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洩露實錘,拿什麼保護你的隱私?

2020-12-10 騰訊網

「雙11」剛剛過去,

你的快遞都收到了嗎?

近日,

有媒體報導,

圓通快遞「內鬼」導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

頭條

超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

每條信息出售單價約為1元

據報導,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下遊犯罪人員。專案組掌握大量證據和犯罪事實後,兵分三路,將嫌疑人張某行、高某橋、馬某傑抓獲。

原因

被洩露的信息有哪些?

警方稱,該案涉案嫌疑人涉及河北、河南、山東等全國多個省市,涉案金額120餘萬元。被洩露的信息中包括發件人地址、姓名、電話以及收件人電話、姓名、地址六個維度

據知情人士透露,如果以上述六個維度的信息共同組成一條信息來計算,此次被洩露的信息數量實際超過40萬條。嫌疑人供述,他將收集到的信息打包賣出,每條信息單價約為1元

11月17日

@圓通速遞 回應稱

「堅決配合打擊涉及用戶信息安全的違法行為」

圓通回應「內鬼」洩露公民信息

網友並不買帳

郵政回應

國家郵政局回應信息洩露

11月18日,針對「公民洩露信息」一事,國家郵政局回應稱,要全面開展自查,從內控制度、人員管理、崗位職責設置、寄遞詳情單流轉與管理、計算機使用與信息系統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系統地梳理完善,嚴密防範內部員工利用工作便利竊取大量的寄遞服務信息等。

同時,還要提高技防能力,加大資金和科技投入,提高本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與信息安全技術保障能力。

快遞有價,

安全無價,

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請牢記下面幾點:

