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點,由騰躍校長在線主辦的「2018中國教育培訓行業校長高峰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二樓會議廳正式拉開帷幕。
這次行業會議的主題是「創新迎接行業新挑戰」,為了帶給現場參會的2000多位校長最新的行業信息,騰躍校長在線也邀請了新東方、好未來、高思、楊基教育、臺灣知識庫等海峽兩岸知名機構的創始人/高管來到現場,分享他們對行業最新的觀察,討論行業未來的發展風向。
什麼是創新?對於培訓機構而言該怎麼創新?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答案,新東方、好未來和臺灣的楊基教育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
❑ 新東方:創新應該找準方向。
在新東方優能推廣管理中心主任王專看來,所謂創新不是做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才叫創新,創新應該要找準方向。就像是打球時眼睛會盯著球一樣,我們做教育眼鏡也要盯著學生和家長。
那創新的背後,一定要基於已有的大量經驗,更關鍵的是要統一標準。
比如,很多老師都會問學生「你聽明白了嗎?」但什麼是「明白」,學生是沒有一個標準的。所以,要研究出一把尺子,讓老師所問的明白和學生所說的明白能夠真正對應起來。
這是新東方眼裡的創新。那作為「雙巨頭」之一的好未來又是怎麼做創新的?
好未來首席技術官的黃琰老師,從科技進步和教育進步之間的關係,向大家展示了好未來的教學創新。
在談及創新之前,黃琰介紹了好未來的三大理念:
教不好學生等於偷錢和搶錢
不能靠口碑招來學生,我們就不受尊敬
跟客戶不親切的學校沒有未來
❑ 在教學創新上,好未來又做了哪些事呢?
1.學而思報名APP
為了避免家長排隊報名的不好體驗,學而思研發了報名APP,提高用戶體驗。
2.雙師課堂
黃琰表示,雙師學堂具有很大優勢,從教、學、練三個方面進行呈現:
教:主講名師高效授課,輔導老師指導答疑;
學:強化激勵與互動,激發學習興趣;
練:智能引擎分析數據,老師跟蹤學習效果。
3.魔鏡系統
雙師課堂雖然具有很多優勢,但是仍有家長顧慮名師遠程授課,是否跟真人老師授課的效果一樣,因此,學而思推出魔鏡系統。
所謂魔鏡系統,是通過大數據算法,捕捉學生的上課狀態,分辨學生是否認真聽講,而且,每節課結束之後,家長還會收到孩子本節課的學習報告,包括上課狀態變化,知識點漏洞,接下來應該鞏固的知識點等方面。
4.題庫
學而思希望每個老師都能夠選擇高質量的題目,作為學生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所以,把優秀老師選擇題目的經驗沉澱下來,建立題庫。
5.內容研發的重度投入
研發在線講義系統,老師既可以在線編輯講義,也可以在其他優秀講義的基礎上做簡單修改和調整,並且可以一鍵生成有特色的講義。
❑ 不同於大陸的新東方和好未來,來自臺灣的楊基教育的楊基則分享了自己的營銷創新,那怎樣營銷呢?
楊基設置了特有吸引力的楊基學霸獎來吸引學生。第一名獎學金十萬(皆為臺幣),其中現金三萬,學費抵用券七萬。最重要的細節是最後第401-500名,獎金2000元,其中現金500元,學費抵用券1500元。前500都會有獎,基本上可以保證人人有獎,吸引力自然大增。除此之外,還有輝煌歷史獎、勤學書卷獎、伯樂知音獎、班際人氣獎等不同獎項來吸引學生。
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招生必須做到滿足客戶。要設計出學生願意學習、家長願意買單的課程產品。
同樣來自臺灣的丘昌其博士1985年創立大碩研究所補習班,2000年創立臺灣知識庫股份有限公司。他分享了臺灣幾十年的教培行業發展歷程,也回顧了自己在從事教培行業過程中不斷改革創新的故事。
2000年之後,臺灣所有的教培校長都會面臨少子化的威脅。
「面對新的形勢,我們要怎麼樣做?我覺得我們要利用數位化、雲端化、國際化的趨勢,找出新的營運模式,謀求轉型的成功。」
丘昌其博士做的轉型就是在2000年之後,將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結合起來、將在家接受直播學習和去機構學習結合起來、將實體學習和虛擬學習結合起來。
而臺灣知識庫的核心價值觀,是「傳動知識、創造價值」。丘昌其博士特別注重在傳承中創新,而「傳動知識、創造價值」正是來源於韓愈說的「傳道、授業、解惑」。
❑ 同樣是創新,在CC英語創始人楊建嬉看來,所謂創新就是要思考自己的英語機構和其他機構有什麼區別?應該有哪些不一樣?
楊建嬉做的創新,就是建立了四個系統。
1.人才複製系統。
師帶徒最大的麻煩就是各立山頭,通過人才複製系統,避免了機構內部的小集團化。
2.學生端的學習系統,建立學習的閉環。
3.客戶維護系統,能夠切實做到對客戶的周維護、月維護。
CC英語對客戶的分層和其他機構很不一樣,「我們把提建議的客戶變成重要客戶和榮譽客戶」,這些提建議、提批評的校長,在楊建嬉看來也是促進了CC英語的創新和成長。
4.人才晉升體系。
在四大體系之外,楊建嬉還獨創了3S教學法,即Self-learning(自主學習)、Self-Management(自主管理)和Self-Achievement(自我實現)。3S教學法把複雜的英語教學拆分為六大基礎模塊,通過六大基礎模塊的魔方式組合,能很快解決老師訓練、複製問題,也很好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可能原來我們要花很多時間解釋我們哪裡不一樣,但是今天我們只要20秒就把自己解釋清楚。而客戶只有20秒的耐心。」有了這些體系,楊建嬉對於自己最初的疑問也有了答案。
第一天的會議議程滿滿,除了創新,嘉賓們還談到自己從事教培行業中的很多其他心得、觀察與思考。而我們能夠看到,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每一位校長,都選擇了通過不停創新,來應對不斷變化的教培市場。
【2018行業宣傳片】
掃碼 / 點擊閱讀原文
即可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