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洗牌的教培行業,新的格局趨勢是什麼?

2021-02-07 網易

2020-04-09 23:11:07 來源: 創新案例研究

舉報

  

  教育培訓在中國一直是剛需型的市場,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從資料來看到,教培行業一直是熱點話題:

  2015年,教育行業O2O爆發,近八百家平臺廝殺,最終剩者為王的不多;

  2017年,在線1對1在英語行業興起,VIPKID先拔頭籌,有四家公司融資超過百億,但全行業虧損嚴重。

  2018年,網際網路融合的教育行業試圖挑戰傳統教培行業,但並未發生本質改變。

  今年的疫情可能是學而思和新東方這樣的巨頭向海外擴張的好時機;而中小企業可能還沒有擺脫困境,將面臨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的局面。

  從表面上看,這場疫情加速了網絡教育企業的發展,並引發了線下機構的崩潰。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數億中小學生集體上網,數億家長集體觀看,使得各大在線教育機構的用戶數量飆升。這次疫情只是提高了使用者的意識。隨著疫情的結束,大量學生最終將返回線下後,留存會有多少還是未知。線下教培受到直接衝擊,在複課後的周末和暑假將面臨政策壓力。

  事實上,這次疫情只是導火線,在此之前,大多數運作困難的教培機構都有隱藏的問題。過去,賺錢相對容易,導致管理粗放,意識保守,缺乏新技術。當行業危機到來時,問題一個接一個地暴露出來:現金流問題只是一個表面問題,教育機構面臨的結構性瓶頸才是核心。疫情不過是加速了市場的清理,教育培訓市場的專業性將進一步提高,教培行業的技術應用會重要。

  短期來看,技術偏應急的工具屬性,阿里釘釘、騰訊課堂迅速走上戰場。科技教育企業的美好未來也產生了原本用於支持各種內部業務線的實時雲。

  中期來說,技術要解決教學體驗的問題,講究的是專注。在線教育絕不像將教學直接轉移到在線直播平臺那麼簡單。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僅需要適應網絡環境,課堂也需要更多符合網絡環境中教育學、腦科學和認知科學規律的互動功能和機制。

  長期來說,技術要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閉環。具有在線和線下兩種形式的雙師型教室和智能教室將更受歡迎,集成在線和線下教學的開放教育模式也將被更多機構視為發展戰略的重點。

  未來的教培格局,主要有三方面:

  技術建設。在線教育永遠不會顛覆線下教育機構,但善用技術的機構肯定會顛覆不懂技術的機構。行業中已有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對於教育機構來說,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實力投資研發,但每個人都需要有意識和能力來充分利用市場上現有的技術。

  精細管理。在精細化和標準化管理方面運營,教育和培訓行業仍有很大的學習和改進空間。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組織必須依靠組織的力量和產業鏈的力量,逐步建立起能夠支撐企業長遠發展,甚至發展自身文化價值的教學體系、教師培訓體系、管理體系。

