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新手入門,該如何才能把茶泡的好喝?別心急,手把手教會你

2020-12-19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北方的朋友說,她很喜歡看泡茶的視頻。

坐在布置得很有雅致風範的茶空間裡,看著對方從容的燒水,溫杯,泡茶……

不知不覺間,就沉浸了進入。

有時自己工作比較忙,但隔著屏幕也仿佛能口舌生津,放鬆下來。

泡茶,本來是件簡單輕鬆的事。

喝茶的過程,注重趣味,更看重審美。

在我們的生活裡,「茶」本就是熟悉平常的事情。

明代有茶人總結過,茶有真香、貴甘潤、不苦澀,這是句實在話。

歸結到底是在說,茶是好喝的。

一杯茶,它的確有許多種好。

茶湯過喉,能帶來諸多美好體驗。

但在此之前,需要從把一杯茶泡好喝開始。

泡好茶,是一切是前提與開始。

茶的種類非常多,繽彩紛呈,講究不一。

下面以白茶為例,從每一步開始,將泡茶的過程細數。

怎麼才能把白茶泡得好喝?這份詳細的泡茶教程,不要錯過了。

《2》

泡茶教程——上篇

第一,選茶。

白茶是近年來茶圈的熱門,工藝簡樸,風味天然。

從整體的風味特點看,白茶滋味鮮爽而不失醇厚,毫香花香清新靈動,保留著原汁原味的風採。

不同分類的白茶,擁有不同的香氣滋味特定。

新白茶鮮爽,老白茶醇厚。

白毫銀針有毫香蜜韻,白牡丹的花香盈然。

而今天要登場的壽眉,它是2020年的秋茶新品,產自仲秋白露前後。

秋茶獨有的沉穩甘醇風味,花香柔美,茶湯清甜,風味溫和,與此時的季節正好相配。

不過,看到2020白露壽眉的實拍圖是後,很多朋友的直觀感受就是——如此梗葉蓬鬆的白茶該如何衝泡?

別著急,看起來其貌不揚的秋壽眉,將它泡好後,茶味表現可是很驚喜呢。

第二,選器。

泡茶動作的施展,首先要有一張茶桌。

茶桌,可以專門置辦,在家中布置出一方茶空間。

也可以選擇將書桌等臺面收拾清爽,擺放上茶具,頓時間就能出現喝茶的氛圍感。

茶桌的高度適宜比寫字桌略矮,坐下後不高於肘部。

當你在泡茶時,身體不必彎伏,泡茶動作更舒展通暢。

另外,衝泡白茶壽眉,泡茶喝茶時的大致用具,羅列如下。

1.蓋碗,做主泡茶器。

2.公道杯,盛放茶湯及分湯。

3.茶杯若干。

4.克秤,方便精準稱茶。

5.燒水壺。

6.茶盤。

7.茶巾、茶夾、蓋置、茶則、茶匙等周邊小工具。

第三,擇水。

自古來,泡茶作為一件有講究的雅事,尤為注重對水質的選擇。

茶聖陸羽分享過,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講究的古人對水有研究,最愛清冽山泉,好水能襯託出好茶的風味。

