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齊聚上海,暢談傳統文化教育新思路

2020-12-16 鳳凰網

4月22日上午,2016「全國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高峰論壇」在上海市閔行區文化活動中心拉開了帷幕。本次論壇由育靈童教育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院、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主辦,由上海市明星學校承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八百餘位教育界專家、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校長及骨幹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北京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本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梅玲,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原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北京育靈童教育集團總裁、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李家寶,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副局長喬慧芳,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學院院長惲敏霞,石家莊市長安區教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高嵐,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學院副院長龔耀昌,上海市閔行區莘莊鎮教委主任徐燕,石家莊市長安區教育局實訓科主任徐貴斌,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學院國學研訓員楊獻榮,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語言文字學專家卜師霞,上海市明星學校校長華志雄,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朱紅甫,深圳市寶安區華一實驗學校小學部校長邊薇薇,石家莊市北翟營小學校長、第二屆中國當代特色學校優秀校長郝蘭芬,南京市夫子廟小學校長、南京市名校長馮愛東,北京育靈童教育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李靈玲,北京育靈童教育集團副總裁、育靈童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林志明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會議並做了專題報告。

開幕式上,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副局長喬慧芳女士為大會致歡迎辭。她在講話中介紹了閔行區「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的核心理念與「立德樹人」的核心導向,並著重回顧了閔行區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來取得的輝煌成果。喬局長指出:文化是精神的載體,精神是民族的靈魂,大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契合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歷次講話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

隨後,北京育靈童教育集團總裁、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李家寶先生代表大會組委會向與會代表致以了誠摯的歡迎。他梳理了黨和國家歷年來有關大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講話與政策文件,並且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研究與推廣,為的就是能在孩子稚嫩的心中播下五千年優秀文化的種子,使之成為他們生命中的智慧之根;為的就是幫助孩子們培養一種關照古今的文化大視野,讓他們積澱文化底蘊,開闊眼界和心胸,成就更高尚的人格;為的就是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使其有能力、也有動力參與到祖國未來的建設中去。

在兩位專家領導的精彩演說之後,舉行了全國國學經典教育實驗基地學校授牌儀式。江西省宜春市沁園小學、深圳市羅湖區怡景小學、江蘇省揚中市實驗小學等三所學校被授予了國學經典教育實驗基地校稱號。

上海市明星學校的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優秀傳統文化節目展演。民樂團的孩子們用葫蘆絲和古箏等樂器演奏了一曲靜謐、悠遠的《夜》;而充滿上海本地特色的歡快歌舞《路邊童謠》則為大會增添了一抹亮色。在綜合性節目《正氣歌》中,孩子們變換著隊形,用領讀、齊讀、對讀等多種多樣的誦讀方式,配合剛勁有力的武術表演,完美演繹了文天祥的名作《正氣歌》。三十分鐘的展演雖然短暫,卻是一場匠心獨具的精彩演出,展現了明星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來取得的豐碩成果,贏得了全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在論壇上,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原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帶來了名為《中國靈魂•詩意建構》的精彩講座。在講座中,王崧舟校長和與會代表分享了杭州市拱宸橋小學在國學經典教育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他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及全社會國學文化氛圍的營造,表達了殷切的希望:「藉由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和陶冶,讓學校的底蘊更深厚,讓教師的信仰更高尚,讓學生的德性更純粹,讓家長的智慧更清澈,讓社區的民風更淳樸。」

上海市明星學校的華志雄校長、石家莊市北翟營小學的郝蘭芬校長與南京市夫子廟小學的馮愛東校長分別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做文化的播種者》《國學浸潤•博雅人生》和《學<論語>,用<論語>——「星星論語課程群」的建構與實施》為題,系統而詳盡地同與會嘉賓分享了各自的學校在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所積累的寶貴經驗,並鼓勵大家共同投身到這項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事業中來。

北京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院長王本陸教授,以「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及其課程化發展趨勢」為切入點,從教育科學理論的高度,深度分析了現階段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際情況,以及國學經典教育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勢在必行。王本陸教授希望與會代表能以本次大會為契機,成為中華文明的有力傳播者,並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突破、不斷創新,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探索新方式、開拓新途徑。

