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紛紛...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20-11-02 19:27 |德清發布

  連日來,

  德清好聲音不斷,

  在主流媒體頻頻亮相!

  今天,

  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

  《光明日報》、《經濟日報》、

  新華社《高管信息》、浙江衛視等

  國內主流媒體上都出現了德清~

  這些媒體為何聚焦德清?

  都報導了哪些內容呢?

  一起來看

  ↓↓↓

  中央主流媒體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主流媒體均在頭版刊發同一篇文章《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各地城鄉基層黨員幹部群眾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聚焦德清黨員幹部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指導基層工作、發展縣域經濟提供指引!

  //人民日報//

  //新華每日電訊//

  //光明日報//

  //經濟日報//

  一起來看具體內容!

  ▼

  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高管信息》

  今天,

  新華社《高管信息(浙江)》第773期

  刊登《「垃圾革命」的德清實踐》

  ▼

  一起來看具體內容!

  ↓↓↓

  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湖州市德清縣一直作為民生大事來抓,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形成了全民參與、全鏈管理、科技賦能的德清模式。截至目前,該縣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資源化利用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成功創建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33個、省級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示範村12個;榮獲2019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優秀單位。

  全民參與 推動垃圾分類落到實處

  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如何讓公眾了解分類、願意分類、方便分類?多年來,德清縣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勵措施,群眾的垃圾分類意識不斷增強,分類實效顯著提升。

  50個生態綠幣兌換一塊洗衣皂,150個綠幣兌換一支牙膏,300個綠幣兌換6卷垃圾袋…家住下渚湖街道上楊村的陳生根來到了該村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點,計算著自己的72枚生態綠幣可以兌換多少日用品。凡是參與垃圾分類且分類正確的家庭,每天就能獲得2個積分,同時廚餘垃圾量在1公斤以下獲得2個積分,過1公斤的可獲得3個積分,1個積分可兌換1枚生態綠幣…這是下渚湖街道的「生態綠幣」獎勵機制。

  上楊村村主任王毅立說:「要讓農戶真正搞懂垃圾分類,僅僅通過宣傳,接受度並不高。而通過『生態綠幣』兌換生活用品,農戶垃圾分類意識順利實現了從『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轉變。截至目前,下渚湖街道生態綠幣基金帳戶已有1344.7萬生態綠幣。」

  「再仔細檢查下,垃圾不能分錯,否則明年咱們家汽車要沒地方停了。」乾元鎮北郊社區居民劉傳法常常會提醒家人要正確垃圾分類。得益於社區創新制定出臺的垃圾分類與車位管理結合的方式,小區停車井然有序,垃圾分類精準率達90%。乾元鎮是德清的老縣城,轄區內不少小區基礎設施老舊,且無物業。停車難、垃圾分類難等管理問題日益突出。北郊社區將停車位與垃圾分類獎懲機制掛鈎,激勵作用立竿見影。

  莫幹山鎮旅遊業發達,民宿數量眾多。為了從源頭上控制生活垃圾產生,從今年7月1日起,莫幹山鎮酒店民宿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此外,莫幹山鎮還在庾村民國風情街設置了自助取袋機,過往遊客只要有需要,通過微信掃一掃取袋機上的二維碼,完成支付即可。從自助取袋機獲取的塑膠袋採用生物降解塑料是可降解的環保袋,在滿足日常使用的同時,又能減少塑料汙染。

  從政府引導到全民參與,志願者是不可忽視的一抹亮色。每天清晨5時,洛舍鎮砂村村的「桶嫂」方勝平就起身了,6時多就準時「上崗」,在自己負責的小組檢查農戶垃圾分類是否正確。「每天勸退了多少人?哪戶人家垃圾分類自覺?」方勝平在本子上一一詳細記錄。在德清縣,像方勝平這樣的桶嫂已有4000多人。德清縣婦聯主席吳敏瑾介紹,婦女是垃圾分類的重要參與者,發揮婦女的作用,能夠撐起垃圾分類「半邊天」。

  全鏈管理 形成垃圾處理完整閉環

  2017年,德清縣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百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區、市),在農村垃圾分類概念和資源化利用率方面,得到了國家住建部的肯定。2018年,德清縣實現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覆蓋,並成功入選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優勝縣。

  德清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邱連榮介紹說,德清的農村之所以能把垃圾分類做成「全國樣板」,得益於德清縣的「一把掃帚」。2014年開始,德清在全國率先實施「一把掃帚掃到底」城鄉環境管理一體化新模式,有效破題「垃圾圍村」,城鄉環境得到顯著提升。同年,在阜溪街道五四村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並逐步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六年來,德清縣不斷深入推進「垃圾革命」,著力優化前端分類、中端收運、末端處置三大環節,形成垃圾處理完整閉環。並在全省出臺了首個垃圾分類縣級地方標準規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範》,為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奠定了基礎。

