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蝕地貌的典型代表,從石林、溶洞、暗河到天坑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面貌,通常是指具有顯著特徵的地表形態,通常具有特定的地貌特徵,具有很強的辨識度,地貌通常具有特定的形成條件和區域分布。地貌的形成通常是由於地表外力作用的結果,具體可以分為侵蝕地貌和沉積地貌兩大類,之前我們已經介紹了峽灣地貌和黃土地貌,今天我們來聊聊更為人們熟知的地貌類型:喀斯特地貌。
-
我國貴州省的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類型的喀斯特景觀?
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巖溶地貌」,主要是通過外力中的流水作用,對於可溶性巖石,主要是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也就是通過化學反應溶解石灰巖,從而進行侵蝕,這種地貌最初發現於歐洲克羅埃西亞伊斯的利亞半島北部的喀斯特高原,所以命名為「喀斯特地貌」,由於全球地表的可溶性巖石的分布面積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0%,所以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分布十分廣泛的地貌類型。
-
微專題:喀斯特地貌
在地殼處於相對穩定條件下,如果氣候因素無重大變化,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發展可按以下階段進行:1、早期,地表水沿著巖層表面的裂隙向下流動,形成大量溶溝和石芽、少量落水洞和溶鬥,出現地下河道;2、中期,溶鬥和落水洞擴大,地表密布著規模不等的喀斯特窪地、幹谷。
-
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天坑:重慶奉節小寨天坑,坑口直徑達622米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各種形態面貌的總稱,我們所生活的地球表面形態是千姿百態、各種各樣的,這些地貌都是受到內力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地貌的形成過程中,內力作用總是讓地表變得趨於崎嶇;而外力作用總是讓地表變得趨於平坦。世界上有許多典型的地貌類型,比如黃土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峽灣地貌等。
-
樂業天坑喀斯特溶洞考察 | 活動招募
「喀斯特」原是伊斯特拉半島上一座石灰巖高原的地名那裡發育有典型的巖溶地貌由此「喀斯特」成為巖溶地貌的代稱中國是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積最大的國家從熱帶到寒溫帶從溫潤區到乾旱區各種喀斯特地貌類型齊全包羅萬象中國
-
玩轉地理 | 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考點匯總
(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試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響鈣華的沉積與溶解。(2)說明橫斷山區形成鈣華景觀形成的原因。(4分)參考答案:(1)黔南州地處雲貴高原,地表崎嶇,交通不便;喀斯特地貌發育,地質條件差,不利於工程建設;土層薄,肥力低,不利於農業生產;地下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滲漏嚴重,造成地表水短缺;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有利於發展旅遊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
廣西喀斯特,究竟藏了什麼驚天的秘密?
因其發育有典型的巖溶地貌後人就將「喀斯特」作為巖溶地貌的代表我國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的雲貴高原上廣西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最初是在淺海等沉積環境中形成的石灰巖>使得地下溶洞的空間越來越大最終無法承受上方的巖層重量而發生坍塌這就到了喀斯特地貌發育的後期
-
新疆首次發現鹽溶喀斯特地貌!在全國範圍內都罕見
>「這個天坑最初也許是一個小的跌水和漏鬥,大量的鹽分被地表水溶蝕後,最終被地下水系統帶走,跌水和漏鬥不斷塌陷,最終形成了石林景觀。」無論是成分構成還是形成時間,都與南方地區的喀斯特地貌有很大區別。」關於喀斯特地貌溶洞是可溶性巖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溶洞的形成一般是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裡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可溶性的碳酸氫鈣。
-
貴州的雲龍洞,天然的喀斯特溶洞,這樣的喀斯特地貌不常見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一下貴州鎮遠市,當我們到達了貴州鎮遠是不得不提的就是當地有一個景區,它的名字叫做雲龍洞,雲龍洞現在也是桂林山水新24景的其中之一,我們如果來遊覽桂林山水的話,一定不能錯過的地方就是這個雲龍洞,在我國十分出名的喀斯特地貌溶洞,來到這裡你們才能更近一步的領略到桂林山水到底哪裡千奇百怪了
-
【專題歸納】關於巖溶地貌你應該掌握的地理知識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幹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在舊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雲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階段(溶溝階段)的產物,這裡的自然風光因阿詩瑪姑娘的動人傳說而變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則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廣西境內,經常可看到這種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稱「神女鏡」或「仙女鏡」。
-
天坑約佔地球總面積的10% 全球已確認的有78個
「喀斯特」特有的地質景觀 世界各地存在許許多多的「大坑洞」,景觀奇特且神秘莫測。古往今來,有人說這是通往未知世界的「黑洞」,有人說這是天外隕石撞擊而成,還有人說這是大地震、世界末日的前兆……事實上,經過實地調查,地質專家一致認為,這些「大坑洞」(專業術語為「天坑」)屬正常地質現象——喀斯特地區特有的地質景觀,而且在世界上分布很廣,約佔地球總面積的10%。
-
令您震撼的16種地貌景觀,收藏!
