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為何年輕人也中招?聽專家為您解釋

2020-12-17 北京日報客戶端

日前,23歲的國內知名電競運動員簡自豪宣布退役。正處於職業巔峰期的他突然選擇退役,令網友十分驚訝和惋惜。簡自豪在個人微博中表示,退役原因是去年體檢時查出了2型糖尿病,加上手臂舊傷,「身體條件不允許我再戰鬥下去了」。

事實上,在遺傳基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雙重作用下,糖尿病等一些傳統意義上的老年病已將魔爪伸向年輕人。如不引起高度重視,其危害比老年糖尿病更大。聽聽專家怎麼說?

受訪專家:北京市隆福醫院老年病科醫師 王爽

有些患者無典型症狀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該病是患者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不夠或者胰島素不能控制自身血糖引起的。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是由於胰島β細胞被免疫系統破壞,造成身體自身無法產生胰島素引起的糖尿病。這類糖尿病在發病人群中所佔比例較小,約為5%-10%。2型糖尿病是指胰島素分泌不正常並伴隨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中老年群體中最多見,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醫學上將發病年齡小於40歲的2型糖尿病稱為早發2型糖尿病。《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0年的研究顯示,早發2型糖尿病已佔到2型糖尿病患者的15%左右。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這些都是代謝紊亂的表現。但很多早發2型糖尿病患者並沒有典型的症狀,就像簡自豪是在體檢時才查出得了糖尿病,還有一些患者是因為出現合併症到醫院就診時發現的。由此可見,糖尿病很多時候是悄無聲息地存在的,定期體檢對於早期發現糖尿病非常重要。檢查時既要查空腹血糖,又要查餐後2小時血糖,如果不查餐後2小時血糖,會漏診一部分糖尿病患者。

年輕患者的血糖更難控制

很多年輕人對於糖尿病不以為然,認為這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更何況身體本身沒有什麼不舒服。2型糖尿病固然與遺傳基因有關,但發病時間和病情的進展受環境影響非常大。不是說父母患有糖尿病,子女就一定中招。

「常年壓力大、肥胖、飲食不規律、熬夜」。簡自豪透露了自己患上2型糖尿病的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臨床研究也顯示,體力活動不足、營養過剩、肥胖等因素,正是讓2型糖尿病日趨年輕化的罪魁禍首。

相比遲發2型糖尿病,早發2型糖尿病的危害更大。因為年紀輕輕就患上糖尿病的人,常伴有多種代謝異常,如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尿酸血症和微量蛋白尿等,這部分人暴露於各種危險因素的時間更長,血糖更難以控制,更易出現各種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會導致視網膜毛細血管微小動脈瘤等疾病,最終令患者失明。糖尿病還會讓大血管的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得更早、發病率更高、病情進展更快。如果不重視這些併發症,後果會很嚴重,所以年輕人得了糖尿病更要重視,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發展。

患病後遵醫囑服藥

得了2型糖尿病,也別就認為未來的歲月暗無天日了。現在治療2型糖尿病的手段越來越多樣化,主要有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醫生會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在接受藥物治療時,患者需要注意兩點。第一,不管應用了什麼降糖藥物,飲食管理和運動治療都佔有重要地位,所以「管住嘴、邁開腿」在糖尿病的任何階段都適用,如果患有不適宜運動的疾病時需遵醫囑。第二,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長期用藥控制,年輕人自然也不例外。如果出現了「三多一少」,隨機血糖值大於11.1mmol/L的時候,就診斷為糖尿病,需要用藥物控制血糖。要想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就要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治療。

