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年貼春聯有講究 小心貼反了被人笑話

2020-12-19 華商網

  春節,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在中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尤其是農村中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貼春聯和貼門神。那麼,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你真的看懂春聯了嗎?春聯的正確貼法是怎樣?貼春聯有哪些禁忌呢?一起來瞧瞧其中的學問!

  春聯的來源

  春聯,顧名思義,是春節(除夕)時人們以紅紙書寫吉語,貼於門上的對聯。古人亦稱「春貼」或「春貼子」。

  春聯屬於對聯的一種,對聯俗稱「對子」,簡稱「對」,雅稱「楹聯」。「撐天柱地兩行字,涵古納今一副聯」。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是我們弘揚傳統經典文化的輕騎兵。它「敢在天子宮門站,喜入農家伴苦僧」雅俗共賞,實用性強,是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國粹中的精華。

  春聯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春節增添喜慶氣氛。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據明代文人陳雲瞻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今南京),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出觀。」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遊,觀賞笑樂,他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帝王的提倡,使春聯日盛,終於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風尚。

  如何貼春聯

  應該如何貼春聯?通常春聯有兩副直聯一副橫聯。大紅春聯表達了自己對新的一年的希望,烘託出濃濃的節日氣氛,是用民間藝術形式表達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貼春聯也有很多講究,若是貼得不當,就會被人笑話。

  首先,區分春聯上下聯。

  一般有以下四種區分方法:

  一是按音調平仄分。春聯一般都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國字注音第三、四聲),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國字注音第一、二聲)。

  二是按因果關係分。「因」為上聯,「果」為下聯。

  三是按時間先後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

  四是按空間範圍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後。

  貼的順序:

  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另一種是常用的貼法。解放後由於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額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若是將兩種春聯貼法「混合使用」,就不太妥當。

  貼春聯禁忌

  春聯可不能隨便貼,這裡可是有講究的。

  禁忌一:左右聯勿貼錯

  在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正確方法見上文。

  禁忌二:貼春聯的時間

  按照各地習俗的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稍有差異。俗話說:「二十八,貼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謠裡有「二十九,貼倒酉(意即貼春聯)」一說,春聯什麼的都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貼,但大多數還是照個人的時間安排來選擇貼的時間。

  民間還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破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戶戶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

  民間傳說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布新的意思。

  禁忌三:春聯倒貼有學問

  「福」字倒貼的習俗來自清代恭親王府。據傳故事是這樣的:

  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寫了許多個「福」字,讓人貼於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個家人因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大管家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福晉聽罷心想:怪不得行人都說恭親王府福到(倒)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一高興便重賞了管家和那個貼倒福的家人。事後倒貼「福」字之俗就由達官府第傳入百姓人家;並都願過往行人或頑童念叨幾句:福到了,福到了!

  但並不是所有的「福」子都能倒貼的。

  福字倒貼的幾種情況:

  1.水缸、垃圾箱和家裡的箱櫃。由於水缸和垃圾箱裡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

  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倒貼福字。

  這種做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來抵消「福去」,用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在屋內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裡或屋裡和柜子裡。

  3.如果一年中家中有人不幸亡故或者其他災難出現。如:失火、車禍等。希望轉運的朋友可以將福字倒貼;

  4.舊社會為了討口彩故意將福字倒貼。

  哪些地方必須正貼

  大門上的福字,必須正貼。

  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著貼,尤其是大門上。大門上的福字,從來都必須是正貼。

  寓意:開門迎福福氣臨門的吉祥美譽;如大門的「福」字倒著貼,可就把福氣倒在門外了;跑到別人家裡去了喲!大「福」字也得順著貼,起到正福臨門;否則把「福」字打倒了,福氣溜著了。

  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

  著名作家馮驥才如是說:像時下這樣,把大門上的福字翻倒過來,則必頭重腳輕,不恭不正,有失滑稽;有悖於中國「門文化」與「年文化」的精神。倘以隨意倒貼為趣事,豈不過於輕率和粗糙地對待自己的民俗文化了?

  不過在屋子內貼的「福」字適合倒著貼,在家裡即使把「福」打倒了也是倒在自己家裡;福氣也被關在自家屋裡。滿屋充滿了福氣!還有就是貼在馬桶、垃圾箱、衣櫃……上的小「福」字也必須倒著貼的;有小「福」不到大「福」不來的寓意!