下午,育靈童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靈玲博士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五位一體」課程解決方案》為題,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小學國學經典教育的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李院長從當前的教學實際出發,用具體案例形象地指出了小學階段學習國學經典的意義;她又從學校在課程實施中的現狀,強調了規範國學經典課程體系的重要性。她系統介紹了育靈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五位一體」課程解決方案的具體內涵與實施方式,即以小學國學經典教材、教師教學用書、國學師資培訓、教學系統軟體和數位化國學專用教室五者相互配合,為學生打造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最佳方式和環境。同時,這一方案也有效解決了小學國學經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師資力量短缺、課程體系不完善、教師教學困難等,可以說是針對目前小學國學經典教育的完善而專業的解決方案,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校長與老師的一致好評和熱烈歡迎。

北京育靈童教育集團總裁、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李家寶先生從理論的高度,向與會代表闡釋了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的基本概念及各項原則。他指出,學校文化首先是一種精神文化,是一個學校獨有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個性,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李家寶先生還特別介紹了智慧教育以及智慧校園相關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歷程,極大地開拓了與會嘉賓的視野和思路。

北京育靈童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林志明博士從理論與實例相結合的角度,做了關於學校文化提升的專題報告。他系統地講述了學校文化的含義和內容,以及育靈童學校文化項目以理念梳理和整體規劃為特色的精品實施策略。林志明博士還詳細介紹了數位化國學館的概念、作用與構建方式,通過對教材、資源、設備、環境、教學模式等幾大方面的闡述,使在座的校長與老師們對數位化國學館產生了全新的認識和濃厚的興趣,引發了熱烈的反響。

之後,大會組委會特別組織了一場專家論壇,為與會代表提供了一次同教育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在場代表紛紛就自己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向專家請教,專家則針對代表們的困惑給出了誠摯的解答和有針對性的建議。雙方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會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本次高峰論壇為期三天,除4月22日的名家講堂和校長論壇之外,還包括4月23日的教學觀摩與專家專題講座,以及4月24日的參觀考察活動。

在23日的活動中,來自多所名校的校長和與會者分享了各自將優秀傳統文化與辦學、教育相結合的經驗。來自不同領域的也專家進行了異彩紛呈的專題講座。多位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還帶來了生動精彩的教學示範課。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梅玲教授,從心理學的角度,就課程構建和課堂環節的把握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張教授以八十歲的高齡,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整場講座條分縷析、一氣呵成,贏得了臺下經久不息的掌聲。而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語言文字學專家卜師霞女士關於漢字演變與漢字文化的講座,也同樣妙趣橫生、引人入勝。

在教學觀摩環節中,上海市明星學校的諸華敏老師展示了《孟子•君子有三樂》的教學觀摩課。諸老師從孩子們之前學過的相關課文出發,逐步引出本課的主題,使學生們不僅明白了君子的三種樂趣,更懂得了君子以此三者為樂的深層原因, 在「知其然」的同時,能夠「知其所以然」。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朱紅甫老師也帶來了國學經典教學觀摩課《論語•堅貞剛毅》。朱老師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由千裡馬的形象入手,在學生充分發散思維之後,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主題,結合自己的真情實感,去體會課文所傳達的核心精神。在觀摩課之後,朱紅甫老師又就國學經典課堂教學實施策略這一問題,展開了精彩的論述,受到了在座代表的一致好評。

24日,與會代表共同參觀了本屆論壇的承辦單位——上海市明星學校,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拉下了本屆論壇的帷幕。

