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見了大別山》曲作者著名作曲家雷遠生逝世
著名作曲家雷遠生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一曲《再見了大別山》紅遍了大江南北,不僅讓紅色的大別山享譽盛名,更被一代代男高音歌唱家傳唱至今。據了解,2020年9月30日,該歌曲曲作者、著名作曲家雷遠生先生因病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去世,享年70歲。作曲家雷遠生祖籍湖北,出生於1951年,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曲。曾為武漢軍區文工團文藝戰士,後在上海音樂學院進行深造,之後分別調入武漢軍區歌舞團、京劇團,擔任過作曲、樂隊指揮。武漢軍區解散以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廣東軍區政治部作曲家。
-
王和泉:一生痴絕處魂牽大別山——懷念作曲家雷遠生
我們相識相攜相知,皆是緣於大別山。 1979年,徐向前元帥回大別山視察,回京前表示,希望當時的武漢軍區能夠創作出一組像《長徵組歌》那樣的作品,唱一唱大別山和大別山的紅軍。因為雷遠生剛從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回到部隊,這個任務就落到了他的身上。於是,他就揣著劇作家白樺先生寫的一封信,到合肥找到了安徽省文聯副主席、作家陳登科和省音協秘書長銀星。
-
蔡誠俊最新單曲《再見了大別山》歌曲歌詞
專輯介紹安徽籍青年歌手蔡誠俊作為大別山腹地紅色根據地金寨出生的年輕一代,用他飽含對家鄉和大別山特殊的情感,深切演繹了《再見了大別山》這首經典的抒情作品。既歌頌出了大別山恢弘的氣勢與大氣磅礴,同時歌聲中也深情又真摯地表達了人民對大別山充滿熱愛的心聲。
-
《再見了大別山》詞曲作家闊別20年後再訪六安
皖西日報6月1日訊 5月27日,《再見了大別山》的詞曲作家王和泉、雷遠生闊別20多年後再次回到六安,受到了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喻廷江、副市長曹國強的熱情接待。此次與他們一道前來六安的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團六安籍歌手王燕。
-
《再見了大別山》經典範唱:歌唱家一吳雁澤
《再見了,大別山》由王和泉作詞、雷遠生譜曲,由著名歌唱家吳雁澤首唱。字裡行間跳動的音符寄託著人民對大別山的熱愛,表現了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的恢弘氣勢,渲染了重回大別山感念養育之恩時激動、離別時依依不捨的心情。
-
大別山: 一座享譽海內外的自然與文化複合型大觀園
有聲名遠播的全國三大「教授縣」之一的蘄春縣、「博士街」。 蘄春縣不僅是享譽海內外的《教授縣》,《教授村》更是層出不窮,有十名以上的教授村達三十二個,其中一村二十名以上教授的村有七個,張榜鎮汪瓢鋪村走出專家學者教授二十七人。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這條五百米長的街道,竟走出了一百二十六名博士,多半在美國留學取得博士學位,甚至很多父子、兄弟皆為博士。
-
中國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品,你聽過他們的歌,應該記住他們的名字
(以下排名順序不分先後)王立平,國家一級作曲家,曾擔任中國樂團團長,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主席,中國電影音樂學會會長,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主要作品有《駝鈴》《少林寺》《牧羊曲》《大海啊故鄉》《枉凝眉》《紅豆曲》《葬花吟》《說聊齋》等。徐沛東,中國作曲家,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黨組書記。
-
小支部裡的大藝術家——深切悼念著名舞劇表演藝術家陳愛蓮老師
大藝術家,是指著名的舞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蹈家、中國舞蹈家協會原副主席、連續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印尼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國演出協會理事、中國田漢基金會理事、「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候選人、「激情夢想」藝術大賽特邀藝術顧問、陳愛蓮藝術團團長,北京愛蓮舞蹈學校校長,被譽為
-
衡水博物館館長劉新崗邀請著名作曲家宋書華、媒體人王翠豔參觀!
2018年4月4日上午,(今日頭條/ 王翠豔 快訊)陽光明媚、百花吐豔;衡水博物館館長劉新崗邀請著名作曲家宋書華,媒體人、奇願香業總裁王翠豔女士一起參觀、欣賞了衡水中國博物館眾多珍藏書畫作品併合影留念!
