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器樂組合改編貝多芬作品,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

2020-12-15 澎湃新聞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作為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美育系列活動之一,此次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

第三板塊 亮點搶先看(下)

16:00-24:00

主持人:周婕、洪韻

嘉賓陣容

精彩亮點

1

創新樂器組合,豐富視聽盛宴

貝多芬音樂的全新器樂組合改編,也是馬拉松音樂會的亮點所在。

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搭檔鋼琴家左章,琵琶演奏家吳蠻搭檔豎琴演奏家茱莉·史密斯·菲利普斯(Julie Smith Phillips),中阮演奏家薛淼搭檔鋼琴家齊一多,還有第一板塊(上午8-12點)裡古典吉他演奏家範曄搭檔豎琴演奏家陳妤穎,都不約而同地挑戰了貝多芬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音樂作品。

從現在的資料看,貝多芬一生為曼陀林寫了至少六首作品,但只有四首流傳至今,分別是43a、43b、44a和44b,都是未標號的作品,且非常冷門,如今很少會上演。而在這一次的馬拉松音樂會上,這四首僅有的貝多芬曼陀林作品都將通過樂器改編的方式被完整演繹,令人期待!

鋼琴家張勝量(牛牛)、小提琴家黃蒙拉、口琴演奏家趙晨曦、長笛演奏家胡喆將接力演繹《F大調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春天」》。楊雪霏和黃蒙拉帶來藝術歌曲《阿德萊德》古典吉他與小提琴的改編版,拓寬了貝多芬作品在小眾樂器上改編的可能性。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也將從專業領域出發,深入淺出地進行導賞,分享那些小眾樂器作品,探尋貝多芬音樂背後的諸多「冷知識」。

2

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

如今,當代的音樂家也通過自己的創作和演繹,為貝多芬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用獨特的方式紀念大師。

致力於演繹現當代作品的鋼琴家柴瓊妍將帶來兩位美國作曲家致敬貝多芬的作品——安迪·秋保的《小品曲》和艾夫斯的《第二鋼琴奏鳴曲「康科德」》,帶領觀眾一同尋找當代作品中貝多芬音樂的蹤跡。

其中,我們將聽到艾夫斯《第二鋼琴奏鳴曲「康科德」》最短的第三樂章,描寫的是康科德鎮及阿爾科特一家的房子優美恬靜的環境,樂曲中就運用到了阿爾科特的小說《小婦人》中女主人公喜愛彈奏的貝多芬、華格納的音樂片斷。

燃點人聲樂團將用阿卡貝拉唱響以「歡樂頌」的曲調改編的歌曲《Joyful Joyful》。阿卡貝拉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中世紀,貝多芬的年代,無伴奏合唱的形式早就存在,但大師完全不為所動,從未寫過任何無伴奏合唱作品。但第九交響曲中的合唱部分又是如此精彩,令人不由地想要用現代的合唱方式去演繹經典。

如果貝多芬突然穿越來到21世紀的中國,作為一個充滿創造力、不斷迎接新挑戰的作曲大師,他一定會對現代人生活中的爵士樂、電子音樂充滿好奇,迫切想了解這些樂器設備和它的表現手法,開拓出更多音樂的可能性。

中國著名爵士音樂廠牌JZ Music旗下的籤約藝術家——爵士小號演奏家李曉川、爵士吉他演奏家張雄關和貝斯演奏家田欣將通過即興創作淬鍊貝多芬音樂的爵士味道。

鋼琴家、先鋒電子音樂創作人朱林蕾將帶來他根據貝多芬《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改編創作的電子音樂作品,他在這首原本的鋼琴奏鳴曲中添加了女高音聲部,並選用了一首德文詩作為歌詞,由女高音歌唱家許蕾演繹。

第三板塊 曲目單

貝多芬《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作品50

Romance No.2 in F major, Op.50

小提琴:周穎(Nancy Zhou)

鋼琴:汪奕聞

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作品67(李斯特改編)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Fate』

