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激動人心的交響曲」聆聽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2020-12-15 騰訊網

2020年是偉大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德國公布了「貝多芬2020」活動計劃, 更將此活動列為「國家的任務」。德國聯邦議院更是斥2億元專門用於慶祝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項目。從今年的下半年開始德國各州已經展開了一系列的預熱活動,迎接慶典,明年將攜手全世界50多個國家共同歡慶,為貝多芬獻禮。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不需要做過多的介紹,每當大家談到古典音樂時多半都會想到貝多芬,只要提及名字都會虎軀一震、心生敬畏。各大古典音樂的普及讀物也大都以貝多芬爺爺的畫像作為封面,可以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音樂家了。無論是他的作品還是個人經歷,都令人印象深刻,這些也都出現在我們的教科書裡,老師也曾勒令我們把這些圈成知識點、閱讀、背誦。

歷史上可能沒有哪位作曲家在當世和後世比貝多芬對音樂的影響更大了。貝多芬作為交響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大師無可爭議地處於主宰地位。他後世的作曲家在一段時間都處於他的輝煌功績陰影下。

交響曲被公認為是表達最深邃思想的音樂體裁,是最富表現力的音樂形式。歷史上處於古典音樂時期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把交響曲發展到了最成熟的階段,貝多芬更是把交響樂發展到了最巔峰的狀態和一個新的境界。現今影視劇的配樂片段,與流行音樂的旋律都有取材於貝多芬的交響樂作品。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貝多芬一生創作的九大交響樂作品。

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Op. 21

《C大調第一交響曲》,作品21

這部作品創作於1794年~1796年,題獻給斯威滕男爵。他是貝多芬的早期贊助人。這首交響曲沿襲了貝多芬的老師莫扎特和海頓的風格。儘管如此,還是有其獨特的特點。如調性的轉換和樂曲色彩的突然變化。旋律活潑、激昂。第三樂章在傳統交響樂的形式基礎上,增加了管樂(木管和銅管)的分量。

該作品於1800年4月2日在維也納的城堡劇場首演,音樂會中還包括莫扎特、海頓、亨德爾的曲目。這場音樂會的上演向維也納宣告了貝多芬的才華。在許多貝多芬同時代人的眼裡,這部《第一交響曲》始終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36

《D大調第二交響曲》,作品36

這部作品創作於1801年~1802年,題獻給卡爾·艾洛伊斯王子。當時貝多芬耳聾的症狀已經開始越來越明顯了。

這是一部形式較為傳統的作品,很少向新的領域突破,風格更趨近於莫扎特而不是海頓。但作品的管弦樂調色板比以往的交響曲都更加豐富和絢麗。四個樂章裡沒有傳統的小步舞曲,取而代之的是諧謔曲,這給予了作品更大的能量。

當時一位維也納的音樂評論家曾這樣評價這部作品:「這是一條可怕的、扭動著的、受傷的龍,它拒絕死亡,在最後的痛苦中扭動著,直到第四樂章結束流血至死。」這也是貝多芬「第一風格時期」最後幾部作品之一。

PS:貝多芬一生的創作生涯被音樂史學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風格時期(~1802);第二風格時期(1803-1814);第三風格時期(1816-1827)

SYMPHONY NO. 3 in E major,

Op. 55,(Heroic Symphony)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

作品55 (英雄交響曲)

這作品是一部篇幅碩大的作品,也是貝多芬創作中期的開始。該作品創作於1803-1804年,基於古典主義交響樂的傳統之上延伸了形式、長度和情感、文化等內容。它被廣泛認為是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一部裡程碑作品。

最初這首作品是獻給拿破崙·波拿巴的,他認為拿破崙體現了法國大革命的民主和反君主理想。但當他聽說拿破崙稱帝後,憤然撕毀總譜的封面,在此曲出版時將名字改為「為紀念一個偉大的人物而寫的交響曲」。

SYMPHONY NO. 4 in B-flat major, Op. 60

《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作品60

這部作品以其優雅、活潑、輕鬆的氣質引人注目。創作於1806年。這首作品是獻給弗朗茨·馮·奧伯斯多夫伯爵的,他是貝多芬贊助人利希諾夫斯基王子的親戚。伯爵因聽了貝多芬的第二交響曲非常喜歡,想讓他為自己寫一首新的交響曲,貝多芬因此接受了一大筆的費用,完成了這項工作。這部作品創作上有些方面似乎都是對過去的回歸,充分展現了他對音樂律動的熟練掌握。