  品牌建設。教學和培訓機構的品牌將日益成為競爭的核心要素。追溯新東方、好未來這樣全國性品牌的原點,也是逐步建立的,也有較強的抵禦風險的能力。

  歡迎關注本號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教培行業八月危機:疫情牽制、洗牌加速、挑戰與甜蜜同在
    教培人更是感觸良多,因為二、三、四、五月份裡,每天都在盼著開學日期!待到全國的開學日期陸陸續續的公布了出來後,教培人才鬆了一口氣!這是教培機構為了招生,而持續不斷的進行活動宣傳!現在正值暑假期間,可謂是眾多教培課程消耗和秋招的最佳時期!這時候,不僅有人要問了:「教培行業現在已經完全恢復了嗎?」答案是令人意外的,現在的教培行業八月依然存在危機!主要體現在疫情牽制、洗牌加速、困苦與甘甜同在!
  • 教培行業將在八月迎來大洗牌
    · 行業陷入信任危機,八月的整頓勢必會加大力度。· 八月的教培行業將迎接來自多方面的大洗牌。真實寫照下的「理性」與「無奈」八月盛夏,疫情已經無法阻擋大家想要出門玩樂的心,大型商場裡的遊客絡繹不絕。上周末,同樣在商場內閒逛購物的我,被商場一樓正廳內喧囂熱鬧的舞臺商演所吸引。
  • 後疫情時代,教培行業該相信什麼?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培行業受到的衝擊是持續性的,整個行業的動蕩很有可能常態化。任何教培機構都要在疫情風波中重新審視自身,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的轉型路徑,只有在不斷探索中才能找到生機;反之,則會迅速被時代淘汰。
  • 教培行業糾結眾人:與初衷相違,洗牌中會發展向何方?
    如今的教培行業,打開資訊一看,現狀令人堪憂,給大家隨意羅列一下:家長慌了!知名培訓機構被指&34; 或涉學費上千萬!培訓機構收費後關門 官方回應場地隱蔽監管難度大。臺山市在哪裡報安全員正朋友推薦可靠的報名機構。培訓機構退費難、頻跑路?市教育局發話了!
  • 預測2030:教育培訓行業未來十年三大趨勢
    前不久,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的OMO模式得到官方認定,官方提出: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形成良性互動格局。也就是說,官方認為OMO模式可以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另外,還有眾多教培行業知名CEO認為,疫情之後,所有線下機構都惡補了一遍OMO,未來OMO會變成全行業的普遍共識,甚至會成為未來10年培訓行業的終極形態。
  • 教培行業進化論:在"危機」中開拓發展新模式
    今年的教培市場,表面看是疫情加速了教育培訓行業的競爭,開啟了線下機構倒閉潮,其實是一種優勝劣汰的表現。疫後洗牌加速,教培行業的整體格局開始由原來的「啞鈴型」加速向「水滴型」變化。疫情後的複課審核,政府對機構消防、辦學手續、外教資質等方面的要求更加嚴格,也更加打擊了小微型教培機構。後疫情時代,在合規運營的基礎上,爭取能夠併購重組晉級是區域品牌機構未來努力的方向。
  • 教培行業動蕩與重生後的三大進化趨勢
    起先是線下培訓機構全面停課,應國家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大量中小教培機構被迫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課堂轉移到線上平臺。緊接著龍頭順勢「跑馬圈地」,以「新東方」和「好未來」為代表的傳統教培行業巨頭,依託自身多年的品牌優勢與優質的內容資源,迅速用免費課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場佔有率。
  • 2020年下半年,疫情後傳統教培的重生之路
    2020年疫情之後,教培行業正在面臨風暴式的大洗牌,對於我們來說應該如何應對呢?2020年下半年,教培行業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10倍速增長的機構和個人工作室正在悄然生長。用網際網路思維,從當下開始,所有傳統教培機構都需要進行戰略升級,這才是重做這兩個自己的核心。
  • 疫情風暴下,少兒英語行業洗牌加速,巧口英語的破局之道
    疫情之外,少兒英語賽道早已開始洗牌隨著80後、90後為人父母,語言培訓迎來「井噴式發展」,父母在為教育的買單意願增強,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其年均增速為20%左右為滿足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訴求,移動網際網路教育的大潮對傳統英語培訓行業形成一次新的衝擊。中國教育行業已經告別了野蠻生長,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演變,迎來了真正考驗核心競爭力的時代。巧口英語站在少兒英語行業的前端,多年前就已經開發了人工智慧代替名師教英語的智慧化教學模式。
  • 教培行業發展趨勢:小步智學,穿透教培行業本質!