年輕不等於健康,簡自豪為糖尿病付出了沉重代價。我們若想避免走同樣的彎路,就要在生活中合理膳食、控制體重、堅持運動、定期檢查。

如果您有體重超標、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兒生產史或妊娠糖尿病史、莫名的體重減輕、多囊卵巢症候群、長期接受抗抑鬱症藥物治療等情況,就需要定期監測血糖。只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讓血糖指數降下來,幸福指數升上去。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基層2型糖尿病篩查專家共識》在京發布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2型糖尿病已成為嚴重威脅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013年我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顯示,18歲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10.4%,目前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1.14億,其中未診斷糖尿病患者達6130萬人,另外,糖尿病前期患者達4680萬人。
  • 糖友甜蜜求婚,專家科普:糖尿病,2型比1型更容易遺傳
    新娘小玉告訴記者,她和小南是在2015年的江蘇省人民醫院1型糖尿病夏令營活動中認識的。1995年出生的小玉在2004年時被確診為1型糖尿病患者,1996年出生的小南也在2006年時被確診為同樣的疾病。此後兩人都成為了南壹社的患友志願者。2018年兩人大學畢業,順利工作,2019年時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
  • 年僅23歲,打電競打出2型糖尿病!這病為何會招惹年輕人?
    (為了夢想而拼命的人,人生往往是最完美的)除了手傷、腰椎損傷以外,還有一個疾病是影響他退役的關鍵,那就是——2型糖尿病!很多小夥伴可能對2型糖尿病不太理解,認為糖尿病就是糖尿病,但是這種認知是不對的,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 1型、1.5 型、2 型、3c... 糖尿病分型最新盤點!
    與既往的 4 個糖尿病分型相比,除了刪除  T1DM   和  T2DM   的亞型、更新了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特定遺傳缺陷單基因糖尿病、孕期糖尿病的命名方法外,亮點就是新增 2 個分型分別稱為混合型糖尿病和未分類糖尿病。WHO 1999 年與 2019 年糖尿病分型的不同
  • 當糖尿病盯上年輕人:18-29歲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
    來源:瞭望◆ 以全國31個省區市共計75880名參與者為樣本的調查研顯示,目前我國18~2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30~39歲之間是6.3%◆熬夜、缺乏運動、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飲食等,是年輕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 她被誤診為2型糖尿病16年,直到她的女兒也被診斷為糖尿病
    醫生說自己生完孩子,血糖就應該恢復正常了,因為只有1/3的人大概會成為2型糖尿病。小霞想自己不會那麼差的運氣吧! 可是壞運氣居然就來了。 產後她的血糖還是沒有恢復正常,進行了胰島功能檢查,發現胰島功能還可以,可以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可是小霞不捨得讓孩子吃奶粉,家庭條件又不好,要母乳餵養,然後就繼續胰島素注射降糖。
  • 妊娠糖尿病 十個孕婦裡面就有一個中招
    >妊娠糖尿病 十個孕婦裡面就有一個中招2019-08-22 14:18:22出處:PCbaby作者:張瑩PCbaby本期邀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張瑩主任為我們詳細解答。  2、發病率日益增高 需重視  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99億女性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3.13億,糖尿病也成為全球第九大女性死亡原因。而與女性密切相關的糖尿病類型——「妊娠期尿病」,其發病率也是日益增高。
  • 2型糖尿病患者說糖尿病
    患者是2015年查出的2型糖尿病。 實際上可能得糖尿病很久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很長一段時間(大約兩三年前),喜歡喝水,二三天就要喝掉20升(就是飲水公司那種一桶水)左右水。記得去女兒家老伴最關心的就是我喝的水,還沒去,就是又買水票多少多少,茶具等作好準備,迎接我的到來。
  • 七成妊娠期糖尿病 十年後變2型糖尿病
    其中,與女性密切相關的糖尿病類型——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也日益增高,我國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約12%~18%。糖尿病已成為導致女性死亡的第九大原因。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為:「女性與糖尿病——我們擁有健康未來的權利」。
  • 得了2型糖尿病十多年,現在變成了1型糖尿病了,這是咋回事?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糖尿病患者問:得了2型糖尿病十多年,現在變成了1型糖尿病了,這是咋回事?這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臨床上確實有2型糖尿病發展為1型糖尿病的病例。目前在對糖尿病的診斷中,有1型和2型糖尿病之分,但從血糖數值的高低上兩者使用同一個診斷標準,即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既然如此兩者的主要區別在哪裡呢?
  • 我國糖尿病發病群體年輕化趨勢明顯
