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首例虛假訴訟罪案宣判

2021-01-08 法制現場

庭審現場

12月29日,寧鄉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並一審宣判了寧鄉市首例虛假訴訟罪案件,被告人張某亞犯虛假訴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經法院審理查明,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間,債務人易某(在逃)分多次向被告人張某亞借款200餘萬元,並陸續歸還100餘萬元,尚欠被告人張某亞90餘萬元。

易某同時還向郭某紅等人借款130餘萬元,逾期一直未還。2020年3月2日,郭某紅來到寧鄉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依法判決易某償還郭某紅欠款。由於易某未按時履行,郭某紅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依法查封了易某名下房屋一套。

之後,易某以讓被告人張某亞在房屋拍賣中多分得借款為由,主動聯繫被告人張某亞商量虛構借款數額,將90餘萬元借款虛增為借款182萬餘元,由被告人張某亞向法院提起訴訟,被告人張某亞向法院提供了易某籤名的欠條十張以及兩人之間的十次轉帳記錄。

2020年4月24日張某亞申請強制執行,在申請執行過程中案發,未造成實際經濟損失。

寧鄉市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張某亞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幹擾了正常的司法活動,損害了司法公信力,其行為已經構成虛假訴訟罪。被告人張某亞到案後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系坦白,依法可以從輕處罰。且自願認罪認罰,依法可以從寬處理。綜合以上情節,寧鄉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人無信不立,尊重審判活動,在訴訟中誠實守信應是每一個當事人的基本底線。法律的尊嚴不容蔑視,司法的權威不容褻瀆,寧鄉法院嚴厲打擊虛假訴訟行為,當事人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法院可對虛假訴訟行為人進行訓誡、罰款或者拘留。構成虛假訴訟罪、詐騙罪、妨害作證罪以及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等犯罪的,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寧鄉市人民法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和縣法院判決首例虛假訴訟罪案件
    和縣法院判決首例虛假訴訟罪案件 2021-01-06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風水大師」被「徒弟」告上法庭 宿遷首例虛假廣告案昨宣判
    3月27日,宿城區人民法院對此當庭宣判。據了解,這也是宿遷首例虛假廣告案件。據了解,2014年至2017年,梁某在家中及其工作地點,組織曹某、孫某等人通過其自行設立的網站及優酷、土豆等網站,以文字、圖片、視頻等為載體發布虛假廣告宣傳他自創的所謂「天道玄通風水」能讓人改變命運、變富、變貴等,吸引了秦先生、古女士、郝先生等96人前來學習「天道玄通風水」,並給古女士等人看了風水,收取學費、看風水費共計1012.18萬元。
  • 西烏旗法院公開宣判首例「保護傘」案件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王利軍)9月23日,西烏珠穆沁旗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西烏旗法院)公開宣判了被告人李某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貪汙罪、受賄罪一案,該案系西烏旗法院自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宣判的首例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案件。
  • 全國首例iOS惡意退款案宣判 網店掌柜被判6個月
    原標題:全國首例iOS惡意退款案宣判 網店掌柜被判6個月   《淘寶小店家,騙到蘋果公司頭上》後續報導   全國首例iOS惡意退款案宣判   網店掌柜因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六個月   永康人小徐喜歡玩手機遊戲,為購買遊戲裝備花了不少錢。
  • 偃師法院公開宣判首例涉疫情刑事案件,判了四年零二個月!
    近日偃師法院公開宣判首例涉疫情刑事案件了解詳細情況公開宣判被告人薛某某在疫情期間利用網絡發布出售測溫槍的虛假信息實施詐騙,最終獲刑有期徒刑四年零二個月,並處罰金八萬元,將非法所得退賠兩名被害人。因系在疫情期間利用網絡發布出售測溫槍的虛假信息實施詐騙,依法從重處罰。鑑於薛某某到案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願意接受處罰,且系初犯,可以從寬處罰。遂作出如上判決。宣判後,被告人薛某某表示服從判決,現該判決已生效。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宣判:支持淘寶索賠1元
    原標題: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宣判,阿里打1元官司勝訴網購剁手無妨,刷單可要小心了。據悉,這是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2016年7月,淘寶發現李某的多筆交易存在刷單行為,對其帳號作了限制登錄處理。李某不服,去年5月一紙訴狀將淘寶告上法庭,要求解封帳號、道歉並賠償損失。根據用戶註冊淘寶會員時籤署的《淘寶服務協議》約定,用戶不得從事刷單等虛假交易行為,一旦違反則構成違約。收到被訴傳票後,阿里提起了反訴,要求李某賠償35萬元。
  •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宣判首例行政訴訟:淘寶店主「民告官」敗訴
    淘寶店主胡某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奶粉,還在網店公示虛假的《食品經營許可證》,被浙江市場監管部門處以42萬元罰款。因不服行政處罰及行政複議決定,胡某將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嘉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告上杭州網際網路法院。
  • 首例!當庭宣判
    馬鞍山市中院首例非法捕撈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當庭宣判合議庭由三名審判員和四名人民陪審員組成案件經合議庭合議當庭宣判
  • 詐騙金額達46萬餘元,芝罘法院公開宣判首例涉疫情口罩詐騙案
    8月25日,芝罘區人民法院對張某某涉嫌詐騙罪一案作出一審判決,以詐騙罪判處張某某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該案系芝罘法院今年宣判的首例涉疫情口罩詐騙案。經審理查明,2020年2月間,被告人張某某在煙臺市芝罘區利用網絡發布虛假的信息,虛構自己系醫用口罩生產廠家有生產、銷售醫用口罩能力的事實,以銷售醫用口罩為由先後騙取2名被害人口罩貨款共計人民幣468900元。
  • 宣漢首例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公開宣判