按現代生活來看,適合泡茶的水,要乾淨清潔,沒有雜質沉澱。

考慮到泡茶的風味效果,選弱酸性到中性的水比較適宜泡茶。

山泉水,純淨水,低礦化度的礦泉水等,適合泡茶。

第四,水溫。

歷來都說「燒水泡茶」,泡好茶,水要沸。

古人在燒水泡茶時,會細心觀察煮水時水的反應。

用蟹沫、魚眼等有趣的比喻,來形容水沸時的氣泡形態。

正所謂,「波驚魚眼聽濤細」,真是很當下的體察,留心生活,樂趣哪兒都有。

燒水煮茶時,壺中添水七八成滿就好,留一團空氣在壺中,水燒沸後不易溢出。

前人們燒水泡茶,大多是用炭火煮水,燒水加熱過程充滿閒趣。

但日常喝茶,以方便和實用為主。

選一把好用的有牌子的不鏽鋼壺,快速加熱,水沸時自動提醒,實用方便。

當一壺水燒到滾沸,便可以提壺,準備衝泡。

從理論與實際的泡茶過程看,水溫高,茶香茶味激發效果更好。

所以衝泡白茶時,對於水溫的選擇不必糾結,沸水最好。

第五,茶水比例。

蓋碗泡白茶,通常的茶水比例是1:20。

取市面上常見的標準容量白瓷蓋碗泡白茶,100-110ml水,5g幹茶,比例剛剛好。

開始泡茶前,可以預先用克秤稱茶,稱出5克蓬鬆的壽眉幹茶,放進茶則內。

但考慮到每個人的口味不同,當你在多次衝泡後,可以按個人的喜好適量增減投茶量。

不過從新手入門的角度看,按標準的茶水比例搭配,泡出來的茶湯滋味濃淡適中,更能符合大眾審美。

《3》

泡茶教程——下篇

做好所有的準備,選茶,備器,擇水,沸水,稱茶備茶……

從這一刻開始,泡茶的過程便將正式展開。

第一, 燙壺溫杯

按喝功夫茶的做法,泡茶前要將所有的茶具燙一遍。

燙壺溫杯,按閩南人的說法,稱作為白鷺沐浴。

將燒沸的水,注入空蓋碗內。

拿起蓋碗,將熱水倒入公道杯內,然後勻湯入杯。

總之,將蓋碗、公道杯、茶杯等基礎相關的茶具,都細細燙一遍。

西方人流行說,咖啡倒進熱的杯子裡更香。

而泡茶前先燙壺溫杯,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投茶

燙壺溫杯後,趁著蓋碗內保留有熱氣,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壽眉散茶,用茶則輕輕撥入其中。

