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業「新常態」的5大特徵和3大趨勢

2020-08-21 指學幫

當疫情的黑天鵝變為常態,想要尋求生存或在同類競爭中脫穎而出,或許教培人們應提前適應並了解教培「新常態」的5大特徵和3大趨勢。

後疫情期,複課後的機構們有些憂心忡忡:

  • 以往秋招已近尾聲,今年秋招還未過半,接下來該如何招新?
  • 家長對衛生安全的警惕心強了,如何消除他們的恐懼,滿足他們的要求?
  • 線上課程多了,家庭收入減少了,家長還會繼續選擇我們嗎?
  • 公立學校壓縮周末和暑假的時間,留給我們做培訓的時間減少該怎麼辦?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培「新常態」的5大特徵和3大趨勢。

教培「新常態」的5大特徵

1、招不滿的暑期班

「腳併攏,1,2,向前跳!」在灑滿陽光的體操房中,一排小學員穿著體操服,正認真聽著教練的指令。自從體操被列為上海市體育中考科目以來,每年的體操暑期班,都班班爆滿。

某體操培訓機構課程現場圖

「一天下來每個小朋友都開開心心的,到了下課也不走」。按照往年情況,報名參加2周暑期班的學員,大多是新學期招新的主力,但是這樣快樂的景象,今年恐怕難以複製。

「暑期班的時間改了很多次,但還是招不滿」。雖然申城早在6月就全面複課,但是暑期班並沒有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而樂觀起來,今年的秋招也成了難題。

「雖然上海這邊影響不大,但是不少家長還是有顧慮,擔心衛生問題,再加上有些憋久了,想要周邊遊一下,所以今年暑假招生不是很順利」。

常州一家學科培訓機構校長也感到了招生的沉重壓力。以往早已結束的秋招,今年才進展過半,「學生都到哪去了?」

2疫情後期嬰兒潮來襲,培訓老師備孕忙

就算順利招到學生,燕子開設的一家藝術機構卻面臨了從未遇到的尷尬,「生源不愁,但是課沒人上了。」受到藝術專業條件限制,燕子這家機構以女教師為主。疫情期間,被迫在家停業的老師們,不約而同的開啟了生育計劃。

「我們機構招聘的都是有資質的女教師,大多在育齡範圍,現在光是生二胎的就有四位,而且日期基本上都集中在8月或者9月。」

甚至就連燕子,也成為了一名準媽媽,留給燕子培養新教師的時間也日益緊張。如今,提到排課燕子就開始頭疼:「我們現在只能加緊招聘,不管怎麼樣,也要把這個暑假先撐過去」。

3、急需輸血,「招新」引出的價格戰

「報名暑期班,立減1000元。」在一家教培機構門口,打折的優惠被擺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不過海報越是耀眼,教培人越是在心頭滴血。

受疫情影響,長達數月的低收入,讓不少機構現金流枯竭,岌岌可危的他們希望能夠趁著暑期班的迅速招新,度過眼下難關。

斬獲市場的最快方式,那就是低價競爭。

平日裡一節運動課市面價120元,而為了搶佔市場,有些機構直接推出1200元15節課的暑期班。讓小王尷尬的是,搶課的機構同仁們,和他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係。這些位於同一體育館的籃球、足球班,平日裡共同進退,但困難時刻,為了招新引流,這些機構不約而同打出了價格戰,本該抱團取暖的機構們,忽然開始背後插刀。

「我怎麼能競爭的過?」在小王看來,價格戰就像虎狼之藥,用得好沒話說,萬一用不好,就怕陷入低價帶來教學質量下滑,引發招生困難,越是困難越是要壓低價格的惡性循環。

「口碑沒了,還能有未來嗎?」

4、線上線下猶如相親

換個時髦說法,未來教育要學會擁抱「OMO」。

根據第四十五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截止今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疫情期間,多個在線教育應用的日活躍用戶達千萬以上。

為了搶佔這片巨大藍海,不少線上頭部機構在這個暑假加大了投入,「399元12節」的線上課,吸引了大批的學生和家長。

受到疫情和線上引流的雙重壓力,傳統線下機構的線上布局,仿佛按下了快進鍵。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備課製作課件,開通各種線上渠道錄播、直播課程,必須全部搞定。但在具體實踐中,一些教培人感到了不適應,「線上和線下從教育本質上來講,是兩種不同的商業邏輯」。

為了布局線上,樂悠語文培訓校長吉欽菊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基於追求流量,從而獲利的網際網路邏輯思維,讓傳統以體驗、社交為基石的線下機構有些力不從心。「未來可能要成立全新的部門,來研發適合線上模式的課程」。