  每天早上8時,家住武康街道祥和一區的張坤山在屋裡將垃圾分完類,熟練地將垃圾投放到了相應的垃圾桶內。9時30分,分揀員開始清理桶內的垃圾。隨後,垃圾會有專人統一來收,其中易腐垃圾將被運往垃圾資源化利用站進行資源化利用。

  今年3月17日,德清縣31個條件成熟、基礎較好的小區成為首批「撤桶並點+定時定點」試點小區。成為試點小區後,祥和一區產生了新的變化。在小區北門入口處,一座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處臨路而立,內部投放處設有其他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和易腐垃圾桶。每天上午6:3-9:30和下午17:30-20:30對外開放。

  張坤山已經在這裡生活20多年,對「撤桶並點+定時定點」的模式感觸很深:「過去每幢樓前都有一個大桶,什麼垃圾都往裡扔。特別是夏天,臭味燻天,別提多難受,現在有了分類投放處,大家不僅開始分類投放了,還有分揀員負責打掃衛生,整個小區乾淨整潔。」目前,德清縣169個小區已有153個居民小區實施「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收集模式,居民投放準確率達95%預計到今年年底,將實現該模式全覆蓋。

  回收後的垃圾如何處理?在2018年,德清縣建成了全國首個城鄉環境生態綜合體示範基地。該基地以快速微生物處理為核心技術,對易腐垃圾進行就地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循環利用。2019年,城鄉生態環境綜合體示範基地擴容,日處理能力從原本的44.7噸提升至54.7噸。

  為進一步深化「4+3+N」體系建設,在今年9月建成「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建築垃圾」大型處置中心,預計建築垃圾年處理達55萬噸,大件垃圾及園林垃圾年處理15萬噸,極大解決全縣大件園林、建築三大類垃圾難收集、難儲存、難處理的「三難」問題,同時制定《德清縣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建築垃圾(含裝修垃圾)收集運輸處置管理辦法》,形成高效常態化管理機制。

  科技賦能 探索垃圾分類智慧管理

  2018年,德清縣基於「數字鄉村一張圖建設,開發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智能管理系統。此後,德清縣不斷探索「智能化十垃圾分類」新模式,以科技力量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更精準、收運更高效、監管更有力」的目標,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再上新臺階。

  朱如新是舞陽街道城山村的一名垃圾收運員,每天他將帶有晶片的廚餘垃圾桶放在特製的稱重器上,通過智能管理系統,設備便會自行完成垃圾稱重、積分計算、拍攝照片並實時上傳。在確認農戶垃圾分類率達標後,老朱才將垃圾裝進車。

  今天垃圾收集得怎麼樣?收了多少垃圾積了多少分?村委的電子屏幕上,所有信息一目了然。「通過分析數據,我們逐項量化分析,形成農戶獎勵積分排名、檢查人員工作率排名村工作排名等信息。同時有針對性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指導、提升農戶參與積極性和分類準確率。」城山村村委委員黃丹丹說。

  目前,德清縣已在村、鎮(街道)、縣三級建立了生活垃圾分類智能管理系統,構建起實時監管、結果量化、分類工作可視化、多部門信息聯動的科學監管體系。

  李麗麗在武康街道五裡牌路經營著一家水果店,每天下午,她會點開手機上的「我德清」小程序,看到附近一輛「鐺鐺車」即將開到店門口,李麗麗趕緊將分類好的腐爛水果打包。「先看『鐺鐺車』的位置,提前分好垃圾,投放精準又迅速。」李麗麗說。「鐺鐺車」是指分類收集沿街商鋪垃圾的收運車。

  為方便沿街商戶投放垃圾,德清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聯手縣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運用德清地信企業技術,為43輛垃圾收運車輛安裝上高精度定位終端。每輛收運車藉助全國北鬥增強系統「一張網」,實現對車輛動態亞米級的實時高精度定位,並通過回傳到德清城市大腦平臺的數據,及時獲取車輛行駛軌跡。

  在這款小程序上,不僅顯示了周邊收運車輛的數量,還標明了每輛收運車的顏色以及相應的收運類別。為實現垃圾精準投放,43輛不同的「鐺鐺車」不同的收運時間,並細化了收運的垃圾類別。目前城區沿街商鋪的垃圾分類參與率達100%,投放準確率提高至85%以上。

  「前端分類抓精準、中途收運抓高效、末端處置抓綜合利用,加快推進垃圾治理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路徑創新。」德清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邱連榮表示,接下來,德清將進一步擴大垃圾分類智能管理範圍,在生活垃圾四分類全貫通的基礎上,將建築、大件、園林三大類垃圾的數據也納入管理平臺,實現生活垃圾全種類、全領域、全流程智能監管。

