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來源於心芥末堆看教育 作者教言院
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在線教育加速滲透,市場空間進一步打開,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4538億元。與此同時,網課老師的需求量也急速增長,頭部在線教育企業2020年上半年均放出近萬人招聘崗位,行業對於網課老師師資標準的建立也越來越關注。
近日,由教育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師發展中心發起的中小學在線教育教師標準開發與素養提升專題研討會召開。在會上,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鍾秉林教授指出,在線教育對教育教學產生了六大衝擊,分別是對教學理念、人才觀的衝擊;對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產生衝擊;對於傳統學習過程帶來的衝擊;對學校的管理機制產生衝擊;對評價機制的衝擊;對教師的綜合素養產生衝擊。在線教師標準的確立也需要建立在對六大衝擊的深刻解讀分析的基礎之上,形成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高質量參考性報告文件。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張力研究員表示,對中小學在線教師標準開發與素養提升問題開展專門研究非常有意義。考慮到該研究任務時效性、針對性都很強,需要在形成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案基礎上調集國內的精幹力量,集中攻關。研討會上,掌門教育啟動了「在線教師能力建設計劃」,據悉,該計劃是國內首個K12在線教師示範培訓項目。
就在不久前,新東方也與師範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籤約,建立了全新的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合作平臺。希望能在師範類人才培養、就業與職業發展等模塊,深入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探索師範類人才培養新模式、新路徑,發揮協同創新作用,培養新一代職業教師。
行業端 | 未來會形成線上為主的職教模式嗎?
宏觀上,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各線下機構課程取消,在線教育機構紛紛面向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線上課程,巨量的流量獲取和消費者習慣的養成已經基本完成,在線教育模式已被社會公眾所普遍接受。在此期間,雖然線下教育一度全面暫停,但也促進了線下教育觸網的進程,讓教育與技術的融合更加緊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曾提到,「學校正常開學後,不能把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成果丟掉,要進一步保護好、發揮好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的積極性。」
政策上,國家近年來出臺了《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教育部等十一部門關於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引導規範教育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雖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在線教育市場發展勢頭,但也為消費者篩選出了優質且實力強大的教育公司,之後行業的發展路徑將會繼續去粗取精,高速發展。
行業上,從2018年開始,除了猿輔導、跟誰學、掌門教育、作業幫傳統線上教育公司外,以線下為主的新東方和好未來也開始逐步加碼在線教育,不斷增加在線教育方面的投入;另外包括騰訊、網易、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也開始大規模涉足在線教育,推出各自的在線教育平臺。
「目前來看,在線教育的基本面可以說非常好,未來的趨勢也將是以快速發展為主。」一位教育行業專家認為,在線教育對於教師的需求量將會在未來幾年呈指數級增長。
但智聯招聘去年9月發布的《教育培訓產業發展及人才供需報告》指出,教育培訓行業需求端的高速增長並沒有吸引相應體量的人才湧入。報告稱,2019年二季度教育培訓行業的求職申請人數較2017年二季度同比增長了37.83%,低於招聘需求人數的76.73%增幅。人才供給的增速跟不上需求增速,導致教育培訓行業人才在本身供不應求的基礎上缺口持續擴大。
8月1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在已對教師職業資格實行「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的基礎上,推進師範畢業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改革,便利師範畢業生就業。可以預見,這項政策的實施將極大地補足教育培訓行業的人才缺口,並給在線教育的師資力量發展開啟「綠燈」。
企業端 | 該如何培養在線教育老師
對於傳統線下教輔老師而言,「教師資格證」、「本科以上學歷」、「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優秀的溝通能力」、「從業經驗」等都是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但是近年來隨著線上教育產業的快速發展,職教線上的老師也越來越多,所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課堂的遷移,更是對教師綜合能力的一次大考。
不同於傳統的「黑板教學」,需要兼顧整個課堂秩序、學生課堂表現以及問答互動等環節。網課教學對於教師本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調節課堂氣氛和適應在線互動。
對於「在線大班課」,網課老師不能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學生卻可以通過視頻窗口實時看見老師,學生行為對於老師來說是「不可控」的。因此,把握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成為大班網課老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關鍵。
而對於「在線1對1」,網課老師面臨的問題更多是如何掌握線上互動的技巧。相對於線下1對1輔導,線上輔導的學生做練習題或者老師答疑均需要在屏幕上進行,老師需要更高的互動技巧和電腦技術運用能力。此外,1對1模式講求的陪伴感在於老師的言傳身教,教師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疫情期間,沒有接受過相應網絡化培訓的學校老師也在各種網絡直播平臺上進行教學直播,許多「翻車」事件讓人們看到提升網絡化教學水平的緊迫性。比如有的老師因為複雜的直播後臺操作,忘記了開播前需要做調試,自己在那裡講大半天,學生那邊什麼畫面都看不到;還有老師因為網絡卡頓,一下播發現朋友圈多了幾個自己的表情包;也有的老師發現一節課堂直播下來收到了學生5000個贊,更有學生刷的禮物,不得不懷疑學生有沒有認真聽課。很多老師直言:「做直播課太難。」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評價專家孟鴻偉提出,「在線教師素養」就是能夠調動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的能力。從評價和務實的角度來看,在線教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課堂設計、教學組織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好的教學效果,這是對「素養」落實的一個重要評價。
那麼對於眾多在線教育平臺來說,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培養網課老師這一「新職業」呢?