-
專訪著名作曲家高鼎鑄:讓音樂像血液一樣流淌
近日,著名戲曲音樂理論家、作曲家高鼎鑄籤約「山東省戲曲名家工作室」,三年內他將帶領四名學生完成至少六部戲曲的作曲。四名學生全部來自省柳子劇院,對此他向本報記者表示,「一部戲曲,編劇、導演可以從外邊聘請,但唯獨作曲不行,因為作曲家必須對劇團和劇種有長期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創作出適合該劇種的精品力作,所以作曲人才只能由劇團自己培養。
-
圖文:紅綠大別山
原標題:圖文:紅綠大別山 湖北日報訊 圖為:大別山主峰景區分布示意圖 大別山位於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處,呈東南往西北走向,長270公裡,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 大別山與井岡山、韶山一起,並稱為「中國革命三大策源地」。這裡,走出了3支紅軍隊伍,是紅二十五軍長徵的出發地;這裡,創建過僅次於中央蘇區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實現了解放戰爭的戰略轉折。 大別山是全國12個紅色旅遊區之一,全國12個將軍縣此處有6個,走出了兩位國家主席、一位共和國元帥和500多位開國將軍。
-
樂亭當代著名作曲家——劉玉平
樂亭當代著名作曲家——劉玉平曾師從於唐訶、徐沛東、王志信、郭兆勝、施萬春等著名作曲家。劉玉平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對樂亭民間藝術研究尤其深刻,他將這些鮮明的地域元素符號廣泛融入到他的藝術創作之中。創作出音樂作品200餘首(部),曲藝文學作品100餘件。其中,在省及以上音樂、曲藝、文學刊物發表作品100餘首(件),出版音樂舞蹈專著一部。
-
著名作曲家李海鷹 他寫的歌誰唱誰紅
回眸與奮進 李海鷹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最出名的作曲家之一。作為中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他親歷了從改革開放以來,廣州流行樂壇的崛起、巔峰到式微的40年。如今,年過六旬的李海鷹依舊每年都有新作。 半小時寫完《彎彎的月亮》 而真正讓李海鷹享譽全國,則是他創作出的《彎彎的月亮》,這是他藝術創作上的一座巔峰。他回憶說,當年創作《彎彎的月亮》的時候,中國樂壇正在盛行「西北風」。所有人都覺得,把歌寫成那樣才能好賣。當時,音樂電視片《大地情語》製作組請他配插曲,他邊看電視邊寫曲子,差不多半小時就寫好了曲子,取名「彎彎的月亮」。
-
著名作曲家、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廖勇:堅守文化自信書寫中國...
;他就是著名作曲家廖勇先生,一位有著藝術追求,有文化滋養,有時代擔當的湘籍音樂大師。也如他所言,創作的點、面、量、質都是代表一位成熟作曲家的特殊標誌。在國家大力扶持藝術生產的戰略部署下,廖勇在北京歌劇舞劇院涉獵了各種不同的音樂形態,進行不斷的嘗試和學習。廖勇分享到,這對於作曲家而言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像他的師傅趙季平老師也是從影視配樂慢慢開始進行多維多元的藝術創作。
-
三省聯手打造 大別山將成著名紅色旅遊品牌
享有「千裡躍進、將軍故裡」美譽的大別山,在未來5年至10年內,將成為繼井岡山、延安之後的又一全國著名的紅色旅遊品牌,同時建成我國中東部最大的原生態旅遊目的地。 昨天上午,來自湖北、河南和我省等三省六市36個縣的代表,在合肥稻香樓賓館共同籤署了《大別山紅色旅遊區域聯合協議》。
-
深切懷念我的俄語老師李邦權
李邦權老師是我高中俄語老師,江蘇如皋人。解放前畢業於國立教育學院,解放後在國家教育部中學教育司任領導工作。1958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我們中學任教。他知識淵博,學養深厚,我有幸得到他的幾年教誨。教室外面有一塊黑板,李老師常指導我們寫俄語板報,他漂亮的書寫是我們的樣板。這些都用以提高大家的俄語會話和書寫能力。
-
著名作曲家劉青傾情創作《高考1977》主題曲
近日,記者就這些問題電話採訪了著名作曲家、現任解放軍總政歌舞團作曲劉青老師,就一系列相關問題對劉老師作了訪問。 談到剛剛完成的電影《高考1977》主題曲,劉青老師顯然還沉浸在激情澎湃之中。「剛剛接到創作邀請時,我非常激動。因為我自己也是那個年代走過來的,經歷過文化大革命,那些風風雨雨、艱難險阻我都有深刻的親身體會。
-
著名作曲家陶嘉舟逝世 李雙江親自撰寫悼詞(圖)
(圖據網絡) 著名作曲家陶嘉舟在成都家中,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逝世,享年80歲 華西都市報:2013年11月15日22時零5分,中國著名作曲家陶嘉舟因突發心臟病逝世,享年80歲。作曲家陶嘉舟一生都很傳奇。他沒上過專業音樂學院,卻成為國家一級作曲家。李雙江為陶嘉舟親自撰寫了富有詩意、真情感人的悼詞。
-
講述大別山紅色故事 歌劇《銀杏樹下》在豫開排
大型民族歌劇《銀杏樹下》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信陽市委市政府、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大別山幹部學院聯合出品,由河南省歌舞演藝集團創排,導演黃定山擔任總導演,編劇、詞作家朱海擔任編劇,作曲家撈仔擔任作曲。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宋麗萍在致辭中說,86年前,紅二十五軍從這裡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