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新華每日電訊——孩子們,你們過得好嗎?

2020-12-16 央視網
進入[朝聞天下]>>
專題:六一兒童節

    央視網消息(朝聞天下):今天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兒童節專版」,長篇通訊記錄了一群有著不一樣經歷的可愛孩子們的心聲:

    4歲的宋馨懿是地震遺孤,在大地震中失去了父母和右腿。兒童節來了,她最想做的是想見「寶爺爺」,就是溫家寶總理。小馨懿不知道「總理」是多大的官,但她知道「寶爺爺」住在北京,長得很慈祥,就像自己的爺爺一樣。

    流動兒童萬永敬、萬永利是隨來北京打工的父母到北京的,已經七八年了,現就讀於打工子弟小學,「六一」心願是「讓我們全家都搬進北京的高樓」。

    還有留守兒童董知瑜,12歲,經歷了母親突然病故,父親常年外出對她很少照顧的童年。和一般的孩子相比,留守兒童要面臨很多成長壓力,他們更需要社會的關注和照顧。希望他們都在健康的心理狀態下自信、快樂地成長。

責編:王旭

相關焦點

  • [視頻]新華每日電訊——兩會特刊
    [視頻]新華每日電訊——兩會特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7日 17:40 來源: 進入[媒體廣場下午版]>>     CCTV.com消息(媒體廣場):新華每日電訊
  • 歡迎訂閱《新華每日電訊》報
    歡迎訂閱《新華每日電訊》報   《新華每日電訊》報是由新華通訊社主辦和出版的對開八版大信息量綜合性日報,以展示新華社新聞精品為主旨 《新華每日電訊》報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內容的嚴肅性與形式的生動活潑相統一,堅持大信息量與透徹的分析洞察相統一,被譽為"消息總匯",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新華每日電訊》報內容豐富、全面,形式新穎、獨特,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和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高度讚譽,也受到了全國廣大讀者的歡迎。
  •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都...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都...政務 本文原標題:《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
  • 《新華每日電訊》報 徵訂進行時
    《新華每日電訊》是新華社出版的時政大報,是國家通訊社全媒體新聞矩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報紙上的新華社」。新華社所有形式的報導,都是《新華每日電訊》的稿源;新華社優秀的編輯記者,都是《新華每日電訊》的「天團」。
  • ■每周新語_新華每日電訊
    即日起,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推出「每周新語」專欄,為您精心搜羅過去一周最熱新詞、最潮新語。  過去一周,有哪些你必須知道的新詞?我們一起「漲姿勢」吧——Wi-Fi航班  指的是飛機上可以使用手機,能夠連WiFi的航班。
  • 訂《新華每日電訊》送新華社重點報刊紀念郵折!
    訂《新華每日電訊》送新華社重點報刊紀念郵折!2020年6月27日活動區域全國活動詳情1、活動期間通過中國郵政在線訂閱渠道(中國郵政微郵局微信、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中國郵政APP)成功訂閱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184期)《新華每日電訊
  • 「老讀者」致信《新華每日電訊》:「只因十六年前多看了你一眼」
    工作的第二年,我在朋友辦公室裡與《新華每日電訊》相識。沒多久,我就上郵局訂購了2004年度的《新華每日電訊》。我還記得那份報紙上有一篇新華社記者周偉和胡錦武採寫的《外出打工:最怕什麼?最氣什麼?最悔什麼?——傾聽三位農村打工者的心裡話》。當時農民工話題是關注的熱點。我看到配圖裡農民工憂鬱的眼神,不禁為報導中農民工的艱辛而感到心酸。
  • 高橋大市場交易回暖,引起《新華每日電訊》關注報導…
    高橋大市場交易回暖,引起《新華每日電訊》關注報導… 2020-10-08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李仁虎一行來高新區採訪
    原標題:《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李仁虎一行來我區採訪      據高新區政府網報導 12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李仁虎一行來高新區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帶動創業就業等方面的工作舉措和成果」進行採訪,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森陪同採訪,高新區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孟凡農熱情接待了採訪組一行
  • 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中央媒體為何聚焦楊浦?
    連日來,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等多家中央主流媒體的報紙上都出現了楊浦~這些媒體為何聚焦楊浦!……新華每日電訊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新華每日電訊》 2020年8月7日 頭版楊浦濱江,百年「工業鏽帶」變身百姓「生活秀帶」,市民遊客近悅遠來;浦江對岸,30年開發開放,阡陌農田裡崛起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的現代化新城……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
