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位化轉型,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奧平時間

2021-01-13 奧平增量論

以下內容為「奧平時間」第八期中,毅達資本合伙人周喆,久譯科技創始人裴中陽,朗迪鋒創始人孟唯奇的分享內容整理。

01

張奧平:首先有請周總為我們做一個有關科技行業總體趨勢的分享,以及分享一下投資機構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所關注的點。

周喆:我們主要關注的是行業數位化轉型,其中智慧物聯網我們認為是一個可能的根產業。中美博弈中,中國之所以處於劣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我們缺少根技術(支撐一個技術群或多個技術群的共同技術,如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晶片設計中的ARM架構等)。根產業即為基於根技術的產業鏈,我們認為智慧物聯網在未來有可能就是根技術以及根產業。

目前客戶對於數位化轉型的訴求不是單點的,而是要求全流程、全周期的轉型。目前,行業數位化轉型已經從資源整合進入了數據整合和應用整合的階段,所以我們在看項目的時候,也是主要關注這個團隊能否深入理解行業,能否挖掘行業痛點。從技術上看,第一,目前AI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包括安防在內的各行各業,並加速產業升級;第二,全流程全領域的大數據能力成為數位化轉型的關鍵;第三,雲計算成為主戰場,多雲部署、雲邊端架構、網際網路技術、中臺架構成為趨勢。基於以上這些技術的智慧物聯網推動全行業進入全感知、全聯接、邊緣智能的階段。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網絡安全便會成為新基建的基礎設施,這一方面也是我們今年所重點關注的,我們也進行了一些布局。ABCIS融合聚變為技術引擎,促進商業裂變,驅動全行業智能化。

02

張奧平:對於新基建這個大領域,周總您認為短期內哪個細分領域最有可能快速成長起來?

周喆:比如電網方面的特高壓、充電樁的建設、能源管理的革新等領域都是比較優質的賽道。

03

張奧平:人工智慧目前已經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有請裴總介紹一下自己的企業,以及分享一下人工智慧產業的現狀以及未來的趨勢,人工智慧領域會不會在中美博弈中被波及?如果會的話會在哪裡出現?未來該如何突破?

裴中陽:久譯是一家中關村土生土長的雙高新的高科技企業,賽道定位在人工智慧的機器視覺和智能雷射領域。科技行業目前主要面臨三大挑戰,第一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所帶來的挑戰;第二是技術挑戰,比如摩爾定律、安迪比爾定律下的技術挑戰;第三是市場挑戰,主要是全球經濟下行帶來的,從供應商拿貨成本變高,但客戶預算削減。

久譯面對挑戰,首先技術上要敢於闖關,採用了更新的晶片,結合5G技術以及更高效的神經網絡。同時主打結合定製化場景的邊緣計算服務。總之,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需要研發性價比更高的、更有針對性的產品,才能應對眼前的挑戰。對於疫情,我們也做了很多研發,比如疫情初期的紅外測溫到後來的有關抗疫隔離的一些產品。疫情期間,我們其他的項目也是按了暫停鍵,全力抗疫。

04

張奧平:過去幾年,人臉識別這一行業在資本市場是有泡沫的。當資本退潮,有一些企業也出現了危機,那麼久譯是如何破局的呢?

裴中陽:人工智慧行業比較特殊,是一個比較柔性的行業。所謂柔性就是產品和服務難以標準化,幾乎所有企業都面臨應用如何落地的問題。再強的技術,如果在具體的行業應用環節不能落地,那風口退去可能企業就要出問題。但好消息是最近幾年對技術的需求在增加,同時AI技術發展很快。總的來看,我們這個行業是一個爭奪有限資源的競爭性行業,留下來的都是優質企業。

05

張奧平:下面想請孟總為我們線上網友科普一下什麼是AR、VR?然後分享一下這個行業的現狀,以及趨勢以及郎迪鋒是如何破局的?

