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曲目:
《第九交響曲》第三樂章
布魯克納一生寫過九首交響曲。在創作《第九交響曲》時布魯克納已年近古稀,從1891年寫至1896年,花費了六年時間,但也只寫好了第一、二、三樂章。寫作中他的健康狀況讓作曲家隱隱約約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可能會跟貝多芬一樣,在「九」這個數字上,為自己的一生作總結,並把自己所鍾愛的交響音樂奉獻給摯愛的上帝。這種念頭支撐著他拖著孱弱的身體,加快了對第九交響曲的創作。
可命運最終還是無情地阻止了他,第九交響曲末樂章還沒最後完成時他便接受上帝的神諭去了天堂。而這部第九交響曲也成為了作曲家未完成的「天鵝之歌」。
布魯克納《第九交響曲》是許多指揮家要著力詮釋的一部作品。在這其中,以德國指揮家君特•旺德為突出的代表。在他去世前的14年裡,他一再地指揮上演這部作品,並先後進行了三次錄音。而這款1993年3月錄製於漢堡音樂廳的版本,作為現場版的《第九交響曲》的一個範本,被認為因契合了作曲家成長、生活的自然環境的意蘊而贏得了眾多的首肯。它不僅錄音出色,重要的是旺德將世間的種種騷動與不安,通過布魯克納的音樂很好地進行了撫慰與淨化,與其說是對人生的自省,倒不如說是對上帝的一種告解,留給了人們無窮的回味。
曲目:
Anton Bruckner
安東•布魯克納 (1824-1896)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riginal Version)
D小調第九交響曲
1. I. Feierlich, Misterioso 第一樂章:莊嚴的,神秘的 [26:58]
2. II. Scherzo: Bewegt, lebhaft; Trio: Schnell
第二樂章:諧謔曲:前進的,生動的 [10:45]
3. III. Adagio: Langsam, feierlich
第三樂章:柔板:非常緩慢,莊嚴的 [26:55]
[64:51]
指揮:君特•旺德
協奏:北德廣播交響樂團
(責任編輯: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