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欣賞,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

2020-12-11 星姐劇情解說

在1803年到1808年間,貝多芬寫下了第五和第六交響曲。

在開始創作時,貝多芬剛好33歲,完成時,他已經於38歲,公演時,他正好40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

作為作曲家,貝多芬已經積累了許多經驗,在此之前,他寫了許多鋼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及前四部交響曲。

這個時候,正是他創作的巔峰時期,那個時代,被人們稱為古典音樂時代。

直到今天,這個交響曲,仍然是赫赫有名的交響曲,這就是命運交響曲。

一開始,他就用梆梆梆梆的四聲響聲開篇,好像是命運來敲門了,他以強大而震撼人心的力量,來到了你的門前,叩響了你的門扉。

這首交響曲,之所以如此家喻戶曉,就因為它有著非常清晰的脈絡,他像所有偉大的藝術作品一樣,充滿了錯綜複雜的神秘之感。

第五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從頭到尾,都包含了非常言簡意賅的命運主題。

事實上,它包含了非常優秀的大調位置,甚至有一段,出現了C大調,隨後,它們又變成了陰鬱的f小調和c小調。

他把敲門的動機,變成主題,那種來自和諧的美好,並重複出現的命運主題。

在開始的時候,那些打擊樂器所體現的命運主題,總是重複出現,它滲透到大調位置,然後由此而構成了一個命運主題。

命運繼續進行著,他並非總是消極和具有威脅性的,也可能意味著,美好機會的出現。

貝多芬讓他在大調中重複出現,那是一種高超的技巧,如果單純的使用,有韻律的單調手法,聽起來會很無聊。

因為他只有唯一的一個調式,但是,貝多芬卻運用這樣的作曲方式,來表現了命運的多重主題,足以見他的作曲技巧,有多麼高超。

命運不是單純的,他是多變的,貝多芬用高低不一的節奏和音調,以及簡潔的方式,把主題滲透到大調裡。

讓人們理解到,命運敲開門後,他如何安排你,讓你遇到什麼,今後又會怎麼樣……這一系列的問題,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你的生活,你的家庭,你引以為榮的事業,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人們面對命運,應該是從容面對,無論如何,都要真誠面對他,因為在你耳邊迴響的,就是命運。

第一樂章,重複的主題加工之後,他們變得慢起來,在變慢的環節中,他又在不停的變換節奏。

邦邦邦邦,又重複加強,在一個瘋狂的上升之後,出現柔板的雙簧管,它溫柔地展現了命運的真實面目,他不是面目可憎的魔鬼,而是了解並掌握你命運的人。

這個AG大調的雙簧管,詮釋了命運主題,他是值得信賴的人。

然後是柔和的幫幫幫幫,之後是柔和而穩定的柔板,在接近於靜止之後,命運用自己的風格,來到了我們身邊。

他或快或慢,或急或緩,或輕或重,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到我們身邊。

到了最後一次,他的腳步,明顯地慢了下來,在這其中,經常會有位置重複出現的情況,因為他有重複的命運安排。

人們為什麼對命運交響曲如此著迷?在第一樂章裡,音調變得非常陰暗,出現了一個悲慘的命運,註定了權利獲勝,人們成為了權力的幫兇。

雙簧管做了反駁的嘗試,那個陰暗的命運權力取勝了,但它只是暫時的勝利,最後卻被壓製得失敗了。

但是在第一樂章裡,人們並不知道,最後是否會有一個好的結局,人們對於邪惡勢力,是屈服於他,還是和它做鬥爭?這是這個交響曲裡,需要人們作出的選擇。

第二樂章,是緩慢而低沉的,它包含著一個有名的主題,它在慢慢發生變化,金屬吹奏樂曲,突然變成了明快的C大調,發出興高採烈的聲音。

其節奏明快而嘹亮,接著,又慢慢轉換成一個弱音節,並漸漸地消失掉,就好像在一個重要的命運關頭,人們在默默的思考,如何選擇,時間,就這樣默默過去了。

這個C大調主題,被不同的指揮家,詮釋出不同的風格。

蒂勒曼好像把它變成了一個甜蜜的幻影,一幅輕柔而緩慢的場景出現了,後面又逐漸增強,到達一個高度後,它又降到了前面的節奏,它是自然而然的一種過渡,它是通過變奏曲,而產生的特定效果。

大提琴渾厚的聲音,在前面引路,雙簧管在舒適地緊跟其後,還有更加低沉的節奏,在後面跟隨著。

之後,再次升調,又逐漸減弱,用切分音來表現主題,又一次回到主題上來,讓人聽起來更加愉悅,明快,舒適。

最後,在結尾處,非常活潑的時候,突然戛然而止,為什麼要讓一條流暢的小河阻塞了呢?沉寂了幾秒鐘後,細微處的春光出現了,然後是爛漫的春天來臨了。

就好像,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第三樂章,還是那個有名的梆梆梆梆的敲門主題,但韻律上的表現,與之前不同,他比前面的要柔和,讓人感到命運的悲憫。

