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400公裡以上,這3款新上市純電動汽車選SUV還是家轎?

2020-12-27 易車網

隨著新車型的增多,純電動汽車的續航焦慮似乎正逐漸變成過去式。今年下半年以來,工況續航400公裡以上的車型越來越多,秦EV、帝豪EV、e5、北汽EU5、宋EV、傳祺GE3 530、榮威Marvel X等等,這些車型都成為當下市場上的主流純電動車。然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3款在上個月剛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看看這3款車比之前的老款車型提升了哪些內容。

長安逸動EV 460

補貼後售價:11.79萬元起

工況續航裡程:405km

長安逸動EV 460於10月18日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價區間為20.34-21.54萬元,綜合補貼後價格區間為11.79-12.99萬元,綜合工況下最大續航裡程可達460公裡。外觀方面,新車造型基本和燃油版保持一致,細節之處增加新能源車型標識。前臉採用蝶翼式設計,雙螺旋格柵上下一體,激流式LED大燈採用藍色元素點綴。另外,新車側面配備17英寸五幅運動輪轂,尾部增加EV標識,前臉車標和前保險槓等區域也採用了藍色進行裝飾。車身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740*1820*1530mm,軸距2700mm,提供30餘處儲物空間,專用設計大容積車門杯架和後排扶手帶限位式杯託等。

內飾方面,逸動EV 460的內飾與燃油版車型的差別依舊不大,新車配備多功能方向盤,同時方向盤底部平底設計略顯運動感,此外新車還配備全液晶儀錶盤以及10.25英寸的中控屏。在配色和材質方面,新車採用雙色設計,材質上加入了大面積的銀色金屬飾板、鋼琴烤漆飾板以及帶有仿縫線設計的軟性材質,車內整體質感比較出色。值得一提的是,新車換裝了全新樣式的電子擋把,想必是考慮到大部分車主的用車習慣,所以其並沒有採用時下電動車廣泛使用的旋鈕式換擋機構。配置方面,新車提供Nappa真皮座椅、電動天窗、森林空氣淨化系統、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智能胎壓監測、定速巡航系統、電子駐車系統、自動大燈和帶電加熱功能的六向電動調節座椅等。在科技配置方面,新車搭載了新版inCall 3.0智能車載互聯繫統,集成倒車影像、藍牙、導航、語音控制和手機互聯等多項功能,inCall-EV遠程助理APP能實時監控車輛狀態;

動力方面,逸動EV460搭載了一臺XTDM10電動機,最大功率為100kW,峰值扭矩245N.m。電能則來自於容量為52.56kWh的三元鋰電池,綜合續航裡程為405km,60km/h等速狀態續航裡程可達460公裡。此外,新車支持快充,充電45分鐘即可充滿電量的80%,並全系標配電池環境管理系統。

東風風行S50 EV

補貼後售價:12.99-14.99萬元

工況續航裡程:410km

東風風行S50 EV在10月14日正式上市,新車補貼後售價12.99-14.99萬元,全系共有運營型、豪華型以及旗艦型三款車型可選;其中,售價12.99萬元的運營型主要面向網約車運營公司;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僅有13.99萬元的豪華型和14.99萬元的旗艦型兩款能夠選擇。

相較於老款車型來說,變化主要集中在內飾的全面換新以及續航裡程的增加,外觀則依舊延續老款車型的模樣。外觀方面,此次升級後的2019款東風風行S50 EV與老款車型基本保持一致,仍然採用了大片的藍色裝飾以凸顯其新能源身份。新車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705*1790*1540mm,相比老款車型,長度增加40mm,寬度增加14mm,軸距依舊為2700mm。

內飾方面,新款風行S50 EV進行了全面換新。與老款車型相比,新車取消了位於方向盤及中控臺位置上的藍色飾條。集成多媒體系統的7英寸懸浮式液晶屏搭配由傳統機械式+液晶屏所組成的儀錶盤。

動力方面,新款風行S50 EV依然配備與現款車型參數相同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90kw,最大扭矩280N.m。新車主要在電池容量方面進行了升級,由老款車型的38.09kWh提升到57kWh,綜合工況下續航裡程達到了410km。官方給出的慢充時間為11h,0-80%的快充時間為45分鐘。除此之外,新車由扭力梁式非獨立後懸掛升級為多連杆獨立後懸掛。此外,東風風行S50EV整車提供8年或16萬公裡質保,運營車輛電芯提供4年40萬公裡質保,非運營車輛電芯提供8年15萬公裡質保。

廣汽三菱祺智EV 530

補貼後售價:13.58-13.98萬元

工況續航裡程:410km

廣汽三菱祺智EV530於10月13日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兩款不同配置的車型,分別為鋒行版與智行版,兩款車型享受補貼後的全國統一售價為13.58萬元與13.98萬元。新車工況續航410km,三電系統質保8年15萬公裡。

外觀方面,祺智EV530雖然是廣汽三菱旗下車型,但從整車的設計方面看,其與廣汽新能源GE3 530基本沒有太大區別。車身尺寸也和廣汽新能源GE 530保持一致,其長寬高分別為4337*1825*1640mm,軸距2560mm。兩車僅在前保險槓的設計及車身部分細節上有所差別,祺智EV530的輪圈樣式與GE3 530略有不同,車尾的尾標也換成了"祺智EV"字樣。