剎那間,茶葉們好像進入了桑拿房,藉助著熱氣帶來的影響,葉片毛孔舒張,茶香吐露。

將略帶溫熱的蓋碗端起,像打開貝殼般揭開一絲縫,能夠清楚地聞到完整的幹茶香。

聞香畢,可以根據茶葉的情況適時調整。

像枝葉衡闊,梗葉粗大的秋壽眉散茶,它的體積尤為蓬鬆,稱茶5克投入標準蓋碗後,能明顯看到蓬出一大截。

這時可以適當抖動蓋碗,減少茶葉彼此間的縫隙,或是適當拗斷幾根略長的茶梗。

讓蓋碗內的幹茶,安放得更加服帖,適宜衝泡。

第三,注水

注水之前,要大致判斷壺內的水溫變化。

沸水泡茶,效果更好。

如果是沒有保溫功能的燒水壺,經燙壺溫杯,聞幹茶香等步驟後,水溫自然下降。

屆時需要重新摁下加熱,再開始注水泡茶。

蓋碗泡茶往下注水時,一手持壺,一手持蓋碗的蓋子。

拎水壺的手,不宜擺放過高。

需要往低處注水,壺嘴靠近蓋碗,能避免沸水濺出、灑出的風險。

注水時,用環壁注水的方式,快速往蓋碗內畫一個の字。

務必讓蓋碗內的幹茶,及時浸潤,全部浸到沸水裡,均勻完整的浸出滋味。

第四,出湯。

快速注水,注水線將近蓋碗的碗沿時,立即合蓋出湯。

因為好茶的內質豐富,茶味充足,滋味釋放快。

所以出湯時間也要跟上速度,要快快出湯,避免悶泡。

基本上,一手提壺往下注水,注水完畢後。

另一持蓋的手,就可以迅速合蓋(留出適當的出湯開口),快速出湯。

蓋碗的出湯開口,對準公道杯後,迅疾傾瀉而下。

從注水開始,到大部分茶湯,時間線以控制在7-8秒為宜。

短短幾秒時間,便足夠浸出鮮爽清甜的風味。

茶味豐沛,品質優越的好茶,不宜悶泡,更不需洗茶。

第一衝泡出來的茶湯,可以放心飲用。

第五,分茶品嘗。

用公道杯將茶湯分入茶杯內,熱茶斟七八分滿。

這時候進入到細品,慢品,陶醉,享受的時刻。

第一衝泡出來的茶湯,口感比較輕盈。

壽眉幹茶初初遇水,漸漸甦醒,茶湯口感細膩柔順。

同時,因為頭道茶湯內含有豐富茶氨酸等物質的影響,風味清甜鮮爽無比,尤為美妙。

第六,繼續衝泡。

沸水衝泡,環壁注水,快速出湯。

等到第二、三泡後,秋壽眉散茶經過熱身後,茶味浸出速度加快。

茶湯滋味逐漸飽滿,醇厚,豐沛。

喝入一口茶,茶湯過喉,唇齒留香,回甘韻味舒適。

品質優秀的高山白茶,加之「快出水」的蓋碗衝泡方式,輕鬆泡上十來衝,不成問題。

不過在7、8衝左右,因茶味物質的慢慢消耗影響,後幾衝泡出來的茶湯滋味略淡。

可以視具體的茶味變化,稍為延長出湯時間,從幾秒,十幾秒,到幾十秒依次延長。

泡茶方法得宜,後幾道的尾水,茶湯仍會有圓滑有力的口感。

細細衝泡,慢慢感受每一衝不同的茶香茶味層次變化。

喝茶除了品味,還能靜下心來,沉浸在當下的美好時光中。

認真泡茶,泡好喝,喝好茶,著實是很好的體驗。

《4》

喝茶,追求將一款茶泡好喝。

為此,泡茶上自然不能隨意馬虎對待。

泡茶時如果可能,自然要認真了解它,用最恰當的方式對待好茶。

一款好茶,它像一面鏡子。

朝裡看,它能夠讓人專注在一個小世界中,與外界無涉。

個中門道,妙不可言。

當然,如果是給客人或同伴在一起喝茶,泡茶時亦需要關注他人。

比如你在茶席上,精心地擺了一瓶花。

那麼,自然要將好看的一面,朝給對方,顯示心意。

分茶時,先客後主,最後給自己留一口茶湯。

看看每一泡茶的滋味,適合與否,以便在下一泡時調整。

泡好茶,是件能取悅心情的事。

每一步驟的精心準備,讓人更能樂享生活,輕鬆自在,樂且晏如!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新手入門如何挑選白茶,請收好這篇文章!
    殊不知,是自己沒選好白茶,不懂罷了。細細想來,喝茶與練劍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剛入門時,選擇一杯適合自己的茶最為重要。村姑陳今日便來跟大家好好說說新手入門如何選擇第一杯茶,可要認真看好了,千萬別選錯了這杯最要緊的茶。
  • 新手白茶入門,選貴的白茶,還是口糧茶?這裡有村姑陳想說的解釋
    這個價格,對於優質老白茶來說,還算正常範疇。但重點是,這位茶掌柜竟然標榜著他家的老銀針,有巧克力味和果香?這明明是存壞了的白茶,在加重發酵下才會出現的雜味!而將早已變質的白毫銀針,包裝成「巧克力香」、「朱古力香」,便能讓一些求新,求貴的茶友甘願掏錢包。所以你還敢相信,價格高的茶一定是好茶嗎?
  • 白茶新手入門,該選白牡丹還是壽眉呢?4點教你擺脫疑惑