一邊是線上追求快速流量變現的趕超,一邊是線下擁抱按部就班言傳身教的「慢教育」,雙方就像在相親,相互適應,不斷融合,要想過得好,未來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5、續報下滑,家長更愛貨比三家

「成為朋友了,但還是走掉了。」提到學生,古琴楊老師有些難過,不過也能理解家長的選擇。這場席捲而來的疫情,給社會帶來了方方面面的影響,其中就包括家長的錢袋子。

在有限選擇內,精打細算的家長必然在「興趣」和「培優」中進行選擇,他們需要選擇把金錢花在刀刃上,在有效時間摘取更加豐碩的果實。

「孩子的成長不是線性的,而是分階段的。」在孩子成長不同時期,家長會在專業與學業的選擇中進行多種考量,「最穩定的,都是要走專業路線的」。

疫情後期,這種選擇也被迫來得更早,也更猛烈。

無論坑再深,填土也要跨過去—教培「新常態」的3大趨勢

疫情之後讓人憂,本是無可厚非,但隨著2020年即將過去,人們恍惚發現,曾經的一切都被打碎,而顛覆之後的努力方向,成了以後持久的日常。

當黑天鵝成了常態,無法逃避的我們,只能直接面對。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馮建軍教授認為:「後疫情時期教育的恢復並非回到疫情前的常態,而是在反思和吸收疫情前的常態和疫情中非常態的經驗教訓基礎上,重構後疫情時期的教育新常態。

滾滾浪濤東逝水。傳統的打法已經過去,也不可能再次回來。面對著疫情後期重新洗牌和層出不窮的挑戰,未來的機構恐怕再也不是一張課桌,幾條板凳就可以創業了。後疫情時代,家長的錢袋子捂得更緊,支出也頗具理性。在從低端到高端這樣戰況升級的競爭中,教培機構也必須開始轉變。

怎麼轉,如何轉?最有發言權的還在於家長。

筆者隨機採訪到了數十位家長,發現他們大多集中在以下問題:

「課程中教了哪些知識點,上課用了哪些資料,講題的思路好不好」。

「師生比怎麼樣,上課接送方便不方便,場地衛生怎麼保證?」

「機構是直營還是加盟?機構本身有沒有資金實力?」

1、未來的教培需求更加多元

對於家長們來說,課程永遠是最核心要素。而家長對於教學的日益關注,也催生出了新常態下「大班上課,小班輔導,個人獨立研究」的新模式。

而隨著疫情後期優質教師線上課程的普及,更多家長直觀感受優質教育資源競爭的透明化和白熱化,補差和培優等多層次的培訓需求得以細分。「在招生中,發現很多被399網課吸引走的家長,最終還是會回到線下」。

對於教育本質的需求似乎給競爭更加激烈的市場,指明了方向:根據核心資源優勢,匹配自身定位,為自己找到精準客源。只有凸顯自身專業性和優勢,才能獲得更多家長的青睞。

2、未來的教師更加重要

「把線上教育比作兔子的話,線下教育就像是一隻烏龜」。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何周更愛把線上和線下的關係比喻成龜兔賽跑。

在這場龜兔賽跑中,教師成了最關鍵的影響因子。信息大爆炸中,如何在紛繁複雜的信息中選擇必要信息?如何能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消化吸收?

網際網路+的背景下,線上教學頻頻發力,但是網絡教學難以傳達情感的基因缺陷,讓線下教培機構重新回到家長眼中,人文關懷及個性化輔導在教學模式中也越加重要。

「教師把對知識傳授的關注轉向對人的發展的關注,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成長的陪伴者、激勵者和共生者。」馮建軍教授覺得未來對於教師的定義,也將得到進一步擴展。新常態下,優質教師的培養以及性別比例,成了機構們良性發展的土壤。

如何帶動師資培養,防範教師流失帶來的風險,也成了機構發展的重要課題。

對在線教育行業來說,要想贏得比賽,必須持續不斷地奔跑。這不僅僅是一場資本和技術的較量,更是一場回歸教育本身的「持久戰」,能否勝出同樣取決於教師研究帶來的課程品質和教學能力,以及服務教師的技術實力。

3、擁抱未來的資訊時代,打造教培綜合體

大環境下,有一批機構倒下,也有更多的機構正在興起。在維護好現有招生渠道同時,新常態下,追求最大化利益成了安全的護城河。

把有限的精力和財力用在花費最少價值最高的渠道上,也就是老生渠道維護。對於機構來說,維護好老生,不僅能有效防止退費,還能促進續費與轉介紹。

讓人警醒的是,老客戶並非一成不變。

隨著用戶習慣的變化,由疫情帶來的未來社交模式的新變化,「安全」、「放心」、「衛生」、「健康」等字眼,也成了機構發展和宣傳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線上和線下的融合,讓社群運營團隊建設變得更為重要,教培人需要在客戶池建設,社群、自媒體運營等新模式上苦下功夫。