(Arr. Franz Liszt)

第一樂章 有生氣的快板

I. Allegro con brio

鋼琴:張勝量(牛牛)

貝多芬《F大調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春天」》作品24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 5 in F major , Op.24 『Spring』

第一樂章 快板

I. Allegro

小提琴:黃蒙拉

鋼琴:張勝量(牛牛)

第二樂章 富有表現力的柔板

II. Adagio molto espressivo

口琴:趙晨曦

鋼琴:張勝量(牛牛)

第三樂章 諧謔曲 很快的快板-三聲中部

III. Scherzo: Allegro molto-Trio

口琴:趙晨曦

鋼琴:張勝量(牛牛)

第四樂章 迴旋曲不過分的快板

IV. Rondo: Allegro ma non troppo

長笛:胡喆

鋼琴:張勝量(牛牛)

貝多芬《阿德萊德》作品46(吉他與小提琴改編版)

Adelaide, Op.46 (Arr.for Guitar andViolin)

古典吉他:楊雪霏

小提琴:黃蒙拉

貝多芬 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降E大調慢板

未編寫作品43b(吉他與鋼琴改編版)

Adagio for Mandolin and Harpsichord in E-flat major, WoO 43b

(Arr.for Guitar and Piano)

貝多芬 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C大調小奏鳴曲

未編寫作品44a(吉他與鋼琴改編版)

Sonatine for Mandolin and Harpsichord in C major, WoO 44a

(Arr.for Guitar and Piano)

古典吉他:楊雪霏

鋼琴:左章

貝多芬 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c小調小奏鳴曲

未編號作品 43a(琵琶與豎琴改編版)

Sonatina for Mandolin andHarpsichord in C minor, WoO 43a

(arr.for Pipa and Harp)

琵琶:吳蠻

豎琴:茱莉·史密斯·菲利普斯

貝多芬 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D大調行板和變奏曲》

未編號作品44b(中阮與鋼琴改編版)

Andante and Variations for Mandolinand Harpsichord in D major, WoO44b (arr.forZhongruan and Piano)

