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一切物體在時空中的速度都是光速c?|狹相支線

2020-12-12 長尾科技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逼格很高的話:在相對論裡,一切物體在時空中的速度都是光速c

有些人還會把「在時空中」這個定語給省略掉,就留下一句「一切物體都以光速運行」,把讀者的三觀震碎。然後不加一句解釋就飄然離去,留下讀者在那裡一臉懵逼。

這個事情呢,說簡單也簡單,說麻煩也麻煩。但是,鑑於它超高的B格,長尾君決定好好跟大家說道說道,讓你們以後可以在心儀的女生面前,在朋友的聚會裡「高談闊論」,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

當然,這個問題對我們深入理解狹義相對論,從牛頓力學的時空觀轉向相對論的時空觀也大有好處。

你們覺得這個問題反常,是因為我們平常理解的速度都是建立在「空間」的概念上的。

什麼是速度?速度就是位移除以時間。在單位時間內,我在3維空間裡移動了多少,速度就是多少,這是我們的常規理解。

在這種理解下,每個物體的速度當然是可變的,可大可小,可快可慢。而且,我們還知道,在相對論裡,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都不會超過光速。

所以,在這種語境下,我們就會覺得「一切物體的速度都是光速」非常反常,甚至非常扯淡了。即便他說了是在相對論裡,你也搞不懂為什麼相對論裡會這樣說。

要理解這句話,關鍵就在那個定語「在時空「裡。當我們在說」一切物體的速度都是光速c「時,我們說的這個速度是指在時空中的速度,而不是我們一貫理解的在空間中的速度。

空間」和「時空」,一字之差,意思卻天差地別。這一字之差,也是牛頓力學相對論力學之間的關鍵差別。

我記得我在各種場合(公眾號的文章裡,微信群裡等)說這個說了好多次:狹義相對論的背景是4維閔氏時空,它最基本的東西是事件。一個事件包含3個空間坐標和1個時間坐標,時間和空間在相對論這裡地位平等了

我們之前理解的速度,都是定義在3維空間裡的速度。一個物體從3維空間中的一個點(具有3個空間坐標)移動到另一個點,我們用這個位移除以時間得到的速度。

那麼,到了相對論,最基本的東西是4維時空,而不再是3維空間。如果我們想要仿照上面的方法,在4維時空裡定義速度,我們要怎麼定義呢?

類似的,我們當然也希望,從4維時空的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的「時空位移」除以某種時間,得到4維時空中的速度,對不對?

因此,要搞定4維時空裡的速度,我們就需要先搞定4維時空中的「位移」和「時間」,我們來分別看一看。

4維時空中的位移(以後就簡稱4維位移吧)好辦,我在《閔氏幾何是什麼?它是如何統一時空並極大簡化狹義相對論的?》不是教大家畫過時空圖麼?就是仿照3維空間裡的坐標系,我們在3維空間坐標系裡再加一個時間軸,組成了一個4維的坐標系,這樣畫的圖就是時空圖

這樣,4維坐標系裡的每一個點就有4個坐標,例如事件點p1(x1,y1,z1,t1)時空圖裡的每一個點就代表一個事件。同樣,如果還有一個事件點p2(x2,y2,z2,t2),那麼,我們把事件點p1從時空圖裡移動到事件點p2的位置移動定義為4維位移,這就非常合理了吧。

也就是說,3維空間裡的位移,就是我們從3維空間的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比如從家移動到學校)。那麼,4維時空裡的位移,就是我們從4維時空的一個事件點移動到另一個事件點

因為事件是有4個坐標的(3個空間坐標,1個時間坐標),因此,如果我一直坐在家裡沒動。那麼,從3維空間來看,我的坐標點沒有變化(因為x,y,z都沒變),但是,從4維時空來看,我7點在家這個事件點跟我8點在家這個事件點就是兩個不同的時空點了。

7點在家的時候,你的時空點可能是(0,0,0,7),8點在家的時候就是(0,0,0,8)了。你的空間坐標沒變,但是時間坐標變了,因此在4維時空圖裡,這依然是兩個不同的點,因此它們之間依然有位移。懂了麼?

