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編號:A239/0249
刊發時間:2020年10月15日
石油時代很快過去?且聽歐佩克怎麼說
從目前至204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保持穩定增長,石油仍將是第一大能源來源,25年間全球石油行業的投資需求高達12.6萬億美元。
王能全
一段時間以來,媒體中有關石油的時代即將過去成了大標題,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大有很快將取代石油,成為人類社會的主體能源之勢,在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石油行業帶來嚴重衝擊、石油企業普遍舉步維艱的當下,不但非常的引人注目,更似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0月8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發布了2020年版「世界石油展望」,這是自2007年以來該組織發布的第14份對未來全球能源形勢展望的報告。與往年最大不同的是,今年發布的這份報告,背景當然是新冠肺炎疫情。不過,即使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當前和未來世界經濟和能源、石油行業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但歐佩克對未來依然信心滿滿,認為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將保持穩定的增長,2045年石油仍將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來源,2030年後歐佩克的影響力將東山再起,未來全球石油行業的投資需求累計將高達12.6萬億美元。
一、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保持穩定增長且石油仍是最大的來源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出現了較大的下降,不過歐佩克認為,到204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由2019年的2.89億桶油當量/天,增長到3.61億桶油當量/天,年均增長速度為0.9%,累計將大幅增加25%。
更為重要的是,就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總量而言,在預測期間,歐佩克並不認為會出現消費峰值,而是持續穩定地增長的,其中204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2040年增加900萬桶油當量/天,比2035年增加2320萬桶油當量/天。
由於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和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將帶來非經合組織發展中國家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不斷增加,使得這一期間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長的一半以上來源於中國和印度,而發達的經合組織國家由於更多地注重提升能源效率和低碳技術,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下降。據此,歐佩克認為,2019年至2045年間,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的增長主要來源於發展中國家,其中非經合組織國家的一次能源消費將增長7650萬桶油當量/天,而經合組織國家的一次能源消費將減少440萬桶油當量/天;2045年,非經合組織國家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所佔的比重,由2019年的61.6%提高到70.5%,而經合組織國家則由38.4%下降到29.5%。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了2020年的世界石油市場,但歐佩克認為,世界石油需求將在2021年部分恢復,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總量將達到9440萬桶油當量/天,2045年將上升到9950萬桶油當量/天。預測期內,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的份額,雖然將由2019年的31%,下降到2045年的27%,減少四個百分點,但石油仍將是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第一大能源來源。
由於不斷擴大的城市化、工業消費需求和相對於煤炭在發電中的競爭力,歐佩克認為,天然氣將是預測期內增長最快的化石能源,由2019年的6700萬桶油當量/天,增長到2045年的9100萬桶油當量/天;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所佔的比重,由2019年的23.1%,排名第三,增長到2045年的25.3%,超越煤炭,成為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能源來源。
目前,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排名第二。不過,從全球範圍看,由於大量燃煤發電廠將被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所取代,其中經合組織國家中大量的燃煤發電廠會關閉,因此,2019年至2045年預測期間,預計煤炭的消費量增長速度年均將下降0.3%,從而使得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的比重,由2019年的26.7%,下降到2045年的19.7%,位次由第二降為第三,被天然氣所超越。
由太陽能、風能和地熱構成的可再生能源,2019年至2045年間年均增長6.6%,不但是所有能源來源中增長速度最快的,而且從絕對值來看,也是所有能源中最多的,預測期間將增加2500萬桶油當量/天,大於同期天然氣消費增加的2400萬桶油當量/天。
歐佩克認為,由於經濟活動、人口增長和數位化、製冷、運輸等需求的增加,2019年至2045年間,世界發電量的年均增長速度為2.2%,大大高於世界一次能源消費年均增長0.9%的速度,其中發電量增加的大部分來源於發展中國家。
二、2030年之後石油需求才會進入平臺期且歐佩克影響力會東山再起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活動的負面影響將逐步消失,其中航空、公路運輸和工業活動將步入正常化。因此,歐佩克認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石油需求的衝擊,不但在中期將很快恢復,而且還會帶來較高的需求增長速度,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將增長到1.037億桶/天的水平,其中2022年和2023年石油需求將分別增加210萬桶/天、150萬桶/天。
從長期看,預測期間,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超過1000萬桶/天,從2019年的9970萬桶/天,增長到2040年的1.093億桶/天,2045年雖有所下降,但仍將保持在1.091億桶/天。
