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科技投入超30億 「123+N」打造數字光大

2020-12-25 紅網

紅網時刻4月1日訊(通訊員 郭詩穎)2019年,光大銀行將信息科技視為業務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實施科技投入倍增計劃提升創新力。根據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行科技投入34.04億元,比上年增加10.50億元,增長44.73%,佔營業收入的2.56%,其中金融科技創新投入12億元。全行科技人員達1,542人,佔全行員工的3.38%。

光大銀行經過多年實踐,逐漸探索出了自己的「123+N」數字光大特色發展體系,通過金融科技的頂層規劃和統籌應用,讓智能、便捷的陽光服務更加深入人心,讓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打造更加數位化。

「123+N」數字光大發展體系包括了一個智慧大腦,兩大技術平臺——雲計算和大數據,三項服務能力——培育移動化、開放化、生態化服務能力,以及近年來湧現的雲繳費、雲支付、隨心貸、出國雲、普惠雲等N個數位化名品。基於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孵化,光大銀行數位化名品覆蓋了普惠金融、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多個金融服務領域,使得該行的渠道更立體、產品更聚焦,服務更智能。

一個智慧大腦重塑銀行服務

「智慧大腦」,包括以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為核心建設的智能思維「左腦」和以生物識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慧技術為基礎的生物感知「右腦」。通過「左右腦」協同運轉,賦能銀行數位化轉型,使得金融服務如影隨形,實現智慧金融的目標。

在智慧金融大腦的支撐下,光大銀行手機銀行基於開放用戶體系重裝上線,以客戶畫像為支撐,推出一系列定製化服務,達到「千人千面」的效果。簡愛版、財富體檢、薪悅管家、陽光花園、客戶個性化帳單、智能語音互動、客戶權益等一系列特色服務的推出,助力光大手機銀行月度活躍客戶突破1000萬。

基於「5G+AICDE」技術的光大超市2.0,立足於數位化創新,融合光大生態圈,集成了光大集團「財富、投資、投行、環保、旅遊、健康」六大E-SBU生態協同聯動成果,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多元智能金融解決方案,讓未來的綜合金融服務更立體、更溫暖。

基於生物感知平臺,光大遠程銀行順利實現在線實時專屬客服功能。通過「自助+智能+人工」的三層服務模式,提供全天候服務,在提升客戶體驗的同時,有效節約運營成本。智能客服全年服務客戶超6200萬通,非人工服務全年進線量佔比高達77%,疫情防控期間服務佔比超過90%。在此基礎上,2019年底投產的新一代客服系統,成功實現全渠道全媒體接入。

基於智能思維平臺,充分利用長年積累的海量數據,以機器學習技術為核心,構建零售客戶智慧經營數據挖掘模型體系,精準識別客戶身份與價值潛力、預測客戶產品需求、敏銳捕獲營銷服務時機,助力客戶營銷由關係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提高零售客戶價值挖潛及綜合經營能力,全年實現零售客戶AUM增長446億,極大提升客戶體驗和客戶貢獻。

兩大技術平臺加速科技能力轉化

2019年,光大銀行持續打造雲計算和大數據兩大技術平臺,雲計算整體規模數量突破12,000臺,應用系統上雲率達82%,X86伺服器比上年增長60%;大數據平臺算力節點比上年增長107%,數據總量比上年增長194%。堅實的技術平臺加速科技能力轉化,創新性地推出了雲繳費、普惠金融雲、網際網路貸款等名品服務,實現業務敏捷響應。

基於雲計算技術,光大銀行推出普惠雲和貿融雲兩大平臺,以SaaS模式為供應鏈場景中的核心企業和商圈提供金融增值服務。汽車全程通、陽光e結算、陽光融e鏈、陽光政採貸、陽光e標貸等產品為不同領域中小微企業提供資金融資服務,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光大銀行建立了面向長尾客戶的全流程線上化網絡貸款系統,實現網絡化獲客、智能化風控、數位化經營、自動化催收、集約化管理。通過對接螞蟻金融、京東、百度等多家科技企業,推出花唄、借唄聯合消費貸、稅榮貸、公積金消費貸等多個隨心貸產品,2019年,全年貸款投放額超4800億元,服務客戶超2500萬人。

