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帶是很久以前的東西了,一個杭州人的音像記憶,對80後是回憶,對...

2020-12-27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杭州一戶人家的老帳本仿佛時光機,記錄了普通人家幾十年的點點滴滴。之前報導看這裡

這引起了一波回憶殺。杭州的馬先生看到報導後,想起前陣子收拾東西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幾盤珍藏的磁帶,一時頗有感觸。

今天(4月22日),小時新聞記者和馬先生聊了聊,聽了一段關於聲音、影像的故事。

現在,我們可以很方便地用手機記錄下身邊的小美好。馬先生記得,三十多年前,磁帶加錄音機的組合,同樣能夠感受聲音的美妙。他參加工作後,會幫新人們記錄婚禮那天的畫面,只是這些內容存進了錄像帶裡。此刻影院門庭冷落,但在線同樣能夠欣賞大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一度,大街小巷有像外賣小哥一樣的電影「跑片員」。

翻看那些磁帶、錄像帶,裡面藏的都是馬先生關於聲、影、像的一些回憶。

或許,也是一代人關於視聽共同的回憶。

遇到攝影家、電影家的沙龍很多,年輕人也迷上了音像

八十年代末,馬先生不想躲在父親的羽翼下從事老一輩安排好的工作,自己學的是餐飲旅遊,畢業後就進了酒店。

一開始在客房部工作,後來接觸到了閉路電視。

馬先生記得那時候老碰見攝影家、電影家、美術家等協會組織聚在一起搞沙龍,這讓他覺得好奇很有意思,慢慢對音控、影像這方面的東西有了興趣。

因為年輕,所以充滿勇氣,二十來歲的少年決定系統地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複習文化課、找師傅學習攝像、剪輯技術。在興趣的驅動下,馬先生考上了上海大學的電視攝像製作專業。

再說起來,馬先生說自己和音樂影像這方面的緣分,其實老早就結下了。

很小的時候,父親的戰友在部隊放電影,馬先生就盯著看,「那時候看電影不方便,我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想看電影,都是我父親幫著弄到電影票的。」

那時候的電影放映,並不像現在這樣方便。一部片子上了之後,一個區域裡面幾家電影院有一個「跑片員」,帶著刻錄好的電影膠捲,騎著自行車或者摩託車,這家電影院播完之後,匆匆趕到下一家。像極了現在外賣小哥,專門送「文化大餐」。

有時候,電影播放的時候還會出現小事故。要是電影看到一半,聲音畫面不見了,有經驗的觀眾就知道,又「斷片」了。由於是膠片電影,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難免,於是電影放映員就要「接片」,廳裡坐著的觀眾,也只能耐心地等上一等。

磁帶、錄像帶,都是好久之前的東西了

馬先生依舊記得,那時候的電影也很酷,有「周邊」發售,「每出一部電影,就會出小人書,就是把電影畫面拍下來。」很多次,父母帶著馬先生去新華書店淘貨,可惜的是很多被親戚家小孩要走了。

不過馬先生手上,還保留著一些磁帶。

剛參加工作時,馬先生做過音控師,他說就和現在電臺播音DJ帶著耳機有點像。也因為如此,他會有意識的保留一些東西,比方說這些磁帶,有歌曲有戲劇,也有工作之初的錄的東西,「還有二三十盤,覺得扔了可惜就一直保存著。」

鄧麗君、陳紅、李玲玉這些人的聲音和倩影,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也被鐫刻進了曾經風靡大街小巷的磁帶裡,在千家萬戶的錄音機裡,傳唱過當年最潮的歌聲。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走在時尚前端的年輕人,會在結婚的時候,請專業的團隊,給自己的婚禮拍攝影像作為留念。

「剛開始拍好之後,把錄像帶給他們,要用錄像機播放。」馬先生記得,彼時製作這樣的一套結婚錄像,大概要300塊左右,如果做得精細點配上音樂價格還要再貴一兩百塊,一般人的工資,也就一千左右。

再後來,錄像帶刻成了影碟,磁帶也變成了音樂碟片。

一個時代仿佛就這樣過去了。

只是有的時候,還會有人拿出珍藏的古董寶貝「錄像帶」求修復,「其實說簡單也挺簡單的,一般就是斷了,用透明的膠帶粘起來就好,不過也要老師傅來做。」之前馬先生也幫人翻錄過一些錄像帶,只是現在已經不常見了。