孟唯奇:VR是完全虛擬的,完全通過計算機表達的。AR則是把真實的圖像和虛擬的圖像相結合。虛擬實境行業其實存在已久,以前應用在軍事領域居多比如飛行模擬,彼時我們就已經進入了這個行業。2014年虛擬實境正式進入消費領域,主要分為2B和2C兩個細分領域,由於2C對於體驗感的要求很高,所以2C端的爆發還需要時間。對比之下,2B端的增長速度則在加快。我認為在未來有兩類企業能夠生存下來。一種是做根技術的企業,他們能做到很有洞察力,能抓住一個很有潛力的技術並從初期就開始培育,然而根技術的培育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比如虛擬實境領域的GPU技術是需要抱團解決的問題。第二類是聚焦場景應用的企業,有時候主動洞察用戶的需求固然重要,但其實從和用戶的溝通中了解到用戶真正的需求和痛點才是更重要的,這才是技術落地的保證。在現在的大背景下,國內的科技企業抱團是很重要的,同時緊跟政府的指導也是破局的關鍵。

06

張奧平:下面想問一下周總,投資機構在投資科技公司的時候,選擇的標準是什麼樣的呢?

周喆:首先我們會對團隊很在意,團隊成員應當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最好在相關的產業是磨練過的。這樣就會對應用的場景比較了解。當然如果對底層的根技術很專業,也是可以投的。同時商業模式我們也要去考察。總的來說,是要全方位的去看,核心就是要有「護城河」。如果說創始人的人品有問題那肯定是不會投的。

07

張奧平:我想請問裴總,AI企業未來對於融資的運用怎麼樣才是合理的呢?

裴中陽:網際網路為AI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可供訓練的數據,前幾年對AI進行訓練的過程是很耗費資金的。但目前這個行業技術的儲備已經比較充足,所以未來的投資可能還是要在技術具體的落地方面。

08

張奧平:那麼孟總,技術怎麼才能和用戶做到最高效的結合,您的方法是什麼?

孟唯奇:我個人認為,場景挖掘還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我們也是長期致力於和客戶緊密溝通,時刻發現客戶的痛點並改進產品,力求在定製化滿足客戶的同時也讓技術的落地能力有一定的普適性。

09

張奧平: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在於數據中臺的建設,那麼數據中臺的本質是什麼?它又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我想請教一下周總。

周喆:中臺可能一些大廠會自己去做,但對於一些小廠,他們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我個人比較希望大廠或者一些專門做中臺的公司自己做出來以後能夠賦能行業。數據中臺在功能上可能類似於程式語言中的不同模塊,能夠把常用的功能搭建集成好,讓前臺能夠更高效。不能過度的吹捧或者妖魔化中臺,要正確看待這個概念。

嘉賓簡介:

周喆,毅達資本合伙人。專注於ABCIS(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網絡安全)等新技術在產業上的創新應用投資,主導了易視騰(300682重大資產重組)、一塊互動、瀚思科技、茄子快傳、網覺軟體、博聯智能、天地和興等項目的投資。曾在華為和阿里UC等科技公司從事區域拓展和企業管理工作,親身經歷了中國及新興國家的3G/4G網絡建設和中國網際網路的出海歷程。

裴中陽,久譯科技創始人CEO。北京市防疫抗疫領導小組物資保障組專家成員,歷任聯想、思創醫惠等公司高管職務;在智慧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園區、智慧康養等領域實戰經驗豐富,有國家級項目解決方案及資源整合經驗。

孟唯奇,朗迪鋒創始人。2003年創立北京朗迪鋒科技有限公司,經歷了從系統集成、代理到自主開發的歷程,對製造業信息化及虛擬實境如何在製造業的各個環節落地有著深刻的認知和見解;持續深耕虛擬實境產品和服務,以責任堅守了十六年的聚焦,經歷了虛擬實境各個階段的發展和變化,諳熟虛擬實境和應用對接的規律和本質。