三項服務能力讓金融創新頻繁湧現

近年來,光大銀行加速了數字金融業務發展步伐,深度挖掘移動化,開放化,生態化三項服務能力。

移動金融生態鏈以光大手機銀行為核心平臺,以數位化經營為驅動,面向光大銀行長尾客戶與用戶,提供財富管理、健康醫療、電子商務、生活繳費、旅遊出行及餐飲外賣等O2O消費場景服務,構建出涵蓋光大集團內外部企業以及外部合作夥伴等多維度的服務場景,建立起全流程的客戶經營體系。光大銀行手機銀行、陽光惠生活、雲繳費三大APP月活客戶數達2155萬戶。

金融服務開放平臺向外部平臺開放金融產品、數據、技術,融入合作公司生態中,讓金融服務「無處不在」,以實現更廣泛的業務布放,即「走出去」,目前已可提供超700多個API接口服務;另一方面,將合作夥伴的產品服務、數據、金融科技能力引入銀行場景中,基於自有平臺和場景打造開放式的「金融+生活」生態圈,即「引進來」。

基於網際網路思維建設的雲繳費平臺,將各種繳費業務場景和雲計算技術有機整合作為服務輸出,為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隨需隨用的在線服務,構建出「金融+生活+服務」的普惠生態系統。2019年雲繳費平臺推出非稅雲、社保雲、物業雲、醫療雲、教育雲等政務服務,繳費種類項目累計超過7000個,繳費服務範圍覆蓋省、市、縣三級。全年服務用戶突破3.78億,同比增幅49%,客戶端註冊用戶數累計達到1155萬,較年初增長337%。

N個數位化名品打造綜合化金融服務

通過高度集成的一體化服務,光大銀行打造了雲支付服務,全年實現整體綠色交易金額達10.47萬億元,同比增長125.16%。該平臺作為支持中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的數字普惠利器,為電商、物流、餐飲等十大細分行業提供智能化、綜合化支付結算服務。面向物流行業,通過滿幫集團線上平臺為近400萬名貨車司機提供線上支付結算服務;面向電商行業,在財政部統一部署下,光大銀行與中國供銷集團共同建設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自2019年上線以來,通過平臺連接200多個扶貧企業與12000餘個中央及地方預算單位,從而以數位化能力助力2020年全面實現脫貧攻堅。

基於分布式資料庫技術,光大銀行上線新一代財富管理平臺,完成網際網路代銷子系統建設,通過交易流程和帳戶體系重構提升客戶體驗,以開放銀行架構實現網際網路代銷機構對接,助力「七彩陽光」淨值型產品體系不斷豐富完善。

基於區塊鏈技術,光大銀行與中國雄安集團共建「數字金融科技實驗室」,2019年,已落地資金託管、工資代發等一系列區塊鏈業務,推出「區塊鏈支付」「區塊鏈託管」「區塊鏈代發」等金融產品,全面服務於雄安新區多個大型項目。同時聯手同業搭建福費廷區塊鏈交易平臺,與聯盟成員行之間的福費廷業務100%線上化,業務處理效率提升90%。此外,光大銀行是國內首批與螞蟻金服「雙鏈通」平臺實現系統對接並完成區塊鏈供應鏈「雙鏈」合作的銀行。在疫情期間,光大銀行與「螞蟻雙鏈通」區塊鏈供應鏈平臺合作產品——「光信通」完成首筆在線融資辦理,及時解決企業復產復工面臨的開工資金難題。

在金融科技技術的支撐下,光大銀行建立了全面便捷的智能金融服務體系,服務名品不斷湧現,服務半徑迅速擴大,服務能力持續升級。對公服務轉型中湧現了汽車全程通、陽光金管家、陽光供應鏈、陽光普惠、陽光ABS、養福全程通、陽光e系列等定製化綜合服務名品;零售服務轉型創造了雲繳費、雲支付、隨心貸、出國雲、陽光理財薪悅管家、財富體檢、陽光小智機器人等便捷普惠名品;財富管理服務打造了七彩陽光系列理財等專業服務名品。