回顧疫情後期的教學,吉欽菊校長認為,「新常態下,線上課不能放棄,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和服務的加碼,能帶動我們線下周中課的進程,彌補了我們之前的短板」。

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在總結中不斷升華,才能適應新常態的教培發展。5G時代,還有更多星海等待我們去徵服,更多的市場等著開闢。未來機構崛起的道路可能崎嶇,但是只要努力爭取,總有到達終點的那一天。

相關焦點

  • 教培行業發展趨勢:小步智學,穿透教培行業本質!
    2020年,教育行業出現多重變量,廣大教培機構面臨著生死考驗。擁擠的賽道是每個機構組織運營能力和流動資金之間血與火的廝殺。回望1999年的「擴招」政策,開啟了中等程度的學生通過努力也能考上大學的魔法石,課外輔導的的市場瞬間被打開。「培優」——成了所有學生和家長不得不面臨的挑戰。
  • 校長必看|教培行業運營管理幾大痛點,你中招了麼?
    教育培訓行業被譽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投身其中,使得教培市場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加上近兩年在線教育的火爆,更多的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竄出來。同時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少,每個培訓機構都在苦苦思量如何才能更好地成長。「管理累、教學弱」成為行業「新常態」。
  • 後疫情時代,教培行業該相信什麼?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培行業受到的衝擊是持續性的,整個行業的動蕩很有可能常態化。任何教培機構都要在疫情風波中重新審視自身,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的轉型路徑,只有在不斷探索中才能找到生機;反之,則會迅速被時代淘汰。
  • 重啟教培行業信心,各方應如何行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培行業受到的衝擊是持續性的,整個行業的動蕩很有可能常態化。任何教培機構都要在疫情風波中重新審視自身,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的轉型路徑,只有在不斷探索中才能找到生機;反之,則會迅速被時代淘汰。受到疫情影響的教培行業現狀如何?
  • 教培行業進化論:在"危機」中開拓發展新模式
    根據有機構對全國1500多家線下教培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從年初1月份到6月份,全國教培機構的平均破產率超過20%,這意味著每5個機構就有1個破產關門;而就存活下來的機構來說,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和去年相比,有大約70%的機構都減少了50%—100%的收入,能保持營收增長的僅有
  • 河南教培行業考察報告:下沉市場裡的需求、競爭與趨勢
    提起河南,人們會立刻浮現「農業大省」、「人口大省」、「高考大省」的形象。其實放眼全國,河南也是名副其實的「教培大省」。河南從事教育培訓行業機構和組織超5萬家,這還不算一些個體夫妻店,加上能達到10萬家。在省會鄭州,凱旋門、文化路、楓楊周圍成為教培聖地,大大小小的教培機構見縫插針般佔領著附近的街道商鋪、民宅小區、大廈寫字樓。
  • 教培行業動蕩與重生後的三大進化趨勢
    起先是線下培訓機構全面停課,應國家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大量中小教培機構被迫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課堂轉移到線上平臺。緊接著龍頭順勢「跑馬圈地」,以「新東方」和「好未來」為代表的傳統教培行業巨頭,依託自身多年的品牌優勢與優質的內容資源,迅速用免費課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場佔有率。
  • 教培行業將在八月迎來大洗牌
    · 行業陷入信任危機,八月的整頓勢必會加大力度。· 八月的教培行業將迎接來自多方面的大洗牌。真實寫照下的「理性」與「無奈」八月盛夏,疫情已經無法阻擋大家想要出門玩樂的心,大型商場裡的遊客絡繹不絕。上周末,同樣在商場內閒逛購物的我,被商場一樓正廳內喧囂熱鬧的舞臺商演所吸引。
  • 雪球教育領域人氣用戶小狼:教培行業消費升級常態下新機遇
    在2013年之前,學而思的每天平均交易量不到5萬股,而現在好未來平均交易量在500萬股以上,翻了100倍,如果用交易額計算增幅更大,可見投資者這6年來對教培行業的關注度至少提升了100倍。學而思當年受新東方被做空的影響,最低的股價跌到了六塊錢。
  • 教培行業的春天在哪裡?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同行春天在哪裡,春天在明年春天在哪裡,春天在手裡教育部治下,穩定第一位教育產業化,不是市場化規模雖不大,矛盾易放大想想紅黃藍,好比是三鹿資本不沾邊,禁止掙快錢行業難標準面積不達標,立刻給我關劍指文化課,你說是為啥教育是國策,行業市場化
