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2日訊 針對連日來的重汙染天氣,山東派出檢查組持續對各地突擊檢查,督促各地積極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整治揚塵汙染。12月11日夜間,檢查組在濟南明湖國際細胞產業園、銀豐玖璽城等建築工地發現了違規使用柴油機、揚塵監測儀成擺設不少問題。
12月9日,濟南發布了重汙染紅色預警信號,並同步啟動Ⅰ級應急響應,按照要求,施工工地應停止一切作業。但是,12月11日晚,省生態環境廳檢查組對明湖國際細胞產業園建築工地檢查時發現,一臺柴油發電機正在運行。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副局長張世國表示,按照環保要求建築工地是不允許存在柴油發電機的,通過現場看,柴油發電機的煙囪是沒有任何的煙氣處理設施,煙氣直接排放,對大氣造成了環境汙染。
檢查組還發現該工地道路雖已硬化,但表面塵土較多,沒有及時進行噴灑作業。而且其除塵霧炮機放置的位置不正確,未接通電源。針對這些問題,檢查組要求企業立即整改,並將問題移交濟南市生態環境部門督促落實。
「這個柴油機的問題,馬上就是安排專人把這個用電停掉,杜絕這個臨時發電機的這個使用。第二是關於霧炮的問題,我現在臨時把它放到位置,機械施工期間及時把它調運到機械施工範圍。」 明湖國際細胞產業園項目負責人董效傑在現場表態積極整改。
在銀豐玖璽城建築工地,檢查組發現這裡的揚塵監測儀已經損壞,不能對工地揚塵數量進行檢測。檢查組要求立即整改,並將問題移交給住建部門督促落實。
「揚塵監測儀的主要作用是,如果發現數據超標,對這個工地有個提醒,現在起不到這個提醒的作用,這個設備形同虛設。」 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程師張同星認為,涉事企業要及時的校準,保證數據的質量,起到這個環境監測的一個作用。
12月5日到12日,山東迎來進入秋冬季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區域最廣的一輪重汙染過程。目前,全省除威海外已經全面啟動應急預案。此次應急響應期間,省生態環境廳派出16個檢查組對16市開展現場督導幫扶。
「我們夜查的重點是重汙染天氣應急措施響應落實情況,比如說,建築工地揚塵,並且是它的施工情況,比如說道路的揚塵,渣土車的運行情況,都是我們檢查的重點。」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副局長張世國告訴閃電新聞記者。
目前,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4.4萬餘人次,檢查企業3.8萬餘家、施工工地1.5萬餘個次,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到位。各市通過在線監測、用電量監控、遙感監測等科技手段,確保減排措施「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最大限度降低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閃電新聞記者 葉金巖 何則偉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