科技決定著銀行的未來。2020年,光大銀行將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金融科技創新步伐,加強科技人才隊伍,不斷提升基礎技術能力,以開放的架構、柔性的團隊、靈活的機制賦能銀行數位化經營。

相關焦點

  • 年度科技投入超30億 「123 N」打造數字光大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 2019年,光大銀行將信息科技視為業務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實施科技投入倍增計劃提升創新力。根據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行科技投入34.04億元,比上年增加10.50億元,增長44.73%,佔營業收入的2.56%,其中金融科技創新投入12億元。全行科技人員達1,542人,佔全行員工的3.38%。
  • 年度科技投入超30億,「123+N」打造數字光大
    中國江蘇網4月1日無錫訊 2019年,光大銀行將信息科技視為業務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實施科技投入倍增計劃提升創新力。根據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行科技投入34.04億元,比上年增加10.50億元,增長44.73%,佔營業收入的2.56%,其中金融科技創新投入12億元。全行科技人員達1,542人,佔全行員工的3.38%。
  • 詳解「123+N」數字光大體系 科技投入34.04億增長44.73%
    2019年,光大銀行將信息科技視為業務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實施科技投入倍增計劃提升創新力。根據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行科技投入34.04億元,比上年增加10.50億元,增長44.73%,佔營業收入的2.56%,其中金融科技創新投入12億元。全行科技人員達1,542人,佔全行員工的3.38%。
  • 光大銀行與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
    據了解,光大銀行雲繳費業務即將上線華為服務號,為華為終端用戶提供水、電、燃氣、充值等生活繳費服務,下一步,光大與華為服務號將瞄準金融科技領域,在手機銀行、雲繳費、理財、信用卡、消費金融、普惠金融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共同推動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應用孵化,通過移動化、生態化、開放化的服務能力,向雙方用戶提供高效安全的數字金融渠道服務。
  • 光大銀行:科技助力打造「名店名品名星」
    不僅如此,光大銀行聯手多家商業夥伴共同建設的國內首個泛資管陽光鏈於2017年正式上線,項目以區塊鏈技術和雲服務技術為支撐,搭建管理人和託管人系統直通式處理的業務承載鏈網,實現管理人與託管人之間業務的「無縫對接」,全面信息共享,並可實時審計、監督及監管,有效降低管理人系統建設投入、提高業務處理效率。截至目前,基於該平臺清算的託管資產涉及金額已超13億元。
  • 深化「123+N」發展體系 光大銀行提速數位化建設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紫豪)在「敏捷、科技、生態」戰略轉型的指引下,光大銀行全面深化「123+N」數字光大發展體系,提速銀行數位化轉型,推動金融業務蓬勃發展。
  • ...客戶首次突破1億戶、營收淨利兩位數增長 一文讀懂光大銀行2019...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3月27日晚,光大銀行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利息、中收雙重驅動 營收連續兩年增幅超20%根據年報,光大銀行2019年淨息差2.31%,同比提升34BPs,帶動利息淨收入增長30.39%;重點中間業務發展中,信用卡、貿易金融、代理等中收增長較快,整體手續費淨收入增長17.17%。
  • 光大銀行藥明:探索構建「三位一體」新增長模式 加速銀行數位化...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0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主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中國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部副總經理藥明出席本次論壇並發表前沿觀點。
  • 線上競爭力初顯 光大銀行詳解科技投入邏輯
    實際上,不僅僅是光大銀行,處於轉型風口的銀行業對於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的趨勢明顯,此前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都明確提出了投入金融科技研發的資金比例如何通過金融科技提振業績獲得競爭優勢,《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了光大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詳解科技與經營的內在邏輯。  「大手筆」科技投入  「在市場上,多數銀行都在做零售業務的轉型,通過零售業務提升利潤分散風險。但是,目前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拓展並非傳統線下網點的攬客,主要的市場已經轉換到了線上,金融科技就成為了關鍵的一環。」
