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達梅爾來穗奏響貝多芬全套交響曲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繼請來古典音樂天團維也納愛樂進行廣州首秀後,星海音樂廳再放大招——請來當今國際樂壇最炙手可熱的指揮家杜達梅爾和他親手調教出的古典樂壇黑馬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給廣州樂迷獻上貝多芬全套交響曲。10月27至30日,《英雄》、《命運》、《田園》、《歡樂頌》……這些曲目將連續四晚排山倒海般「撲向」樂迷。而這場視聽盛宴,距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廣州首秀僅僅一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古典音樂天團

  先後接力

  在維也納愛樂樂團10月21日、22日兩場音樂會的曲目皆有貝多芬交響曲的前提下,星海音樂廳仍充滿信心地讓這位音樂巨人的全本交響曲在短短幾天後響徹交響樂演奏大廳,除了紀念貝多芬逝世190周年之外,音樂廳更看重的是這九部交響曲所聚合的音樂力量。

  而釋放這股貝多芬交響能量的則是杜達梅爾與古典樂壇黑馬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在2017年1月1日成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史上最年輕指揮家之前,36歲的杜達梅爾的故事已席捲全球,他與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已徵服了一個又一個古典音樂制高點——從琉森音樂節到逍遙音樂會,從維也納金廳到紐約卡內基現場,從阿巴多到洛林·馬澤爾……

  金秋十月,尼爾森斯與杜達梅爾兩位公認的新一代古典音樂領軍人物前後接力,古典天團維也納愛樂樂團與當代旋風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同奏貝多芬交響強音。

  據透露,10月27日上演的是貝多芬第一、第二、第三交響曲;10月28日上演的是貝多芬第四、第五交響曲;10月29日上演的是貝多芬第六、第七交響曲;10月30日上演的是貝多芬第八、第九交響曲。

  貝多芬逝世190周年

  致敬貝多芬

  2017年是樂聖貝多芬逝世190周年。整個古典音樂界都在以各種方式,向貝多芬致敬。

  1月3日,星海音樂廳舉辦了主題為「『貝多芬』向貝多芬致敬」的音樂會,被譽為「活著的貝多芬」的著名作曲家、指揮家克裡斯託夫·潘德列茨基,率領波蘭貝多芬藝術節交響樂團全場演奏貝多芬作品。3月份,來自貝多芬故鄉的法比安·繆勒將上演「致敬貝多芬」鋼琴獨奏音樂會;6月份,黃濱的小提琴音樂會再次以貝多芬點題。

  然而,這還是序幕。

  早在和維也納愛樂樂團確認兩場音樂會曲目的時候,一個計劃就在悄悄醞釀中——既然兩場音樂會把主要曲目留給了貝多芬——貝多芬第七交響、第八交響曲及萊奧諾拉序曲第三號,那麼是否可以在貝多芬逝世190周年之際,上演貝多芬九套交響曲全集呢?

  於是,當星海音樂廳在得知杜達梅爾帶領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的貝多芬九大交響曲在歐洲的巡演計劃後,排出檔期,主動邀約,抱著對自身、對樂迷的充足信心,掃除對方疑慮,堅持以貝多芬九大交響曲全集的體量呈現。10月27日至30日在廣州星海音樂廳歷時四晚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演出,將是中國內地的唯一一站。

  為什麼是杜達梅爾?

  他的故事激勵人心

  邀請杜達梅爾及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這一組合來演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不光是因為這個組合風頭正勁,更重要的是杜達梅爾及樂團背後的故事。

  杜達梅爾及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均為委內瑞拉「音樂救助計劃」的成果。該計劃令全國25萬學童接受免費音樂教育,其中近九成來自貧窮家庭,超過6000名教師加入該計劃,並在委內瑞拉全國建立了30個交響樂團、125個青少年樂團及一批附屬培訓機構。杜達梅爾是「音樂救助計劃」誕生的第一位、也是最著名的一位國際性音樂家。

  杜達梅爾出生於1981年,10歲加入「音樂救助計劃」學習小提琴和作曲,15歲開始學習如何指揮,18歲被任命為西蒙·玻利瓦爾青年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2003年成為指揮大師西蒙·拉特爾爵士在柏林和薩爾茨堡的助手,翌年參加古斯塔夫·馬勒指揮大賽奪冠,引起了整個古典音樂界的轟動。2009年,杜達梅爾開始擔任洛杉磯愛樂樂團總監,樂團方面剛跟他續約,他將繼續執掌樂團到2022年。