也就是說,即便我一直呆在家裡沒動,從3維空間的角度來看,我確實沒動(因為空間坐標沒變),因此速度為0。但是,從4維時空的角度來看,即便我一直坐在家裡,我依然在運動(因為雖然空間坐標沒變,但是時間坐標在變),因此速度不為0

這個4維時空下的速度,就是我們標題裡說的4維速度,就是那個「一切物體都以光速運動」的速度。

相信看到這裡,你應該有點感覺了。

如果你能理解我即便呆在家裡沒動,我依然有4維速度,那問題就解決了一半。因為剩下來的工作,無非就是證明這個速度就是光速c,而且對所有物體都成立

到了這裡,我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在4維時空裡遨遊。想像你自己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動作,都在4維時空裡穿梭,你不僅在空間中穿梭,也在時間中穿梭,在時空裡飛舞。

因為時間長河永遠向前奔湧,時間永遠在向前流動。因此,即便你一動也不動,呆在那裡傻坐著,你也被時間長河裹挾著飛速移動。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如果你不想在時間長河裡傻坐著,你也想運動運動,學習劉翔、博爾特飛奔一波,開飛船去宇宙深處活動一下。於是,你的空間坐標就發生了改變,你就有了空間上的速度

那麼,空間上的這個速度會給你帶來什麼改變呢?

有一個但凡接觸過相對論都知道的結論:鍾慢效應

也就是說,當你在空間上有了速度的時候,你的時間開始變慢,而且速度越快,時間減慢得越快。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當你在空間上有速度的時候,你在時間上的速度就會相應減慢,你在空間上的速度越快,你在時間裡的速度就越慢

就好像你騎著一匹赤兔馬在時空裡飛奔,由於赤兔馬的最大耐力和速度是有限的。因此,當你向空間方向飛奔時,你在時間方向上的速度就慢了下來;當你朝時間方向上飛奔的時候,你在空間上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來。

當你在空間裡的速度達到最小,也就是靜止不動時,赤兔馬所有的體力都在時間方向上衝刺,這時候時間流逝得是最快的。當你空空間裡的速度接近最大(光速c),你在時間裡的流逝幾近停滯,這就是鍾慢效應的極致。

而赤兔馬在時空中的速度,就是光速c,你可以按比例把它分配到時間和空間中,但是它們的「總和」保持不變。簡單來說,這就是狹義相對論

如果你以後習慣了在4維時空中思考問題,而不再一直死守3維空間,那你會覺得狹義相對論的一切東西都非常的簡單自然。

相反,如果你一直試圖死守在3維空間理解4維的相對論,那麼,這就好像你試圖通過盯著2維牆壁上的影子,來理解外面的3維世界一樣。不是不可以,但是會非常非常的困難,屬於純粹給自己找不痛快。

因此,我們接下來要開始嘗試在4維時空裡重新理解相對論,理解相對論力學。

我們要在4維時空裡重新定義4維位移(兩個時空點之間的位置變化),重新定義4維速度、4維加速度、4維力、4維動量……

站在這樣的角度,我們才能用最自然的角度來欣賞相對論力學。在這樣的角度裡,我們標題說的「所有物體在時空裡的速度(也就是4維速度)都是光速c」就會變得理所當然。

因為你只要把4維速度的形式寫出來了,你就會發現任何4維速度的模的平方都是c,所以就有標題的結論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我再補充說明一點。

我在上面定義4維速度時,跟大家說了4維位移(4維時空圖裡兩個事件點的位置移動),這個好理解。但是我一直沒有說對應的時間是怎麼定義的。

畢竟,速度速度嘛,位移除以時間才叫速度。

我們在牛頓力學,在3維空間裡定義速度都比較簡單,因為牛頓力學裡有絕對時間,我們直接用3維空間點的位置移動(3維位移)除以絕對時間(就是我們過去理解的時間)就可以得到速度。

但是,相對論裡時間是相對的,並沒有絕對時間了。那麼,我們在4維時空裡,要用4維位移去除以哪個時間呢?因為時間是相對的,那麼,除以哪個參考系的時間似乎都不太合適。

比如,我7點從家裡出發,8點到學校,你要用這兩個事件點組成的4維位移除以哪個時間呢?家裡的時間?學校的時間?路上的時間?

顯然都不合適!