  (作者:王鈺涵)

  浙江衛視《正午播報》

  今天,

  浙江衛視《正午播報》單條播出

  《2020全球未來出行大會在德清舉行》,

  來看視頻~

  ☟☟☟

  10月29至30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智能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聯盟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全球未來出行大會在德清舉行。

  大會以「出行科技連結未來城市」為題,就如何從戰略上重視新興出行科技產業發展、建設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出行科技產業體系展開討論。

  來自科技企業、出行公司、整車廠的企業代表與行業專家將從智能基礎設施、技術創新、商業模式、智能汽車、智能交通與智慧城市的協同發展等方面展開發表主題演講,共同探討如何在新一輪汽車變革、出行變革、城市變革以及給三者的有機協同中識別並挖掘發展機遇、培育新的發展動能並為產業發展打造良好環境。

  10月30日上午、下午將各同期舉辦兩場主題峰會,四場主題峰會將分別圍繞「打造全球電動清潔的出行城市方案」、「大數據在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中的應用與聚合」、「打造未來自動駕駛城市」和「未來出行運營商峰會」四個主題,採取主旨演講與圓桌沙龍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探討「如何構建成熟高效的城市電動化出行模式」、「大數據在智慧出行與智慧城市的應用生態」、「城市智能化出行運營示範」、「整車與運營商的合作新業態」等焦點問題,集行業之思推動創新,為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此外,在本次大會上,百人會還將發布兩份重磅報告:《未來城市出行藍皮書(2020)》與《重塑出行:共享出行與自動駕駛的融合進化》,分析當前出行行業的發展態勢,並為未來發展提供研究支撐。

  不斷唱響好聲音,

  德清,加油!