內飾方面,祺智EV530的內飾設計與廣汽新能源GE3 530的區別,只是前者少了中控臺頂部那塊可顯示電池電量及續航裡程的小屏幕。值得一提的是,祺智EV530也配備了廣汽騰訊車聯AI系統,其最大的優勢在智能語音、QQ音樂、社交出行、實時導航、一鍵找樁服務這五個方面。

動力方面,祺智EV530搭載最大功率為132kW、峰值扭矩290N·m的永磁同步電機,最高車速156km/h。三元鋰電池組能量密度為160wh/kg,工況續航裡程410km,60km/h等速續航裡程為530km。在快充模式下,30分鐘可從0充至80%電量,慢充模式需8小時充滿。

聲明:本文由易車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易車網。

相關焦點

  • 純電動汽車選哪種電池
    純電動汽車選哪種電池 2020-12-14 02:06 來源: 白雲亭 對於電動汽車來說,電池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電池的好壞決定著汽車的續航等諸多方面,那麼在購買純電動汽車時
  • 華泰汽車集團新款純電動suv的特點
    華泰汽車廣州車展,XEV260  回顧中國目前的新能源電動車市場,國產品牌的產品,開始為這個民族市場帶來一定的生機,在高速發展的前提之下,華泰汽車集團也抓緊商機,推出了多款的新能源汽車,與此同時,在原來舊款的汽車基礎上面,進一步的推出多個不同版本,滿足不同類型的車主的需求。
  • 純電動汽車怎麼開空調?要溫度還是要續航
    冬天已經悄然來到,行駛過程中開空調可是少不了,那純電動汽車怎麼開空調呢,會影響續航嗎,可能很多車主也有類似的疑問,下面就一起了解了解吧!新能源汽車雖然不用燒油,但是其續航裡程、快速充電問題,一直是消費者比較關注的。就目前而言一些高端純電動汽車綜合續航裡程可達400公裡以上。一般的車型也達到了300公裡以上,只要不經常跑長途,純電動汽車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 新能源汽車菲斯塔純電動續航實測
    雖然時下純電車型的續航裡程普遍都在400km以上,更有甚者達到6、700km,然而,還是有不少消費者因為官方標定的續航裡程「虛」望而卻步,有的車主遇到號稱NEDC續航500多公裡的電動車,跑了一半就沒電的情況,甚至遇到夏天不敢開冷風、冬天不敢開暖風的局面。那麼,汽車廠商們宣傳的續航裡程都是忽悠人的麼?如何選購續航裡程真實的純電動車?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純電動車的續航問題。
  • 純電動汽車排行,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
    ,不過現在有什麼續航高,而且值得購買的純電動汽車嗎?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小編整理的純電動汽車排行榜前十名,看一看有哪款純電動汽車適合你。特斯拉Model 3北汽EC定位微型車,市場指導價雖然是十幾萬,但是補貼後售價僅需4.98-7.18萬的價格還是相當有優勢,續航裡程分別為156、162和261公裡。江淮iEV系列
  • 純電動昂希諾,遠不是500公裡的續航這麼簡單
    因此,一些老牌豪華品牌入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卻並未掀起波瀾,主要是因為續航裡程遠不如自主品牌,比如奧迪e-tron,800,000輛新能源汽車只續航400多公裡,很難滿足「嗜遠性」的中國消費者。但是除了自己的品牌,真的就沒有別的可以打嗎?絕對沒有!北京現代昂希諾純電動車去年年底上市,終於讓自主品牌有了緊迫感。技術,成就世界領先的續航裡程。
  • 2020年1月最值純電動汽車盤點!第一款性價比超高!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史上最大力度的補貼退坡政策,其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將市面上大部分低續航以及低檔次的車型橫掃一空,現在整個純電動汽車市場應該算已經完成了第一波正式的洗牌。
  • 拜騰汽車續航400公裡,可是什麼時候能買到車?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化發展的領域,為了進一步搶佔新能源風口,近些年來國內湧現出很多新品牌,並且大多專注於純電動汽車。比如說雲度、裕路、騰勢、前途等新品牌,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最近又有新品牌拜騰來襲。BYTON Concept搭載了一款長125cm、高25cm的全尺寸屏幕,並且橫跨了整個中控臺,比奔馳E級那款屏幕還霸氣。雖然是一款概念車,但畢福康博士提出這塊屏幕也會配備在量產車上。相信這樣的大屏幕設計肯定能得到大多數國人的追捧。關於這款中控屏,還支持手勢控制,語音控制,畢竟很少有人能坐主駕駛室夠到屏幕末端。
  • 第一批新能源電動計程車,續航400公裡!兩年後「縮水」到這個數
    因此在國內外很多地區,都在提倡新能源汽車,並且比較受歡迎的就是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第一批新能源電動計程車,續航400公裡!兩年後「縮水」到這個數!在生活中很多車友們為了節省油費,也為了避免工作日限號,會選擇購買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是靠電力輸出,雖說購買汽車的價格與燃油車一般無二,但是後期不用擔心油耗與油費的問題。