但是,有一個時間是比較特殊的,對我而言是唯一的,那就是:我自己隨身攜帶的時鐘指示的時間

我從家裡出門時往兜裡放一塊表,這塊表一直跟我保持相對靜止,它指示的時間自然與眾不同。這種跟物體一直保持相對靜止的時鐘指示的時間,叫固有時

我們的4維速度,就是用4維位移除以這個固有時。而在時空圖裡,這個固有時又剛好代表了世界線的長度(詳見《閔氏幾何是什麼?它是如何統一時空並極大簡化狹義相對論的?》),這就非常有意思了。

這個話題我就不在這裡展開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我的9篇主線文章的閔氏幾何篇,後面也會詳細再說的。

最後,一句話回答為什麼說一切物體在時空中的速度都是光速c

答:因為一切物體的4維速度的模的平方剛好等於光速c的平方

相關焦點

  • 聽說一切物體在時空中的速度都是光速c?| 狹相支線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逼格很高的話:在相對論裡,一切物體在時空中的速度都是光速c。
  • 聽說一切物體在時空中的速度都是光速c?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逼格很高的話:在相對論裡,一切物體在時空中的速度都是光速c。 有些人還會把「在時空中」這個定語給省略掉,就留下一句「一切物體都以光速運行」,把讀者的三觀震碎。
  • 以接近光速相向或背向而行的兩物體為什麼相對速度不是兩倍光速?
    所以,我們說牛頓力學是相對論在宏觀低速下的一個近似一點問題都沒有。那接下來,我們再說說,如果兩個飛船以光速相向飛行或者背對飛行的情況。這裡強調一下,在相對論中,其實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是沒有辦法達到光速的,根據相對論,這需要無窮大的能量。這裡我們就假設可以,那結果是什麼樣呢?
  • 兩個光速物體相向而行,相對速度是否超越了光速?
    首先,假使真的可以造出光速運行的器械,那麼你能看到什麼呢?如果兩個物體是是在同一條運行線路上,那麼你是看不見另一個物體的,因為物體運動速度和光傳播速度相一致,當你要看見的一瞬間,也代表著兩個物體相撞毀滅。當然以上所述並非考慮相對論,但僅僅考慮相對論就很簡單了。
  • 當兩個物體以二分之一光速相向而行,相對速度為光速嗎?
    說到速度就需要提到參考系,沒有絕對的速度,但是可以通過w=u+v這樣的相對速度公式去計算,這樣的公式即使到現在也依然適用,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低速世界,這樣誤差才可以忽略不計,但進入到高速世界這樣的公式就不適應了。我們需要用洛倫茲變換對速度合成公式進行修正如下。
  • 相對論和統一場論中時空方程的相互推導
    一,統一場論基本原理:宇宙是由物體和它周圍空間構成的,不存在第三種與之並存的東西,一切物理現象都是我們對物體在空間中【或者是物體周圍空間本身】運動的一種描述。二,時間的物理定義與統一場論基本假設:宇宙中任何物體【包括我們觀察者人的身體】周圍空間都以矢量光速C【矢量光速C等於標量光速c乘以單位矢量N,C = cN,C和N可以變化,c不變。本文大寫字母為矢量,下同】向四周發散運動,空間這種運動給我們觀察者的感覺就是時間。
  • 兩艘飛船接近光速相對飛行,它們的相對速度會超過光速麼?
    請聽題以上為題外話,這篇文章跟大家聊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了解相對論的人都知道,或者起碼聽說過在相對論裡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光速,只能無限逼近,更別說超光速了。但是介於單個物體無法達到光速,有些人就打起了相對速度的主意:我單個物體無法超光速,那麼我接近光速總可以吧,比如達到光速的90%,也就是0.9c,那麼我如果讓兩個速度為0.9c物體相對運動,這樣他們的相對速度不就是有1.8c了麼?這不就是超光速了麼?
  • 物理教育:光速不變原理
    在廣義相對論中,由於所謂慣性參照系不再存在,愛因斯坦引入了廣義相對性原理,即物理定律的形式在一切參考系都是不變的。這也使得光速不變原理可以應用到所有參考系中。誕生愛因斯坦1905年9月發表在德國《物理學年鑑》上的那篇著名的相對論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提到光速問題的話有四段:「光在空虛空間裡總是以一確定的速度V傳播著,這速度同發射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 在宇宙中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嗎?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早已告訴我們,任何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光速不可超越」在很多人心裏面已經根深蒂固。那麼,如果說沒有任何物體的速度能超越光速,宇宙間就不會「超光速」的現象嗎?事實上,還真有。
  • 量子糾纏速度比光速快萬倍違反了相對論嗎?
    常有人拿量子糾纏速度說事,隔段時間還要弄出一個某科學家已經證實量子糾纏速度超過光速萬倍云云,其實這都是扯淡,是對量子糾纏完全不知道咋回事的炒作,是認識的一個誤區。量子糾纏沒有速度,是一種現象和微觀世界粒子的固有特性。
  • 為什麼以光速相向飛行的兩物體的相對速度不是2C?相對論還適用?