    日前,由宣漢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楊濤等12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在宣漢縣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法院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尋釁滋事罪、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拘禁罪、強迫交易罪、敲詐勒索罪、虛假訴訟罪、組織賣淫罪、非法經營罪、妨害作證罪、開設賭場罪對組織、領導者楊濤數罪併罰,判處執行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兩名骨幹成員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九年
  • 福建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宣判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強 )近日,福建省順昌縣人民法院宣判該省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該團隊打著「國家項目」旗號,在群內發送虛假宣傳信息,以項目落地後會發放福利為幌子發展會員,要求會員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公民個人信息。經審計,「龐瀾團隊」通過該項目共獲取近48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已排重)。
  • 淨網2019 葫蘆島首例涉黑案件進行一審公開宣判!
    2月19日上午9時30分,龍港區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常緒彬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尋釁滋事、騙取貸款、非法採礦、高利轉貸、強迫交易、虛假訴訟、誣告陷害、非法侵入住宅、非法拘禁、聚眾鬥毆一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該案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市法院受理的首例涉黑案件。
  • 廣西首例卡拉OK版權侵權案一審宣判
    廣西首例卡拉OK版權侵權案一審宣判  好歌城KTV敗訴  記者 李嵐  5月30日,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廣西首例卡拉OK著作權侵權糾紛一案作出一審宣判,判決廣西好歌城餐飲娛樂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好歌城)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將侵權歌曲從曲庫中刪除
  • 雲南首例律師指使作偽證案宣判:判刑1年半
    官司贏了律師栽了被告劉少斌罪名妨害作證罪判決:有期徒刑1年零六個月律師劉少斌在代理自己外侄的民事案件中,指使他人作虛假證言據了解,劉少斌律師是雲南省首例指使他人作「偽證」被判刑的律師。律師為外侄維權討回27萬2007年11月11日,只有5歲的濤濤(化名)在彝良縣蕎山鄉被變壓器高壓電觸傷,經法醫鑑定,濤濤達5級傷殘。濤濤的父母多次向變壓器的管理者討說法,一直沒有結果。濤濤的母親把兒子被電擊傷的情況告訴了自己的弟弟劉少斌,想通過法律手段討說法。
  • 寧鄉周敏、周邦等23人涉黑惡案一審宣判!
    點擊↑上方"寧鄉人網"訂閱下期 經過7月27日至30日,連續四天四晚的審理後,昨天,寧鄉市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周敏、周邦等23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宣判現場▲法院經審理認為,以被告人周敏、周邦為首的該犯罪組織人數較多,層級分明、結構嚴密、分工明確;通過承攬土方工程非法獲利,在承攬土方過程中,實施強迫交易、敲詐勒索、聚眾鬥毆等多起違法犯罪活動,嚴重擾亂了當地土方行業的正常秩序
  • 寧鄉法院一審宣判周敏、周邦等23人涉黑案
    經過7月27日至30日,連續四天四晚的審理後,2020年8月7日,寧鄉市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周敏、周邦等23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宣判現場法院經審理認為,以被告人周敏、周邦為首的該犯罪組織人數較多
  • 保山首例涉惡「套路貸」案件公開宣判
    近日,由保山市隆陽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李某等6人涉惡「套路貸」案件在隆陽區法院依法公開宣判,檢察機關起訴書認定的犯罪事實和指控的罪名全部被法院採納。該案是保山市審理的首例涉惡「套路貸」案件。「套路貸」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一個法律術語,是對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籤訂「借貸」或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製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
  • 福建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公開宣判
    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日下午,福建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福建南平順昌法院公開宣判。經順昌法院審理查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間,被告人龐某招募鄧某強、崔某英、王某玉、劉某標、鄭某蘭通過微信組建以總團隊、大隊、大區、總監、群的架構梯級的「龐瀾團隊」,該團隊打著「國家項目」旗號,在群內發送虛假宣傳信息,以項目落地後會發放福利為幌子發展會員,要求會員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公民個人信息。
  • 實施「套路貸」還籠絡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 射洪法院首例「套路貸」涉黑案宣判
    四川在線記者 張庭銘10月10日,記者從遂寧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近日,射洪市人民法院依法對徐某等18人涉黑案作出一審公開宣判。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傷害罪、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罪、詐騙罪、虛假訴訟罪,數罪併罰,判處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餘17名組織成員分別被判處十八年至一年四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天水市首例涉「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一審宣判
    9月28日,麥積區人民法院對我市首例涉「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進行一審宣判,涉案的5名被告人犯詐騙罪法官提醒:「套路貸」犯罪以民間借貸為幌子,通過虛增債務、製造銀行流水痕跡、肆意認定違約、脅迫逼債以及虛假訴訟等手段,非法侵佔他人財產,嚴重擾亂著金融、治安秩序,嚴重危害公民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在此提醒廣大群眾,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定要提高警惕,樹立防範意識,理性消費、審慎借貸,不輕信無資質、非正規貸款公司,不輕信「無利息、無擔保、無抵押」等虛假宣傳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