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教培行業重啟,竟有意外收穫

2020-08-27 支點財經


越到假期越忙的武漢教培行業,終於在江城的酷暑來臨時,結束了史上最長「寒假」。


受疫情影響,1月21日起,武漢教培機構全面停止線下授課。6月29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公告,宣布合規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從7月10日起,在經過所屬的區級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評估後,可以有序線下複課。


武漢從冬到夏,教培行業卻一直在「過冬」。


不過,危中也有機。在疫情倒逼下,行業雖被迫洗牌,卻也給活下來的企業提供了逆勢擴大經營的機會。


如今,線下複課已近一個月,疫情給家長們帶來的心理障礙是否消弭?武漢教培市場規模逾100億元,這一輪整合是否蘊含更多機會?後疫情時期,教培產業鏈有怎樣的變化?帶著這些疑問,支點財經實地走訪武漢多個教培機構,並和負責人們聊了聊「涅槃重生」的感受。


最短的暑假


7月30日上午9時,武漢新東方培訓學校天紫廣場校區的三樓,陸續迎來不少中學生。在經過量體溫、手部消毒後,學生們步入教室。


教室裡,孩子們戴著口罩,間隔而坐,原本緊湊的布局如今疏朗了許多。相比之下,以往熱鬧的大廳等待區空無一人,家長們被要求在二樓的指定區域休息。


天紫校區是新東方武漢學校最大的校區之一,也是新東方申請複課的首批校區。在該樓層前臺醒目處,懸掛著由武昌區頒發的「線下複課評估認定合格單位」的標識。6月底,該校區向武昌區教育局遞交複課申請後,一周之內就完成了線下評估和審批。



新東方武漢學校的校長助理夏夢迪告訴支點財經,截至7月底,新東方武漢學校的58個校區中,已有超過半數拿到了線下複課申請批覆。


「得知即將複課的時候,我激動得哭了。」聚師優學的校長田健如是說。


今年是田健進入教培行業的第11年,他坦言這次疫情是他從業以來遇到的最大危機。


聚師優學是一家K-12教培機構,主校區位於盤龍城,有學生700餘人,在武漢屬於中等規模教培機構。如果不是突發的疫情,聚師優學的一個新校區應該已經開業了。而眼下,他能做的是讓主校區恢復線下教學。


田健用「爭分奪秒」來形容教培機構線下複課的節奏,而這源於暑期班的重要性。


據支點財經向武漢多家機構求證得知,暑假的營收約佔全年營收的40%,利潤約佔全年的50%,故而業內有「一年之計在於暑」「得暑假者得天下」的說法。


一家機構負責人表示,即使錯過了寒假和春季招生,只要能抓住暑假,仍有修復業績的機會。所以,趕在暑假複課,對教培行業而言無疑是極大的鼓舞。


武漢市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協會(以下簡稱「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範汨介紹,截至7月底,武漢市持有教育主管部門核發的辦學許可證的1400餘家正規培訓機構中,超過七成已獲得了複課申請批覆。


不過,這個暑假實在太特殊了。因為按照武漢市公布的復學複課計劃,高中階段於8月10日才開始放暑假,初中階段8月10日就要返校復學,這意味著2020年的暑假不但短暫而且分裂。


從表面看,教培機構只需按高中、初中分階段開課即可,但實際上,暑假變短後對招生的衝擊極大。


首先,招生時間大大縮短。據了解,一個年級在暑假通常可以開2-3期班,機構可以邊開課、邊招生。但是,今年的暑假只夠開一個班,從複課通知發布到開課,留給機構的時間不到半個月,招生壓力大增。


其次,課程集中度高導致科目減少。在採訪中,一位準初二學生的家長告訴支點財經,去年暑假給孩子報了語文、數學、外語三個班,今年只報了數學和英語,「之前一直上網課,暑假沒休息幾天,很快又要開學了,不想給孩子那麼大壓力」。


此外,受省外其他地區疫情影響,一些家長對線下複課仍有芥蒂,使得部分初中階段的學生直接放棄了校外暑假班。


新東方按照複課要求準備的防疫物資


漫長的寒冬


儘管壓力很大,但武漢的教培機構仍然奮力一搏,大有要一舉奪回上半年損失的勢頭。


那麼,疫情對上半年武漢教培行業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從多個受訪機構的回應可以得出結論:衝擊是有的,但正規教育機構並未遭受致命性打擊。


不久前,民辦教育協會對170餘家會員單位進行了調研,今年上半年,這些機構的總體營收減少約30%。夏夢迪稱,新東方武漢學校上半年的業績與去年基本持平。田健也表示,上半年總體虧了一點,不過等暑假結束基本上可以做到盈虧平衡。


