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佳講論語7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翻譯:孔子對顏回說:用到我的話,我就盡力去做,不用我的話,我就雪藏自己。這種心態就只有你我能有了。子路聽見後,說:如果讓您率領三軍,你願意和誰一起呢?孔子說:和老虎打鬥、徒步涉水過河,這樣死了都不後悔的人,我不和他一起。我只和那些遇事小心謹慎、仔細思考謀劃的人在一起。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個價值觀,之前分享的[「李保佳講論語50」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矣,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裡面講到的令尹子文,遵從的就是這個價值觀,有興趣的進入我的主頁查看這篇。
儒家要求君子要內求,關心自己的內在。要努力的提高自己,以道事人。別人如果認可自己,那對方就是個志同道合的人,我只管盡心盡力的做事即可。但如果對方不用自己了,那就把自己的才華暫時藏起來,別人不用我,我就走。千萬不能看到別人不用我了,就曲意逢迎,投其所好,這就屬於被外在的利益所牽引,而扭曲了自己的價值觀。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前面子路聽到孔子在表揚顏回,就想著在孔子面前出風頭。子路自己的優點是武力比較強,所以就故意問孔子:如果你要帶領三軍,你會選擇誰呢?子路這裡明擺著是想讓孔子選自己。
但是孔子卻不上子路的套,並在這裡敲打子路,說他行事魯莽,類似於徒手和老虎搏鬥、隻身涉水過河的事情也敢做,而這都是魯莽之人的做法。孔子說自己要帶的是做事謹慎、善於謀劃的人。
我們之前分享過,子路的確是個魯莽之人,最終也因為自己的魯莽而死,被人剁成了肉泥。有興趣的可以點擊查看:[「李保佳講論語4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有興趣的進入我的主頁查看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