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保健品為何熱銷中國?

2021-01-12 雨果網

隨著中國消費者的收入提高,加上中國對國外生產的保健產品需求急劇增長,澳大利亞的保健品牌企業迅速發展,中國成為了澳大利亞保健行業的主要市場。雨果網從外媒近日的報導中了解到,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來,中國的維生素和膳

隨著中國消費者的收入提高,加上中國對國外生產的保健產品需求急劇增長,澳大利亞的保健品牌企業迅速發展,中國成為了澳大利亞保健行業的主要市場。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的報導中了解到,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來,中國的維生素和膳食補充劑的銷售額翻倍增長,2014年的銷售額增長了12%,達157億美元。澳大利亞保健品牌Blackmores稱截止至今年6月30日,公司對中國和其他亞洲消費者的銷售額達1.5億澳元,幾乎佔了三分之一的年收益。

「收入提高和對保健產品的需求增加是推動銷售額增長的主要原因,」高盛集團墨爾本分析師Andrea Chong在9月6日的報告中這樣寫道。

「這給澳大利亞的保健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Blackmores執行長Christine Holgate在周四的採訪中表示,「中國人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天然的藥物一直都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時他們也是精明的消費者,他們想要最好的產品,質量要符合最高標準。」

澳大利亞的另一個知名保健品牌Swisse的執行長Radek Sali稱中國市場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他表示:「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富,他們也逐漸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對高質量產品有需求。」

據悉,Swisse並不是直接向中國出售產品,它主要通過電商網站比如天貓和淘寶向中國消費者出售產品。「中國的網絡銷售渠道比其他渠道發展更快,網絡零售也是我們所採取的銷售渠道。」 Radek Sali說道。

中國將超過澳大利亞,成為Blackmores的最大消費市場,分析師Andrea Chong表示。

Blackmores在中國的銷售額大約為8000萬澳元,其中大部分產品是出售給在澳大利亞的中國消費者,或者通過中國的保稅區出售。保稅區的產品可以在電商平臺出售,比如阿里巴巴,而且還不需要支付35%的進口稅。

「保稅區的發展和澳元的貶值有利於推動澳大利亞產品需求的增長,」Holgate說,「因為這讓消費者更容易買到產品,而且價格實惠。最重要的是品牌的口碑很好,產品綠色安全,質量符合標準最高。」

Euromonitor的高級保健品分析師Chris Schmidt表示,中國消費者一般認為國外企業的產品質量高,這也是自2008年中國的三鹿奶粉事件後給國外企業帶來的一個重要優勢。

「中國消費者,特別是在大城市,那些維生素和膳食補充劑的消費者仍然對本地生產的產品帶有偏見。」 Schmidt說道,「Swisse在中國市場頗具品牌號召力。品牌在保健行業中非常重要。」 (編譯/雨果網 張凱燕)