中阮:薛淼

鋼琴:齊一多

貝多芬《c小調主題與32首變奏曲》未編號作品80

32 Variations in C minor for Piano on an Original Theme, WoO 80

鋼琴:彼得·託馬斯

Peter Tomasz

貝多芬《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黎明」》作品53

Piano Sonata No.21 in C major,Op.53 『Waldstein』

第三樂章 迴旋曲中速的小快板-小急板

III. Rondo: Allegrettomoderato-Prestissimo

鋼琴:柴瓊妍

安迪·秋保《小品》

Andy Akiho Bagatelle

鋼琴:柴瓊妍

艾夫斯《第二鋼琴奏鳴曲「康科德」》

Charles Ives:Piano Sonata No.2『Concord』

第三樂章 阿爾科特父女

III. The Alcotts

鋼琴:柴瓊妍

貝多芬《d小調第十七鋼琴奏鳴曲「暴風雨」》作品31之2

Piano Sonata No.17 in D minor, Op.31 No.2『Tempest』

第一樂章 廣板-快板

I. Largo-Allegro

鋼琴:王魯

貝多芬《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魯採」》作品47

Violin Sonata No. 9 in A major, Op.47 『Kreutzer』

第一樂章 持續的柔板,急板

I. Adagio sostenuto, Presto

小提琴:寧峰

鋼琴:黃秋寧

貝多芬《降B大調第七鋼琴三重奏「大公」》,作品97

Piano Trio No.7 in B flat major, Op.97 『Archduke』

第三樂章 如歌的行板

III. Andante cantabile

第四樂章 中速的快板,急板

IV. Allegro moderato,Presto

小提琴:寧峰

大提琴:朱琳

鋼琴:左章

貝多芬《C大調第四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02之1

Cello Sonata No.4 in C major,Op.102 No.1

第一樂章 行板-活潑的快板

I. Andante-Allegro vivace

大提琴:朱琳

鋼琴:左章

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八鋼琴奏鳴曲「狩獵」》作品31之3

Piano Sonata No.18 in E-flat major,Op.31 No.3 『Hunt』

第二樂章 諧謔曲:活潑的小快板

II. Scherzo. Allegretto vivace

鋼琴:左章

貝多芬《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作品57

Piano Sonata No.23 in F minor , Op.57 『Appassionata』

第一樂章 很快的快板

I. Allegro assai

鋼琴:李堅

貝多芬 根據薩利埃裡歌劇《法爾斯塔夫》中的二重唱「正是那樣」

而作的《10首鋼琴主題變奏曲》未編號作品73

10 Variations for Piano on the Duet『La stessa, la stessissima』from Salieri's opera 『Falstaff』,WoO 73

鋼琴:閆競舸

貝多芬《A大調第二十八鋼琴奏鳴曲》作品101

Piano Sonata No. 28 in A major, Op.101

第三樂章 深情地不太慢的慢板

III. Adagio ma non troppo, conaffetto

第四樂章 快板

IV. Allegro

鋼琴:周希希

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八鋼琴奏鳴曲「狩獵」》作品31之3

Piano Sonata No.18 in E flat major, Op.31 No.3 『Hunt』

第三樂章 小步舞曲優美的中板

III. Menuetto: Moderato e grazioso

鋼琴:萬捷旎

貝多芬《我愛你》未編號作品123

Ich liebe dich, WoO 123

貝多芬《致希望》作品32

An die Hoffnung, Op.32

男中音:周正中

鋼琴:馮佳音

貝多芬 為歌德的詩而作的藝術歌曲

作品75之5

《致遠方的愛人》

Op.75, No.5

An Den Fernen Geliebten

女高音:許蕾

鋼琴:馮佳音

貝多芬《25首蘇格蘭歌曲》作品108之24

《一遍又一遍,我的裡拉琴》

25 Scottish Songs, Op.108 No.24

Again, My Lyre

女高音:許蕾

小提琴:廖希

大提琴:郭配垚

鋼琴:馮佳音

貝多芬《25首愛爾蘭歌曲》未編號作品152之18

《他們請求我從德爾蒙特身邊離開》

25 Irish Songs, WoO 152 No.18

They bid me slight my Dermot dear

女高音:許蕾

男高音:李潤哲

小提琴:廖希

大提琴:郭配垚

鋼琴:馮佳音

貝多芬《c小調第五弦樂三重奏》作品9之3

String Trio No.5 in C minor, Op.9 No.3

第一樂章「有精神的快板」

I. Allegro con spirito

貝多芬《c小調第五弦樂三重奏》作品9之3

String Trio No.5 in C minor, Op.9 No.3

第四樂章「終曲:急板」

IV. Finale. Presto

小提琴:張樂

中提琴:孫揚

大提琴:陳小龍

貝多芬《降B大調第六弦樂四重奏》作品18之6

String Quartet No. 6 in B-flat, Op.18 No.6

第一樂章 活躍的快板

I. Allegro con brio

貝多芬《降B大調第十三弦樂四重奏》作品130

String Quartet No. 13 in B-flatMajor, Op.130

第五樂章 卡瓦蒂那,非常有表情的柔板

V. Cavatina-Adagio moltoespressivo

上海四重奏

貝多芬《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

作品27之2(爵士三重奏改編版)

Piano Sonata No. 14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2 『Moonlight』 (Arr.for Jazz Trio)

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

「歡樂頌」 作品125 (爵士三重奏改編版)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Choral』(Arr.for Jazz Trio)』Ode to Joy』

小號:李曉川

吉他:張雄關

貝斯:田欣

貝多芬《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

作品57(朱林蕾改編)

Piano Sonata No.23 in F minor, Op.57

『Appassionata』 (arr. Linlei Zhu)