  已經有19年歷史的星海音樂廳近些年致力於培養樂迷並取得卓著成效,雖然距離開演還有七八個月,但維也納愛樂樂團音樂會所剩票已經極少,第一場還剩不到20張票。「樂迷的回應讓我們欣喜。在這樣的情況下,星海音樂廳也有底氣推出貝多芬全套交響曲。」星海音樂廳主任劉瑩表示:「杜達梅爾因為音樂改變了命運。星海音樂廳也不是只停留在做好演出的層面,而且也要思考能為這個城市、為音樂、為樂迷帶來什麼。」

  貝多芬九部交響曲

  貝多芬九部交響曲的創作歷程,幾乎貫穿了貝多芬的一生,展示了這位巨人是如何一步一步成就偉大的。從第一和第二號交響曲中展現向海頓和莫扎特致敬的風格,到第三交響曲突然英雄般的雄起;緊接下來的第四交響曲帶點天真和奇思妙想的點綴,第五交響曲卻轉向了光明和黑暗的戰爭;第六交響曲充滿田園般的氣息,第七交響曲卻突然轉向舞蹈的巔峰;在深思熟慮充滿趣味的第八交響曲之後,貝多芬向世界展示了他對人類的終極思考,巨大的能量從管弦樂團和合唱團中迸發而出,傳達出永不後退的力量。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維也納長逝。

  這九部交響曲,思考人性以及人類到底應該如何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而九大交響曲所用的語彙,是永恆的。