出席本次論壇的專家表示,在黨和國家特別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正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而本次論壇的舉辦正是為了讓與會代表與專家共同總結經驗、深入探討,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長足進步和大力提升。代表們紛紛表示,非常有幸參與到這場教育盛會中來,在交流經驗的過程中,大家更加明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並且希望在未來的教育教研工作中合作探索、共同實踐,切實有效地促進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與創新,為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企業觀點,與鳳凰安徽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齊聚陝西西鹹新區 開啟漢唐教育文化產業發展對話
    央廣網西安12月20 日消息(記者舒隆煥)「漢唐教育文化產業發展對話」今天(20日)在陝西西鹹新區灃東新城舉行,專家學者齊聚「灃河之畔」,開啟「漢唐教育文化產業發展對話。作為2020陝西省中外人文交流活動周暨陝西省國際學生文化藝術周系列活動之一,「漢唐教育文化產業發展對話」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國內專家現場參會,來自法國、美國、韓國、塞爾維亞、哈薩克斯坦、泰國等10多個國家的20餘位專家通過視頻會參會,深入探討中外文化交流新層次,促進開放合作。
  • 兩岸百餘位專家學者齊聚篔簹書院 共襄國學文化盛會
    作為金磚「習普會」的地點——篔簹書院高朋滿座,來自海峽兩岸的50多所高校、研究所、書院等文化機構的百餘位知名專家學者齊聚綠竹猗猗、白鷺紛飛的白鷺洲,共襄一年一度的兩岸國學文化交流盛會。  本屆論壇由廈門篔簹書院、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臺灣「中研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單位共同主辦,廈門市書院協會、廈門理工學院國學研究所、華僑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協辦。
  • 我市舉辦文化旅遊推介會 國內外嘉賓齊聚一堂暢談合作
    我市舉辦文化旅遊推介會 國內外嘉賓齊聚一堂暢談合作 秦春成出席並致辭 桂林生活網訊(桂林日報記者李雲波)12月7日晚,桂林市文化旅遊推介會在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
  • 兩岸學者臺北暢談中華文化
    由大陸九州文化傳播中心與臺北市文經發展對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兩岸人文名家講堂」日前在臺北敏隆講堂開講。來自兩岸的6位專家圍繞「傳統文化與藝術創作」主題,從民間藝術、文學、非遺、新聞傳播等角度,與臺灣觀眾暢談分享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 專家學者暢談文創產業發展未來
    臺灣神話言運營經理林佩瑜(左)做客會客廳。本組圖片 東南網記者 蘇琳 王帥 攝 福建農林大學藝術學院動畫系主任、中國VR研究中心高級專家高博做客會客廳。本報訊 (東南網記者 蘇琳) 專家、大咖解答熱門IP,「網際網路+」時代下如何攪動文創產業「一池春水」;從業者分享腦力激蕩歷程,產業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如何葆有自己作品的個性……第九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日前在廈門圓滿落幕,東南網文博會現場設立文創會客廳,邀請專家、大咖和文創從業者暢談文創產業發展未來。
  • 業內暢談構建慈善文化體系:傳統文化+國際理念
    業內暢談構建慈善文化體系:傳統文化+國際理念 2016-09-2424日在深圳舉行的中國慈善文化論壇上,多名業內專家、學者暢談中國慈善文化體系建設,建言要將中國的傳統慈善文化與國際慈善理念融合升華。  第五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簡稱「慈展會」)23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這一中國年度的慈展盛會共有來自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臺的2600多個慈善組織、企業和個人,以及75個國際公益組織等參展參賽。
  • 漢語教學專家學者齊聚首爾,科技助力教學共享明天
    (原標題:漢語教學專家學者齊聚首爾,科技助力教學共享明天) 10月
  • 教育專家齊聚高新實驗一小 探索新樣態學校建設新思路
    昨日,以「八大創新 成全美的教育」為主題的「主題閱讀」(重慶)高級研修班暨學校課程頂層設計高峰論壇在重慶市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學如期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課程頂層設計專家楊海豔教授、深圳立言教育研究院核心專家劉俊祥,以及全國各省市教育局有關領導、中小學語文教研員等教育專家齊聚高新實驗一小,共同探索「新樣態學校建設」新思路。
  • 三百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 探討「安吉遊戲」學前教育新模式
    三百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 探討「安吉遊戲」學前教育新模式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2019年05月13日19:29 安吉縣長陳永華在開幕式致辭中談到,「安吉遊戲」立足中國傳統文化、扎跟本土實踐,秉持「遊戲點亮兒童的生命」的理念,突出幼兒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歷經20餘年的改革、探索與創新,解決了教育資源與社會均衡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了幼兒學前教育的自信、原創和引領。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季湄表示,安吉遊戲所代表的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方向是中國幼教改革與發展的方向。
  • 兩岸學者齊聚上海共憶臺灣光復苦難與輝煌
    兩岸學者齊聚上海共憶臺灣光復苦難與輝煌 2015-10-25 23:22:35其中,中華統一促進黨在中山堂廣場祭祀兩岸抗日烈士英靈,祈願兩岸和平團圓,並結合各地民間信仰團體在傳統老城區舉辦巡遊活動。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中新網上海10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周年,兩岸學者匯聚華東師範大學對兩岸議題進行討論。
  • 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鹽亭 交流探討傳承弘揚嫘祖文化
