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情況介紹
我本科是湖北省內一所雙非一本大學,由於一些原因,選擇了我並不喜歡的工科。在即將畢業面臨就業壓力之下,我選擇了考研。考慮到我一直以來文科類成績比較好,再加上大三考過教師資格證,對教育也比較感興趣,所以最終選擇考教育學。但是由於想穩妥一點,所以沒有選擇師範類院校,而是選擇了沒那麼熱門的中國地質大學。
二、關於地質大學教育學
簡單介紹一下,地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每年招收教育學碩士15人左右(不含推免),屬於學碩,三年全日制。
高教所官網每年7—8月會發布考綱,考試形式是自命題,內容基本是固定的,一共考三科,是合卷(滿分300分),分別是教育學原理(120分)、中國教育史(90分)和外國教育史(90分)。
複試分數線每年都會根據情況改變,2019年是365分。
以上信息都可以在高教所官網查看。
三、參考教材(必買!)
①《教育學基礎(第三版)》全國十二所重點師範大學聯合編寫教育科學出版社
②《外國教育史教程(第三版)》吳式穎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中國教育史(第四版)》孫培青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溫馨提示:2021大綱更新後增加了三本書,所以要經常關注官網!
四、輔助資料書(都買2021最新版本)
⑴英語
①單詞書(用軟體記就不用買,軟體推薦墨墨):紅寶書或者戀戀有詞
②真題:
a.考研英語真題百練
b.黃皮書(基礎好的)或者考研真相(基礎一般)
溫馨提示:因為2005年之前出的題目不是很嚴謹,可以只做2005-2020年的真題。
③手譯本或者筆記本
④作文書:考研真相寫作160篇或者王江濤高分寫作
⑵思想政治理論
①徐濤:核心考案、優題庫真題版、優題庫習題版
②肖秀榮:1000題(2本)、肖八(2本)、肖四、形勢與政策
⑶專業課
①真題
②兩個大本子或者一個活頁本
③筆記《教育學基礎》(將這本和書上不同的地方以書上為準改好)
溫馨提示:不管是英語還是專業課的真題,留最近兩年的別做,用來後期模考!
五、初試複習經驗
⑴英語
①真題
因為看了其他人的經驗,所以我把英語真題也做了兩遍。第一遍:首先查出題中不認識的單詞,可以記在墨墨APP的生詞本中或者記在筆記本上。其次對於閱讀,做完後歸類出不同題型,例如是細節題還是情感題,總結出錯誤率高的題型,可以只聽唐遲老師的網課中講的這類題型。第二遍:首先逐字逐句翻譯每篇閱讀理解,弄清長難句的結構。其次分析文章結構脈絡,比如寫出每一段大意,分析這篇文章是總分總還是分總。最後把又錯了的題目對照答案仔細分析,錯誤率高的文章要做第三遍。
②單詞
以墨墨為例。根據軟體裡面提示的背完這本書需要多久自己制定每天要背多少個,詞庫裡面很簡單的單詞直接選擇「不再出現」。覺得每天要背太多的話,可以分兩到三次背。記單詞的時候可以不默寫。一個單詞達到你認識,並記得它所有主要意思的程度就可以了。比如adress有地址,處理這兩個意思。一定要會默寫的單詞都是作文裡面的,都是限定的,到時候你整理了模板背就行。
③作文
主要是在九月十月份把你的專屬模板整理好,然後狂背。不要直接套用機構整理好的,你可以先把模板抄下來,然後把裡面的句子換成自己順手的,或者拼湊別的模板裡面的句子。裡面的單詞也可以進行替換。重點是一定要自己寫,一個主題一個主題的動手寫,只有這樣才能把模板變成自己的!