創辦於2014年的輕輕教育,是一家提供一對一在線教育服務及上門教學服務的全國性機構。該機構負責人告訴支點財經,武漢公司在疫情期間的營收逆勢增長了20%。


絕大多數教培機構在疫情中活了下來,情況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糟。企查查向支點財經提供的數據也能佐證這一點。截至8月6日,武漢市今年註銷的教培相關企業僅11家,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81家。


出現這種結果,線上教學功不可沒。


對教培行業來說,線上線下融合是繞不開的關鍵詞。科技的發展,讓教培行業的場景多元化。與完全停滯的餐飲、旅遊等行業相比,「停課不停學」的大背景給教培機構「開了道口子」,為他們在這個漫長的「寒冬」贏得喘息之機。


聚師優學的田健介紹,正月初三,學校管理層決定開展免費線上教學,以維護學生黏性。「當時只覺得是短期手段,沒想到疫情會持續這麼久。」田健說,隨著疫情的發展,到二月底,聚師優學開始對線上課收費,收費標準與線下課一致。


新東方是最早開展線上有償授課的機構之一。夏夢迪介紹,1月21日,武漢學校管理層就討論決定,教學從線下轉為線上,「家長們的接受度比我們想像的要樂觀,生源流失率大大低於預期。」


有人認為,線上課不用支付房租水電,轉為線上課利潤會更高。對此,田健和夏夢迪都不以為然。


夏夢迪算了一筆帳:在新東方,為了保證教學質量,線上班與線下班的人數基本一致,因此人力成本、線上場地成本都不比線下少。不僅如此,新東方武漢學校還推出一班一個助教模式,給每個班級額外增加一位助教,此外還有直播設備的投入。


田健表示,線上課使用的平臺也需要支付費用。為了保證線上教學的效果,在使用了多個直播平臺後,聚師優學選擇了現在的平臺,每月需要支付2萬多元的使用費。


正因如此,多數K-12教培機構並沒有調低線上課收費標準,只是給學生贈送了免費視頻課。


範汨也證實,武漢K-12教培機構早期線上課大多是免費公益的,相當於一段「磨合期」,在課程品質得到用戶認可後,大都成功轉為了收費課程。


不過,相比K-12教培機構,藝術類教培機構因為並非「剛需」,日子要難熬一些。


武漢一家美術培訓機構有三個校區,疫情之前,學生總數超過500人。該機構一位姓宋的校長坦言,美術培訓的線上課效果並不好。相對於文化課的「口口相傳」,藝術類教培對線下體驗感的要求更高,加上學生大多是學前班等低齡段兒童,線上課的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為了吸引更多學生上課,他將線上課的收費定得很低,大約是線下課的三分之一,收入只能勉強支付老師們的工資。


「今年上半年雖然只能開展線上教學,但校區還得保留,三個校區每個月的租金近4萬元,在線下複課之前,都是我要硬扛的成本。」上述宋校長表示。


聚師優學團隊

「意外」的收穫


就如硬幣的兩面,疫情給教培行業帶來的並非全是負能量,還有意外的收穫。


前述美術機構的宋校長稱,除了升學等因素,疫情讓該機構流失了大約10%-15%的生源,這在同行中,已經算不錯的成績,他將之歸因於「花了很多心思來做客戶維護」。


從2月1日起,該機構的公眾號上先後推送了50餘集動畫片視頻美術課,一節課的時間大約25分鐘。這些視頻展現了機構的教學實力,得到了家長和學生們的肯定。「早就有計劃做這個課程,但以前忙於學校的教學和經營,在疫情期間才有閒暇來做這件事。」


輕輕教育也借勢完成了業務模式的調整。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支點財經,在疫情之前,輕輕教育的線下、線上業務佔比各一半。疫情暴發後,該機構全部轉為線上教學,未來,在線教學將成為該機構的主流業務形態,佔比將超過85%,只有少部分低齡學生會保留線下教學。


他認為,這是用戶的選擇,體驗過在線學習的方式之後,很多家長和學生會繼續選擇在線模式,因為有線下無法比擬的優勢,除了便捷、安全,還可以通過AI和大數據,記錄學習軌跡,自動分析學習情況等。


另外,疫情還在無形中推動行業的進步。


首先,合規企業增多了。


作為教育大省湖北的省會城市,武漢的教培市場規模可觀。範汨介紹,2019年,民辦教育協會的170餘家機構總營收超過70億元,如果計算1400餘家合規企業的總營收,這個數字至少過百億元。除此以外,市場上仍然存在一些尚未合規的機構。