相關焦點

  • 「到中國去」:澳大利亞保健品「老字號」瞄準中國大市場
    「到中國去」:澳大利亞保健品「老字號」瞄準中國大 02:338月29日,在澳大利亞雪梨,澳佳寶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總部工廠的員工超市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澳佳寶是一家有著80餘年歷史的澳大利亞保健品企業。2012年,在進入中國市場後,這家澳洲老字號的生意迎來了突飛猛進的新發展。今年,澳佳寶將第二次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希望借著博覽會的東風,讓自己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更上一層樓。8月29日,在澳大利亞雪梨,澳佳寶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總部工廠的倉庫工作。
  • 跨越境電商爆發 bio island等保健品立足澳洲走向中國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對保健品管制最為嚴格的國家之一,其聯邦藥物管理局(TGA)率先針對保健品從原料的採購、檢驗、生產工藝和過程、成品的包裝和檢驗等各個環節,均按照藥品標準進行嚴格的管制,經過反覆的實驗室試驗和臨床試驗之後才被推向市場,因其質量的嚴謹和可靠而享譽世界。
  • 「雙11」搶手、情人節熱銷 保健品緣何成了年輕人新寵?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雙11」搶手、情人節熱銷,年輕人緣何熱衷保健品?新華社天津10月29日電(記者王井懷 梁姊)「雙11」臨近,「剁手族」們開始填充起自己的購物車。與以往不同,現在年輕人購物車裡的保健品多了起來。
  • 去澳大利亞買買買,可不僅僅是奶粉和保健品喲~
    利用國慶假期,小崔我去澳大利亞逛了一圈,不得不說,澳洲還是很值得一去。由於是在遙遠的大洋彼岸,礙於國情不同、語言不通,同行的夥伴們都不會上車睡覺,景點拍照,都是很認真很認真地在玩,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澳洲的獨特買買買心得吧。
  • 海外保健品魚龍混雜 部分「網紅」「爆款」專供中國
    包括經銷保健品在內的海淘一族走完了從出國順路幫忙、專職規模化運作再到價差減少退出市場的過程。對於國內不斷提升的健康消費需求和混亂的國內保健品市場,購買國外保健品已經從個人帶貨、熟人買賣逐漸轉變為公司運營。然而,在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涉足保健品銷售領域的同時,一些打著「高科技」、「原產地」旗號,在國外註冊專供中國的保健品公司開始冒頭。不法商家逐漸從「專賣」向「研發」延伸,保健品的源頭監管愈發關鍵。
  • G20澳大利亞最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海淘產品有哪些?
    G20澳大利亞最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海淘產品有哪些?   隨著國人消費能力的提升和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海淘消費也日益呈現出興趣化,澳大利亞的奶粉、食品、保健品、護膚品受到中國網購消費者追捧。惠氏、貝拉米、愛他美等奶粉品牌受到國內媽媽歡迎。
  • 澳大利亞保健品大牌Blackmores利潤大跌!老闆放話:給中國市場加錢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最受華人代購青睞的澳大利亞產品,除了奶粉,大概就是保健品了,而保健品中最響噹噹的牌子,大概要數至於寵物市場,Blackmores還向投資者展示了一份2019年的報告,該報告稱,中國寵物保健品市場每年規模達到1.16億澳元,到2024年,將翻倍到2.60億澳元。
  • 中國代購大撤退!這個大國的奶粉、保健品都賣不動了…
    證券時報旗下中國基金報 張雪疫情之下,由於出入境限制,澳大利亞這個極其依賴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國家,遭遇了百年一度的大蕭條。熱銷的奶粉、保健品通通賣不出去了,旅遊和教育行業也遭遇了超級「泥石流」,更有高校被迫賣大樓……而這一切的源頭竟是失去了中國代購和消費者。
  • 中國代購大撤退!這個大國的奶粉、保健品都賣不動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疫情之下,由於出入境限制,澳大利亞這個極其依賴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國家,遭遇了百年一度的大蕭條。熱銷的奶粉、保健品通通賣不出去了,旅遊和教育行業也遭遇了超級「泥石流」,更有高校被迫賣大樓……而這一切的源頭竟是失去了中國代購和消費者。
  • 零食化保健品熱銷 主攻年輕消費群體
    「吃著最貴的保健品,熬著最晚的夜」,這個充滿戲謔意味的網絡流行語「朋克養生」,道出不少年輕人生活和保健的日常。記者注意到,此前人們熟悉的保健品「藥丸」,悄悄變身色彩斑斕的軟糖、果凍、飲料,讓追求個性消費的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養生「上癮」。
