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才兒童,8歲會8種語言,11歲上哈佛,成年卻被送進精神病院

2020-12-25 有知社

北宋有名的文學家王安石曾經寫過一篇散文,名叫《傷仲永》。說的是在江西有一個叫方仲永的神童,從小聰明無比,但是他的父親卻淺顯的想要用他賺錢,最終一個天才變成了一個普通人。這個故事裡仲永不是自己選擇後半生做一個平庸之輩的,但在國外,有一個天才。8歲會八種語言,九歲就在哈佛進行講座,可他後來自己卻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最終被送進精神病院。

這位天才名叫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出生於1898年4月1日。他後來經過檢測,智商超過了250,是有史以來智商最高的人類。鮑裡斯·席德斯是他的父親,說起來,威廉算是一個試驗品,他的父親在他的身上做了一種實驗。鮑裡斯是當時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醫學博士,他開始學心理學是因為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為此,他給自己的兒子也取了這個名字,為的就是不忘恩師。

在兒子還沒有出生之前,鮑裡斯就開始對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視和發展,在威廉出生後。鮑裡斯做起了實驗,好驗證他的幼教理論。根據他留下的書籍記載,威廉在剛出生的時候只能說是一般聰明,在經過實驗之後,他開始能自我學習,並對各類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鮑裡斯也發現,這樣的行為會伴有嚴重的強迫症。

威廉不能忍受上菜的時間晚一分鐘,那樣他會很難受。威廉的母親也支持鮑裡斯做這項決定,他們兩都是猶太人,從俄國逃難去的美國。巧的是兩人都是醫學博士,在這樣的教導下,威廉成長得很快。兩歲的時候他自學了拉丁文,三歲又自學希臘文。四歲的時候,他就可以用希臘文來閱讀荷馬史詩,用拉丁文閱讀高盧戰爭。

他就是一個舉世無雙的天才,別人在這個年紀走路都還搖搖晃晃,而他已經能靜下心來看古希臘最優秀的文學作品。六歲,威廉對解刨學還有邏輯學感興趣,他的父母沒有給予他任何幫助,有的只是引導。大概是受父母影響,6歲的時候,威廉成功通過哈佛大學入學測試。他的人生熠熠生輝,從四歲到八歲的年紀,他就已經寫了四本書。

到八歲的時候,威廉已經學會八種語言,分別是拉丁語、希臘語、法語、俄羅斯語、希伯來語、土耳其語、英語,以及自己發明的一種新的語言,被稱為Vendergood。少年的輝煌到這裡還沒有結束,9歲他再次通過哈佛大學的入學測試。只是他的父親不讓他過早的入學,10歲,他開始修正哈佛大學邏輯學教授書稿的錯誤。

11歲,他成功的進入了哈佛大學,他幾乎可以說是哈佛大學年紀最小的學生。威廉沒有學習語言也沒有學習哲學、解剖學,而是研究高等數學和天體運動。11歲的年紀,他就可以在哈佛的數學俱樂部演講四維體。當時有麻省理工的教授表示,威廉將來會成為偉大的數學家,甚至會是這個領域的領袖級人物。

但他的人生並沒有按照這樣的軌跡走下去,17到21歲他在哈佛教書,學生的年紀都比他大,因為不善於教書,一年後辭職離開。21歲,他參加社會主義者May Day遊行。被判18個月,然而威廉的父母對此非常失望,認為他需要改造。送他去了精神病院,不過一段時間之後又把他接了出去,23歲,成年的他避免所有跟數學有關的事情,只從事體力活這一類的工作。

威廉從年幼時的天才少年,變成了一個普通人。為什麼這位智商最高的神童會有這樣的下場,恐怕還得是他父母教育的原因吧。後來威廉如此憎恨數學,何嘗不是一種對自己神童的經歷進行反抗。46歲的時候,他死於腦中風。他的後半生一直都在逃避父母的安排,而他父親因為他開創的席德斯式教育法卻得到了極高的評價,成為最受歡迎的九種育兒方式之一。