    最近打算嘗試白茶,然後就遇到了一連串N多個問題。白牡丹適合當入門茶嗎?怎麼選比較好?喝過牡丹王感覺太淡了。那今天,不妨就來聊聊新手入門喝白牡丹的那些事!《2》入門話題一,白牡丹適合當入門茶嗎?故而,新手入門喝白茶,從白牡丹喝起,不怕會喝不懂。再加上,芽葉細嫩的白牡丹,芽頭飽滿,葉片窄小。芽頭和葉背上都覆蓋著不少的白毫,能為茶湯貢獻獨特的毫香,以及增加清甜、鮮爽的口感。遇上一泡優質的白牡丹,香清甘活,鮮醇甘爽等優點面面俱到。
  • 冷空氣來襲,如何用保溫杯泡好喝的茶!
    天氣突然變冷,泡的茶也涼得越來越快了,是時候祭出神器保溫杯了!很多人跟小編說保溫杯不能用來泡茶,會致癌,但是這已經是很多年之前的謠言啦,相信大家已經看過很多這樣的科普了,小編在這裡就不贅述了。今天我們還是來看看如何使用保溫杯泡出好喝的茶吧!首先,要選擇合適的保溫杯。
  • 白茶怎麼泡才好喝?送你這四字口訣,方便又好用!
    經過千挑萬選,一款符合心意,令人滿意的白茶,出現在茶桌上。此時,將要面對第二個考驗——如何把手中的這款優質茶泡得好喝,發揮最大作用。泡茶,不是刻舟求劍,不可盲目套用,而是要靈活應對。為保證白茶能泡得好喝,村姑陳送列位茶友四個字,掌握這些,靈活應對,您手中的白茶,將物超所值。《2》器——茶器茶器的選擇,是衝泡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性的一步。衝泡茶具是否用對,將直接影響茶葉的口感。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怎麼泡好喝?請掌握正確投茶量
    泡茶事先不稱重,隨手抓茶泡茶,壓根就是很不專業的做法。準確的泡好茶,完整的感受一泡好茶的最佳風採。那不論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青茶等等,掌握好合適的投茶量,特別關鍵。泡出一杯適合自己口味的茶湯,才能取悅個人味蕾。投茶量的多與少,直接影響茶湯滋味的濃淡。有人的喝茶,喜歡喝淡一點的,口味輕。或者是剛入門學茶喝茶的朋友,味蕾對茶味的感知比較敏感。
  • 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怎麼衝泡,一篇文章教會你!
    在水流的作用下,茶芽上下浮動,釋放滋味。衝泡時,蓋碗別加蓋悶泡,否則茶湯容易苦澀。與綠茶相同,黃茶也可以用玻璃杯衝泡。用玻璃杯衝泡君山銀針,可欣賞茶葉似群筍破土緩緩升降,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觀。《4》白瓷蓋碗泡白茶,高溫之下更香甜!白茶,按照採摘標準的不同,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按照白茶的存放年份,可分為新茶和老茶。根據形態的不同,可分為散茶、餅茶。
  • 綠茶、黑茶、普洱茶、白茶,深秋時節煮茶對象別選錯!
    在深秋初冬季節,煮茶,也很符合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忙裡偷閒。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不少的疑點難點,比如第一關要攻克的,是如何正確挑選一款適合煮的茶。茶,有六大類。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黑茶,並非所有茶都可以煮。
  • 致茶友:你還在用這樣的蓋碗泡白茶巖茶黑茶綠茶嗎?該換了!
    茶友張三認為:泡茶,隨便點,別太講究,能喝就行。茶友王五覺得:茶,是精神享受之物,雖不能果腹,但它帶來的愉悅感,是不可替代的。泡茶,必須嚴謹。不得不讚嘆,茶,的確是一款可俗可雅之物。大俗即大雅。說茶「俗」,解釋為平凡更為妥帖。
  • 衝泡新白茶,請準確選擇茶具,茶好喝與否全憑你決定!
    今天,趁著手邊有一泡立秋壽眉,就與茶友們說說,剛製作好的秋壽眉要怎麼衝泡,才能讓它的滋味完全釋放,感受它的鮮香與甘醇。《2》茶具選擇如茶友所問,白茶衝泡,能用紫砂壺嗎?紫砂壺,就像是一個工廠,所有白茶到這兒後,都會統一恢復出廠設置,味道沒有個性。更何況,紫砂壺的出水口小,將一壺200毫升的水倒出,至少要10秒鐘。這個中間,容易導致新茶中豐富的茶多酚、咖啡鹼釋放,影響茶湯口感。衝泡新白茶,建議大家使用白瓷蓋碗,別用紫砂壺衝泡。
  • 秋季,老白茶該怎么喝?玻璃杯泡法,白瓷蓋碗衝泡,煮茶壺煮茶!
    茶,不僅可以消脂解膩,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還可以幫助腸胃解毒和蠕動,排出腸內堆積毒素。茶類品種那麼多,又該選擇哪一種?入選的茶有:老白茶、烏龍茶、黑茶、紅茶。在這四種茶裡,白茶脫穎而出。白茶味甘性平,一年四季都可飲用。而老白茶,它茶性比新茶相對溫和,茶氣足,更為適合初秋季節。可以幫助身體帶走夏季積聚體內的陽火,性質溫和的老白茶,剛好適合夏秋換季飲用。《2》秋季,老白茶該怎么喝?
