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學生結成百餘對「學伴」 促文化民間交流

2020-12-16 央廣網

圖為一對「學伴」自拍留念。 趙曉 攝

圖為「學伴」間互留聯繫方式。 趙曉 攝

  中新網濟南12月5日電 (趙曉)山東大學28個學院的244名中外學生5日舉行見面會,並結成122對「學伴」。他們現場進行互動了解,開啟學習交流之旅。

  記者在「山東大學學伴項目啟動儀式暨中外學生學伴見面會」現場獲悉該消息。見面會上,每對學伴靠相同的座位編號結識。初次見面,學生們都略顯羞澀,從互問姓名、學院、家鄉等打開話匣,進而交流彼此的興趣愛好、語言、風俗習慣、專業學習等內容。語言不能完全相通的學伴還通過肢體語言來「表情達意」。

  主修中國學的俄羅斯留學生斯偉塔說,這是她來中國學習的第一年,她想學好漢語,克服溝通障礙,通過活動結識更多的中國朋友。

  和舍友組團參加此次見面會的環境學院大學三年級學生曹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她們主動報名參加這次活動,目的是結識新朋友,鍛鍊英語表達能力。曹潔還打算邀請學伴一同上自習。

  「我的學伴和我來自同一個學院,明年有機會一起去青島校區學習」,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的研究生王曉興奮地說,她的學伴來自奧地利,她們在活動上交流了家鄉、母語、專業等內容,並互相加微信,方便日後溝通。

  山東大學國際事務部副部長劉明利介紹說,這是學校首次嘗試舉辦中外學生結伴交流活動,旨在促進中外學生間的相互了解與學習交流,幫助國際學生更好地融入中國語境,也鼓勵中國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學生們通過交流來取長補短,增進友誼,帶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讓世界文化走進來。

  據悉,「學伴項目」由山東大學統籌實施,參加項目的學生須為山東大學正式註冊的學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參加「學伴項目」最長有效期為1年,有效期滿後,學生可提交書面申請繼續參加。(完)