疫情從某種程度促進了行業合規化的進程。根據規定,疫情後,教培機構想要申請線下複課,前提是必須證照齊全,這個要求倒逼教培機構合規化。


疫情期間,武漢爆出多個教培機構因經營困難「跑路」的新聞。範汨介紹,截至目前,協會僅1家機構退出並註銷,「這家企業證照齊全,不是因為沒錢了跑路,而是完成退費等流程後良性退出這個行業」。


其次,疫情讓教培相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為了活下來,中小規模的培訓機構被迫開始網課教學,這給不少從未涉及線上的機構增加了技術成本,許多機構直接使用成熟平臺上網課——這就給相關網際網路公司帶來了發展良機。比如,騰訊課堂今年已累計服務了超過4億用戶。


何正林是光谷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投資人,此前投資過教培等多個行業。他告訴支點財經,在嗅到行業「風口」後,公司用4個月研發出一款在線教育服務平臺——好課多。在平臺上,培訓機構和個人可以輕鬆搭建網校,開通直播課,銷售付費教學視頻。


支點財經注意到,一家名為「森林象文化藝術工作室」的機構上傳了多個原創教學視頻,其中一個售價199元的課程,在7月20日上線當天就賣出了5000多元。


何正林介紹,好課多從7月份開始試運營,已吸引超過3000家中小型培訓機構入駐,每天新入駐200-300家,完成網校建設並上傳課程的商家超過65%,日活會員超過5萬。


何正林的目標是將好課多做成教育行業的「淘寶」。目前,平臺免費提供給培訓機構和個人使用,類似於淘寶的市集店,機構也可以付費選擇導流插件等增值服務。



時刻緊繃疫情防控的弦


不論是新東方這樣的頭部機構,還是聚師優學等中小型機構,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疫情防控是否會常態化。


從目前來看,武漢教培機構對此所持態度是樂觀謹慎的,隨著線下複課的啟動,武漢教培行業的疫後重建正在提速。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新註冊了約3.57萬家教培相關企業,註銷、吊銷相關企業1.17萬家,新增數量超過2.4萬家。今年上半年,因疫情的影響,行業調整的趨勢明顯放緩,新註冊企業數僅為3.01萬家,註銷、吊銷數量0.74萬家。


不過,進入7月份後,新註冊教培相關企業數量達到9113家,同比增長24.97%,為今年來最高。在武漢,上半年新註冊量較2019年同比下降48.88%,7月份,新註冊的教培相關企業有29家,也是今年最多的一個月。


範汨表示,行業恢復生機,一方面是疫情的影響持續減弱,另一方面得益於政府對行業的扶持。


今年4月,武漢市九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公布支持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有關政策和措施,包括減免租金、稅費,貸款展期、延期付息等。多個受訪機構均證實,已經享受到了相關政策。一家名為哲傑課堂的教培機構負責人朱女士介紹,租用的其中一個校區隸屬於一家行政事業單位,目前該單位實行了「免3減6」的房租優惠。


在線下複課快速推進的同時,各機構也在思考危機再次來襲時的應對之策。


「如果疫情出現反覆,扛過來肯定沒問題。」聚師優學的田健說,線上教學隨時可以再撿起來,「不一定能活得多麼好,但肯定垮不了」。


從事美術教培的宋校長說,如果疫情再次發生,可能會從線下完全轉入線上。


新東方武漢學校的暑期班招生同比有較大幅度增長,初一等關鍵年級的招新趨勢向好,讓新東方武漢學校對新的財年業績重燃希望。


「行業逐步重回正軌當然是好事,但教培行業涉及學員的健康安全,疫情防控常態化這根弦還是要繃緊。」範汨表示,如果疫情出現反覆,受影響的不會只是教培這一個行業,但因為受眾是學生群體,所以會格外受到社會關注,行業也會特別慎重。北京、大連等地,就因為疫情防控形勢變化,教培行業先後按下暫停鍵。他同時建議,家長們應選擇證照齊全的合規機構。


目前,民辦教育協會已提醒各會員單位,要為下半年可能出現的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做好充分準備。


