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便被教育著,飯多要吃點,要吃飽一點才能有力氣做事,所以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面,總是認為吃飯就應該吃飽。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也不再是吃不飽的年代,面對各式各樣的美食誘惑,總是難以停下手上的筷子,吃的食物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外出就餐,朋友聚會時,更是常聽到說「吃得太撐了」、「飽到走不動了」等等。事實上,站在養生的角度,並不主張每餐都進食得太飽。
吃太飽有哪些危害?
1、給胃部增加負擔
食物在胃部消化吸收,而胃部的容量是有一定的限度的。當我們進食過多的食物時,胃會因為承擔太重而不能正常工作,常見會有消化不良的表現。如果經常進食太多的食物,吃得太飽,長期以往,可能會引發腸胃疾病的發生,從開始的消化不良、胃痛,逐漸變成胃炎、甚至是胃癌的發生。
2、引起肥胖
3、影響壽命
吃得太飽,對壽命會與一定的影響。曾有學者通過餵養猴子的實驗證實,頓頓都吃飽的猴子死得更快,而長命的猴子大多每餐只有七八分飽。這就說明了適當控制飲食是非常有利於長壽的。
專家建議每餐吃少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的飯量並不大,每次吃飯從不「貪吃」,雖然再控制飲食,但是紅燒肉等也照吃不誤,會合理搭配水果蔬菜來平衡飲食。所以,幾十年內他的體重波動從來不會超過五公斤。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更是在報導中聲稱,「餓著要比撐著好,瘦的要比胖的好」。肥胖會導致很多種疾病的發生,每次吃飯,一旦吃到七分飽,孫燕便會立刻離開飯桌,不在飯桌停留,避免多吃一兩口,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每頓能控制自己的飲食,保持在七八分飽的人,相對來說會比其他人更加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