相關焦點

  • 國際「學伴」項目到底是什麼?
    關於此事,網絡上討論的點主要在於:大學是否有必要為留學生安排「學伴」活動?為一名留學生安排三名學伴是否過於優待留學生?學校是否存在專為留學生招募女性志願者的嫌疑?山東大學也對此做出了回應,表示「學伴」項目旨在促進中外學生學業進步及文化交流,均為學生自願報名,活動以小組制方式開展,不存在1名男留學生對應3名女生學伴的情況,對表格中出現「結交外國異性友人」不當選項深表歉意。
  • 山東大學學伴事件!文化自信何時才能有
    近日,山東大學為留學生配學伴事件在網絡上沸沸揚揚。起因是2018年山東大學為留學生配3位學伴的活動,用意是所謂的促進中外交流。但招募啟示中卻赫然有「結交外國異性友人」這樣的字眼。據了解,山東大學為留學生配學伴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16年山大就舉辦過此類活動,不同的是當時是配1個學伴,而這次「升格」為3個學伴,據了解學伴多以女性為主!
  • 青少年,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作為一名熱衷於漢語、熱衷於中國文化的青年,既然要走這條路,那就要走到底,學更多的知識為泰中兩國服務。」彭文彬說。  聽完彭文彬的故事,開幕式現場有一片區域的掌聲特別熱烈,坐在這裡的是來自東協9個國家15所孔子學院的青少年和教師共300多人,他們都是「漢語橋」東協國家青少年來華夏令營的成員,此次將在貴州進行為期一周的漢語學習、文化體驗。
  • 山東大學「學伴」項目惹爭議 學校師生:為友好交流
    山東大學留學生「學伴」項目惹爭議,學校師生:為友好交流    一個留學生配三個異性學伴?山東大學中外學生「學伴」( Buddy)項目引發爭議。  有質疑聲稱,2018年的山東大學「學伴」項目升級為一個留學生配三個校內學生,且校內參與學生以女生為主。
  • 百餘名臺灣學子開展閩南文化修學交流之旅
    中新社泉州9月26日電 (蘇巧鳳)來自高雄義守大學、臺南遠東科技大學、新北市德霖技術學院、臺南嘉南藥理大學等四所臺灣高校的100多名臺灣大學生,26日到達位於福建泉州的華僑大學,開始他們在福建的修學旅遊之行
  • 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鹽亭 交流探討傳承弘揚嫘祖文化
    呂婕 攝  當日,四川省嫘祖文化促進會(以下簡稱嫘促會)第二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年會在鹽亭縣舉行,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討、傳承弘揚嫘祖文化。  近年來,鹽亭縣積極開展以嫘祖文化為主,岐伯文化、文同文化、字庫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為輔的學術交流和推廣活動,極大提高了嫘祖故裡鹽亭的知名度和傳統文化軟實力。
  • 弘揚中華文化 促進國際交流——對話中華文促會主席王石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要推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鑑。
  • 文旅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領導蒞臨鳳凰教育調研
    ​北京鳳凰中心 2020年8月14日下午,鳳凰教育高級副總裁、傳大鳳凰CEO劉江波,副總高豔霜,品宣中心主任宋憲濱及鳳凰數字科技品牌總監崔曉、策劃經理殷姿,在北京鳳凰中心熱情接待了文旅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李蕊副主任
  • 一帶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史
    內容推薦  《中外文化交流史》為原北大亞太研究院院長、中外文化交流史權威何芳川教授,組織國內影響力強大的學術力量編寫而成,內容條貫周詳、體系嚴謹清晰、簡潔流暢,集權威性、嚴謹性、人文性以及可讀性於一身。
  • 山大就「學伴」項目不當選項道歉
    @山東大學官博7月12日發布情況說明,就該校舉辦的中外學生「學伴」項目中出現不當選項等問題道歉。同時,山大還指出該活動中不存在網傳的1名男留學生對應3名女生學伴的情況。
  • 湘大留學生舉辦「THE WAY WE ARE」中外文化交流節
    (「THE WAY WE ARE」文化交流晚會)  紅網湘潭4月16日訊(通訊員 陳瑤)4月12日至14在湘潭大學學生會國際交流部在湘潭大學南苑舉辦了「第二屆湘潭大學中外文化交流節」。來自中國、美國、印度、韓國、泰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辛巴威等24個國家大學生共聚一堂互相交流學習。    本次文化交流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12號舉行了文化展和美食節。留學生分別將具有自己國家特色的物品和特產展示給參會人員,並且介紹本國的文化。下午,留學生向與中國學生現場互動,即興表演。
  • 2015「彩虹橋」中外學生文化交流公益項目在京啟動[組圖]
    2015年「彩虹橋」中外學生文化交流公益項目啟動,現場領導嘉賓啟動水晶球。中國網 董寧攝影 中國網訊(記者 董寧)7月31日下午,「彩虹橋」中外學生文化交流公益項目在北京大學舉辦,來自北京大學、中國銀行、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美國駐華大使館、美國人留學促進會的相關領導出席啟動儀式並講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宣布2015年「彩虹橋」中外學生文化交流公益項目啟動,並授團旗。
  • 山東大學就「學伴」項目致歉:將進行全面評估
    中新網7月12日電 山東大學12日下午通過官方微博回應中外學生「學伴」項目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於審核把關不嚴,在相關報名表格中出現「結交外國異性友人」不當選項等問題,引發不良影響,對此深表歉意。下一步,學校將對「學伴」項目進行全面評估,認真總結反思,不斷改進工作。
  • 第三屆復旦中外人文交流論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
    2019年11月23日,第三屆復旦中外人文交流論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在復旦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復旦大學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和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協辦。
  • 山東大學就「學伴」項目致歉:將認真總結反思
    山東大學官方微博「山東大學」截圖中國網7月12日訊 近日,網絡中關於山東大學舉辦中外學生「學伴」項目的評論,引發社會關注。山東大學今日在其官方微博中發布通報回應稱,學校將對「學伴」項目進行全面評估,認真總結反思,不斷改進工作,不負社會各界對山東大學的期望。通報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於審核把關不嚴,在相關報名表格中出現「結交外國異性友人」不當選項等問題,引發不良影響,山東大學深表歉意並向關心山東大學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誠摯感謝,對廣大網友的批評建議誠懇對待。
  • 同快樂 共成長——中國高校為中外大學生搭建互融交流平臺
    「平時學校裡有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如採茶、品茶、茶藝表演、畫京劇臉譜、下圍棋、寫書法、打太極拳等,讓留學生有機會深度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珍珠說,「我們還和中國學生一起參加體育比賽,我比較喜歡排球。我們在一起非常快樂,也收穫了珍貴的友誼。」  近年來,該校建立了8個留學生實踐和文化體驗基地,為留學生舉辦系列文化體驗活動。
  • 許淵衝「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
    他17歲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師承錢鍾書,是楊振寧、王希季的同學; 他曾為美國空軍飛虎隊做翻譯; 93歲時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 他是許淵衝, 「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 這位97歲的白羊座,計劃活到100歲, 譯完莎士比亞全集。
  • 福建霞浦「媽祖第一行宮」赴臺交流:媽祖文化密切兩岸民間往來
    中新社福建寧德12月28日電 (記者 葉茂)「媽祖文化是兩岸交流重要的橋梁,密切了兩岸民間往來與聯絡。」率團赴臺交流剛剛歸來的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董事會秘書長陳杰28日向中新社記者說。資料圖:福建莆田湄洲島的媽祖金身。
  • 「僑」這新時代:懷揣文化自信,推動中外交流
    經過近幾年的學習和貫徹,如今,文化自信正逐漸成為生長在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力量,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事業的從事者,在感受到「滿格」民族自豪感的同時,更增添了我對講好「中國故事」的自信。  因地制宜講故事,多動腦筋講方法  當前,我們正處於一個思想大活躍,文化大交流的時代。
  • 山東大學就「學伴」項目致歉:審核把關不嚴 將認真總結反思
    山東大學就「學伴」項目致歉:審核把關不嚴 將認真總結反思 2019年07月12日 15:37 山東大學官方微博   近日,網絡中關於我校舉辦中外學生「學伴」項目的評論,引發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