  • 喝老白茶不想煮,怎麼泡才能有好滋味?
    都說老白茶還是煮出來好喝,但是現在的人工作都那麼忙,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煮茶?這麼說,難道平時在上班的時候就不能喝白茶了嗎?當然,是可以喝的。除了煮茶之外,一款合格的老白茶用衝泡的方式也能有好滋味。接下來小編就來說說具體應該怎麼做。
  • 新手買茶,從小罐裝的白茶入手,這4點好處藏都藏不住,別選錯了
    其實白茶新手入門,從換位思考來看,不建議新茶友們盲目崇拜老白茶。特別是,在對購買渠道沒有完全信賴的前提下,更不適宜大批量購入收藏。不然,從別人手裡收來的「老白茶」。你對它的儲存軌跡,原料品質,加工過程,真實年份等,一概摸不清底細。
  • 白茶的功效 教你如何泡白茶
    為什麼白茶能夠預防腦血管病呢?浙江醫大的一位著名教授說:高凝狀態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條件,而白茶具有抗凝和促進纖溶作用,能改變高凝狀態,且沒有一般抗凝藥物的副作用,對增進健康和預防疾病具有顯著作用。某中醫研究所曾對白茶進行研究並證實,茶能降低血液粘度。
  • 不注重這些細節,衝泡不出好茶,你的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泡好了嗎
    即便是普洱茶王,你也泡不出好喝的味道。下文提到的這些衝泡細節,適用於六大茶類。快來找找,你泡茶的方法,都用對了嗎?《2》細節一:投茶量投茶量,是許多茶友都會忽視的問題。要是投茶量低於8克,泡出來的茶滋味偏淡,什麼滋味甘醇、稠滑、醇厚,在茶湯裡難覓蹤影。同樣,投茶量也不能太多,要是超過8克,泡出來的茶湯滋味濃烈,甚至還會有苦澀味。故而,要想茶泡的好喝,投茶量要正確。
  • 蓋碗、玻璃杯、飄逸杯、保溫杯、煮茶,誰才是你白茶衝泡的首選!
    《2》蓋碗衝泡白茶,該如何?蓋碗,尤其是白瓷的蓋碗,是衝泡白茶的最佳良選。白茶衝泡時,若能在白瓷蓋碗上進行衝泡,那麼泡出好茶味的成功之路,就完成了大半。《3》玻璃杯衝泡白茶,該如何操作?玻璃杯泡白茶,適用於辦公場合,畢竟,在上班時間,若是用蓋碗一衝衝泡茶品茶,未免太過招搖。
  • 很抱歉的說,你泡秋壽眉的方式,可能一直是錯誤的
    看來現在喝茶可不僅僅是叔叔、爺爺輩的專屬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了我們的白茶大隊。邀請了她來家裡做客,畢竟看得再多也不比實際喝一杯白茶來的有用呀,邊喝茶邊聊天最好分享交流了。拿出一泡2019白露壽眉,可不是小白摳門才不拿最貴的白茶招待客人,而是因為新手喝秋壽眉最容易喝懂呀!
  • 寫文章4年,我復盤了常見的白茶經驗和教訓,基本的知識都在這裡
    告別錯的,才能與對的相逢。隔了幾天,茶友再次分享自己的銷毀經歷。「今天,我把茶燒了。」咦,這是要模仿虎門銷煙嗎?當然,11也很風趣,他在直播間說:「我在你們『新手入門』的文章下面留了一張燒茶的圖片。」一般新手買白茶,必定會有幾個誤區。今天就給大家講個分明,以免再有茶友,重蹈覆轍。《2》故事一:把你們最貴的茶,拿出來。泡茶館,是以前李麻花最喜歡的事兒。
  • 悶泡和快出水,哪個更容易知道白茶品質?
    抱著這樣的想法,遇到品質好的白茶時,一以貫之的用悶泡式泡茶,茶味又苦又澀,白白錯過了冤枉了好茶!不曾想,需要悶泡才能出滋味的白茶,是庸茶,是劣茶。響鼓不用重錘敲,好茶不必悶著泡!品質好的白茶,內質豐厚,就像條浸滿水的溼毛巾,輕輕一擰,便能擰出水。茶只消與水稍稍接觸,內質物便磅礴而發,得出清甘鮮活的曼妙風採。
  • 喝茶別心急,六大茶類的新茶,每年什麼時候才可以喝?一併講清楚
    「剛剛做出來的白茶,水汽沒有去掉,要放三個月才能去除」額,剛加工完畢的新茶不是有火氣嗎?已經烘乾的成品茶哪裡會有水汽?水汽沒烘乾的白茶,放三個月就該受潮了,壓根放不久。提這樣的說法,很明顯是不懂行了。經過系列乾燥處理後,一片茶才能脫去大部分的水汽。大部分的綠茶,要炒青。將茶葉放進鐵鍋裡炒,既是殺青,也是去除水汽。白茶裡,不論散茶或餅茶,最後一步的加工都是要烘乾。在不破壞茶葉養分的同時,將含水量烘乾達標,很考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