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7日 17:40 來源:
CCTV.com消息(媒體廣場):新華每日電訊——兩會特刊
兩會期間,各大報刊都推出了關於兩會的專版特刊,我們今天的百裡挑一,就來關注一下各大報刊的兩會專題方面的內容。
今天的《新華每日電訊》在「兩會特刊」的首頁報導了6號舉行的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記者招待會的相關話題。在大標題中,報導特別指出,農村低保制度將徹底解決絕對貧困問題。
報導援引全國政協委員王志寶的話說,中國計劃到2010年基本解決全部絕對貧困人口的貧困問題,我對實現這目標非常樂觀。而陳耀邦委員在回答有關農村低保制度問題時說,近年來,農村低保問題在東部特區,特別是一些比較富裕的地區,已經解決得比較好,今後的重點是要解決中西部地區農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問題。
除了關注三農問題,委員還對振興傳統文化、建別墅打高爾夫、引導民間戒除奢侈之風等等問題有所評議,其中,對於奢華之風,朱英璜委員坦言道:「這和政府的引導有關,人大應該檢查政府的錢是如何花的。」
人民日報——兩會特刊
今天的《人民日報》在兩會特刊裡同樣關注了「三農」問題。文章的標題是:現代農業 迎面走來。文章從多個方面,介紹發展現代農業的好時機、多舉措和新認識。
就農業的現代化如何推進,文章強調,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當然,「人」的問題是核心。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民的現代化。在同一版面中,文章給出了一些農民代表關於新型農民的言談。來自四川雅安的毛珍蘭代表說得好,發展偏遠地區的農村經濟,急需四種新型現代農民:有文化的、懂技術的、會經營的、肯奉獻的。具有這四種素質的農民才能更快地改變貧困山區的面貌。而來自農業部的會外聲音則特別提醒,培訓農民的內容,除了文化科技方面的培訓,還要包括應對市場能力、法律意識觀念等方面的培訓。
工人日報——兩會特刊
今天的《工人日報》在兩會特刊中強調,科學發展,企業是原動力。文章強調,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他們在企業經營中怎樣理解科學發展,怎樣做到科學發展,對於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至關重要。「人」仍然起到的是決定性的因素。
那麼,怎樣才能實現經濟增長「又好又快」呢?文章特別關注了鋼鐵業。文章說,鋼鐵業是經濟中基礎性、必不可少的行業,但同時又是一個高能耗、高汙染的行業,實現強國夢想,就鋼鐵行業來說,首先就要淘汰落後產能。當然,淘汰落後產能是有阻力的,有時候還來自企業內部。但只要以人為本,真正用先進生產力代替落後,最後一定能克服阻力。
中國青年報——兩會特刊
今天的《中國青年報》在兩會特刊中則關注了醫療改革的話題。報導說,全國政協委員李連達建議,全民非常關注的醫改方案,應該拿到兩會上讓代表委員過過目。他特別強調,在醫改問題上,應該掌握兩條,第一要積極,第二要慎重。所謂積極,是指要抓緊搞,不能總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而「慎重」的意思是要廣泛徵求各界的意見,讓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都有個表達的渠道。這包括一線的醫生患者,醫衛方面的專家,甚至領域外人士。
3月7日兩會聲音
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把節能降耗、保護環境和集約用地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今天,各大報紙還紛紛刊登代表、委員對此發出的聲音。一起來了解一下。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工商大學博士生導師沈蓮清認為,「又好又快」對浙江這樣的先發地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人民日報》)
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願望強烈,但是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GDP的快速增長。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發改委主任邵克文說,過去為了加快發展,一些不該上、不能上的項目也上了。如今,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的錢已經足夠吃飯,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GDP的快速增長。(《人民日報》)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資源型城市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由之路。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鶴壁市委書記王訓智說,如今通過發展循環經濟,用煤矸石造出燒結磚,原來的「垃圾山」都變成「寶山」。(《人民日報》)
「高消耗、高汙染企業活得太舒服。」
——全國政協常委陳清泰認為,企業是選擇資源高消耗、低效益的方式發展,還是依靠技術進步、以提高效率來創造經濟增長,關鍵在於外部給環境給他的壓力有多大。
「建議嚴格中小高耗能企業的節能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黃曉浪提醒說,目前,重點用能企業已經成為當前節能工作重點,但對我國量大面廣的中小高耗能企業尚缺乏有效的節能管理措施,可能成為節能的真空地帶。(《工人日報》)
「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要過富裕生活,資源環境問題必須解決,年年都要盡最大努力。」
——全國人大代表秦池江說,雖然這次國家不再提出年度節能目標,但是節能工作的決心不能變,措施要加強,關閉高耗能燃煤小機組、淘汰落後鋼鐵生產能力,這些中央已經確定的新措施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工人日報》)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
——全國人大代表沈蓮清(《人民日報》)
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願望強烈,但是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GDP的快速增長。
——全國人大代表邵克文(《人民日報》)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資源型城市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由之路。
——全國人大代表王訓智(《人民日報》)
「高消耗、高汙染企業活得太舒服。」
——全國政協常委陳清泰(《科技日報》)
「建議嚴格中小高耗能企業的節能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黃曉浪(《工人日報》)
「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要過富裕生活,資源環境問題必須解決,年年都要盡最大努力。」
——全國人大代表秦池江(《工人日報》)
責編:肖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