也許,很多人擠在一起看錄像帶,用一個小小的錄音機聽歌已經成了往事,但是承載著這些歲月的老物件依舊在。

正如馬先生記憶中,膠木唱片放進留聲機,流淌出來的也許不僅僅是音樂,而是共鳴。

相關焦點

  • 80後的回憶,ORICO復古磁帶硬碟盒圖賞
    對於我們80後而言,磁帶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在那個不知道mp3為何物的年代,學習歌曲都是聽著磁帶學的,無論是beyond樂隊,還是阿杜,張信哲,都是通過一盤盤的磁帶記住了這些精品曲目。知名外設品牌ORICO推出了一款復古風的移動硬碟盒,就是按照磁帶的外觀設計的。
  • 70後,80後集體的回憶,這15種老物件,認識5種,說明你老了!
    70後,80後目前已經是社會的中流砥柱,雖然目前90後和00後已經目前逐漸取代了70,80後的地位,但是70和80後是最懷舊的一代,對於過去的物品著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墨軒向大家展示15種曾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老物件,如果說你見過超過5種,那麼說明,你已經老了。
  • 孫胤航新歌《80後之憶童年》 曲風溫暖打造80後回憶
    近日,孫胤航全新單曲溫暖發行,將大家講述一段80後專屬的記憶。  據悉,孫胤航新歌依然以「憶」為主要定位,整首歌曲由孫胤航編曲譜曲,編曲乾淨簡潔,節奏安靜舒緩,音樂基調以80為主,纏綿的音樂配合孫胤航的聲線,給了記憶一個更為具象的詮釋和定義。
  • 消失的寶塔糖,80後的記憶,你吃過嗎?
    說起童年記憶,對80後來說有太多難忘的東西,甚至有些已經消失,只能留在回憶裡,比如磁帶、寶塔糖、小霸王學習機......今天就來一波「回憶殺」,聊聊80後小時候都吃過的寶塔糖,雖然已記不清它的味道,但寶塔糖仍是80後抹不去的記憶。
  • 長得像「炸彈」的爆米花機是很多70後80後的回憶,你有吃過嗎
    長得像「炸彈」的爆米花機是很多70後80後的回憶,你有吃過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但是你知道嗎,其實爆米花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其實從以前很久的時候就已經是有這樣的爆米花了,只是以前的爆米花和現在的爆米花的做法有那麼一些不一樣而已,用以前的方法做出來的爆米花會更加的有味道一些,特別是我一些六零後,七零後,八零後的記憶中老式的爆米花機就是童年的標誌。
  • 一盤磁帶的故事 和兩代人抹不掉的回憶
    而曾經帶給70和80兩代人無限回憶的磁帶,已然成為了一段歷史。    如果你用過磁帶,那麼你至少已經到了奔三的年齡,如果在你家裡還能翻出幾盤磁帶,那麼你的孩子也許都會打醬油了。80後是受磁帶影響最深的一代人,我們從小所能接觸的音頻設備就是錄音機和磁帶,後來又有了Walkman和「打口帶」。如果你也曾有過為了讓隨身聽省點電,用鉛筆手動倒帶的經歷,那麼恭喜你,我們都老了。
  • 以前的以前是回憶
    等我反應過來,你的身邊已經多了一個他。我好吃驚,這一切是怎麼了?沒有一點點準備,就是我真的那麼笨,不解風情,猜不到你的心事,但對你的愛卻是真真切切。模糊的眼眶裡有那去年的冬雪,兩個湖邊踏雪賞鷗的傻人兒,也有千年的夏雨,開著車轉了一遍又一遍小區的那對兒紅塵男女。如今再也見不到,你一點點都不留戀?真的一點點的回憶都沒留下?
  • 80後的記憶 美圖拍拍讓你回憶大頭貼時代
    80這個年代給了我們太多的回憶,經典的國產動畫《黑貓警長》、《葫蘆娃》,80後再熟悉不過的遊戲「採蘑菇」、「馬戲團」都曾風靡一時。還有那記不清是哪一年,開始在城市裡悄悄流行起來的大頭貼。當時的似乎在每個人的錢包裡、手機背後、或是日記本上,都貼著那麼一兩張大頭貼。
  • 落伍、汙染、增加負擔 英語磁帶存廢之爭
    該出版社網頁介紹稱,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為加快電子音像教材建設,充分滿足基礎教育對電子音像教材的需求,推動我國電子音像出版事業的發展,經新聞出版署批准,獨資設立的出版企業。主要經營出版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方面的音像製品及電子出版物等。
  • 教材配套嚴重落後 00後把磁帶當成高科技