記者丨肖麗瓊

編輯丨何輝 吳玲

相關焦點

  • 武漢重啟,大連暫停,線下教培機構該何去何從?
    武漢重啟,大連暫停,疫情常態化的當下,線下教培該何去何從?至暗已過,武漢教培看到曙光7月10日,武漢市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和蔡甸區在其官網公布了首批覆課名單,共計270家校外教培機構。截至7月15日,漢陽區、武昌區、洪山區、漢南區、新洲區、青山區等也陸續公布了審批名單。
  • 重啟教培行業信心,各方應如何行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培行業受到的衝擊是持續性的,整個行業的動蕩很有可能常態化。任何教培機構都要在疫情風波中重新審視自身,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的轉型路徑,只有在不斷探索中才能找到生機;反之,則會迅速被時代淘汰。受到疫情影響的教培行業現狀如何?
  • 湖北教培行業考察報告:武漢撐起半邊天,「外來和尚好念經」?
    湖北全省5902萬常住人口,武漢獨佔1089萬。武漢GDP達到14847億元,相當於3.5個襄陽或者7個荊州。2所985高校,7所211高校,46所本科院校,100萬大學生。武漢本土的教培行業極度火熱,同時也吸引了全國性的教培巨頭和獨角獸企業。
  •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武漢教培行業大趨勢
    2020年,疫情防控下的教培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如何順應變化開新局?在12月4日至5日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新詞——「OMO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教培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成為武漢教育培訓機構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 後疫情時代,教培行業該相信什麼?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培行業受到的衝擊是持續性的,整個行業的動蕩很有可能常態化。任何教培機構都要在疫情風波中重新審視自身,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的轉型路徑,只有在不斷探索中才能找到生機;反之,則會迅速被時代淘汰。
  • 教培行業發展趨勢:小步智學,穿透教培行業本質!
    2020年,教育行業出現多重變量,廣大教培機構面臨著生死考驗。擁擠的賽道是每個機構組織運營能力和流動資金之間血與火的廝殺。回望1999年的「擴招」政策,開啟了中等程度的學生通過努力也能考上大學的魔法石,課外輔導的的市場瞬間被打開。「培優」——成了所有學生和家長不得不面臨的挑戰。
  • 教培一體,德技雙優,武漢電院向高水平高職院校闊步前行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校園風景□楚天都市報記者 向一帆 通訊員 王甘霖根植行業、教培一體、創新發展、坐落鬧市卻自得一份幽靜的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電力為特色的高職院校。辦學67年來,為社會和電力行業輸送了近7萬名畢業生,不少畢業生已成為各大企業的技術骨幹。去年11月,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這所「湖北電力黃埔」正揚帆領航、乘風破浪,為社會培育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當前教培行業最大的不足是什麼?
    9月中旬了,整個教培行業靜悄悄!當學生們回歸學校後,一切仿佛都停了下來!這時候,校長們反思現在的教培行業卻發現,已經不是曾經熟悉的行業了,變化之快,變化之多,令眾多校長手忙腳亂,目不暇接!那麼,都有了什麼變化呢?
  • 優鴻AI——立足教育科技,賦能教培行業
    順勢而為,一方面立足教培行業現狀,另一方面藉助科技的力量,武漢智雲優鴻集團積極調整戰略布局,建立了自己的&34;以及&34;的產品布局。1、AI賦能,讓教培機構實現雲服務疫情爆發,這時候,怎麼為校區實現原有學生的維護和新學生的消課,就成了當下教培機構的重中之重,並且,雲服務將會是接下來教培行業一個長久的主題,所以,優鴻教育項目自身的優勢就在這個時候顯現出來了,加盟校藉助優鴻雲服務,不僅正常消課,而且還實現了加課和拓科,使校區收益大增。
  • 沉寂八個月後,北京終於重啟線下教培市場
    疫情之下,中國教培業如其它行業一樣,經歷了難捱的長達六個月的行業陣痛,千呼萬喚,終於迎來各地陸續開學複課,關閉了好久的校門開啟了,浮在課桌上的微塵被用心清除,課堂上又重現孩子們開心的笑聲。就在各地陸續傳來開學複課好消息的時候,我們的大北京教培業朋友卻得到重新關閉的通知,這哪裡是通知,簡直就是命令,北京的教培業重新歸於平寂,即使心裡有萬千的不舍,深深的無奈。