  -END-

  編 輯:吳嬌媚、錢卓飛

  審 核:胡 瑛

  瞰·德清

  秋日莫幹

  攝於德清莫幹山

  智慧德清拍客:136----4111

1604316422000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中央媒體為何聚焦楊浦?
    連日來,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等多家中央主流媒體的報紙上都出現了楊浦~這些媒體為何聚焦楊浦!……新華每日電訊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新華每日電訊》 2020年8月7日 頭版楊浦濱江,百年「工業鏽帶」變身百姓「生活秀帶」,市民遊客近悅遠來;浦江對岸,30年開發開放,阡陌農田裡崛起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的現代化新城……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
  •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都...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都...,《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都在關注貴州的這件事》今天,《人民日報》用了兩個整版以圖文形式刊發《決戰脫貧攻堅中的多彩貴州》,報導貴州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和呈現出的新面貌。
  • 央媒看茶鄉|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人民網等中央主流...
    先後邀請中央駐桂、自治區、百色市主流媒體到凌雲開展「脫貧攻堅凌雲行」、「兩會一賽」和文旅扶貧等進行全方位宣傳報導;組織本級體記者(通訊員)深入各鄉(鎮)、各領域採訪報導,挖掘亮點經驗,推出先進典型。主動出擊,發出黨的聲音,傳播正能量。截止目前,中央級媒體採用稿件516條,自治區級媒體採用稿件387條,在《右江日報》等市級媒體基本實現了天天有凌雲「身影」。
  • [視頻]新華每日電訊——兩會特刊
    [視頻]新華每日電訊——兩會特刊 ]>>     CCTV.com消息(媒體廣場):新華每日電訊——兩會特刊    兩會期間,各大報刊都推出了關於兩會的專版特刊,我們今天的百裡挑一,就來關注一下各大報刊的兩會專題方面的內容。
  • [西藏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
    [西藏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我區最美鄉村建設和阿里新發展新變化 《人民日報》和《新華每日電訊》分別刊發報導:關注我區最美鄉村建設和阿里新發展新變化
  • 《新華每日電訊》報 徵訂進行時
    《新華每日電訊》是新華社出版的時政大報,是國家通訊社全媒體新聞矩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報紙上的新華社」。新華社所有形式的報導,都是《新華每日電訊》的稿源;新華社優秀的編輯記者,都是《新華每日電訊》的「天團」。
  • 歡迎訂閱《新華每日電訊》報
    歡迎訂閱《新華每日電訊》報   《新華每日電訊》報是由新華通訊社主辦和出版的對開八版大信息量綜合性日報,以展示新華社新聞精品為主旨 《新華每日電訊》報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內容的嚴肅性與形式的生動活潑相統一,堅持大信息量與透徹的分析洞察相統一,被譽為"消息總匯",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新華每日電訊》報內容豐富、全面,形式新穎、獨特,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和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高度讚譽,也受到了全國廣大讀者的歡迎。
  • 近日,中央省媒紛紛報導湘東,看看他們關注了什麼……
    國慶期間新聞聯播、新華每日電訊、人民日報、江西衛視相關央媒、省媒體「大咖」紛紛把目光對準湘東,聚焦報導!▲2020年10月4日,CCTV-1《新聞聯播》報導湘東新華每日電訊▲2020年10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登《江西農業強「筋骨」》報導湘東
  • 《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頭版聚焦...
    連日來,   《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   等國內主流媒體頻頻@德清。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聚焦   我縣「兩山」實踐之路   今天,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刊登   《讓葉子變成票子的領頭人》   關注我縣「兩山」實踐之路。
  • 訂《新華每日電訊》送新華社重點報刊紀念郵折!
    訂《新華每日電訊》送新華社重點報刊紀念郵折!2020年6月27日活動區域全國活動詳情1、活動期間通過中國郵政在線訂閱渠道(中國郵政微郵局微信、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中國郵政APP)成功訂閱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184期)《新華每日電訊
  • 「老讀者」致信《新華每日電訊》:「只因十六年前多看了你一眼」
    工作的第二年,我在朋友辦公室裡與《新華每日電訊》相識。沒多久,我就上郵局訂購了2004年度的《新華每日電訊》。我還記得那份報紙上有一篇新華社記者周偉和胡錦武採寫的《外出打工:最怕什麼?最氣什麼?最悔什麼?——傾聽三位農村打工者的心裡話》。當時農民工話題是關注的熱點。我看到配圖裡農民工憂鬱的眼神,不禁為報導中農民工的艱辛而感到心酸。
  • 高橋大市場交易回暖,引起《新華每日電訊》關注報導…
    高橋大市場交易回暖,引起《新華每日電訊》關注報導… 2020-10-08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李仁虎一行來高新區採訪
    原標題:《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李仁虎一行來我區採訪      據高新區政府網報導 12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李仁虎一行來高新區圍繞「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帶動創業就業等方面的工作舉措和成果」進行採訪,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森陪同採訪,高新區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孟凡農熱情接待了採訪組一行
  • ■每周新語_新華每日電訊
    即日起,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推出「每周新語」專欄,為您精心搜羅過去一周最熱新詞、最潮新語。  過去一周,有哪些你必須知道的新詞?我們一起「漲姿勢」吧——Wi-Fi航班  指的是飛機上可以使用手機,能夠連WiFi的航班。
  • 中央和省級媒體聚焦黃石現代港口城市建設
    8日至9日,中央駐鄂和省級12家主流媒體齊聚黃石,就我市港口融合發展和農村路建設成果進行了集中採訪調研。由人民日報、新華社、湖北日報等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實地探訪了黃石新港港區、黃石新港現代物流園、大冶茗山、金牛等多個鄉鎮,感受黃石新港港口建設、多式聯運發展、配套物流運營以及農村路建設等發展成效。8日下午,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黃石新港港口碼頭和黃石新港現代物流園,詳細了解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多式聯運發展。
  • 這個假期,中央媒體致敬勞動奮鬥中的鐵路人
    、新華社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 多家中央媒體報導了鐵路人的故事 點讚他們立足本職、步履不停 昂揚向前的奮鬥姿態 為鐵路安全暢通運輸護航 《
  • 李仁虎任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社長,曾任《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
    李仁虎任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社長,曾任《新華每日電訊》副總編 新華社 2016-12-23 10:33 來源:澎湃新聞
  • [視頻]新華每日電訊——孩子們,你們過得好嗎?
    進入[朝聞天下]>> 專題:六一兒童節    央視網消息(朝聞天下):今天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兒童節專版」,長篇通訊記錄了一群有著不一樣經歷的可愛孩子們的心聲:    4歲的宋馨懿是地震遺孤
  • 《新華每日電訊》刊文肯定我市一所中學打破唯生源論創新教學,是哪所?
    同時,古麗中學新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高中畢業生,參加全省學業水平考試合格率達到99%,超過較多的省級重點中學,並且有一批學生在省、市各類學科競賽中脫穎而出。  作為一所縣級民辦中學古麗中學每年招收新生往往需要等到當地各所公辦中學招滿後才能招收。因此,剩下好生源的新生極少。
  • 【省級以上報紙】省級以上報紙有哪些 省級以上報刊有哪些
    【省級以上報紙】省級以上報紙有哪些 省級以上報刊有哪些 省級以上報紙有哪些 第一部分:各級黨報 中央級:光明日報、經濟日報、解放軍報、人民日報 省級:安徽日報、北京日報、大眾日報、福建日報、甘肅日報、廣西日報、貴州日報、海南日報、河北日報、河南日報、黑龍江日報、湖北日報、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