    正因為相對論還適用,所以速度才不是2C。不過題目中的一些概念需要先釐清一下,比如說光速運動的物體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下面我們簡單分析一下。一,光速運動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相對論告訴我們,任何靜質量不為0的物體的運動速度是達不到光速的。
  • 光速:空間與時間流變轉化的比值常數,什麼情形時恆定不變
    狹廣義相對論認為光速不變,並且是宇宙中運動速度的極限,幾乎可以把光速當作我們這個時空恆定的一個常數,是關於空間距離與時間比值的恆定常數。物體質量與運動速度關係當物體運動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速度增加就越難,物體的質量也會隨著運動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質量與運動速度的關係可以用質速公式描述,運動方向上的時間會變慢,空間長度縮短
  • 在你身邊有一個達到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的物體,你知道是什麼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過程中人們開始猜測,宇宙中是否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快與慢是相對的,但是,我們能否就此得出結論:所有物體相對於「以不同速度運動著的參照系」的速度都是不同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光速就是個例外。
  • 物體如果達到光速,無論多遠的距離,在感覺上都將是瞬時到達
    在經典物理學中,人們將一個物體運動的速度,用它所移動的距離除以所經歷的時間的數值加以表示,而這個物體所經歷的時間,以及衍生出的速度,都是以觀測者的角度來進行測量的,大多數都是以地球這個參照系,無論是汽車的行動速度、地球的公轉速度甚至光速,都是基於我們自身的觀測參照系通過測算得出的具體數值
  • 為什麼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超光速會有什麼後果?
    光速不但非常快,而且還被認為是宇宙的速度上限。那麼,為什麼說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呢?這一切都要從光速不變原理說起。麥克斯韋發現了一個很特殊的光速公式:上述公式右側的兩個參數都是恆定的常數,這意味著光速也是恆定的大小。
  • 我們都在說「速度是相對的」,但為什麼光速是絕對的?
    在古希臘時期,人類最早開始系統化地思考大自然時,以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諸多自然哲學家們都認為,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影響的情況下都處於絕對意義上的靜止狀態;運動的物體也擁有一個絕對的速度。換一種方式來表達,定義速度絕不能脫離參考系,否則就會失去物理意義;同時,世間萬物都可以當做參考系來定義某個物體的速度。這一頓悟使人類對速度的理解獲得了質的飛躍,人類藉此明白了宇宙中不存在絕對的靜止或運動,一切速度都是相對的。無論速度為0亦或是100米/秒,都只針對某些特定的參照物成立,換成別的參照物時就不一定成立了。如今我們把這套理論稱之為「相對性原理」。
  • 黑洞所形成的「時空閉環」,是如何讓物體「無法逃逸」黑洞的?
    根據上一期的文章講解我們知道,黑洞的「逃逸速度」會大於光速,如果沒有看上期文章我再講解下「逃逸速度」是啥,就是你平拋一個小球給予小球一個初速度,小球能夠克服引力離開這個天體的最小初速度,就是這個天體的「逃逸速度」。
  • 從多高的地方落下,物體的速度才會超過光速?
    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物體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因為會有一個質增效應,接近光速時質量趨近無限大,因此無論怎麼加速都不能讓它再加快一點速度!但有網友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天體的引力和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質增效應導致引力增加,物體靠近速度會更快,如果有一個足夠大引力和無限遠的自由落體距離,物體會超過光速嗎?
  • 引力波和光速都是299792458m/s,是巧合還是必然?
    【二】:引力的作用被光速束縛,引力也無法突破光速,或者說引力的速度就是光速。 看到這裡,有物理直覺的讀者一定為追問:為什麼引力的速度嚴格等於光速,這裡面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在這裡我必須聲明:在天文實際測量中,並沒有得到引力完全等於光速的結論,這其中最大的原因來自於誤差。
  • 時空同一化方程在電磁學中重要的應用
    注1,本文大寫字母為矢量,注2,本文只描述真空中質點的運動情況,不描述形狀物體在介質中的運動情況。注3,本文出現的質點概念,是我們為了描述物體在空間中運動的方便,不考慮物體的形狀和線長度,把物體理想化,看成一個點,稱為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