    9月3日,網友「風中de南喃」發了一條微博: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第一天放學回家,帶回的教材中有一盒磁帶。一看封面,居然是教育部門「2001年初審通過」的。記者搜了一下,這兩天,因為這盒磁帶,一年級新生父母在網上「吐槽」的還不少。「都什麼年代了,還發磁帶,現在誰家還有卡帶機啊?」有人說。
  • 香港音像製品零售商HMV全面結業,大家還經常去購買音像製品嗎?
    已經在香港經營了二十五年的音像製品零售商HMV,七間分店從2018年12月18日全部結業,有顧客前往HMV想買份禮物送給家人,結果發現HMV分店已關門大吉,只好拍個照片,有圖有真相嘛,向家人交代。在以前,香港的HMV是影音愛好者的天堂,HMV精品多,作品齊全,一些影音愛好者經常會光顧HMV,HMV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內地去香港旅遊的遊客,也會去HMV各分店購買各種類型的影音作品的光碟。
  • 很久以前,很久之後
    那時候根本沒有想到十幾年後,每天會有幾百條航線,飛行距離一兩個小時,就能到達對方的城市,如此方便地見到彼此;沒想過臺灣腔可以從電視電腦上的音響裡變成3D立體環繞音;也沒想到出現了快遞,能夠在短短一兩天內就送到彼此的心意。那時候沒想到的事情太多了。如同現在,我們依然無法想到明天會怎樣,一個月後是怎樣,十年後會是怎樣。
  • 磁帶、MP3、小霸王……這些小時候的電子產品你還記得嗎?
    與從小就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的00後不同,80、90後的童年,電子產品還不那麼流行,我們當時正處在科技革命的時代,所有的事物變化的都是那麼的快。但是在當時,剛剛發芽的許多電子產品依舊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快樂。下面就來隨著小編的文章,回憶一下老去的80、90後的童年吧。磁帶,小時候英語老師上課必備的東西,有時候語文老師也會拿來給大家聽課文朗誦。
  • 很久以前、很久以後……
    很久以前,我以為,只要我對別人好,能忍讓,就會換來相同的回報。很久以後,我終於發現,有些東西,任你多麼努力,依舊抓不住,所以我學著不再期待。很久以前,聽《十年》,想著陳奕迅怎麼那麼倒黴,不是失戀就是被拋棄。
  • 70、80、90後的小學課本回憶,是否也會有你的記憶
    教育無論是對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時代隨著科技進步,知識也越來越多樣性,同時學生們的課本也變得日新月異,隨著時間的流逝,每一個時代都會有著屬於它們自己的意義,以及代表他們學習知識的課本符號。每一個時代的課本內容都是不同的。
  • 【回憶】北京80後懷舊玩具 跟孩子分享你童年的記憶
    深埋在80後小時候記憶中的玩具承載著我們閃光的童年
  • 滿滿的80後90後回憶殺,你還記得磁帶錄音機CD,VCD,DVD嗎?
    由日本日立瑪克賽爾公司創造的MCMT技術(即特殊定向技術、超微粒子及其分散技術)製成了微型及數碼盒式錄音帶,又使錄音帶達到一個新的水平,並使音頻記錄進入了數位化時代。中國在60年代初開始生產錄音帶,1975年試製成盒式錄音帶,並已達較高水平。
  • 「專屬80-90後」學生時代用過的經典文具,最後一個忍不住淚奔!
    學生時代可能是一輩子最美好的時光了,可能你會問有多美好,這個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只是回憶起來,總是情不自禁的嘴角上揚,還記得小時候的上學用過的文具嗎?80後懷舊經典回憶國貨摺疊小剪刀,小時候經常用小剪子剪紙做手工,不過總愛丟,這樣的剪刀小的時候買了好幾把。
  • 英語教材中依然使用磁帶 記者調查遭多部門推諉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提起隨身聽、複讀機,相信會勾起不少「80後」兒時的記憶。那時的隨身聽可是個稀罕物兒,誰要是書包裡揣個隨身聽,放著最流行的港臺明星的磁帶,足以在同學中間顯擺一陣子。而很多孩子都以學英語為名才得以實現擁有隨身聽的願望。
  • 小學一年級教材配磁帶 家長為找卡帶機四處奔波
    原標題:磁帶已被00後學生誤為高科技  據錢江晚報報導  9月3日,網友「風中de南喃」發了一條微博: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第一天放學回家,帶回的教材中有一盒磁帶。一看封面,居然是教育部門「2001年初審通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