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的民丹島,距離新加坡只有40分鐘船程,這裡除了有大海和度假酒店外,以原生態的自然景觀出名,來到這裡我去的第一個地方是黃金沙丘,在大海中的這座小島上,有一個被叫做「沙丘」的地方,讓人很好奇是什麼樣子的。
海邊嘛,給人的印象都是沙灘,沒有沙漠。但這裡獨特的地形既像沙漠,又有些像我國大西北的地貌,沙子形成了山脊一般的形狀和地貌。踩上去硬硬的,一不小心真的以為是在大漠之中, 甚至在沙漠中有一個假的駱駝,頭上頂著一塊牌子,大意是拍照多少錢等等。
這個黃金沙丘其實也是有來歷的,因為在民丹島曾經出產過無數黃金,特別是在南洋時期,人們在採金礦時,沒有好好處理被挖出來的沙子。就這樣積年累月,形成了許多姿態各異、大小不一的沙丘,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這個沙丘還會隨著陽光的折射而變化顏色,放眼望去,如一片金黃色的沙漠。
經過長期的雨水洗禮,這個沙灘上還形成了許多零散的小湖泊,甚至被來這裡遊玩過祖國同胞們稱為「民丹島的小九寨」,因為湖水碧綠的非常純粹,像九寨溝的湖水,也像青海的一些湖泊。雖是淘金熱遺留的產物,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相當的旅遊收入。
黃金沙丘面積不大,大約1個小時就能遊覽完,在沙丘旁有一片吃水果的市場,我們頂不住烈日都紛紛跑到水果攤坐下買水果吃。紅毛丹和山竹,大約十塊錢人民幣一斤,椰子大約人民幣7-8塊錢,比起國內並不便宜,但勝在有一個可以坐下遮太陽的涼棚。
可能咱們國人都覺得這個地貌並不新鮮,但對於一直在小海島生活的本地人來說,這個類似沙漠的地貌還是比較獨特的,反倒是鬆軟的沙灘和海邊太平常不過,所以他們想把這些呈現給遊客,作為民丹島代表性的景點之一,還是可以去看看的,遊覽的同時注意防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