電子合成器/鋼琴:朱林蕾

女高音:許蕾

歡樂頌

Joyful Joyful

燃點人聲樂團

《乞命》

李叔同/詞,貝多芬/曲

The Compassion

Lyric/Li Shutong

Music/ Ludwig van Beethoven

低男中音:沈洋

鋼琴:左章

《眾生》

李叔同/詞,貝多芬/曲

All Living Creatures

Lyric/Li Shutong

Music/ Ludwig van Beethoven

低男中音:沈洋

鋼琴:左章

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作品92

Symphony No.7 in A major,Op.92

第四樂章 有生氣的快板

IV. Allegro con brio

指揮:蔡金冬

演奏:巴德當代樂團

The Orchestra Now

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作品125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Choral』

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稍莊嚴地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un poco maestos

指揮:庫爾特·馬舒爾

樂團:上海交響樂團

(選自2011上海新年音樂會)

第二樂章 很快的活板-急板

II. Molto vivace-Presto

指揮:楊洋

樂團:杭州愛樂樂團

(選自「2020杭州國際音樂節」暨「杭州愛樂樂團2020-2021音樂季開幕音樂會」:「致敬」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第三樂章 如歌的柔板-中速的

III.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Andante moderato-Adagio

指揮:張亮

樂團:上海愛樂樂團

(選自上海愛樂樂團2017-2018音樂季閉幕音樂會)

第四樂章「歡樂頌」

IV. Ode to Joy

指揮:庫爾特·馬舒爾

樂團:上海交響樂團

合唱指揮:瑪蒂亞斯·布勞爾

合唱團:上海歌劇院合唱團

女高音:梅蘭妮·迪納

男高音:約翰·達扎克

女中音:凱莉·奧康納

男低音:沈洋

(選自2011上海新年音樂會)

指揮:尤卡-佩卡·薩拉斯特

樂團:德國科隆西德廣播交響樂團

合唱團:德國科隆西德廣播合唱團 & 德國西南德廣播合唱團

(選自2018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萊茵之聲」音樂會 )