    更醒目的是,國際糖尿病聯盟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已經超過1億人,居世界第一。嗜甜、熬夜……糖尿病患病潛在威脅你「中招」了嗎?目前糖尿病主要分為4種類型,分別是1型、2型、妊娠和特殊類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比例僅佔5%至10%,2型佔90%左右。
  • 參芪降糖顆粒專家共識發布,為中藥治療2型糖尿病,提供理論支撐
    最近《參芪降糖顆粒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布,該共識是在中華中醫藥學會的指導下,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市中醫研究所聯合發布。為中成藥治療2型糖尿病提供了有力的研究支撐。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有何獨特之處。
  • Oncotarget:2型糖尿病患者為何出現嗅覺問題的新認識
    根據一項最近發表於《Oncotarget》期刊的新研究,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研究人員在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識別出特定神經細胞中的改變。由於這些神經細胞對氣味識別很重要,因此新的發現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2型糖尿病患者經常出現嗅覺問題,同時可能開啟新的研究領域,為對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開發預防性療法。眾所周知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經常遭受神經退行性疾病比如阿爾茨海默病的侵襲。這些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一個早期症狀是氣味識別能力的下降。
  • 瞭望|當糖尿病盯上年輕人
    這對孿生兄弟遭遇糖尿病的故事,只是我國糖尿病年輕患病群體的一個縮影。今年4月,《醫學雜誌》刊發了中國醫科大學、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單位合作的研究成果。這一以全國31個省區市共計75880名參與者為樣本的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我國18~2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30~39歲之間是6.3%。
  • 2型糖尿病會變成1型嗎?為啥肥胖人群容易患糖尿病?醫生告訴您
    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1型糖尿病是一種比2型糖尿病較為嚴重的疾病,需要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而2型糖尿病可以不用胰島素,甚至不用吃藥也可能控制好血糖,只有轉變成了1型糖尿病,才會使用胰島素。那麼,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 英讀廊——1型與2型糖尿病究竟有何不同?
    How exactly is type 1 diabetes different from type 2 diabetes?【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到底有什麼不同?【譯】幾周前我被診斷為1型,我的專家試圖向我解釋,但我還是不太明白兩者的區別。【短語】a few 少量,一點點;few與a few 的區別是,a few:一點點,用於修飾可數名詞,肯定用法,表示還是有一些的。例如:There are a few apples on the table. 桌子上有幾個蘋果。
  • 30多歲就診斷2型糖尿病,以後該怎麼過?醫生說,有一顆平常心
    有一個朋友診斷出了2型糖尿病,情緒非常低落,我這麼年輕,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每天都在糾結,是不是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要不要用藥,要不要打針,會不會出現併發症?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目前我國已經有1.14億的糖尿病患者,其中大約有一般的病人為青年人,與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係。緊張的生活,沉重的壓力,不健康的飲食和休息,多脂少動,肥胖人群越來越多,這些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糖尿病吃它好
    糖尿病是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會得糖尿病,糖尿病主要是因為人體排出多餘血糖的功能變弱或喪失,所以血糖只能通過尿液排出去,那麼請問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有哪些呢?1型糖尿病症狀有哪些呢?糖尿病吃什麼好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下文吧。
  • 瞭望丨當糖尿病盯上年輕人
    這對孿生兄弟遭遇糖尿病的故事,只是我國糖尿病年輕患病群體的一個縮影。今年4月,《醫學雜誌》刊發了中國醫科大學、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單位合作的研究成果。這一以全國31個省區市共計75880名參與者為樣本的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我國18~2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達2%,30~39歲之間是6.3%。
  • 大趨勢下2型糖尿病治療格局正在發生轉變!|CDS速遞
    圖1 :ADA Banting科學成就獎聚焦胰島細胞功能障礙和胰島素抵抗回顧既往的研究,我們發現在胰島細胞功能障礙方面,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的β細胞葡萄糖敏感性顯著降低,且與血糖值呈顯著負相關 2-3 ,其中腸促胰素效應減弱與β細胞功能減退具有相關性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