著支票去該行的香港分行試試看。
香港少數銀行
可直接轉帳至內地普通帳戶
如果支票不給兌現,那保險公司的理賠款該怎麼拿到?購買了保險的杭州人劉女士心急如焚。
去年8月初,劉女士特地飛了一趟香港,在一家保險公司為自己購買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險,每年保費大約3000美元,連續繳納25年以後,她將獲得終身25萬美元的重大疾病保障。
劉女士說,她知道,香港保險公司有規定,客戶即使到了香港,也不能拿到現金理賠款或保單返還金,而是要用美元支票去銀行兌付,這是所有香港保險公司默認的方式。所以,當她看到「境外壽險保單利益支票,內地銀行無法入帳兌現」的消息後,擔心自己的理賠款支票也會無法在內地銀行兌現,立即打電話諮詢了當初購買保險時的代理人郭女士。郭女士讓她不要擔心,支票雖然是保險公司默認開的,不過投保人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另外一種支付模式,也就是轉帳匯款。
「這家保險公司可以向內地銀行普通帳戶直接轉帳匯款,其中包括四大國有銀行和大多數股份制銀行帳戶,目前在香港,只有一家保險公司可以這樣操作。」郭女士說,到時候,當劉女士需要提取重疾險理賠款時,把銀行帳號告訴她就行,保險公司會直接把理賠款轉帳匯款過去。不過,1%的轉帳匯款手續費需要劉女士自己承擔。
記者電話諮詢了在香港另外一家保險公司做代理人的周先生。周先生說,他所在的保險公司只能將理賠款打到投保人開立的香港帳戶,之後由投保人在網上銀行上操作,轉回到其在內地銀行的普通帳戶就可以了。「來香港辦理保險的客戶,我們公司都建議他們順道開立一個香港的銀行帳戶。現在內地部分銀行也能開立香港帳戶,如工銀亞洲帳戶、建行亞洲帳戶、招行的香港一卡通帳戶等。」
需要留意的是,有些境外帳戶要收取帳戶管理費,比如開立招行香港一卡通帳戶後,帳戶內的資產如果沒有達到10萬元港幣,將被收取帳戶管理費,一般為每個月8元港幣。
開立境外帳戶
開始設有資產門檻
記者還發現,在內地開立香港帳戶現在也有門檻限制了。
一家股份制銀行財富管理部工作人員透露,以往,內地居民只要拿著身份證,就可以在該行開立一個香港一卡通帳戶,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該銀行收到了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的紅頭文件,開立香港帳戶也有門檻了,需要滿足一定的資產要求。
該銀行規定,帳戶開立前三個月,客戶的日均資產要達到5萬元人民幣,簡單一點說,就是3個月內,平均每天要有5萬元人民幣放在香港一卡通帳戶上才行。另外,想要把香港一卡通帳戶上的錢轉帳匯款到自己的普通帳戶上,每天有限額,為等值200萬元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