  • 日常代步通勤車 推薦四款續航能力強的純電SUV
    眾所周知的,對於純電動車來說,很多消費者的顧慮就是其的續航能力。同時,很多汽車廠商也針對續航這個問題做了很多優化和提升,導致現如今市場上也有不少續航能力高達500公裡的純電動車,把它們用作通勤代步車還是綽綽有餘的。小鵬G3作為逐漸崛起的造車新勢力其中的一個品牌,小鵬汽車也算是塵埃落定了。
  • 續航400公裡,第一款純電動,苑叔聊沃爾沃XC40 Recharge
    沃爾沃的第一款純電動車型來了,它是基於XC40基礎上而來的車型,命名為XC40 Recharge。造型方面,純電動的XC40中網採用封閉式,且和車身同色,樣式依舊顯得飽滿、幹練。由於是純電動的結構,所以原來的發動機艙也已經變為儲物空間。
  • 繼續退坡,2021年買純電動汽車補貼多少?
    純電動汽車 續航裡程在300公裡以下的純電動汽車沒有補貼,其實這跟2020年的政策一樣。續航裡程在300~400公裡的,補貼1.3萬元。續航裡程大於400公裡的,補貼1.8萬元。 插電式混動 插電式混動汽車,純電狀態續航裡程低於50公裡的沒有補貼,續航裡程大於50公裡的,補貼0.68萬元。
  • Aptera發布純電三輪車,續航1600公裡,百公裡加速3.5秒
    日前,一家名為Aptera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發布了一款全新純電三輪汽車,新車採用了雙門兩座的布局,在配備100kWh電池組的情況下,純電續航裡程可達1000英裡(約1600公裡)。這家名為Aptera美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從2009年就已經開始推出純電動汽車了。
  • 八款超高性價比的純電動汽車一覽:電池續航超300km!
    先冷靜,2019-2020年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補貼趨勢是持續退坡,因為政府對車企提出了技術升級進步的要求,續航250公裡的補貼每輛車增加了1000元。信號已清晰:車企加碼續駛裡程,咱消費者也喜歡續航更長,性價比高的電動汽車。還記得去年市場上,北汽、江淮、長安、奇瑞等主流車企比拼的續航裡程是200km。
  • 電動汽車哪家強?一文看盡全球17家電動汽車品牌續航、充電及售價
    奧迪Q4 e-tron 奧迪發布了下一款純電動車型;Q4 E-tron SUV,比普通的E-tron小,這款車於3月初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亮相。緊湊的Q4仍然有很好的衝擊力,280英裡的續航裡程、雙電機、總輸出功率225KW。
  • 續航1600公裡的倒三輪電動汽車 曬一天增加102公裡
    續航1600公裡的倒三輪電動汽車 曬一天增加102公裡2020-12-11 17: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近日,美國新能源汽車初創公司Aptera發布了一款名為Aptera 3的全新純電三輪汽車。 官方宣稱配備100kWh電池組的情況下,純電續航裡程可達1000英裡(約1600公裡)。   據了解,Aptera早在2009年就推出純電動汽車,隨著2011年融資失敗,這家公司便消失在了公眾的視野中。這次回歸可以說滿血復活。
  • 蔚來ES8勁敵來襲,綜合續航超700公裡,百公裡加速僅6.5秒
    隨著資本的介入,國內新勢力汽車企業接連登場,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因為紮根本土,在車型的設計上,往往更好的切入消費的痛點,更適合消費者的需求,梅爾格今天所說的模型,正是「非主流選手」,其口號是「行駛裡程無憂的智能電動汽車」、我們知道電動汽車必須要充電,電池不足會讓人恐慌,電池用完了更麻煩
  • 續航最高734公裡 Exagon Furtive-eGT純電動超跑倫敦發布
    來自法國的Exagon汽車公司日前宣布,將會在7月16日至19日於英國倫敦HurlinghamClub舉辦的SalutetoStyle活動上,發布旗下全新Furtive-eGT電動超跑。這款車於2013年的日內瓦車展上亮相,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內飾科技都非常有趣,採用了鑄鋁車架,碳纖維材料車身,整車僅重124公斤,配備雙氣泡風格的車頂,突出的擴散器。
  • Scania發布純電動卡車 續航裡程達250公裡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Scania發布了首款純電動卡車,新車的續航裡程高達250公裡,可以在進行全天作業後安全返回充電地點。如果需要延長續航裡程,司機可以在休息時使用快速充電樁為卡車充電。
  • 不算不知道,主流純電動車型一度電都能跑多少公裡?
    為了探索這個問題,我們收集了各個級別的主流純電動車型NEDC續航裡程及電池容量數據,看看在工信部數據面前,到底誰才是同級第一。微型電動車首先是微型電動車,也就是目前市場上消費群體最多,平均價位最低的車型。對於這部分車型,受制於車身尺寸的原因,電池包往往無法做的很大,要想提升整車續航表現,能做的更多還是在電機效率上進行優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