  • 光大銀行與Plug and Play China就金融科技領域創新達成合作
    光大銀行副行長楊兵兵,PNP中國區執行董事、執行長徐潔平出席該籤約儀式,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部總經理王青林,PNP中國區副總裁陳思吟代表雙方籤約。籤約儀式上,雙方共同啟動了光大「光速行動」金融科技創新合作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建立創新工作常態化機制,共同推進光大銀行金融科技創新工作發展。
  • 高新區科技創新投入資金超10億
    這裡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功能最齊全的數字藝術創作實驗平臺,是東北地區領先的數字產品創意設計與製作企業……作為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大慶高新區不斷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助推大慶轉型發展加速奔跑。
  • 光大銀行王青林:金融科技帶來的是開放性發展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5日消息,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今日在京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是「立足金融為民 弘揚科技向善 面向『十四五』的金融業數位化轉型」,中國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部總經理王青林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
  • 打造「社保雲繳費」小程序 光大雲繳費社保代收服務覆蓋2億人
    當一位格爾木大格勒鄉的居民在使用手機繳納了社保費用後如是感慨;另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河北邢臺人王師傅也體驗到了這種便利,當老家村委通知提醒繳納下一年度的社保費時,他第一次通過手機上的快速操作完成了繳納,省去了往返於城鄉之間的奔波……這些正是光大雲繳費社保小程序提供的服務。
  • 打造用戶超3億、AppStore最受歡迎工具類APP……
    打造用戶超3億、AppStore最受歡迎工具類APP…… 兩江新區優路科技今年啟動萬年曆上市 2019年01月29日 18:44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用戶超3億、日活躍用戶近
  • 【招聘】光大銀行招聘數字金融部總經理、消費金融總經理
    光大銀行4月1日發布《中國光大銀行公開招聘總行部門、子公司負責人》。公告信息顯示,數字金融部總經理負責全數字渠道管理、建設及經營;運用新技術手段,打造O2O閉環體系,形成「金融+生活」生態圈,為用戶提供線上、線下全場景金融服務;負責全行創新管理與科技創新基金管理,孵化金融科技創新產品;負責全行開放銀行體系建設,實現從商業模式到技術平臺的對外輸出服務等。
  • 招商銀行代銷信託一年賺64億 光大銀行一年為光大信託銷售超400億...
    另據光大銀行年報顯示,光大銀行2019年為光大信託代銷了超過400億規模的信託產品,佔其所有金融產品代銷規模的六成以上  招商銀行代銷規模超3000億  2019年,  光大銀行為光大信託代銷超400億  同屬光大集團,光大信託的銀行兄弟——光大銀行對其產品銷售可謂鼎力支持。
  • 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與光大永明保險協同發展十周年慶典暨協同雙創...
    十年來,坐席規模增長7倍,新業務價值增長近百倍,人均產能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壽險市場電銷中心前三名,領先行業平均水平超4倍,成為光大協同發展名品;保費收入與中間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年度標準保費由2009年275萬增至2019年2.1億,增長76倍。
  • 光大控股王毅喆:科技投資要向科技與產業深度縱向挖掘
    科技投資的核心是科技本身,並非商業模式畢業於清華大學軟體學院的王毅喆,擁有十五年的投融資和企業管理運營經驗,專業背景+投資行業積累的寶貴經驗,使他成為國內極少數管理過兩支千億規模基金的管理人。此前,王毅喆曾成功參與打造了中國房地產基金第一名光大安石,同時擔任過公募基金子公司首譽光控資產管理公司的總經理,任期將公司資產管理規模達到峰值2000億。
  • 掌閱科技發布2019年度數字閱讀報告 用戶互動呈現新趨勢
    (掌閱2019年度數字閱讀報告)除各大榜單外,掌閱也發布了「2019數字閱讀用戶互動行為分析」。「新」——數字閱讀與有聲、短視頻的火花艾媒諮詢《2018-2019中國有聲書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的有聲書市場規模達46.3億元,有聲書用戶規模達3.85億人,預計2019年將增長到4.78億。根據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已經有將近30%的讀者有了聽書習慣。
  • 電子銀行十大亮點 光大銀行全面打造「網絡光大」
    歷數2013年光大電子銀行十大亮點,該行緊密圍繞客戶需求和創新金融,全面打造了一個「網絡光大」。 亮點一:手機銀行與對私網銀客戶雙雙突破1000萬 把銀行直接裝進口袋裡,7×24小時隨時隨地享受全面金融服務,手機銀行帶來的便捷體驗,顛覆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