然後,歡快的音樂流淌了進來,在其中段,出現了三重奏,它在一個奇特的C大調位置,對低音提琴和大提琴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表現。

他們表現得極其狂野,在三重奏的第二部分,被倆次中斷,好像他不想再繼續,但不得不進行下去。

命運的腳步,時斷時續,被幾次打斷,聽起來有些突兀,因為幾乎是用撥奏來構成,漸漸地,又轉向了悠閒的小調,然後,他突然就轉到了那巨大的勝利狂歡上。

蒂勒曼最大的指揮水平,表現在第三樂章中,重複出現了許多撥奏,那種演奏風格,真是妙不可言,讓人聽了興奮不已,在一部交響曲裡,加入撥奏,顯得非常不可思議。

第四樂章,在華麗而悠揚的樂曲中,傳來嘹亮的號角聲,把人們興奮的神經調動了起來。

這就是徵服命運後,陽光灑滿大地的情景,歡快而又激昂的樂曲,又一次次地升華,到達最高潮處。

然後,他又輕柔地出現了,協奏曲再一次出現,動聽的協奏曲,拉長的曲調,又在升華,節奏乾脆而動聽,而笛子的短促聲,有一種詼諧的感覺,最後達到了高潮結束。

命運交響曲在響譽世界的同時,人們才理解到,其實,命運,是我們對抗人生的一種方式。我們要與之和諧相處,才會不被命運所作弄。

相關焦點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小提琴:王之炅五、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 貝多芬第一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六、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 貝多芬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七、A大調第七交響曲 貝多芬第四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指揮家張亮解讀「貝五
  • C小調第五交響曲為何不再出現「命運」標題?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C小調第五交響曲為何不再出現「命運」標題?】貝多芬著名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曾被廣泛地認為與「命運」的標題相連。但在學術研究領域以及主流唱片公司和樂團的文字中,「命運」的標題已經不再出現,這是「音樂考古」的貢獻之一。
  • 貝多芬有哪幾部作品是用c小調寫成的?
    原創 乘以0 經典947本周的《947愛樂廳·歐洲現場》節目,你將聽到貝多芬的五首鋼琴協奏曲,分別由四位鋼琴家與安德魯·曼茲執棒的北德廣播愛樂樂團共同演繹。上一期導賞,我們聊了貝多芬的第一、第二鋼琴協奏曲(點擊文章《偉大如貝多芬者,也曾活在莫扎特的陰影下》查看詳情),今天我們從五部鋼琴協奏曲的「過渡」之作——《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開始聊起。《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從第三鋼琴協奏曲開始,貝多芬的個人風格開始日趨明朗。
  • 「那些激動人心的交響曲」聆聽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歷史上可能沒有哪位作曲家在當世和後世比貝多芬對音樂的影響更大了。貝多芬作為交響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大師無可爭議地處於主宰地位。他後世的作曲家在一段時間都處於他的輝煌功績陰影下。交響曲被公認為是表達最深邃思想的音樂體裁,是最富表現力的音樂形式。
  • 布魯克納d小調第九交響曲詳解
    布魯克納在1892年曾告訴一位來訪者:「這將是我最後一首交響曲。」他還告訴另一位來訪者:「第九交響曲將會是我的傑作。我祈求上帝讓我寫完才死。」號碼本身也是一個問題。自貝多芬以後沒有一位重要的作曲家創作超過九首交響曲。一首第九交響曲有著特別的含義。布魯克納也知道以d小調創作一首新的交響曲會有麻煩,因為那也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調子。
  •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HIFI無損燒制,胎教、高逼格調古典樂曲
    Grammophon(DG)此專輯為紀念貝多芬逝世180周年所發,謹以此向偉大的巨人致敬。今天給大家介貝多芬的交響曲,我在禮遇友佳公眾號發布了下載地址貝多芬交響曲 介紹: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交響曲的締造,被譽為「樂聖」的貝多芬,其一生中所創作的九大交響曲,「無人能望其項背」。其中有三首被世界納入世界音樂史最偉大的十首交響曲之中,其餘六首也在世界交響曲排名中名列前茅。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年,響徹樂壇的不止《命運交響曲》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正是出自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在《命運交響曲》中貝多芬完成了交響樂創作的一次革新,他使交響曲的結構服從於一個中心主題思想,各樂章之間也都有著非常緊密的內在的聯繫。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
  • 貝多芬的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
    一、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 二、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創作於1801年,分為三個樂章。 三、第一樂章是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
