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聞網9月7日訊(通訊員 尚客君)最近,節約糧食這一話題很火,其實對於節約糧食,我們古人早已有詩相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羅政香為大家說一說關於浪費糧食的一種類型——吃飽了撐著。此舉對健康危害頗多,應引人警惕。
株洲市民張先生,身高一米八以上,他繼承了父輩們「一吃就是三大碗」的「傳統」,平時與朋友們聚會,有食量小或不想吃很多主食的都會將自己的一部分撥給他。每逢走親串友,主人得知他要來,都要特意添加「米」量,能吃的名聲早已不脛而走,多年來,張先生也是樂在其中。對於能吃,張先生也不是沒有煩惱,尤其最近這幾年,在吃完飯後,他時常感覺胃部不舒服,具體怎麼不舒服,他好像也說不清。
其實,張先生的能吃,經常吃飽了撐著不是孤例,他的朋友李先生、王先生,以及李先生王先生的朋友,以及在他們的朋友的朋友中,也不乏其人。吃飽了撐著,是一種常態,但常態並不合常理。
吃飽了撐著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吃飽了撐著,即飲食不節制,導致營養過剩,容易引起肥胖、高脂血症、胰島素抵抗、糖尿病、胰腺炎、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中醫上說飲食不節制會損傷脾胃,導致脾失健運,從而生痰生溼,甚至痰溼化熱,出現肥胖、氣喘、便秘、口臭等等症狀。
《黃帝內經》有云:胃不和則臥不安。過飽容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入睡困難,白天精神不振,影響工作和學習。
那麼到底吃多少才好呢?俗話說: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要想不長胖,不給腸胃增加負擔,吃飯要吃七成飽。可是,什麼叫做七成飽?或者說,七成飽是什麼感覺?
如何感覺到飽的差異?專心致志細嚼慢咽,放慢速度是關鍵。從第一口開始,感受自己對食物的急迫感,每吃一口感受飢餓感的逐漸消退,胃裡面逐漸充實的感覺,慢慢就能體會到這些不同飽感程度的區別。然後,找到七成飽的點,把它作為自己的日常食量,就能預防飲食過量。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需要放慢速度,專心進餐,習慣於七成飽。
【來源:株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