    呂婕 攝  當日,四川省嫘祖文化促進會(以下簡稱嫘促會)第二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年會在鹽亭縣舉行,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討、傳承弘揚嫘祖文化。  近年來,鹽亭縣積極開展以嫘祖文化為主,岐伯文化、文同文化、字庫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為輔的學術交流和推廣活動,極大提高了嫘祖故裡鹽亭的知名度和傳統文化軟實力。
  • 上海法學學者聚同濟交流學習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
    11月4日,上海法律學界一批專家學者齊聚同濟大學,圍繞十九大報告中關於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暢談各自學習的心得體會,從不同視角闡述對「建設中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理論與實踐」的諸多思考。此次學習交流會由上海法理法史研究學會、上海法社會學研究會、同濟大學法學院共同舉辦。  我校副校長江波、上海法學會研究部主任張志軍到會致辭。
  • 福建:高校專家學者共話外語教育質量文化建設
    新華網福州11月27日電(劉豐)22-24日,以「面向國家需求,全面提升外語教育質量文化建設」為主題的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9年年會在福建醫科大學舉行。大會齊聚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等省內30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和研究生代表等,為外語界人士提供相互交流、切磋的平臺。據悉,此次年會共收到學術交流論文94篇,涵蓋外國文學、二語習得、語言學、翻譯學、跨文化交際、多語種等研究方向,分7個專業組開展了學術研究成果交流研討。
  • 紐約大學三校區專家齊聚上海 通識教育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原標題:通識教育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的高校應如何推行通識教育?未來,通識教育還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日前,來自紐約大學、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的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上海紐約大學,分享各自對於通識教育的理解和實踐。
  • 中美教育專家煙臺暢談 開展國際文化交流
    國家外專局教育專家司司長蘇光明演講,市青少年宮協辦的「中美青少年國際文化交流煙臺論壇會」成功舉辦,美中國際人才交流基金理事、前會長蘇光明先生,美國教育學者約翰?    做客本屆論壇的國內外教育專家及學者,客觀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異,尤其是中美兩國之間在對待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差異,美中國際人才交流基金理事、前會長蘇光明先生就當前中美兩國政治文化體制下,中美國際文化交流發展狀況、意義和趨勢做了客觀而又深入的解讀。來自美國的教育學者約翰?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正式出版發行
    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江蘇泰州中學、清華附小、首都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自主選題資助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由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翟博任課題主持人、總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 2020 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將再次登陸上海,請您查收邀請函
    播播只說一組數字:去年第二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登陸上海展覽中心,吸引了3萬+學生家長報名參展。為給家長們帶來全球領先的國際教育,推動中外教育創新文化的交流、促進教育產業的深度合作——,大會現場會有上百所優質國際化學校齊聚,更有眾多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和家長一起分享科學的育兒理念。
  • 學者康震澳門開講中華傳統文化
    龍土有 攝中新網澳門12月15日電 (記者 龍土有)12月14日,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在澳門作中華文化系列講座,通過深刻解讀、生動闡述,讓澳門師生充分領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澳門城市大學,康震以「中國文化的智慧、情感與境界」為題,從中國文化的智慧談起,以儒家和道家為例,生動地講述了孔子克己復禮的人文關懷,以及老子上善若水的博大境界。他精彩的演講引起了在場聽眾的陣陣掌聲,場面熱烈。
  • 專家學者探討翻譯如何助力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主辦方供圖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記者李娜)首屆中國傳統文化翻譯與國際傳播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傳統文化翻譯與國際傳播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13日在京開幕。與會嘉賓表示,翻譯對文化傳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翻譯以中醫藥為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時,要充分考慮到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本次研討會由北京語言大學主辦。
  • 數百專家學者齊聚 三一工學院 共賞民辦教育碩果
    數百專家學者齊聚 三一工學院 共賞民辦教育碩果2020-12-14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12月11日,長沙市民辦教育工作交流活動在三一工學院隆重舉行,長沙市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張偉玦、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慶江、長沙市民辦院校各級領導及專家蒞臨參加。會議由長沙市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李俊年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