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為「奧平時間」第八期中,毅達資本合伙人周喆,久譯科技創始人裴中陽,朗迪鋒創始人孟唯奇的分享內容整理。
01
張奧平:首先有請周總為我們做一個有關科技行業總體趨勢的分享,以及分享一下投資機構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所關注的點。
周喆:我們主要關注的是行業數位化轉型,其中智慧物聯網我們認為是一個可能的根產業。中美博弈中,中國之所以處於劣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我們缺少根技術(支撐一個技術群或多個技術群的共同技術,如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晶片設計中的ARM架構等)。根產業即為基於根技術的產業鏈,我們認為智慧物聯網在未來有可能就是根技術以及根產業。
目前客戶對於數位化轉型的訴求不是單點的,而是要求全流程、全周期的轉型。目前,行業數位化轉型已經從資源整合進入了數據整合和應用整合的階段,所以我們在看項目的時候,也是主要關注這個團隊能否深入理解行業,能否挖掘行業痛點。從技術上看,第一,目前AI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包括安防在內的各行各業,並加速產業升級;第二,全流程全領域的大數據能力成為數位化轉型的關鍵;第三,雲計算成為主戰場,多雲部署、雲邊端架構、網際網路技術、中臺架構成為趨勢。基於以上這些技術的智慧物聯網推動全行業進入全感知、全聯接、邊緣智能的階段。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網絡安全便會成為新基建的基礎設施,這一方面也是我們今年所重點關注的,我們也進行了一些布局。ABCIS融合聚變為技術引擎,促進商業裂變,驅動全行業智能化。
02
張奧平:對於新基建這個大領域,周總您認為短期內哪個細分領域最有可能快速成長起來?
周喆:比如電網方面的特高壓、充電樁的建設、能源管理的革新等領域都是比較優質的賽道。
03
張奧平:人工智慧目前已經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有請裴總介紹一下自己的企業,以及分享一下人工智慧產業的現狀以及未來的趨勢,人工智慧領域會不會在中美博弈中被波及?如果會的話會在哪裡出現?未來該如何突破?
裴中陽:久譯是一家中關村土生土長的雙高新的高科技企業,賽道定位在人工智慧的機器視覺和智能雷射領域。科技行業目前主要面臨三大挑戰,第一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所帶來的挑戰;第二是技術挑戰,比如摩爾定律、安迪比爾定律下的技術挑戰;第三是市場挑戰,主要是全球經濟下行帶來的,從供應商拿貨成本變高,但客戶預算削減。
久譯面對挑戰,首先技術上要敢於闖關,採用了更新的晶片,結合5G技術以及更高效的神經網絡。同時主打結合定製化場景的邊緣計算服務。總之,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需要研發性價比更高的、更有針對性的產品,才能應對眼前的挑戰。對於疫情,我們也做了很多研發,比如疫情初期的紅外測溫到後來的有關抗疫隔離的一些產品。疫情期間,我們其他的項目也是按了暫停鍵,全力抗疫。
04
張奧平:過去幾年,人臉識別這一行業在資本市場是有泡沫的。當資本退潮,有一些企業也出現了危機,那麼久譯是如何破局的呢?
裴中陽:人工智慧行業比較特殊,是一個比較柔性的行業。所謂柔性就是產品和服務難以標準化,幾乎所有企業都面臨應用如何落地的問題。再強的技術,如果在具體的行業應用環節不能落地,那風口退去可能企業就要出問題。但好消息是最近幾年對技術的需求在增加,同時AI技術發展很快。總的來看,我們這個行業是一個爭奪有限資源的競爭性行業,留下來的都是優質企業。
05
張奧平:下面想請孟總為我們線上網友科普一下什麼是AR、VR?然後分享一下這個行業的現狀,以及趨勢以及郎迪鋒是如何破局的?
孟唯奇:VR是完全虛擬的,完全通過計算機表達的。AR則是把真實的圖像和虛擬的圖像相結合。虛擬實境行業其實存在已久,以前應用在軍事領域居多比如飛行模擬,彼時我們就已經進入了這個行業。2014年虛擬實境正式進入消費領域,主要分為2B和2C兩個細分領域,由於2C對於體驗感的要求很高,所以2C端的爆發還需要時間。對比之下,2B端的增長速度則在加快。我認為在未來有兩類企業能夠生存下來。一種是做根技術的企業,他們能做到很有洞察力,能抓住一個很有潛力的技術並從初期就開始培育,然而根技術的培育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比如虛擬實境領域的GPU技術是需要抱團解決的問題。第二類是聚焦場景應用的企業,有時候主動洞察用戶的需求固然重要,但其實從和用戶的溝通中了解到用戶真正的需求和痛點才是更重要的,這才是技術落地的保證。在現在的大背景下,國內的科技企業抱團是很重要的,同時緊跟政府的指導也是破局的關鍵。
06
張奧平:下面想問一下周總,投資機構在投資科技公司的時候,選擇的標準是什麼樣的呢?
周喆:首先我們會對團隊很在意,團隊成員應當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最好在相關的產業是磨練過的。這樣就會對應用的場景比較了解。當然如果對底層的根技術很專業,也是可以投的。同時商業模式我們也要去考察。總的來說,是要全方位的去看,核心就是要有「護城河」。如果說創始人的人品有問題那肯定是不會投的。
07
張奧平:我想請問裴總,AI企業未來對於融資的運用怎麼樣才是合理的呢?
裴中陽:網際網路為AI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可供訓練的數據,前幾年對AI進行訓練的過程是很耗費資金的。但目前這個行業技術的儲備已經比較充足,所以未來的投資可能還是要在技術具體的落地方面。
08
張奧平:那麼孟總,技術怎麼才能和用戶做到最高效的結合,您的方法是什麼?
孟唯奇:我個人認為,場景挖掘還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我們也是長期致力於和客戶緊密溝通,時刻發現客戶的痛點並改進產品,力求在定製化滿足客戶的同時也讓技術的落地能力有一定的普適性。
09
張奧平: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在於數據中臺的建設,那麼數據中臺的本質是什麼?它又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我想請教一下周總。
周喆:中臺可能一些大廠會自己去做,但對於一些小廠,他們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我個人比較希望大廠或者一些專門做中臺的公司自己做出來以後能夠賦能行業。數據中臺在功能上可能類似於程式語言中的不同模塊,能夠把常用的功能搭建集成好,讓前臺能夠更高效。不能過度的吹捧或者妖魔化中臺,要正確看待這個概念。
嘉賓簡介:
周喆,毅達資本合伙人。專注於ABCIS(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網絡安全)等新技術在產業上的創新應用投資,主導了易視騰(300682重大資產重組)、一塊互動、瀚思科技、茄子快傳、網覺軟體、博聯智能、天地和興等項目的投資。曾在華為和阿里UC等科技公司從事區域拓展和企業管理工作,親身經歷了中國及新興國家的3G/4G網絡建設和中國網際網路的出海歷程。
裴中陽,久譯科技創始人CEO。北京市防疫抗疫領導小組物資保障組專家成員,歷任聯想、思創醫惠等公司高管職務;在智慧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園區、智慧康養等領域實戰經驗豐富,有國家級項目解決方案及資源整合經驗。
孟唯奇,朗迪鋒創始人。2003年創立北京朗迪鋒科技有限公司,經歷了從系統集成、代理到自主開發的歷程,對製造業信息化及虛擬實境如何在製造業的各個環節落地有著深刻的認知和見解;持續深耕虛擬實境產品和服務,以責任堅守了十六年的聚焦,經歷了虛擬實境各個階段的發展和變化,諳熟虛擬實境和應用對接的規律和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