  • 報告:80後、90後成保健品消費主體 膳食纖維類最熱銷
    報告顯示,近三年國民健康產品消費金額穩步提升,80後、90後成消費主力,膳食纖維/果蔬纖維成最熱銷保健品類型,其次是酵素和鈣類。該報告由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國際發布,基於CBNData消費大數據,洞察跨境消費市場,描摹保健食品、膳食營養補充產品、傳統滋補營養品等健康產品的消費趨勢變化。
  • 澳洲旅遊必帶手信,為何眾多名人推薦這款小藍瓶?
    澳洲旅遊必帶手信,為何眾多名人推薦這款小藍瓶? 摘要:   澳大利亞是一個美麗的國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汙染極少的自然環境,使得澳大利亞成為一個旅遊大國。同時,澳洲還有一樣東西也受到世界各國人們的歡迎,那就是保健品。
  • 中國資本「偏食」海外保健品
    以Blackmores(澳佳寶)、GNC(健安喜)、Herbalife(康寶萊)、NBTY 、Nu Skin(如新)、the Vitamin Shoppe、USANA(優莎娜) 這七家境外保健品公司為例,2015年,其中4家企業的淨利潤實現增長,NBTY 2015財年扭虧為盈,淨利潤增長達到269%,排在第二位的是澳大利亞保健品企業Blackmores,全年淨利潤增長67%,已在中國開展業務的
  • 中國母嬰行業報告:葉酸、燕窩等成為孕婦保健品重點消費產品
    疫情影響下中國孕婦保健品電商發展情況從產品角度來看,京東燕窩熱銷品牌分別為小仙燉、燕之屋,天貓熱銷燕窩品牌為泰國Bwell、肌活以及馬來西亞燕窩產品。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燕窩在中國境內的產量少,全球的燕窩大多數來自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中高端消費群體對燕窩的需求逐漸增長,儘管燕窩目前以國貨消費為主,但進口消費趨勢日益明顯。
  • 澳大利亞保健品巨頭受疫情影響宣布將裁員
    澳大利亞保健品企業澳佳寶8月25日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上一財年(2019年7月-2020年6月)利潤下降超過60%,企業因此將裁員約10%。 這是2019年8月29日拍攝的兩名工人在位於澳大利亞雪梨的澳佳寶總部工廠工作。
  • 人民日報:為何中國老人不信醫生信保健品?
    日前,一則新聞讓人心痛:四川一名73歲的老人拒絕就醫,寄希望於家門口的保健品商家,去世後留下一屋子保健品。病危了不相信醫院,而是相信保健品,難道保健品比醫院管用?像「京香華壽」這樣所謂的保健品公司,有自己的「套路」:以「健康講座」為名,藉機向老人誇大保健品功效,一步步使其陷入保健品營銷陷阱中。
  • Brauer亮相中國國際健康產品展覽會 市場表現受關注
    展會現場,澳洲知名兒童營養品牌Brauer(蓓澳兒)舉行了進駐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發布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談聖採、澳大利亞駐滬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劉冰、Brauer集團亞太區總經理Louie Coorey、Brauer集團亞太區市場經理Cara Wu以及營養學博士王春玲等各界人士親臨現場,共同見證了澳洲兒童營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和成果。
  • 保健品100%是騙人的,真相是這樣嗎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加,在健康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導致各類保健品層出不窮。補氣血的、排毒養顏的、護肝護眼的還有最常見的補鈣等等一系列保健品,可謂是消費者想補什麼,保健品廠家就生產什麼。 然而,這一片繁華之下卻是一地雞毛,保健品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累累差評。
  • 澳大利亞部分代購店倒閉
    央視財經援引據ABC News(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消費者在海外代購量大幅下降,澳大利亞諸多品牌受到衝擊,其30%的代購專賣店倒閉,熱銷的嬰兒奶粉也出現滯銷情況。出於安全考慮,中國消費者傾向於選擇在中國生產或儲存的產品。還有一個原因是物流中斷,人們不會等那麼久時間收貨。   受此影響,在澳大利亞,最受中國消費者喜歡的一款嬰兒奶粉目前也正面臨供應過剩的問題。
  • 助眠保健品有依賴性嗎?失眠患者必看!
    2019年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報告顯示,中國2016年的失眠現患率為15%。也就是說當年有2億人口存在睡眠問題礙,睡眠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奢侈品"!隨著澳洲產品代購的大熱,近年來失眠患者們把目光投向澳洲助眠保健品。他們想了解助眠保健品有依賴性嗎?在澳大利亞,保健產品被歸類於輔助藥物,受澳大利亞藥物管理局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