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當前教育最重要的任務就立德樹人。
但在娛樂圈中的明星,卻屢屢曝出學歷問題。
最為知名的就是翟天臨翟博士。
先來看看他那光鮮的學習經歷:
2010年北京電影學院表演本科班畢業,隨後成為表演系碩士研究生。
4年之後,他又獲得了母校電影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於2018年正式獲得博士研究生學位。
就在去年1月10日,他還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用為博士後。
可翟天臨沒有想到,自己在演藝事業上的大好前程,就因為一個月之後的直播遭遇重大打擊。
直播中,翟天臨興致勃勃地同網友互動,看到一個彈幕之後,順嘴來了一句:
"什麼是知網?"
是一名大學生都知道,完成畢業論文之後,需要用知網檢測重複率。
翟天臨這句話一出口,就引發了網友的質疑,後來更是引起軒然大波。
他憑藉一己之力,讓全國的學術研究變得更加規範嚴格。
當然,這樣的"貢獻"讓他至今都被廣大學子罵個不停。
網絡時代,信息高速流動。
很多人們以前無法關注的領域,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略窺一二,尤其是科學家。
當然,雖然每一位耕耘在自己領域的科學家都值得敬佩。
但有些科學家在網絡空間走紅,還疊加了更多大眾喜聞樂見的標籤。
例如,獲取了怎樣的成就,本人的形象氣質如何等等。
曾經有人找到了一些知名科學家的今舊照對比,才貌俱佳的科學家們讓網友們漲了見識。
去年,榮耀加身的袁隆平院士再次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有網友稱:
"只有袁隆平院士能說我,因為我就是吃他家大米長大的。"
年輕時候的袁隆平院士,同樣是位英俊挺拔的少年。
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的屠呦呦女士,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她是中國首位獲得諾歐貝爾醫學獎的本土科學家、藥學家,為全體國人尊敬。
年輕時候的屠呦呦女士,是一位清秀的女子。
要論中國科學界顏值最高的科學家,還要數王德民。
他是中國油田分層開採和化學驅油技術的奠基人,使中國在石油開發的多個領域達到領先水平。
出生在一個中瑞混血的知識分子家庭中,王德民從小成績優異,更有著超越所有明星的顏值和氣質。
不信?請看,可別錯認成了吳彥祖。
接下來要說的這位,是一位新生代才貌俱佳的美女科學家,顏寧。
2016年,顏寧參加了央視主持人撒貝寧主持的節目《開講啦》。
節目播出後,這位清華大學女神教授很快就火遍了全網。
一眾網友表示,顏寧簡直集才華和美貌於一身。
在這個舞臺上,她分享了自己成為科學家以來的心路歷程:
"我在小學的時候其實就是很愛玩,然後從來沒有回家寫過作業,都是在校園裡就寫完了。然後到家以後稍微聽聽廣播...聽完廣播我就坐在床上看外面的星空。看著星空的時候,當時就一直想知道,宇宙外面是個什麼樣子,宇宙是無窮的,什麼叫作無窮,宇宙到底有沒有邊。"
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樣對萬事萬物都有興趣的顏寧,從小就有了思考的習慣。
對於生活中遇到的疑問,她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就這樣,她的知識儲備量和思維能力與日俱增。
很多人以為科學家的文科不行,而顏寧從小就是文科的學霸。
她特別愛看《西遊記》,裡面那些看起來有些"異想天開"的故事情節對她有莫大的吸引力:
"他七十二變,可以無限地縮小,如果小到像一個分子大小,然後進入我們的細胞,他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或許就是這個疑問,讓她在考上清華大學之後,選擇了結構生物學。
只是,天才也會經歷挫折,顏寧剛進學校就小小地被打擊了一下。
高數考試中,她只拿到了67分的成績。
可天才也往往心高氣傲,經過一番努力,顏寧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學霸姿態。
不僅如此,她在學習之餘還全力發展興趣愛好,遊泳、攝影、舞蹈等都成了她的拿手好戲。
她曾有過進入生物製藥大公司的機會,但始終熱愛科研的顏寧斷然拒絕。
直到普林斯頓大學助理教授施一公來到清華舉辦講座,她心動了。
在同學的建議下,她向施一公毛遂自薦:
"我覺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已達到貴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但申請出國太浪費時間和金錢了,如果普林斯頓大學錄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請別的學校了……"
施一公對這位"大膽"的學生非常感興趣,最後顏寧果真獲得了到普林斯頓大學深造的機會。
在校期間,顏寧在膜蛋白領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一度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美國向來喜歡招攬人才,顏寧這樣的新秀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施一公建議她回到清華大學教書,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就這樣,顏寧2007年回到了清華大學,這個曾經奮鬥過的地方。
除了帶領團隊做出的研究成果,她還先後培養了7名博士生。
只是,她未能一直在清華大學待下去。
2017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對顏寧拋來了橄欖枝,聘請她為終身講席教授。
就這樣,顏寧選擇了遠走美國,在那裡開始了自己新的科研事業。
顏寧的這一舉動很快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認為她是因為"落選院士"而負氣遠走。
但金子到了哪裡都會發光,《自然》雜誌上個月就刊發了她完成的兩篇論文。
就在5天前,也就是6月15日,遠走美國3年的顏寧又曝出了新情況。
她和團隊又在《細胞》發表了一篇重磅研究論文《低pH依賴的溶酶體膽固醇外向運輸的結構基礎》。
這個消息一出來,顏寧在美國科研界瞬間走紅。
可顏寧再次受到關注也再度引出了一個問題。
近年來,像顏寧這樣優秀的人才還有很多,但卻總是流向其他國家。
對於這樣的情況,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