    2020年,教育行業出現多重變量,廣大教培機構面臨著生死考驗。擁擠的賽道是每個機構組織運營能力和流動資金之間血與火的廝殺。回望1999年的「擴招」政策,開啟了中等程度的學生通過努力也能考上大學的魔法石,課外輔導的的市場瞬間被打開。「培優」——成了所有學生和家長不得不面臨的挑戰。
  • 教培行業上半年剛結束煎熬,下半年就開始了嶄新蛻變
    一場疫情,教培行業震蕩不斷,上半年充滿了煎熬!短期看來,目前國內的教培行業依舊會處於地迷糊期,甚至會雞血有一些教育機構或公司破產倒閉。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實際上一點都不誇張,而且是保守估計。一時間,大中小型機構們資金短缺、春招中斷、生源流失、規模持續萎縮!整個行業呈現出「蝴蝶效應」,紛紛受到了波及,90%的機構聲稱受到了影響!
  • 教培行業「新常態」的5大特徵和3大趨勢
    當疫情的黑天鵝變為常態,想要尋求生存或在同類競爭中脫穎而出,或許教培人們應提前適應並了解教培「新常態」的5大特徵和3大趨勢。後疫情期,複課後的機構們有些憂心忡忡:以往秋招已近尾聲,今年秋招還未過半,接下來該如何招新?家長對衛生安全的警惕心強了,如何消除他們的恐懼,滿足他們的要求?
  • 2020教培行業秋招:50%機構或將退出,校長需要背水一戰
    這個暑假裡,教培行業的複課率整體超過了70%,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不過,大家報以非常大希望的暑假,並沒有讓留下來的教培機構一次性「吃飽」,仍有大量機構一面在內部消化疫情帶來的重擊,一面在招生方面苦苦等待新機遇!
  • 後疫情時代,線下教培有「王炸」
    近日,多家在線教育機構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幾乎每家教培巨頭的營業收入都增勢喜人。利好的數據又給教培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歷經寒冬後,終於聞得暗香來。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中國終身教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 2019年,中國終身教育行業規模達到824億元,而到了2023年,行業規模將達到1489億元,梯級服務、供給改革和市場下沉將成為關鍵點。天時地利下,職業教育這片波瀾壯闊的市場,還將有更多亮點和機遇,等待著教培人們細心挖掘,耐心培育。
  • 當前教培行業最大的不足是什麼?
    9月中旬了,整個教培行業靜悄悄!當學生們回歸學校後,一切仿佛都停了下來!這時候,校長們反思現在的教培行業卻發現,已經不是曾經熟悉的行業了,變化之快,變化之多,令眾多校長手忙腳亂,目不暇接!那麼,都有了什麼變化呢?
  • 武漢教培行業重啟,竟有意外收穫
    在疫情倒逼下,行業雖被迫洗牌,卻也給活下來的企業提供了逆勢擴大經營的機會。如今,線下複課已近一個月,疫情給家長們帶來的心理障礙是否消弭?武漢教培市場規模逾100億元,這一輪整合是否蘊含更多機會?後疫情時期,教培產業鏈有怎樣的變化?
  • 華南教培再生變局:廣州明師教育被併購?疫情正加速行業整合
    )《教培校長參考》獨家消息,受市場競爭和疫情影響,廣州明師教育已與深圳藍天教育合併。往日的「華南五虎」(廣州卓越、深圳思考樂、東莞星火、廣州明師、深圳邦德)格局也正在發生變化。疫情的確加速了行業整合,從全國到省再到縣,教培行業都在發生著變局。01收購?合併?明師教育的困境「廣州明師教育被併購?還是深圳藍天教育被併購?」
  • 教培再生變局:廣州明師教育被併購?疫情正加速行業整合
    往日的「華南五虎」(廣州卓越、深圳思考樂、東莞星火、廣州明師、深圳邦德)格局也正在發生變化。疫情的確加速了行業整合,從全國到省再到縣,教培行業都在發生著變局。 如今,深圳思考樂在疫情期間,營收、利潤、學生數、校區數都呈逆勢增長趨勢,在二級市場的市值也突破了100億。這和明師教育「部分校區發不出工資」、「和其它機構合併」的消息,形成鮮明對比。
  • 希沃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大會圓滿落幕,OMO模式下教培行業迎來新...
    疫情2.0時代,線上教育一夜成長為「黃金賽道」,讓教培行業固若金湯的市場格局迎來了新的挑戰。如今線下教育機構雖複課多月,但面對新的時代需求,根基深厚的「行業壁壘」開始變得搖搖欲墜。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培行業該如何逆流而上?
  • 早藝網觀察|盤點後疫情時代的藝術教培行業現況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早期藝術教培處於快速發展當中。「美育」也成為當下教育領域中被提及較多的一個詞,過去五年中,教育部多個文件中表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基本途徑」「有序、有目標發展素質教育進程」。 疫情前相繼取締多家「不合規」機構,確保教培機構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