原標題:《馬拉松音樂會 · 亮點搶先看(下) | 意想不到的器樂組合改編貝多芬作品,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領跑「貝多芬誕辰日」
    ;上海四重奏、北極星四重奏演繹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歌唱家周正中、許蕾、宋倩唱響貝多芬的歌劇及藝術歌曲;來自上海愛樂樂團及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的聲部首席更是組合演繹貝多芬的多首室內樂作品。除此之外,貝多芬音樂的全新器樂組合改編也是馬拉松音樂會的亮點所在,鋼琴家左章和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豎琴演奏家陳妤穎和古典吉他演奏家範曄、中阮演奏家薛淼和鋼琴家齊一多不約而同地挑戰貝多芬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音樂作品,民樂和西洋樂的多重改編讓貝多芬的音樂綻放出別樣的色彩;鋼琴家張勝量(牛牛)演繹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的李斯特鋼琴改編版,楊雪霏和黃蒙拉將聲樂作品
  • 貝多芬誕辰250年|貝多芬馬拉松,中國音樂家撐起一片天
    幕前:貝多芬是精神寶藏,沒有音樂家可以避開貝多芬的作品是很多人古典音樂普及路上的「敲門磚」,囊括了交響樂、室內樂、聲樂等多種音樂體裁,成就了諸多不朽經典。直播當天,馬拉松音樂會專門撥出近8小時的篇幅,邀請近60位海內外音樂家,帶來貝多芬多部經典作品的純正演繹,將這場音樂盛宴推向高潮。
  • 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領跑「貝多芬誕辰日」: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指揮和演繹貝多芬作品的時候,一定要像他創作作品時一樣嚴謹和精確,不斷推翻、不斷更新,精益求精,把譜上每個記號都做到位。」,讓他的作品在不同時代發出屬於這個時代的聲音,這也是很多貝多芬改編曲的思路。」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經典947攜手百視通呈現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有了深厚精神內涵作為底色,這次的馬拉松直播,16小時360度呈現貝多芬豐富音樂世界,12支世界樂團360度薈萃人類演奏藝術精華,近百位音樂家360度表達浩瀚音樂思想。貝多芬的作品是很多人古典音樂普及路上的「敲門磚」,囊括了交響樂、室內樂、聲樂等多種音樂體裁。本次馬拉松音樂會邀請海內外優秀音樂家「組隊」展現貝多芬音樂的不同面貌。
  • 上海音樂家用一場16小時的馬拉松音樂會,給貝多芬過250歲生日!
    ;上海四重奏、北極星四重奏則將演繹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作品;歌唱家宋倩、周正中、許蕾唱響貝多芬的歌劇選段及藝術歌曲;來自上海愛樂樂團及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的聲部首席更是組合演繹貝多芬的多首室內樂作品。圖說:音樂會推出的文創產品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除此之外,貝多芬音樂的全新器樂組合改編也是馬拉松音樂會的亮點所在。
  • 明天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直播音樂會曲目單在此
    在此次直播中,音樂學者們也將帶領大家從中國文化看「多面」貝多芬。韓斌將為大家分階段梳理貝多芬在中國的接受史;伍維曦將從中國的繪畫、詩歌作品出發,探尋貝多芬晚期作品與中國藝術作品的種種審美共通點;謝力昕、沈次農將從「黑膠回潮」現象看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程度,分析貝多芬對當代中國的啟示。
  • 中國音樂人眼中的貝多芬什麼樣?這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中找到答案
    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等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 音樂家眼中的貝多芬 貝多芬伴隨著一代中國音樂人的成長,在貝多芬紀念年之際,中國音樂家們也交出了一份答卷。
  • 貝多芬的精神與當代生活
    然而,由於年初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大規模爆發,許多計劃內的音樂演出和交流活動不得不延後或取消,貝多芬的聲音被人們的不安、焦慮和無奈所掩蓋,甚至對音樂藝術活動的重啟都變成了暫時的奢望。然而,重溫貝多芬的藝術生涯和他的音樂作品對於遭受苦難的人們卻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精神鼓舞和支撐。這似乎可以印證貝多芬的音樂在過去二百年中傳播的某種規律。
  • 今天,我們如何紀念貝多芬?丨從早上8點到午夜,16小時音樂會不曾間斷
    「巴赫為宗教而寫,莫扎特是音樂天才,而貝多芬是充滿鬥志的音樂家,他是為人生自由、博愛去創作的作曲家。」當天,指揮家張亮是最早走進錄音棚的音樂家之一,而在直播中亮相,對他來說也是第一次。這場以紀念貝多芬為主題的馬拉松音樂會,聯動了百位海內外優秀音樂家,一天中,貝多芬音樂是唯一的溝通語言。
  • 經典947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 嘉賓陣容(三)
    同年12月受邀擔任譚盾創作的微電影交響史詩《女書》中的豎琴獨奏。2015年12月獲得第19屆以色列國際豎琴比賽金獎,並獲得法國作品演奏單項獎。曾經合作過的樂團有中國愛樂樂團、上海愛樂樂團、杭州愛樂樂團、澳門樂團、聖地牙哥愛樂樂團、以色列愛樂樂團、以色列國家交響樂團及新加坡大都會節日管弦樂團。