01
建立師資標準
在線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方式,需求量大,教師供給端必須做到有效平衡並保持供給質量,這就需要監管部門、學術機構、學校、教育機構等多方攜手制定在線教師標準。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汪瓊、北京教育學院教授李晶、北京海澱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認為,在線教育極強的時空靈活性為教育防疫貢獻出巨大價值,經此一「疫」,未來的學校授課,多數甚至絕大多數的課程會在某個方面引入在線學習的成份,在未來,在線教師是師德優秀、師表風範,堅持師行自律的高標準教育人才。
參加研討會的掌門教育在教師培養方面有著自己的理念,掌門教育聯合創始人吳佳峻從在線教育機構實操維度出發,實行教研院和教學院強強聯合的「雙院聯培」制,推出「在線教師大學」為在線教育產業提供標準化支撐。
此前,掌門教育在疫情期間曾公開自己的《在線教師行為規範標準與教學技巧參考指南》,其中「在線教師行為規範標準」主要從師德師風、師儀師表、師行師範三個方面對在線教師做出規範。
事實上,不僅僅是掌門,建立切實可行的師資標準正逐漸成為行業共識。今年7月份,網易有道也發布了自身的網課老師標準,主要從「名校門檻」、「教學課時數和學生數」、」分層教學」、「跨界能力」四個方面對網課老師做出評價。而新東方、好未來等傳統教育巨頭則通過各種途徑公布自己的「好老師」標準。由此可見,在線教育對相關師資標準的建設已經成為在線教育領域一個新的競爭點。
02
完善培訓機制
為老師進行標準化和體系化的培訓,從而穩定在線教師教學水平,縮小教學服務方差,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現實所需,更是未來發展所需。
早在2018年,培養適合於新職業的合格老師就有了規範性的指導意見。為促進校外培訓機構規範有序發展,國務院辦公廳於當年8月公布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其中指出要重點做好教師培訓行為的監管工作。
「線上教育與其他產品有區別,它需要提供長期持續的服務,不同的人會對同一個課程產生不同的體驗感受,甚至在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需求,」一家在線教育機構負責人認為,「機構必須要找準定位,在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同時,不斷地培養跟得上時代和發展要求網課老師,才能滿足用戶需求。」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近日也表示:「現在教師的角色和定位發生了很大改變,教師已不再是傳統意義的固化形象,而是變成了一個靈活、多角度的職業,且跟科技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線教育的興起,不同教學模式對教師人才進行了分層,給教師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新的趨勢和方向。」
教師端 | 想要從業網絡教學的老師該如何應對
01
注重課堂節奏設計
在線教學一般都是老師和學生通過電腦在線視頻來進行授課,實時溝通是保證在線教學效果的關鍵動作。如果老師只是在電腦前長時間單方面教學,那麼學生很可能已經走神了,而老師卻沒有發現。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過程當中,注意課堂節奏和課堂趣味性;上課時,及時調整,隨機應變,增強學生的上課專注度。
02
掌握「智能+大數據」為教學提效。
網課教師需具備的也不僅僅是豐富的知識儲備,還應當具備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思維,既要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使用技巧,也要善於利用平臺提供的智能化教學系統,不斷地優化教學路徑。智能化教學系統將進一步釋放教師潛能,減少重複勞作,教師也可以把更多的心思花在教研和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上。
03
運用科技增加趣味性
相比較傳統教學需要在黑板或者列印資料的備課來說,在線教育的課件從傳統的PPT、文檔到視頻、音頻、甚至可以引導網頁瀏覽獲取最新的時事新聞。這些都是在線教學帶來的優勢,多種內容形式的教學也可以更加生動形象的給學生進行啟發式教育。
04
提升自身執教水平
不論是線下還是線上,知識、技能和能力是衡量一個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教師要不斷提高學歷層次和知識水平,不能滿足於反覆做類似的工作,否則只能停滯不前,被在線教育發展的潮流所淘汰。
05
選擇培訓完善的平臺
一個制度完善,培訓機制完備的教育平臺對網課老師的職業發展非常重要。這是老師能否快速適應網絡教學,快速提升自身網絡教學水平的關鍵。
結語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各種全新的職業種類應運而生。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全球網際網路科技的飛速發展,消費者對需求的多元化、對於服務的專業化需求不斷增多,使得一些原來不曾有的新職業群體不斷擴大。不斷湧現的新職業在為社會創造出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也體現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與創造力。
作為日漸走向成熟的在線教育產業,「在線老師」這一新職業也漸漸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認可,並日益規範化、職業化。對於企業來說,流量時代已成為「過去式」,固本增效、提升教學服務水平成為下一階段核心競爭點;對於個人來說,網際網路時代給予我們更多的機遇,同時也帶來更多的挑戰。面對新的職業選擇機會,年輕人只有將重點放在自身學習能力的培養上,才能更好地適應快速變化的職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