羅伯特·舒曼曾對這部作品讚賞「兩位北歐巨人之間的希臘少女」。(第三、第五交響曲之間)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67 (Schicksals-Sinfonie)

《C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67(命運交響曲)

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最常上演的交響樂之一,被廣泛認為是西方音樂的基石。這部作品創作於1804年-1808年,於1808年上演不久後就獲得了巨大的聲譽,是當時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曲十分精煉緊湊,音樂語言更加鮮明,技術與情感的表達都有極大的突破。作品名稱除了編號外,還被稱為我們所熟知的名字——「命運交響曲」,樂曲開始的五小節主題,也被成為「命運的動機(Schicksals-Motiv)」,貝多芬曾將這稱之為「命運之神在敲門」。這個主題也廣泛地應用在現今各個形式的音樂中。

貝多芬在創作這部樂曲時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耳聾已經完全失去了治癒的希望,他熱戀的情人因此也離開了他,在這期間社會環境也處於動蕩之中,貝多芬在這一系列的遭遇下創作了這篇宏偉著作。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Op. 68 (Pastoral Symphony)

《F大調第六交響曲》,作品68 (田園交響曲)

這部作品完成於1808年,是他少有的各樂章均有標題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九部交響樂作品中標題最為明確的一部。貝多芬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他花了很多時間在鄉村散步,經常離開維也納到農村工作。他曾說過:第六交響曲「與其說是繪畫,不如說是情感的表達」。

整曲表達出開闊自由、無拘無束的感情,它幾乎是形象化的,音樂變成了一種風景畫的藝術。此時的貝多芬雙耳已經完全失聰,這部作品正表現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

柏遼茲曾對這部音樂評價道:

「 這一令人驚嘆的圖景,應該由普桑設計,由米開朗基羅執筆……

主題:

Ⅰ 來到鄉村喚起舒適愉悅的感覺。

Ⅱ 溪畔景色。

Ⅲ 村民愉快的聚會。

Ⅳ 暴風雨

Ⅴ 牧羊人之歌。暴風雨過後的感恩心情。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A大調第七交響曲》,作品92

這部作品完成於1812年。此時的歐洲正在經歷戰火的腥風血雨。1813年12月8日,維也納為在哈諾戰役中受傷的士兵們舉行慈善音樂會,貝多芬在此晚會上指揮演奏了這部作品。他向公眾表達了這部作品的創作動機:「我們被純粹的愛國主義和為那些為我們做出如此巨大犧牲的人們所感動。

這部作品被認為是貝多芬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被改編成各種器樂曲。尤其第二樂章非常受歡迎,經常被作為單獨的交響樂作品在音樂會上演。

SYMPHONY NO. 8 in F major, Op. 93

《F大調第八交響曲》,作品93

這部作品完成於1814年,僅用4個月就創作完成。《第八交響曲》在許多方面可被視作《第七交響曲》的孿生兄弟,據說這是貝多芬特別喜歡、並且得到評論界一致好評的作品,但卻沒有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這部作品簡潔精煉、出色的幽默感別具一格,是一部分量較輕的作品。

樂曲的結尾處是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精巧、最充實的部分了,以一長串的主調和聲結束。

柴科夫斯基曾評價道「這是貝多芬所有交響樂作品中最傑出的設計了。」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作品125

這部作品於1822-1824年創作, 因第四樂章加入了大型合唱,又稱為「合唱交響曲」。合唱部分的詞根據德國著名詩人席勒的《歡樂頌》改寫而成,也是該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主題,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歡樂頌」。

這部作品被認為是貝多芬交響樂領域的最高成就,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並影響了浪漫時期的作曲家們。

在貝多芬晚期作品中,從弦樂四重奏開始,已經漸漸開始趨向於這樣的風格:傾訴衷腸、更加知性,一切都要悅耳動聽,每一部作品都蓄意要有自己的個性。這部《第九交響曲》貝多芬打破傳統,將歌詞和人聲引入進原本只是器樂體裁的交響樂,把音樂廳的提升到大教堂的,從世俗的提升到半神聖的,從物質的提升到精神的。這部作品的首演,獲得了五次雷鳴般返場掌聲,但此時貝多芬已完全失聰,對觀眾的反響一無所知,是一位女低音歌唱者拉了他的衣袖這才得知。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杜達梅爾/西蒙玻利瓦爾)