1、如遇「快遞員」「客服」主動來電要求配合進行賠償,需提高警惕,建議通過官方客服平臺或電話進行核查。

2、不要直接給所謂「客服」的帳戶打款,也不要隨意點擊或者掃描「客服」發來的不明連結和二維碼,驗證碼不要交給其他人。

3、遇到可疑情況,及時撥打110報警。

眾所周知,物流行業會接觸到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其中,個別員工為了獲取非法利益,在工作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資料出售或提供給他人,對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及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了嚴重威脅。億賽通——中國數據安全專家,肩負國家數據安全、企業數據安全、個人數據安全的保護使命,為您提供全面而周到的安全服務。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實錘!今日起快遞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款10萬,拒送上門屬違規
    什麼鬼?!都顯示妥投籤收了。送貨上門本來就是快遞分內之事,但我一般體諒快遞哥的不易,下樓取件或者叫他放在代收點,不過有些快遞哥服務也很差,讓人無法理解。怎麼說呢,互相包容吧,你服務好些我也會理解你們多一些。起碼不到丟件狀態是不會打客服電話的。
  • 快遞單信息存隱私洩露隱患?律師解讀:快遞隱私該由誰來保護?
    快遞包裝千萬別亂丟,上面的快遞單,還留著你姓名、電話和地址等信息。你可能會覺得,這些消息被人知道了也沒所謂,但其實,這些信息可能會導致你的個人隱私洩露。《民生007》記者也嘗試模仿裡面的操作,用自己的一張快遞單,看看能找到哪些資料。用快遞單上的電話號碼,可以找到收件人的微信和支付寶帳號。而在微信帳號上,如果設置了「允許陌生人查看10條朋友圈」,有可能會洩露帳戶持有人或身邊人的照片。隨後,記者在一些快遞網點走訪,看到有不少快遞公司的快遞單上,都沒有對收件人的個人信息進行隱私方面的處理,可以直接看到不少信息。
  • 快遞公司搞的隱私面單是什麼?讓你不再手撕快遞單
    順豐的一張快遞單上,收件人手機號碼被部分隱藏。中新網 邱宇 攝  收到快遞後,為防止個人信息洩露,你是否會習慣性地銷毀快遞單,卻又經常遇到單子難撕、難剪等問題?「隱私面單」的推出或能省去這一麻煩。  什麼是隱私面單?  快遞單「變臉」了。許多面單不再完整顯示收貨人的姓名、手機號和地址信息,而以符號代替。  記者在一張京東快遞單上看到,收貨人的手機號中間4位數字被笑臉「(^_^)」代替;在一張圓通快遞單上,收貨人的部分名字、手機號和地址以星號「*」代替。
  • 快遞代收點強制拍照會洩露隱私嗎?看看律師怎麼說
    近日,上海金山一小區快遞代收點推出新規:為防止偷竊和誤拿丟失,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要拍照存檔才可取走快遞,不拍人像留證,不準拿走快遞。不少市民對此質疑,此舉會洩露隱私嗎?被人拿去人臉識別付款怎麼辦?快遞代收點強制拍照合理嗎?客服回應,拍照是為識別是否是本人,不會儲存個人信息,但該出庫儀器介紹顯示其自帶儲存人臉照片功能。
  • 《快遞暫行條例》正式施行 洩露寄件人隱私罰款10萬
    二、身份信息問題《條例》規定,身份信息不實,快遞企業不得收寄。在寄件方面,《條例》提到了實名制的問題。快遞實名制是指寄件人需要出示身份證、登記個人信息,已於2015年底正式推行。《條例》進一步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對寄件人身份進行查驗,並登記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絕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三、隱私保護問題《條例》規定,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款10萬。
  • 快遞新規今起正式實施: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10萬
    送貨上門: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屬於違反規定4月初,中新網曾報導稱,北京多家快遞公司存在快遞員不願意送貨上門的情況。據受訪者反映,有的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且客服稱「現在都是去驛站自取,以後所有快遞都會這麼做」。快遞員是否可以拒絕送貨上門?
  • 陳根:大數據時代下隱私洩露頻繁,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隱私?
    與此同時,隱私問題也逐漸成為焦點。儘管數據洩露在網上已經非常普遍,但每一次數據洩露的事件都依舊駭人聽聞,我們誰也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下一個數據洩露事件的受害對象。研究人員表示,尚不知道是否有人搶在他們之前發現了這些暴露的隱私數據,如果有的話就有可能產生欺騙、勒索和其他可怕的在線濫用。
  • 這部法規保護你的快遞,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款10萬;太原六城區有...
    5月起,這部法規保護你的快遞!看誰還敢動手動腳……你收到的快遞外包裝是不是經常有不同程度的損壞?近日,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出臺,針對寄件人隱私保護、快件丟失後如何索賠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條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大伙兒們關注的焦點問題都有了答案。
  • 快遞代收點強制取件人拍照存檔!個人隱私洩露誰負責?
    日,上海一快遞代收點的取件規則遭到了不少網友質疑:為防止偷竊和誤拿,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要拍照存檔才可以取走快遞。對此,用戶十分牴觸——洩露隱私怎麼辦?不過,代收點態度十分強硬,一些人拗不過只好妥協。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快遞行業不該罔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把風險完全轉嫁給消費者負擔,而應權衡消費者權益和業務效率,在維護個人隱私安全的同時,確保快遞安全準確送達。