從熱帶到寒帶、由大陸到海島都有喀斯特地貌發育。較著名的區域有中國廣西、雲南和貴州等省(區),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區,義大利和奧地利交界的阿爾卑斯山區,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澳大利亞南部,美國肯塔基和印第安納州,古巴及牙買加等地。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
-
重慶門票很貴的景點,旺季最高730元,擁有罕見的喀斯特自然景觀
門票高的景點在我國城市中很多,因為根據不同區域間的城市景點對比上看,很多景區的管理方式其實是很不一樣的,這也要根據一個地方的景區具體發展情況來定,而對這處景區的旅遊吸引價值上看,它的發展意義也會變得更大,這在很多時候都能體現出很強的社會價值,更是一個區域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了。
-
被忽略的景點,是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屬於喀斯特地貌
貴州風景區旅遊業發展迅速,隨著貴州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許多山區的旅遊資源得到了進一步開發和釋放。所以從旅遊的角度來說,它促進了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也是很多遊客覺得旅遊潛力很大的地方。也很好地釋放了很多資源,比如這個景區的文化魅力變大了。
-
雲南普者黑,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如人間仙境
普者黑景區總面積388平方公裡,核心景區165平方公裡,以「水上田園、湖泊峰林、彝家水鄉、巖溶溼地、荷花世界、候鳥天堂」六大景觀而著稱。普者黑屬於滇東南巖溶區,是發育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景區內有265個景點,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羅棋布,83個溶洞千姿百態,54個湖泊相連貫通,2萬畝水面清澈透明,13公裡大峽谷雄偉壯觀,3公裡茶馬古道神秘古樸,還有4萬畝高原喀斯特溼地。如此之大的喀斯特地貌湖泊溼地與石山峰林融為一體,在我國比較罕見。普者黑因為是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拍攝地和爸爸去哪兒取景地而名聲大噪。2020年12月,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廣西羅城一處地表塌陷 是天坑還是漏鬥未有定論(圖)
追蹤 它兼備天坑和漏鬥特徵 「天坑」是巖溶地區的喀斯特地貌,但它的名稱並不是傳統的稱謂,而是多年前國內地質專家,在隨著世界第一天坑「重慶小寨天坑」、世界第二天坑「樂業大石圍天坑」等陸續被發現後,對這一新型地貌特徵的新命名。
-
世界十大最著名天坑:從瓜地馬拉城到貝里斯城
以嚴格的地質學術語來解釋,天坑(sinkhole)是指由於水不斷侵蝕固體基巖,使地表發生塌陷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深坑,是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或者有證據證明地下河道已遷移)的一種特大型喀斯特地形。目前在世界上發現確認的天坑有80多個,以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天坑。
-
萬峰林風景區是中國五大最美麗的峰林之一,屬於喀斯特地貌
貴州風景區旅遊業發展迅速,隨著貴州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許多山區的旅遊資源得到了進一步開發和釋放。所以從旅遊的角度來說,它促進了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也是很多遊客覺得旅遊潛力很大的地方,也很好地釋放了很多資源,比如這個景區的文化魅力變大了。
-
遊戲中經常用來形容他人的「天坑」一詞,現實中卻是風景名勝
天坑是指發育在碳酸鹽巖喀斯特地區的一種周壁峻峭、深度與口徑可達數百米的喀斯特負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積,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2001年之前一直將其作為喀斯特漏鬥的特例,2001年正式命名為「天坑」。
-
武隆天坑唐代古驛站深三百多米 龍水峽地縫雄奇險峻秀
中國大地上天坑地縫景觀不止一處,僅僅重慶,就有奉節天坑地縫,更有武隆天坑地縫,天坑地縫都是喀斯特地貌,有天生橋,溶洞,高峽深谷,貴州畢節的織金大峽谷,就是喀斯特地貌,還有廣元的川洞庵等等。下面這個就是唐代的驛站,叫做天福官驛,這個是為了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重新修建的,但就因為在天坑裡,刺客們從萬仞絕壁溜索而下,看起來驚心動魄。就在這個驛站,周潤發和周杰倫有一場對話和打鬥。人在天坑中,就像坐井觀天一樣,天就是井口那麼大點。到了下面,除了青龍天坑,神鷹天坑,還有天生三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