  禁忌四:單數才吉利

  在大門貼春聯,記得要貼單數,單數象徵吉祥,還有家門口不要單貼「春」字,可以貼「福」、「招財進寶」等字,因為古代,只有怡紅院會在門口貼春字。

編輯:雷曉娟

相關焦點

  • 過年貼春聯,「三要素」要牢記,若不小心貼錯,難免被親朋笑話!
    說到過年,我們在這期間也是有著不少習俗和活動的,我最喜歡的就是貼春聯了,不過有很多人在貼春聯的時候,也是比較隨意的,但其實貼春聯可也是有一些講究的,今天就給你們講一講,過年貼春聯,「三要素」要牢記,若不小心貼錯,難免被親朋笑話!
  • 貼春聯是十分有講究的 貼錯了可能就變成怡紅院了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很多人已經早早貼上了春聯,但是你知道嗎?貼春聯是十分有講究的,貼錯了可是會鬧笑話的。這個時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黴運,有除舊迎新的寓意。所以大家記得今天早上記得去換春聯,過了時間可就不吉利了。春聯的順序很多人會把春聯貼反,正確的春聯是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這跟我們平常習慣是反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 在農村過大年,貼春聯的講究與禁忌,搞不清就要鬧笑話
    春聯,在亳州農村稱之為對聯、門對子,通常由門心、門邊、門頭及福字頭組成,小時候,村裡識字的人不多,但凡有學問且寫得一手好字的鄰居,進入臘月,就陸續有鄰居帶著紅紙和墨汁,登門請求寫春聯了,有時候,一個人要寫全村人的春聯,可想而知工作量有多大。
  • 春節貼春聯,注意事項有很多,別貼錯了讓人笑話!
    小學時期的寒假作業,永久不變的收集對聯差點成為噩夢,當然,現在有網就能搞定了。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貼春聯,又有哪些忌諱呢?宋代詩人王安石曾寫過一首《元日》:「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裡面的桃符其實就是最早的春聯。據說,這是因為早期的人們認為桃木可以驅邪,可以趕走鬼祟,現在還流傳著一些傳說呢。慢慢的,就形成了習慣。
  • 過年貼春聯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貼春聯有什麼禁忌講究規矩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
  • 過年貼春聯有講究,2019年尤為特殊,正好趕上了「四絕日」
    我是文化英豪,這次來和大家聊一聊過年貼春聯的一些注意事項,小夥伴們可一定要注意。避免這些錯誤,才能在新的春節有一個好兆頭,新年順順利利。過年貼春聯最重要的是不能貼反了,貼反了不僅僅帶不來好運氣,還會被登門拜訪的親戚朋友笑話。但是,如果是常見的熟悉的春聯還好說,一些沒見過的春聯該如何區分哪是上聯,哪是下聯呢?
  • 【提醒】春聯什麼時間貼?貼春聯有講究,千萬要知道!
    眼看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但是貼春聯可是有很多講究的,亂貼可是會不吉利。
  • 過年貼春聯講究多,千萬別貼反了,教你如何正確貼春聯
    貼春聯是過年時最普遍的一項民俗活動,每逢除夕那天,家家戶戶貼春聯,春聯內容喜慶,吉利,蘊含了百姓對於未來生活美好期盼,因此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對聯也稱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等等,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有獨特語言的魅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 過年貼春聯,這些講究你知道嗎?好多人都貼反了!
    過年家家戶戶貼春聯,貼春聯可是有很多講究的,好多人分不清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不知道上聯貼左邊還是下聯貼左邊,一不下心就貼反了。過年貼春聯的講究一:貼春聯的時間中國傳統習俗,貼春聯的吉時是除夕早上6點到12點之間。撕下舊春聯換上新春聯,寓意除舊布新,除厄運接好運!
  • 農村過年貼春聯,內行人說「三不貼」,如果貼錯了,村裡人要笑話
    過了今天明天就是初一要拜年,而在今天大年三十其實對於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一天,因為只有大年三十這天才意味著是春節的起始,為了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家除了要理髮、洗澡、穿新衣,另外在很多少數民族中有不一樣的迎新納福習俗。
  • 過年貼春聯是上午貼還是中午貼,貼春聯有哪些講究呢