  • 如何保護快遞客戶信息不被洩露?建議設置隱私官部門
    實際上,從2016年的順豐的信息洩露事件以來,快遞客戶信息洩露事件層出不窮,而且性質惡劣,牽涉的客戶信息非常多,這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快遞市場都被順豐、四通一達等幾家大公司,市場遍及全國,客戶數量多,相應的,客戶信息也多,另一方面就是,掌握的客戶信息多,卻只顧著擴張,管理不到位,客戶信息容易洩露。在這裡,筆者建議設置隱私官部門,部門領導為首席隱私官,直接向公司總部負責,專門進行客戶信息保護。
  • 快遞單洩露個人信息問題將緩解!菜鳥裹裹聯合閒魚上線「隱私寄」
    驅動中國 2019年10月17日消息 據聯商網報導,10月16日,菜鳥裹裹宣布聯合閒魚全面上線「隱私寄
  • 圓通「內鬼」洩露40萬條客戶信息,個人「隱私」該如何保護?
    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當前,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在大數據時代, 個人行蹤、興趣愛好等隱私長期曝光在外, 第一千零三十九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個人信息的保密義務】國家機關、承擔行政職能的法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不得洩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 《快遞暫行條例》徵求意見 快遞洩露隱私擬最高罰10萬
    隨著網購成為主流消費模式,快遞業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暴力分揀、快件損毀或丟失、個人信息洩露等。目前正在徵求意見的《快遞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備受社會關注。日前,中消協組織專家、律師對徵求意見稿進行了初步研討,梳理出8類26項有關消費者權益的重點問題,邀請廣大消費者建言獻策。
  • 寄快遞不用擔心信息洩露? 收件人關鍵信息隱藏
    中新網 邱宇 攝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3日電(邱宇)收到快遞後,為防止個人信息洩露,你是否會習慣性地銷毀快遞單,卻又經常遇到單子難撕、難剪等問題?「隱私面單」的推出或能省去這一麻煩。什麼是隱私面單?快遞單「變臉」了。許多面單不再完整顯示收貨人的姓名、手機號和地址信息,而以符號代替。
  • 光明時評:遏制隱私洩露,要增加數據獲取難度和違法懲處力度
    對於身處大數據時代的人來說,不論是個人信息被企業商家掌握的事實還是信息洩漏的危機,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不過,圓通速遞「內鬼」洩露個人隱私一事還是引發不少討論。幾年前,曾有業內人士公開表示,中國用戶「對隱私問題沒那麼敏感」,該觀點雖刺耳,可以說確是事實。大部分人明知個人信息的重要性和洩漏的災難性後果,但對其仍沒有給予相當的關注。
  • 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款10萬!5月1日起,這部法規將改變你的生活!
    上網買買買在家收收收說這是不是你的生活常態?《條例》針對寄件人隱私保護、快件丟失後如何索賠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隱私保護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款10萬快遞實名製成為保障快遞包裹安全的措施之一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情節嚴重的最高處10萬元罰款。
  • 中信銀行洩露客戶隱私,那……智能鎖還有隱私保護可言嗎?
    近日,知名脫口秀演員#池子個人信息被中信銀行洩露#事件上了熱搜,不僅因為涉及到的巨額資金,還因為事件涉及到了用戶隱私,從而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撇開事件本身起因結果,從這次事件發生後網友的反應,可以看出很多人對洩露隱私這一行為真的是深惡痛絕。舉個例子:各位平時接到廣告推銷電話時,是不是很痛恨洩露你信息的個人或組織?同時,在智能家居領域,隱私安全問題近來也備受關注。
  • 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隱私保護新法欲豎監管屏障
    近日圓通洩露40萬條個人隱私信息被曝光,圍繞個人信息安全而產生的話題再次成了輿論熱點。記者昨天了解到,強化打擊個人隱私洩露的法律和規範已亮出「利齒」,App收集個人信息的基本規範最快年底出臺,並界定可收集的最小必要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對情節嚴重違法行為的處罰可高達5000萬元,個人隱私保護即將迎來風清氣正的新階段。
  • 快遞暫行條例將施行 洩露寄件人隱私最高罰10萬元
    《條例》針對用戶電子數據信息保護、快件丟失後如何索賠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條例》的出臺填補了自2009年郵政法修訂以來的法律空缺。國家郵政局方面稱,《條例》是在我國快遞業實現發展的基礎上制定的。數據顯示,快遞業近十年發展迅猛,2017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了400.6億件,是2007年的33.4倍,年均增長達到42%;2017年快遞業務收入近5000億元,是2007年的14.5倍,年均增幅達30.6%。十年的時間裡,我國已經有7家快遞企業陸續上市,形成了7家年收入超過300億元的企業集團。
  • 舊手機是如何一步步洩露你的個人隱私的?保護隱私請這樣做!
    舊手機是如何一步步洩露你的個人信息的?時下,各種智慧型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少手機用戶在更換新手機後都會選擇把「退休」的閒置手機賣給二手手機回收市場。這樣安全嗎?「恢復出廠設置」能否一了百了?手機中一般都保存了我們大量的私人信息,你能確保不被洩漏嗎?舊手機裡面的數據信息應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