  • 為什麼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更偉大?
    我們常常一提到古典音樂家,比較為人熟知的通常都是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位。的確,如果說要在人類歷史中選出三位最偉大的音樂家,我想不出意外的話,也是這三位。而到了巴洛克時期,音樂開始變得複雜,逐漸發展出了對位音樂(用對比方法寫出的復調音樂),而巴赫的作品正是對位音的巔峰。同時,巴赫將當時的音樂以聲樂為主的形式轉而變成了以器樂為主的音樂形式。而這種以器樂為主的音樂形奠定了古典音樂普遍基調。
  • 預告|上音舉辦「致敬貝多芬·2020」系列學術講座
    ,致敬前輩,接力傳承。 本次講座將以師生討論課的形式,探討在民族管弦樂隊發展的這一特殊歷史進程中,何以選擇這部作品,以及改編技法等問題。貝多芬與現代中國的厚重、曲折與複雜的意義,可能還沒有被我國音樂學界從現當代思想史的立場去認真體認,在對這位偉大音樂家的理解中,也生動地折射出古今之變與中西之辨的複雜光譜。本講僅從一個普通聆聽者的角度,對這一宏大深刻而無法迴避的命題進行初淺的言說。
  • 一個非常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傳奇故事
    他是一個音樂家,貝多芬,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貝多芬,這個像藝術般存在的人是那麼的讓人刮目相看,不過這個天才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的悲催,我今天就來說一說,貝多芬的故事。在這之前的貝多芬,在維也納這個藝術遍地的地方,也是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也都是讓人喜愛的,非常的出色,不過不好的事情就出現在了《第一交響曲》之後出現的,這時候貝多芬的健康非常的不穩定,慢慢的出現了很多問題,包括了聽力開始出現了衰弱的情況,還有非常嚴重的腹瀉,這讓貝多芬是痛苦不已。
  • 貝多芬誕辰250年丨貝多芬:直面矛盾的理想主義者
    那些活躍於舞臺上的表演家們不得不將自己的演出置於網際網路上,儘管他們多麼渴望同觀眾面對面交流,將最美好的音樂獻給大眾,還有貝多芬。然而,在這樣艱難的時日裡,貝多芬和他的音樂卻再次成為焦點。這不僅因為周年紀念的緣故,還因為他的音樂對於今日人們面對的險境,有著特殊的精神價值和文化意義。它促使我們將目光重新聚焦於貝多芬及其作品,在當代文化語境中回顧這位德國作曲家的藝術人生。
  • 經典947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 嘉賓陣容(七)
    作為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美育系列活動之一,此次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
  • 當音樂的洪流將聽眾包裹,我們為何要聽貝多芬
    羅曼·羅蘭曾形容貝多芬的一生像「狂風暴雨的一天」。作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家,這位生命鬥士即使在失聰後也留下諸多偉大的作品。他一生共創作了9部交響樂、32首鋼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5首鋼琴協奏曲和其他眾多不同體裁的作品。這些浩瀚的曲目,不僅成為音樂史上的經典,在200多年後的今天,仍是音樂廳上演率最高的作品。
  • 馬拉松音樂會 · 亮點搶先看 | 音樂家帶你重走貝多芬之路,音樂劇...
    作為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美育系列活動之一,此次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
  • 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之後是怎麼譜曲的?《第九交響樂》是如何完成的
    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之後是怎麼譜曲的?《第九交響樂》是如何完成的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音樂家,也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據說,貝多芬小時候就有著超出常人的音樂天賦,他八歲時就舉辦了個人音樂會,17歲拜音樂大師莫扎特為師,22歲那年他在維也納從事教學、演出和樂曲創作。於是,經過多年紮實的勤學苦練,尤其是在名師的指導與培養下,貝多芬逐漸成長為一個傑出的音樂家,不斷地創作出一些優美動聽的音樂作品。
  • 「致敬樂聖-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全球音樂家自發組織了眾多紀念音樂會:從英國到巴西,從奧地利到南非;從紐約卡內基和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一直到澳大利亞阿德萊德交響樂團、紐西蘭國家交響樂團,都已有了許多圍繞著貝多芬的安排。國內的紀念活動同樣數不勝數,貫穿全年。
  • 杜達梅爾來穗奏響貝多芬全套交響曲
    在2017年1月1日成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史上最年輕指揮家之前,36歲的杜達梅爾的故事已席捲全球,他與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已徵服了一個又一個古典音樂制高點——從琉森音樂節到逍遙音樂會,從維也納金廳到紐約卡內基現場,從阿巴多到洛林·馬澤爾……  金秋十月,尼爾森斯與杜達梅爾兩位公認的新一代古典音樂領軍人物前後接力,古典天團維也納愛樂樂團與當代旋風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同奏貝多芬交響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