相關焦點

  • 天健建築:施工企業數位化轉型不是選擇,而是出路
    對疫情下的企業來說,眼下是一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特殊時期,如何自救,如何尋求自我突破是企業面臨的考題。疫情期間,不斷湧現出了新的發展模式。從傳統電商到直播帶貨,從機器人配送到遠程辦公,從在線問診到AI診斷等,數位化技術成為了企業化危為機的重要途徑。新時期下,數位化轉型已經不是選擇,而是唯一出路,企業只有數位化轉型,儘快地跟上時代的潮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 天健建築:施工企業數位化轉型不是選擇,而是唯一出路
    對疫情下的企業來說,眼下是一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特殊時期,如何自救,如何尋求自我突破是企業面臨的考題。疫情期間,不斷湧現出了新的發展模式。從傳統電商到直播帶貨,從機器人配送到遠程辦公,從在線問診到AI診斷等,數位化技術成為了企業化危為機的重要途徑。新時期下,數位化轉型已經不是選擇,而是唯一出路,企業只有數位化轉型,儘快地跟上時代的潮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 數位化轉型對企業意味著什麼?
    儘管每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看起來各不相同,但數位化企業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徵:協作:企業所有成員有目的地參與,實現共同願景。也就是說,企業不同級別和團隊之間攜手努力,建立信任,提高透明度和員工參與度。文化:需要擺脫傳統的商業結構和層次結構,授權員工做出決策和提出想法。
  • 四大企業數位化轉型方式
    數位化轉型是一項戰略挑戰,自是艱難的,但也是必須達成的。關鍵的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轉,而是從哪裡轉和如何轉。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兩個維度進行思考。採取精益式轉型的好處在於:選擇重要、急需的場景進行數位化,短期見效,通過一個個場景的成功,製造一系列的「小勝」,幫助企業看到數位化的價值,並認同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為後續更深層的數位化轉型奠定基礎,贏得更多的資源、人力和物力,贏得更廣泛的變革積極性和主動性。精益式轉型策略與構建企業數字中心的邏輯是一致的。數字中心,即企業的數位化平臺。
  • 愛善天使集團攜手用友網絡重構新零售企業數位化變革,賦能產業發展
    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基於愛善天使集團在私域新零售領域的管理和運營經驗,充分發揮YonBIP用友商業創新平臺和技術能力,攜手共同打造「私域新零售數位化一體平臺」,助力愛善天使集團數位化能力轉型升級,以及產業競爭力有效提升,企業平臺發展壯大。未來,雙方還將共同賦能私域零售產業,助力實現產業共贏!
  • 騰訊楊國安: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五環框架」
    12月20日,楊國安發表了題為《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洞察》的演講,並首次提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五環框架」和「三大洞察」,提供了一個較為通用的數位化轉型藍圖。 楊國安將數位化轉型路線歸納為五個重點環節:戰略、價值鏈、數字能力、組織匹配以及領導力。這五個環節層層包裹、遞進,任何一環都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成果。
  • 雙英張春宣:唯「適合的數位化運用」可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數位化轉型」等於數位化技術的疊加使用,企業工具大換血仿佛是眾多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的一種思維定勢,先進化數字工具固然重要,後疫情時代的企業歷程更像是在證明技術的解決方案,雲端的處理方式是保證穩妥、平滑過渡陣痛的主要路徑之一。
  • 復盤疫情下的家居企業數位化轉型
    三大策略實現數位化轉型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我們看到了數位化、線上化的無形觸角正全面滲透至社會運行的每一個角落,對現有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帶來了衝擊與革新,並有效緩解疫情引發的社會難題。「數位化轉型」熱度持續上漲,在後疫情時代家居行業該如何構建自己的核心數位化能力,順利實現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
  • 為什麼說企業數位化轉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第一:企業為何要數位化轉型 很多中小企業老闆認為自己的企業離數位化還很遠,並未到那一步,因為眼前自己還在為企業生存而搏鬥,訂單越來越少、成本越來越高,甚至不知道能撐多久,無暇顧及未來發展道路的規劃,他們期望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不是對未來的投入。