歐佩克認為,全球石油需求在預測期間的前半段將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增長,其中至2025年將年均增長70萬桶/天,2030年前增長速度也大致如此。不過,隨著經合組織石油需求下降和非經合組織國家需求增長的減速,在下一個五年期間,情況將發生相當大的變化,預測期間的下半段,全球石油需求將進入平穩期。
分地區看,2022年至2025年,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需求將穩定在4700萬桶/天,而2045年將下降到3500萬桶/天;與之相反的是,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長將主要來自非經合組織國家,2019年至2045年這些國家石油需求增加的量將超過2250萬桶/天,2045年將增長到7430萬桶/天,印度是最大的貢獻者,2019年至2045年印度的石油需求將增加630萬桶/天。
2019年,運輸行業消耗了全球石油消費的45%,為4400萬桶/天。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2020年運輸用石油消費下降超過400萬桶/天。但從中長期看,運輸用石油消費仍將保持增長,2045年將增長到4700萬桶/天。
相對而言,航空部門的石油需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最大,從全年看,2020年下降了近50%。預計,航空用石油需求的減少,2021年將部分恢復,之後會繼續增長,不過2023—2024年可能只會達到2019年的水平。儘管出現了暫時性的下降,但航空用石油需求從長期看,預計將大幅度增長。
從所有行業看,石化行業預計將是未來世界石油需求最大的單一貢獻者。預測期內,預計石化行業的石油需求將增加370萬桶/天。
從供應端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世界石油產量歷史性的下降,其中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減少了近1000萬桶/天,美國的原油產量下降了200—300萬桶/天。
2020年,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大幅下降了330萬桶/天,是2016年以來的首次減產,不過預計2021年及其後續年份裡,石油產量將很快恢復。2025年,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將從2019年的6500萬桶/天,增加到7070萬桶/天。中期看,非歐佩克產油國石油產量的增加,主要來源於以下國家:巴西,增加170萬桶/天;美國,增加140萬桶/天;挪威,增加80萬桶/天;蓋亞那,增加70萬桶/天;哈薩克斯坦,增加50萬桶/天。
美國緻密油的產量對石油價格高度敏感。隨著石油價格的恢復,從中期看,美國原油產量將增加280萬桶/天,達到1450萬桶/天。預計,2030年前後,美國原油產量將保持在1580萬桶/天。
歐佩克認為認,2025年之後,只有加拿大、卡達、哈薩克斯坦和蓋亞那等少數國家的石油產量會增加,大部分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將進入平臺期或下降。預計,2027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將達到峰值7180萬桶/天,而2045年將下降到只有6540萬桶/天。
隨著非歐佩克產油國石油產量的下降,世界石油市場對歐佩克的石油需求將會增加。預計,2045年,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將從2019年的3380萬桶/天,增長到4390萬桶/天,歐佩克在世界石油供應中所佔的份額,將從2019年的34%增長到2045年的40%。
2019年至2030年期間,世界主要地區間的原油和凝析油貿易保持穩定,約為3850萬桶/日,到2045年逐漸增至4100萬桶/日。預計到2030年,原油和凝析油貿易貨源,將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以及拉丁美洲,而非洲地區的出口隨著內部原油使用量的增加而下降,中東地區的出口也將從2019年的1850萬桶/日下降至2025年的1700萬桶/桶以下。2030年之後,中東地區的原油和凝析油出口數量將逐漸恢復,2045年預計將達到2350萬桶/日。與此同時,俄羅斯和裏海地區的出口數量,也將略有增長。
三、25年間全球石油行業的投資需求累計將高達12.6萬億美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2020年,全球石油上遊的投資將減少32%,大大高於2015年的下降26%和2016年的下降24%,未來全球石油供應前景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來自上遊投資的減少。不過,在報告中,歐佩克援引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的預測認為,2021年全球石油上遊投資將恢復增長,2024/2025年全球石油上遊的投資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基於自身的分析研究,歐佩克認為,從長期看,為了滿足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需要,2019—2045年世界石油上遊投資支出年均將達到3800億美元,合計為9.9萬億美元,其中2026—2030年的年均投資需求將超過4000億美元。
此外,歐佩克還認為,未來全球石油下遊的投資需求為1.5萬億美元,中遊的投資需求為1.2萬億美元。
綜合以上分析,歐佩克認為,2019—2045年預測期間,全球石油相關投資總需求,累計將高達12.6萬億美元。
2020年版的「世界石油展望」,總計有330多頁,正文由8章組成,加外摘要和4個附錄,是一個大部頭的,國際標準的、同時更是國際水準的研究報告,以上本文僅是摘錄其核心內容。在這份展望中,歐佩克之所以得出以上三點主要結論,其前提假設有兩個:一是從目前至2045年,世界經濟穩定增長,以2011年購買力平價計算,2045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比2019年翻一番多,將從2019年的121萬億美元,增長到258萬億美元,年均增長速度為2.9%。其中,2045年中國、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合計將佔全球的40%;經合組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將從2019年的43%,下降到2045年的31%。二是全球人口數量將繼續增加,2045年將從2019年的77億,增長到95億,增加超過17億。其中,2019年至2045年間,全球可以工作的人口(年齡為15—64歲)預計將增加10億以上,2045年居住和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將佔全球人口的66%。
對未來的預測存在極大的風險,對世界石油形勢的預測歷來更是如此。作為由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組成的政府間組織,歐佩克這份報告得出的有關結論,肯定逃脫不了「王婆賣瓜」之嫌,但是認真研讀這份大部頭研究報告,對我們分析石油的未來,研判世界石油行業當前和未來的趨勢,可能會提供一份專業的參考。
退一萬步說,不論您是否身處石油這個行業,如果您是一個投資者,未來25年裡全球石油行業有12.6萬億美元的投資需求,以及由其產生的溢出效應,還不足以讓您找到自己的機會嗎?面對如此龐大的投資需求,石油的時代是否會很快過去,還有多少爭論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