版權聲明: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如果你還想聽哪位歌手的音樂,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讓我們不斷帶來更優質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杜達梅爾來穗奏響貝多芬全套交響曲
    而這場視聽盛宴,距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廣州首秀僅僅一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古典音樂天團  先後接力  在維也納愛樂樂團10月21日、22日兩場音樂會的曲目皆有貝多芬交響曲的前提下,星海音樂廳仍充滿信心地讓這位音樂巨人的全本交響曲在短短幾天後響徹交響樂演奏大廳,除了紀念貝多芬逝世190周年之外,音樂廳更看重的是這九部交響曲所聚合的音樂力量
  • 卡拉揚《貝多芬1-9交響曲》:難以超越的經典
    無論是對指揮家,還是對管弦樂隊來說,貝多芬的交響曲永遠具有挑戰性。很顯然,執棒柏林愛樂樂團的卡拉揚十分希望知道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演奏到底能夠達到怎樣的境界。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曲目單:一、萊昂諾拉序曲第三號 貝多芬二、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第二樂章 葬禮進行曲:極慢板三、G大調第一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小提琴:王之炅四、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
  • 在貝多芬的交響曲裡,成為自己的英雄
    原創 乘以0 經典947去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活動在德國波恩開啟。在那場音樂會上有一部作品讓人耳目一新,那就是由英國作曲家保羅·格裡菲思根據貝多芬的多部作品進行改編並拼貼而成的《啊!朋友,何必老調重彈!》。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年,響徹樂壇的不止《命運交響曲》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正是出自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在《命運交響曲》中貝多芬完成了交響樂創作的一次革新,他使交響曲的結構服從於一個中心主題思想,各樂章之間也都有著非常緊密的內在的聯繫。
  • 貝多芬的遺產︱《「英雄」交響曲》:寫給拿破崙
    羅布科維茨大公給了貝多芬一大筆錢——一千八百弗羅林,以獨佔交響曲六個月,讓他家中的樂隊能夠排練並為來訪的賓客演出。貝多芬需要為一首他知道打破了許多界限的交響曲的命運擔心。他已經開始接受聽力的逐步惡化。同時,他的作品出版得很順利,反響也不錯,因此他有理由對新交響曲的接受抱有希望。
  •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音樂會 一連四天,你想聽嗎?
    今年,星海音樂廳在策劃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交響曲全集音樂會時,向香港管弦樂團拋出橄欖枝,梵志登在繁忙的演出時間表中抽空鼎力配合此次在星海音樂廳舉行的全集演出。雙方合作的第一彈將是2020年11月5日~8日在星海音樂廳舉辦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音樂會。
  • 推薦: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二、第八交響曲
    推薦: 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二、第八交響曲 幾十年以來,相比較於貝多芬的第五、第九交響曲,他的第二和第八交響曲則被視為相對邊緣的作品。
  • 這5部《第六交響曲》,每部都盪氣迴腸
    讓人非常驚異的是,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與《第五「命運」交響曲》這兩部大相逕庭的作品寫於同時。事實上,一向給人以「嚴肅」印象的貝多芬十分熱愛大自然,並為此頻常地離開維也納,去到偏遠的鄉郊工作。 「田園交響曲」是貝多芬少數的各樂章均有標題的作品之一,也是貝多芬9大交響曲中標題性最為明確的一部。此時的貝多芬已完全失聰,這部作品正表現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是一部體現回憶的作品。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
  • 如何比較維瓦爾第《四季》與貝多芬《英雄》交響曲?
    但數量少並不意味著質量不高,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與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響曲》便是其中的曠世佳作。兩部作品雖同為標題音樂,但在體裁、風格、技法等各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有關二者的差異論述,主要可分為形態與內容兩個方面。
  • 帶你欣賞,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