  • 不可不聽的世界名曲(三)——貝多芬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
    不可不聽的世界名曲(三)——貝多芬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4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升C小調(《月光》),OP.27.2,作於1801年。
  • 在貝多芬的交響曲裡,成為自己的英雄
    在貝多芬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世俗百態,英雄也並不總是那麼遙遠,因此,他想要為拿破崙·波拿巴這位革命的踐行者寫一部作品。根據貝多芬的傳記作者辛德勒的說法,這部作品的創作初衷來自於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爾納多特的提議,也正合了貝多芬的心意,於是在構思草稿時,就早早確定了交響曲的標題——《波拿巴》。
  • 意想不到的器樂組合改編貝多芬作品,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
    )鋼琴:汪奕聞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作品67(李斯特改編)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Fate』(Arr.鋼琴:左章貝多芬 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c小調小奏鳴曲未編號作品 43a(琵琶與豎琴改編版)Sonatina for Mandolin andHarpsichord in C minor, WoO 43a (arr.for Pipa and Harp)琵琶:
  • 為什麼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更偉大?
    代表作:第39、40、41號交響曲、歌劇《費加羅婚禮》等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如果不出意料,貝多芬應該是全人類認知度最高的一位音樂家,如果硬要把最偉大的三個名額縮減到一個,我想這個名額也非貝多芬莫屬。記得有一份由當代知名的指揮家和演奏家投票選出的10部最偉大的古典音樂作品,最終的榜單僅貝多芬一人就有多部作品上榜,並且其《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高居榜首。貝多芬所在的音樂時期為古典主義時期,而其創作的第三、第五和第六三部交響曲作品達到了古典主義時期的巔峰。而在此之後,貝多芬又創作出了第七、第九交交響曲兩部具有開創意義的交響樂作品,正式開啟了古典音樂的「浪漫主義時期」。
  • 貝多芬的節拍器壞了嗎?
    同樣,《第四交響曲》的末樂章雖被標示為「不太快的快板」,但若嚴格遵循譜面的節拍,要做到「不太快」就會變得很難。今年正逢英倫名團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創立100周年,周三(6月10日)的節目中,樂團現任首席指揮米加·格拉津葉特-泰拉也將帶來貝多芬的《第二交響曲》和《第四交響曲》。
  • 貝多芬《升C小調第14號鋼琴奏鳴曲(月光)》賞析
    這首屬於貝多芬中期時期的傑作,不僅浪漫動聽而且還有個詩情畫意的名字「月光」!對喜歡過中秋節的愛月民族來說,聆賞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時更增添幾分親切感。但是,您知道嗎?貝多芬當年寫這首作品時,樂念竟然與月光毫無關係。
  • 馬拉松音樂會 · 亮點搶先看(上) | 知名文化人講述「貝多芬在上海...
    馬拉松音樂會的最後,上海交響樂團、杭州愛樂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德國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將接力演繹貝多芬的《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再次以音樂的力量激蕩人心。第三板塊 曲目單貝多芬《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作品50Romance No.2 in F major, Op.50小提琴:周穎(Nancy Zhou)鋼琴:汪奕聞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作品67(李斯特改編)
  • 一連四晚排山倒海來襲 杜達梅爾帶你完整聽一次全套貝多芬交響曲
    (原標題:一連四晚排山倒海來襲 杜達梅爾帶你完整聽一次全套貝多芬交響曲)
  • 杜達梅爾來穗奏響貝多芬全套交響曲
    據透露,10月27日上演的是貝多芬第一、第二、第三交響曲;10月28日上演的是貝多芬第四、第五交響曲;10月29日上演的是貝多芬第六、第七交響曲;10月30日上演的是貝多芬第八、第九交響曲。  貝多芬逝世190周年  致敬貝多芬  2017年是樂聖貝多芬逝世190周年。整個古典音樂界都在以各種方式,向貝多芬致敬。
  • 代博:貝多芬與音樂的本質離得太近
    因此可以說,貝多芬很難給我帶來驚喜。儘管在我音樂生活的「史前時代」(學習和聲以前),貝多芬的第五、第六交響曲就已如雷貫耳。但很快,我就被那些色彩更豐富,配器更華麗,節奏更具特徵的音樂所吸引。相較於海頓,他缺乏幽默感;相較於蕭邦,他的音樂不夠自然;相比於裡姆斯基 · 科薩科夫,他的音樂缺乏令人盪氣迴腸的異國情調。
  • 16小時直播音樂會曲目單_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
    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spressivo鋼琴:江晨貝多芬《c小調第三鋼琴三重奏》作品1/3Piano Trio in c minor, Op.1 No.3第一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