⑵思想政治理論
①題海戰術
一定要做充足的題目,尤其是1000題,一定要做兩遍(可以直接買兩本,對答案也方便些)。然後把錯了的題目再挑出來反覆做。想衝高分以及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做其它資料,推薦徐濤的優題庫系列。
②錯題本
第一遍1000題錯了的題目不用記錄,因為對知識點非常不熟,會有很多低級錯誤。把第二遍1000題又錯了的題目記在錯題本裡,直接寫相應知識點就可以,不需要寫成帶選項的題目。每天定時拿出來熟讀半個小時。
⑶專業課
①教原
地大的教原只考十二校那本書,我沒有看教原的網課,直接開始背。前三遍都是用筆記逐字逐句的背,後面幾遍就開始劃關鍵詞,自己連詞成句的背。
②中外教育史
先把框架背熟,可以只背關鍵詞。假設你把一個知識點的框架背熟了,你馬上就要自己組織語言,用一段話把這些詞串起來。看哪裡不流暢,說不通,或者不知道關鍵詞怎麼擴展,再去反覆觀看老師當時怎麼講的,為什麼寫了這個關鍵詞。然後自己模仿著重新說。你把一個框架背的滾瓜爛熟之後,你的腦子裡就會出現和筆記上的框架一樣的圖片。每個關鍵詞在哪個位置都一清二楚。不要擔心沒話可說,等你達到以上這種腦中有圖片的程度,你會發現你還要精簡字數。
六、其它
⑴作息時間
一定要午休,儘量少熬夜
⑵環境
暑假的時候天氣熱人也燥熱。我買了一個小風扇,找了個樓梯間背書,還算陰涼。而越臨近冬天越冷,有空調的話學一會就犯困。這個時候我還是會選擇樓梯間背書,寒冷會使我清醒。我喜歡對著一個牆角背書,而且必須背出聲,不然就會覺得記不住。但是在圖書館裡面就只能小聲背,不然會影響別人。
⑶休閒娛樂
①交流
建議找一兩個和你報考相同專業但是不同院校的研友一起聊聊天,溝通一下進度,相互加油打打氣。放棄無用社交,儘量少出去聚會。
②觀影
實在頂不住的時候可以找幾部和專業相關的電影看看,既能放鬆,也沒有那麼強的負罪感。強烈推薦三傻大鬧寶萊塢。但是,千萬不要追劇!
③玩手機
如果忍不住想玩會手機,可以用微博國際版,只關注幾個學習博主。熱搜就別看了,基本對學習對無用且浪費時間。或者註冊一個微信小號,只關注一些學習公眾號。儘量不要再打遊戲或者看小說!
⑷公眾號
a.政治
ⅰ考研政治徐濤:十一月開始可以跟著濤濤一起背誦大作戰,會減輕十二月的壓力
b.教育學
官方:教育信息化諮迅、中國教育報、微言教育、中國教育學刊、人民教育
(前三個是地大複試要求的新聞網站的公眾號版)
非官方:初心教與學
八、一些忠告
1.不要自我感動。
2.不要只追求時長。
3.不要因為害怕結果而不進行階段測試。
4.不要害怕放棄無用的社交,等你優秀了,身邊自然會有高質量夥伴。
5.除了政治,早點開始,不用擔心疲倦,更多的是比別人有信心也不容易自亂陣腳。
6.學會做合理的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不同的計劃細度不同。
7.不要和別人比較而自卑,多問自己今天學到了什麼,學會利用碎片時間回憶所學內容。
8.累了可以放鬆,但不要玩手機,散步或運動都好。
9.找到可以長期支撐你的動力。
10.不要因為走了彎路而長時間自怨自艾,沒有完全無用的彎路。
11.不要陷入新的感情,長期枯燥的生活容易放大有人陪伴的感動,能一直陪著你的只有了不起的你自己。
12.自我懷疑的時候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繼續行動。
13.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後再背,總結歸納可以輕鬆很多。
14.不要放棄,不要放棄,不要放棄,等著別人倒下。
九、最後我的感想
我個人認為以上教訓很有道理,並且不誇張的說,基本上每一條我都做到了。六月份之後沒參加過一次聚會,下半年裡和對象只見過一次。到了十月份發現實在擺脫不了手機的誘惑就把手機換成了老人機。吃飯的時候會戴耳機聽一聽喜馬拉雅上的專業課。
看過再多的經驗,一些彎路還是要自己走。為了考研確實是要放棄挺多東西的,這是一條孤獨又辛苦的路,只有自律+努力才能成為最終的贏家。希望各位2021學弟學妹們都能如願以償!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關注微信公眾帳號「新祥旭考研集訓營」更多乾貨等著你哦,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有問題可以跟鄧老師留言或者私信哦!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