    作為一個北方人,說說我們北方這邊的習俗。在我的老家,人們都是除夕當天上午貼春聯,而且要在中午12點以前貼好,最好不超過12點。因為在一天裡,上午屬於新半天,下午屬於舊半天。而貼春聯本身就是為了辭舊迎新,所以,必須在上午將舊的對聯換下來,迎貼新的對聯。
  • 春節貼春聯講究多,1種家庭不能貼,2個錯誤應避免,免得鬧出笑話
    提起年貨,除了購買一些吃穿用品,煙花爆竹,還有一件中國老百姓必須要準備的物品,那就是春聯。因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貼春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在中國人的心中,貼春聯可以寓意美好的運勢,所以,貼春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尤其在農村,不管是房屋,還是豬圈、雞舍,都要貼春聯。但很多人對貼春聯的講究卻知之甚少,也有貼錯的時候,鬧出了很多笑話。
  • 在農村貼春聯,有這個講究你知道嗎?
    我國的習俗沒到了春節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對聯,也叫春聯,在中國有著辭舊迎新吉祥如意的寓意,沒到了大年三十大家就開始把寫好的紅對聯貼在門框上了,而且有的人家還會在門上貼上一個大大的福字。但是有的地方的農村有著這樣的講究,就是如果家裡有親人去世了,這家三年內是不能貼春聯的,甚至有的還不能掛紅燈籠,這是為什麼呢?有什麼習俗呢?其實如果人如果正好趕上年末沒了,不張燈結彩的過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已經去了2、3年了還不能貼對聯,可以有的人就不能理解了,今天看看農民伯伯說出的這4點原因吧!
  • 貼春聯也是有講究的,夥伴們知道這些關於春聯的講究嗎
    貼春聯是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一項事情,貼春聯民俗起源於宋朝,並風行於明代。屬於門文化和儒家文化的一部分,那麼既然是文化,那麼我們來看看貼春聯到底有什麼講究。第一:上下聯不宜貼反張貼春聯時,上聯貼在門右,下聯貼於門左,因為古人的書寫規則是從右到左的順序。第二:貼春聯的時間貼春聯的時間最好是在出席的上午之前,把舊春聯撕掉,張貼新的春聯,代表破除去年的舊運,迎來今年的新運。
  • 什麼是春聯?過年貼春聯的講究是什麼?
    1、什麼是春聯  其實對於春聯也就是門對子哦,而在古代的時候,很多文人都是會喜歡做作詩和對聯的,而到了在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的人們都是會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春聯而貼在的大門口上,而這個到了現代,也是一直流行著,而貼春聯的含義其實也是有著迎接新的一年的時候
  • 貼春聯有什麼講究 ?貼春聯的講究和忌諱!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貼春聯有什麼講究 貼春聯的講究和忌諱春節在即,春聯作為春節的主角之一可不能亂貼。那麼貼春聯有什麼講究?貼春聯的講究和忌諱有什麼?如果你不知道貼春聯的技巧和禁忌,就趕緊來看一下吧。
  • 掛花燈貼春聯 閬中城裡過大年
    回放 掛花燈貼春聯 閬中城裡過大年
  • 春節將至,在農村你們是什麼時候貼春聯?有什麼講究嗎?
    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佳節,在民間有很多風俗習慣,其中貼春聯就是比較隆重的一種。一到過年期間,市場上就會出現各種各樣銷售春聯或者是專門贈送春聯的現象,有一些書法家也會義務下到社區和農村,為老百姓撰寫春聯。那麼,在農村裡面一般什麼時候貼春聯比較合適,有沒有什麼講究呢?
  • 別把春聯左右貼反
    春聯的定義在我們印象中似乎只有門上貼著的左右兩條對聯才叫春聯,其實「春聯」的定義很廣,像單獨張貼的「福」字、單獨的「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都統稱「春聯」。只不過,它們有自己的稱呼,有的叫「門心/鬥聯」,有的叫「春條」,有的叫「框對」等等。
  • 家家戶戶貼春聯,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節日,其中一項活動就是貼春聯,不管是農村還是城裡,這項活動必不可少。早先記憶裡,農村家家戶戶貼春聯都是自己手工書寫或者求人運筆。每個村莊都有幾位書法精良的老學究,他們的身份可能是:村裡的幹部、會計、老師、大夫,總之是受人尊敬的文化人。過了小年,這些農村「書法家」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在自家的燒得鍋熱的炕上,鋪上一張矮腿的方桌,桌子上擺著墨汁和毛筆,還有成摞的紅色的紙張。寫字的牛人盤腿端坐在桌後,面向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