  • 企業想要數位化轉型面臨什麼問題
    工博會期間,由施耐德電氣和德勤共同舉辦的工業市場創新趨勢論壇上,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數據夠了,算力基本上夠了,或者未來不夠再去補,但一些複雜場景關聯的算法怎麼解決,是目前工業界數位化轉型中面臨的問題。
  • 企業數位化轉型,運營人員如何構建數位化運營能力?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本質是為了順應消費者需求,重新進行資源配置,以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在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業務運營人員需要提高自己的數位化運營技能,做一個複合型的運營人才。
  • 企業數位化轉型到底包含哪些內容
    企業數位化轉型在過去的二十年內被普遍提及,技術從業者和企業家們也在從自己的角度去解讀企業數位化轉型,側重完全不同,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那麼企業數位化轉型究竟包含哪些內容,請隨有傳名片君一起來加深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理解。
  • 奮鬥的安徽人丨安慶祝涵:天使 or 魔鬼?律師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但生活不是電視劇,它更真實、更溫暖,也更精彩!祝涵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 合伙人徽聯匯優秀徽友律師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是委託人的希望現實中的律師雖然沒有影視劇裡演得那麼神,但他們平凡而偉大,是每一位委託人的希望。
  • 嘉興市製造業企業數位化轉型評估標準
    本標準將數位化、信息化、網絡化等要素集合成一體,從基礎環境、應用驅動和創新實踐三個維度,將框架中數位化轉型的相關因素歸納為可觀、可測的因子,以量化數據為基礎,通過描述數位化轉型階段性躍升的過程,循序漸進,促進企業不斷推動數位化轉型。通過對標,使企業通過評價發現自身的差距和薄弱環節,明確數位化轉型的發展方向和著力點,有針對性的提升自身數位化轉型的發展水平。
  • 企業如何數位化轉型?參考答案來了!
    新冠疫情影響下,有的企業業績下滑,有的企業卻仍保持相對於行業數倍的快速增長。他們做對了什麼?答案很簡單,數位化轉型!在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和阿里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20雙11「看中國」日談會場「數字基建:從連接到共創」環節中中,企業家和學者共同關注數位化轉型賦予企業的競爭優勢。
  • 企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數勢科技宣布獲過億元天使輪融資
    企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數勢科技宣布獲過億元天使輪融資 來源:騰訊科技 • 2020-07-29 10:55:51 7月
  •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對企業全面、系統的數位化重塑,來實現企業的智慧化升級,將企業打造成為面向未來的智慧企業,而數位化轉型,則是打造智慧企業的主要手段和核心路徑。 智慧企業,是一個以客戶為中心,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事務自動預判、業務自主決策、發展自我演進的高度智能化的企業。
  • 楊國安:從企業數位化轉型的「Why、What、How」到「五環框架」
    摘要:2020年因為一場疫情,企業紛紛加快了數位化轉型的進程。數位化在各行各業持續滲透,企業轉型的幅度也隨之加大。在楊國安教授看來,數位化轉型的本質就是轉型,數位化=Technical(科技) X Social(人的因素)。
  • 「奧平時間」泛教育行業的變革與機遇
    企業如何在疫情常態化時代,穩住基本盤,捕捉到新的商業機遇,實現企業商業價值與資本價值的成長?在此,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騰訊新聞知識官張奧平與騰訊新聞、騰訊財經聯合推出「奧平時間」線上直播欄目,每期會邀請不同的知名投資機構大咖、企業家以及創業者作為嘉賓,一同探討並為大家解讀資本視角下的新商業機遇。
  • 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企業數位化轉型需系統化思考
    對此,IDC中國助理副總裁周震剛認為:「在劇烈變動的環境中,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是最聰明、最強壯的,而是最數位化的,通過數位化優先打造未來企業成為當下組織的戰略需求。」當然,「未來企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從發展進程看,數位化轉型只是一個開始,而「未來企業」則是徵途之中的目的地,那麼如何更好的才能達成「未來企業」的新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