  • 釘釘發布教培新產品 發放億元補貼 賦能萬家教培機構
    從今年3月份起,今朝教培的所有課程轉到釘釘上授課,並運用釘釘直播開起了針對升學年級學生的鼓勵會。魏坤所在的今朝教育培訓學校在釘釘數字平臺上,順利度過了線下教培行業寒冬。今朝教育的運營老師魏坤算了一筆帳,按照疫情期間相對便宜的線上學習平臺來算,每小時流量費2.5元,每次課每個學生5塊。
  • 釘釘發布教培新產品,發放億元補貼,賦能10000家教培機構
    從今年3月份起,今朝教培的所有課程轉到釘釘上授課,並運用釘釘直播開起了針對升學年級學生的鼓勵會。魏坤所在的今朝教育培訓學校在釘釘數字平臺上,順利度過了線下教培行業寒冬。今朝教育的運營老師魏坤算了一筆帳,按照疫情期間相對便宜的線上學習平臺來算,每小時流量費2.5元,每次課每個學生5塊。
  • 武漢教培行業重啟,竟有意外收穫
    對教培行業來說,線上線下融合是繞不開的關鍵詞。科技的發展,讓教培行業的場景多元化。與完全停滯的餐飲、旅遊等行業相比,「停課不停學」的大背景給教培機構「開了道口子」,為他們在這個漫長的「寒冬」贏得喘息之機。
  • 疫情後洗牌的教培行業,新的格局趨勢是什麼?
    教育培訓在中國一直是剛需型的市場,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從資料來看到,教培行業一直是熱點話題:  2015年,教育行業O2O爆發,近八百家平臺廝殺  2018年,網際網路融合的教育行業試圖挑戰傳統教培行業,但並未發生本質改變。  今年的疫情可能是學而思和新東方這樣的巨頭向海外擴張的好時機;而中小企業可能還沒有擺脫困境,將面臨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的局面。  從表面上看,這場疫情加速了網絡教育企業的發展,並引發了線下機構的崩潰。
  • 教育行業的13個機遇!拼圖資本王磊: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機會
    整理 | 孫文敏原創 | 教培校長參考12月18日,在教培校長參考舉辦的「2020中國教育培訓峰會」上,拼圖資本創始合伙人王磊做了主題為《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機會》的分享。王磊從事教育10年,致力於教育領域價值投資,累計投資併購金額超過10億。
  • 希沃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大會圓滿落幕,OMO模式下教培行業迎來新...
    大會以「教培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為主題,圍繞數據化決策、技術支持、運營拉動、產品驅動、服務推動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解讀和探討,意在助力企業通過數位化經營、理性化決策和持續性發展,迎來教培行業的發展新契機,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
  • 「千帆」競發,騰訊雲打造教培行業增長新動能
    ,本次活動聚焦教培行業的營銷增長話題,邀請了騰訊教育副總裁、教培行業和營銷增長專家,就教培行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教育行業加速由「啞鈴型」向「水滴型」格局變化,形成了類似於馬太效應的「大者越大,快者越快;小者越難,微者越慢」的格局。他認為,在激烈的競爭中,教培機構「善變順勢者昌,小安固守者亡」。
  • 從第一課堂到第三課堂 釘釘發布教培新產品 發放億元補貼
    從今年3月份起,今朝教培的所有課程轉到釘釘上授課,並運用釘釘直播開起了針對升學年級學生的鼓勵會。魏坤所在的今朝教育培訓學校在釘釘數字平臺上,順利度過了線下教培行業寒冬。 今朝教育的運營老師魏坤算了一筆帳,按照疫情期間相對便宜的線上學習平臺來算,每小時流量費2.5元,每次課每個學生5塊。
  • 新東方好未來等大機構的創新之道 | 教培行業峰會首日實錄
    這次行業會議的主題是「創新迎接行業新挑戰」,為了帶給現場參會的2000多位校長最新的行業信息,騰躍校長在線也邀請了新東方、好未來、高思、楊基教育、臺灣知識庫等海峽兩岸知名機構的創始人/高管來到現場,分享他們對行業最新的觀察,討論行業未來的發展風向。什麼是創新?對於培訓機構而言該怎麼創新?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答案,新東方、好未來和臺灣的楊基教育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
  • 聊聊支付寶和校寶在線面向教培行業推出的「學費碼」造了誰的福?革了誰的命? 【立正!稍息】(第25期)
    用詼諧幽默、輕鬆風趣的方式,分享業內的真人真事、大情小事,讓風口浪尖、劍拔弩張、針鋒相對的嚴肅話題,變得更具情理和充滿人情味兒。兩位嘉賓都是教育行業和媒體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親歷人,至今仍然活躍在自身的戰線上,孜孜不倦的感受教育行業、研究教育行業、洞察教育行業、評述教育行業的風雲事兒,與時俱進的看待教育行業的轉型、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