相關焦點

  • 一連四晚排山倒海來襲 杜達梅爾帶你完整聽一次全套貝多芬交響曲
    (原標題:一連四晚排山倒海來襲 杜達梅爾帶你完整聽一次全套貝多芬交響曲)
  • 「那些激動人心的交響曲」聆聽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歷史上可能沒有哪位作曲家在當世和後世比貝多芬對音樂的影響更大了。貝多芬作為交響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大師無可爭議地處於主宰地位。他後世的作曲家在一段時間都處於他的輝煌功績陰影下。交響曲被公認為是表達最深邃思想的音樂體裁,是最富表現力的音樂形式。
  • 北京市東城區少年宮「藝趣學—網絡智慧課堂」第四十八講之《奏響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歡樂頌>》
    「藝趣學—網絡智慧課堂」第四十八講微課名稱:奏響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 45名世界樂手一人一段,為抗疫英雄奏響「英雄交響曲」
    貴陽頭條訊2月11日,貴陽交響樂團身處世界各地的45名樂隊成員們,在樂團音樂總監——指揮家張國勇和行政團隊的策劃下,在家中完成了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個人演奏的部分,通過後期將所有人的視頻合成,演奏家們隔空奏響交響曲,用音樂為所有抗疫英雄加油,用音樂為武漢及全國人民鼓勁
  • 郎朗杜達梅爾兩位80後國家大劇院攜手造夢
    11月22日晚,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座無虛席,柏林愛樂樂團時隔七年再次為觀眾奏響伯恩斯坦的《嬉戲曲》和馬勒的《升C小調第五交響曲》,擔任指揮的是80後著名指揮家古斯塔夫·杜達梅爾。11月23日,同為80後的鋼琴家郎朗將與杜達梅爾、柏林愛樂樂團合作《C小調第24鋼琴協奏曲》,這也是郎朗經歷一年養傷後首次與樂團合作在北京演出。兩位80後藝術家共圓藝術夢。杜達梅爾作為當今最具影響力新生代指揮家,與柏林愛樂樂團進行多年密切合作。
  • 在貝多芬的交響曲裡,成為自己的英雄
    事實上,「老調重彈」這個詞用在貝多芬身上十分貼切,若沒有突如其來的疫情,他的作品早就在今年各大音樂廳的舞臺上響起。縱觀貝多芬的一生,無論是時代的洪流還是個人的命運,都潛移默化地體現在了他的作品中,今天就讓我們來重溫一下。對於一個作曲家而言,什麼才是最不可或缺的?是「非凡的藝術洞察力」,還是「對喜怒哀樂的感知力」?
  • 貝多芬的遺產︱《「英雄」交響曲》:寫給拿破崙
    羅布科維茨大公給了貝多芬一大筆錢——一千八百弗羅林,以獨佔交響曲六個月,讓他家中的樂隊能夠排練並為來訪的賓客演出。貝多芬需要為一首他知道打破了許多界限的交響曲的命運擔心。他已經開始接受聽力的逐步惡化。同時,他的作品出版得很順利,反響也不錯,因此他有理由對新交響曲的接受抱有希望。
  • 預告|《2021新年音樂會暨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將於28日奏響
    河北新聞網12月24日訊(韓文哲 實習生張玉蕾)「聆聽經典音樂,迎接美好未來」,由河北交響樂團帶來的《2021新年音樂會暨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將於12月28日晚7:30在石家莊大劇院內奏響,本場音樂會由張國勇擔任指揮
  • 推薦: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二、第八交響曲
    推薦: 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二、第八交響曲 幾十年以來,相比較於貝多芬的第五、第九交響曲,他的第二和第八交響曲則被視為相對邊緣的作品。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曲目單:一、萊昂諾拉序曲第三號 貝多芬二、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貝多芬第二樂章 葬禮進行曲:極慢板三、G大調第一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小提琴:王之炅四、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貝多芬
  • 卡拉揚《貝多芬1-9交響曲》:難以超越的經典
    無論是對指揮家,還是對管弦樂隊來說,貝多芬的交響曲永遠具有挑戰性。很顯然,執棒柏林愛樂樂團的卡拉揚十分希望知道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演奏到底能夠達到怎樣的境界。
  • 如何比較維瓦爾第《四季》與貝多芬《英雄》交響曲?
    但數量少並不意味著質量不高,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與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響曲》便是其中的曠世佳作。兩部作品雖同為標題音樂,但在體裁、風格、技法等各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有關二者的差異論述,主要可分為形態與內容兩個方面。
  • 慕尼黑愛樂樂團在中國奏響布魯克納的交響曲
    慕尼黑愛樂樂團在中國演出布魯克納的意義極為深遠,上周中國古典音樂界最重要的事件是慕尼黑愛樂自1893年成立來,第一次在中國巡演演出布魯克納的交響曲,這在之前無論是克裡斯蒂安·蒂勒曼還是洛林·馬澤爾帶團都沒有發生過。作者:魯祝也
  • 世界50大指揮家,這次來了仨
    阿根廷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將與柏林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一起演奏勃拉姆斯、舒伯特、貝多芬的交響曲;義大利指揮家安東尼奧·帕帕諾率義大利聖切契利亞交響樂團帶來貝多芬、拉赫瑪尼諾夫等人的作品;委內瑞拉指揮家古斯塔夫·杜達梅爾執棒柏林愛樂樂團上演馬勒、伯恩斯坦、莫扎特、蕭士塔高維奇的曲目。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年,響徹樂壇的不止《命運交響曲》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正是出自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在《命運交響曲》中貝多芬完成了交響樂創作的一次革新,他使交響曲的結構服從於一個中心主題思想,各樂章之間也都有著非常緊密的內在的聯繫。
  • 帶你欣賞,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
    一在1803年到1808年間,貝多芬寫下了第五和第六交響曲。在開始創作時,貝多芬剛好33歲,完成時,他已經於38歲,公演時,他正好40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作為作曲家,貝多芬已經積累了許多經驗,在此之前,他寫了許多鋼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及前四部交響曲。這個時候,正是他創作的巔峰時期,那個時代,被人們稱為古典音樂時代。直到今天,這個交響曲,仍然是赫赫有名的交響曲,這就是命運交響曲。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遲到的《第一交響曲》有研究認為,早在貝多芬不到二十歲時,他在故鄉波恩就曾嘗試創作交響曲,但貝多芬《第一交響曲》最終首演於1800年,這也是貝多芬來到維也納的第八個年頭,此時他已快要步入「而立之年」。同年,也就是在立下《海利根施塔特遺囑》的那間屋子裡,貝多芬繼續創作他的《第二交響曲》,並在第二年首演。這部作品是貝多芬走出死亡陰影,對生活重拾信心的讚歌,音樂中充滿了堅強和信念。改名的《第三交響曲》貝多芬修改後的《第三交響曲》首頁。
  • 科學家將用人工智慧續寫貝多芬《第十交響曲》
    12月16日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紀念日,作為享譽世界的音樂家,其作品廣為人知。而今年,一個由音樂家和程式設計師組成的研究小組為了紀念這名偉大的音樂家,決定用AI技術續寫其未完成的作品《第十交響曲》。
  • 指揮家杜達梅爾:「疫情讓我們重新思考藝術帶給人們的方式」
    近日,委內瑞拉指揮家古斯塔沃·杜達梅爾接受智利報紙《La Tercera》採訪,談及疫情對於樂團和藝術家的影響,杜達梅爾表示:「在疫情危機時刻,藝術不應該變得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年僅39歲的杜達梅爾是享譽國際的指揮家。
  •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音樂會 一連四天,你想聽嗎?
    今年,星海音樂廳在策劃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交響曲全集音樂會時,向香港管弦樂團拋出橄欖枝,梵志登在繁忙的演出時間表中抽空鼎力配合此次在星海音樂廳舉行的全集演出。雙方合作的第一彈將是2020年11月5日~8日在星海音樂廳舉辦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