  • 教培行業八月危機:疫情牽制、洗牌加速、挑戰與甜蜜同在
    現在正值暑假期間,可謂是眾多教培課程消耗和秋招的最佳時期!這時候,不僅有人要問了:「教培行業現在已經完全恢復了嗎?」答案是令人意外的,現在的教培行業八月依然存在危機!主要體現在疫情牽制、洗牌加速、困苦與甘甜同在!首先,疫情牽制,別看現在教培機構招生活動如火如荼,其火熱的氛圍感染著每個家長和學生,在地鐵站也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教培機構宣傳廣告!
  • 教培行業的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同行春天在哪裡,春天在明年春天在哪裡,春天在手裡教育部治下,穩定第一位教育產業化,不是市場化規模雖不大,矛盾易放大想想紅黃藍,好比是三鹿資本不沾邊,禁止掙快錢行業難標準,我還會搭建一副好口才,還有身體棒天天得高分,優勢剩考試補習有局限,觀念在變化分數持續在,早已非唯一天天喊素質,絕非空口號溫飽已解決,小康在眼前發展機會多,不僅靠升學光會啃書本,哪有大出息育人育什麼,習慣和思維學校有本職,機構做補充德智體美勞,全面共發展
  • 戰「疫」專訪丨昂立教育董事長兼總裁周傳有:教培行業受疫情衝擊較...
    不過,業內也有觀點指出「危中有機」,教培行業存在線上線下兩重天的格局,諸如鯨魚外教培優等在線教育企業獲得融資,這給今年的教培行業帶來一絲春的暖意。2020年,教培行業是危機四伏還是曲徑通幽?企業最需要的扶持是什麼?對於未來,又做了哪些風險預案?
  • 校寶在線聯手平安產險 為教培行業打造一站式保險解決方案
    近日,教育信息化綜合服務提供商校寶在線(證券代碼:870705)聯合中國平安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產險),推出了三款為教培行業專屬定製的「安心保」系列保險產品——教培責任險、僱主責任險、機構財產險。
  • 1990-2020教培激蕩三十年(技術篇) : 改變教培行業的「大浪大潮」
    教培校長參考、教培創投參考 疫情之下,OMO火了。100萬教培機構在生死的邊緣徘徊,1000萬教培從業者陷入無盡的焦慮中。「OMO萬能論」和「OMO妖魔論」都找到了自己的信徒。 當一個名詞過熱,本身必定有泡沫,一定會有投機者披著新技術新模式的聖衣招搖撞騙。另一方面,物極必反,一定會有人站出來唱反調,將剛萌芽的新技術新模式一棍子打死。
  • 在線教育集體漲價,線下機構逐漸複課,教培行業全面復甦
    行業觀察 | 在線教育集體漲價,線下機構逐漸複課,教培行業全面復甦8月9日下午,北京線下教育機構迎來了可以恢復線下教學的官方通知。根據各地區教育局最新發布的消息顯示,全國有將近60%的教培機構也已經復工複課。與線下機構「戰戰兢兢」複課形成鮮明對比,線上教育平臺正式續約課程價格全面上漲。
  • 校寶在線聯合平安產險,推出教培行業定製保險——「安心保」
    芥末堆1月2日訊,近日,教育信息化綜合服務提供商校寶在線(證券代碼:870705)聯合平安產險,推出了三款為教培行業專屬定製的「安心保」系列保險產品——教培責任險、僱主責任險、機構財產險。然而受制於體量小、經營分散、業務數據不透明等原因,教培行業始終未得保險公司青睞,獲得一款量身打造的保險產品。針對這一痛點,校寶發揮其S2B的服務平臺作用,一端服務廣大的中小培訓機構,整合他們的需求,對第三方形成更高的議價能力;另一端連結保險公司等資源,代表廣大的培訓機構與他們議價談判,得以形成具有行業標準的服務方案。
  • 教培行業將在八月迎來大洗牌
    表演間隙,主持人用嘹亮的聲音說道:「感謝大家觀看我們的演出,我們是xxx少兒藝術培訓機構,誠邀各位家長朋友們來後臺諮詢,我們有專門的客服人員會為您進行服務接待!」聽聞這話,再看看這精心布置的演出現場,站在我身邊的友人感慨了一句:「現在的教培機構為了招生,真不容易啊。」機構招生當然不容易了,招生作為教培機構「恆久遠」的痛點,在疫情的大境況之下,變得更為艱難。
  • 教培行業糾結眾人:與初衷相違,洗牌中會發展向何方?
    看到這些新聞,作為教培從業人員,深感到無力和彷徨!這是教培行業?是教育培訓機構,把這些空置、關閉的房屋填滿,讓蕭條恢復生機,他們把小孩子關進屋裡,把大人放到街上,讓私家車、公交車、地鐵來回接送,從此,商場裡有了人逛,美食攤有了人吃,街上有了堵車,一片繁榮景象。但是,現在的教培行業呢?
  • 如何度過線下教培行業寒冬?
    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中小型校外培訓機構約有90萬家,佔2019年教培行業市場份額的95%,這些中小型教培機構大多缺乏數位化人才及平臺的支持。經過一次課件亂碼的打擊後,魏坤重新開始篩選在線學習的平臺,對每一款應用都進行多方試驗,最後選擇在釘釘上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