    一在1803年到1808年間,貝多芬寫下了第五和第六交響曲。在開始創作時,貝多芬剛好33歲,完成時,他已經於38歲,公演時,他正好40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作為作曲家,貝多芬已經積累了許多經驗,在此之前,他寫了許多鋼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及前四部交響曲。這個時候,正是他創作的巔峰時期,那個時代,被人們稱為古典音樂時代。直到今天,這個交響曲,仍然是赫赫有名的交響曲,這就是命運交響曲。
  • 誰的交響曲能與貝多芬一較高下?答案竟是他
    有哪位作曲家,可以同貝多芬競爭世人最愛之交響曲作者的位置?莫扎特、勃拉姆斯,還是柴可夫斯基?答案是馬勒。世界上許多樂團的演出數據已證明,當代聽眾對馬勒交響曲的熱愛完全不亞於對貝多芬的青睞。今年是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古斯塔夫·馬勒160周年誕辰。他在音樂中,表達了自己對愛與生命的思考。
  • 科學家將用人工智慧續寫貝多芬《第十交響曲》
    12月16日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享譽世界的音樂家,其作品廣為人知。而今年,一個由音樂家和程式設計師組成的研究小組為了紀念這名偉大的音樂家,決定用AI技術續寫其未完成的作品《第十交響曲》。
  • 5天挑戰9部貝多芬交響曲 寧波音樂人創造歷史
    近一個月來,俞潞和全團90多位演奏員為這場演出全力以赴地排練,希望用精湛的技藝向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致敬,向全國古典樂迷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超過200萬人在線上觀看  9月23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完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之後,俞潞在現場宣布,為了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今年12月他將和寧波交響樂團合作,在五天的時間裡完成9部貝多芬交響曲的演繹。並且將通過B站全程直播。  這是一個讓全國樂迷沸騰的消息。
  • 5天挑戰9部貝多芬交響曲 寧波音樂人創造歷史
    近一個月來,俞潞和全團90多位演奏員為這場演出全力以赴地排練,希望用精湛的技藝向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致敬,向全國古典樂迷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超過200萬人在線上觀看9月23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完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之後,俞潞在現場宣布,為了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今年12月他將和寧波交響樂團合作,在五天的時間裡完成9部貝多芬交響曲的演繹。並且將通過B站全程直播。這是一個讓全國樂迷沸騰的消息。
  • 一連四晚排山倒海來襲 杜達梅爾帶你完整聽一次全套貝多芬交響曲
    (原標題:一連四晚排山倒海來襲 杜達梅爾帶你完整聽一次全套貝多芬交響曲)
  • 湖南寧夏兩大名團攜手演繹《第九交響曲》貝多芬音樂季收官
    12月5日晚,「湘」遇寧夏·湖南寧夏文化藝術周·長沙市杜鵑花藝術節——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長沙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舉行。音樂會由長沙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肖鳴擔任指揮。這也是長沙交響樂團2020貝多芬音樂季的收官演出。紅網時刻12月5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李佳蔚 攝影 朱寒冰)今晚,「湘」遇寧夏·湖南寧夏文化藝術周·長沙市杜鵑花藝術節——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長沙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舉行,這也是長沙交響樂團2020貝多芬音樂季的收官演出。
  • 國家大劇院推薦 | 入門必聽的古典音樂之交響曲
    據說海頓寫此曲的目的是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廂中的對音樂不懂裝懂,而又附庸風雅的貴婦人們,他故意在第二樂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後突然加入一個全樂隊合奏的很強的屬七和弦。實際演出中,當樂隊演奏到那段旋律時,那些貴婦人們果然從睡夢中驚醒,以為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劇場,這部交響曲因此而成名,於是後人也就給此曲冠以「驚愕」的標題。
  • 布魯克納 第九交響曲
    推薦曲目:  《第九交響曲》第三樂章  布魯克納一生寫過九首交響曲。在創作《第九交響曲》時布魯克納已年近古稀,從1891年寫至1896年,花費了六年時間,但也只寫好了第一、二、三樂章。寫作中他的健康狀況讓作曲家隱隱約約意識到一個問題,自己可能會跟貝多芬一樣,在「九」這個數字上,為自己的一生作總結,並把自己所鍾愛的交響音樂奉獻給摯愛的上帝。這種念頭支撐著他拖著孱弱的身體,加快了對第九交響曲的創作。可命運最終還是無情地阻止了他,第九交響曲末樂章還沒最後完成時他便接受上帝的神諭去了天堂。而這部第九交響曲也成為了作曲家未完成的「天鵝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