  • [西藏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
    [西藏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我區最美鄉村建設和阿里新發展新變化 《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我區最美鄉村建設和阿里新發展新變化
  • 《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頭版聚焦...
    連日來,   《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   等國內主流媒體頻頻@德清。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聚焦   我縣「兩山」實踐之路   今天,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刊登   《讓葉子變成票子的領頭人》   關注我縣「兩山」實踐之路。
  • 新華每日電訊:家史·家譜·自傳 普通人筆下的歷史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記者王京雪攝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京雪   這家門店有些特殊,顧客來「買」的多是自己寫的書。他們大都不是什麼作家,沒有為人熟知的名字,只是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作為一個上世紀80年代的文學青年,當過老師,組過詩社,下海經過商,45歲的時候,塗金燦忽然冒出出書的念頭,並由此發現商機:「人生過了一半,有了些總結。推己及人,覺得人家可能也有些總結想寫,既然如此,不如把這個當成生意來做。」  既然名人可以立傳出書,普通人為什麼不行呢?
  • 繩上傳奇-新華每日電訊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荒、李坤晟  今年9月16日,中心最大風力17級的超強颱風「山竹」,自菲律賓向廣東沿海肆虐而來,尚未通車的港珠澳大橋首當其衝。  這座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的大橋,設計最大抗風能力為16級。
  • 李仁虎任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社長,曾任《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
    李仁虎任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社長,曾任《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 新華社 2016-12-23 10:33 來源:澎湃新聞
  •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紛紛...
    今天,   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   《光明日報》、《經濟日報》、   新華社《高管信息》、浙江衛視等   國內主流媒體上都出現了德清~   這些媒體為何聚焦德清?   都報導了哪些內容呢?
  • 【新華每日電訊】一警一匪30年:中學時代他便知道他,多年以後他...
    以下文章來源於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王井懷等 新華每日電訊新華社主辦《新華每日電訊》。有生命力的閱讀,有溫度的人和事。「沒做過刑警的警察,從警人生是不完美的。」上世紀90年代,警察圈裡流行的這句話讓孫冀下了決心,參加了天津市公安局的內部遴選。1997年6月1日,通過內部遴選,孫冀前往天津市公安局五處大案隊報到,成為一名刑警。這一年,孫冀24歲。
  • 報導|《新華每日電訊》頭版關注天津:住進「陽光」享幸福
    對於20多年沒住過「陽光房」的朱麗英來說,告別10平方米的棚戶「小黑屋」,住進80多平方米的滿屋陽光中,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讓她「好幾宿睡不著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從2017年起,天津市實施市區棚戶區改造「三年清零」行動計劃。
  • 追尋奮鬥者的腳步|三門這個群體在新華每日電訊頭版亮相
    5月1日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在頭版報導《這個春天,追尋奮鬥者的腳步》三門縣心湖社區「巾幗志願服務隊」7名網格員工作照在頭版非常搶眼2月11日晚11點,已入被窩的柯夢月接到指令,其轄區內一小區有1名出租戶有可能跟疑似對象接觸過,需立刻排查。由於電話聯繫不上,柯夢月二話不說,馬上趕到小區出租戶家中核查,最終排除疑慮,返回家中已是凌晨。「為及時了解各類人員的健康情況,我們每天都要打幾百個電話,對管控對象建立『一人一檔』,並詳細記錄他們的行動及健康等情況,幾乎天天忙到深夜。」
  • 《新華每日電訊》刊發文章:希望小學今「而立」——寫在中國首個希望小學的30歲生日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 5月19日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刊發記者周暢、吳慧珺、陳諾、劉方強採寫的文章《希望小學今「而立」——寫在中國首個希望小學的30歲生日》。1990年5月19日正式落成的它,如一粒種子,在大別山深處「破土」:30年來,它見證了孩子們走出大山,走向希望;它和兩萬多「兄弟姐妹」一起,改寫了無數人的人生,點亮了無數個夢想和未來。下午2點,是金寨縣希望小學「元老級」教師餘淦的數學課,他走進教室,輕車熟路地打開「班班通」,在電子白板上播放起課件,30年前那塊斜靠在牆上的木質黑板冷不丁地「撞」入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