相關焦點

  • 「悲劇天才」8歲會8種語言,11歲考入哈佛,成年卻被關入精神病院
    前人的智慧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具有價值的文化遺產。智商是我們評斷一個人是否聰明最直觀的標準,正常人的智商通常在85-115之間。而一些神童、天才的智商通常會達到150-200,甚至超過200。神童、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有著許多許多,諸如阿基米德、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霍金。這些都是天才神童。
  • 悲劇性的天才:8歲會8種語言,11歲被哈佛錄取,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這個人就是威廉·詹姆斯·席德斯,這個名字我們大家可能都不是非常的熟悉,但是他真的非常的聰明,他在出生後的第六個月就可以念出很多金屬元素,八個月就認識了地球和月球,十八個月就能夠自己看報紙,八歲就會說八種語言,十一歲就被哈佛破格錄取,但是這樣聰明的一個人最後卻進入了精神病院,這是為什麼呢?
  • 他是天才兒童,8歲會8種語言,11歲讀哈佛,最後卻被送進精神病院!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也是一位神童,甚至比方仲永厲害得多,他8歲以前就自學8種語言,9歲被哈佛錄取,16歲獲得學士學位,而且「幸運」的是,他擁有一位全力支持、培養他的父親。 就在所有人認定他會大有所為,成為舉世聞名的數學家時,他卻被父親送去了精神病院,最後死於腦中風,他是誰?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 天才的悲劇:7歲被哈佛錄取,8歲會8國語言,最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天才也有煩惱」,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縱使許多人年輕時候希望自己的人生不平凡,但無法否定的是,我們在經歷著別人已經經歷過的,又或者別人在經歷著我們已經經歷過,但天才卻不一樣,他們智力超群,可能天生就有著很高的天賦,因此在很多人看來,他們並不普通。
  • 他智商高達260,8歲精通8種語言,11歲上哈佛,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傷仲永的故事眾所周知,一個天才的誕生讓所有人羨慕,為人稱道,但是一代天才的隕落也讓所有人扼腕嘆息。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他的父親是一位哈佛心理學教授,他從小威廉一出生就很重視對他的教育,他正是這個傳奇的締造者。
  • 悲劇天才少年:7歲上哈佛,8歲會8種語言,後被父親送入精神病院
    17世紀的時候,看到蘋果落地,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19世紀的時候,發明大王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而天才愛因斯坦創造了相對論。而在20世紀的時候,也還有這麼一位天才,他叫做威廉·詹姆斯·席德斯,7歲的時候考上哈佛,8歲的時候已經學會8種語言,可後來為什麼會被自己的父親送到精神病院呢?
  • 8歲會8種語言,11歲入學哈佛的「神童」,現在的生活卻讓人惋惜
    2歲的時候就能夠看懂《紐約時報》;4歲能閱讀希臘文寫成的《荷馬史詩》以及用拉丁文寫成的《高盧戰爭》;6歲就掌握了解剖學和亞里斯多德寫成的邏輯學;8歲通過考試考入了MIT入學;能熟練運用拉德語、丁語、英語
  • 史上智商最高的神童,9歲通過哈佛入學測試,成年後進了精神病院
    天才、神童,這樣的字眼無論何時都會引發關注,不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生就比別人家的聰明,為此不惜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但教育孩子遠不止讓孩子學習知識那麼簡單,今天就來講一個真實案例。故事的主人公曾被評為「史上智商最高的人」,名氣很大,他的父親也很以兒子為傲。但這位神童成年後居然被送進了精神病院,為什麼呢?
  • 美國天才男孩:8歲會說8國語言,16歲哈佛畢業,23歲後只幹體力活
    威廉於11歲進入哈佛8歲會8種語言,11歲進入哈佛但鮑裡斯在生活中表現出嚴重的強迫症,如果在現實中沒能達到他所期望的結果,他會表現得非常焦躁不安。兒子威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他逐漸帶大的。威廉兩歲開始學習外國語言,四歲時便能夠通過希臘文閱讀荷馬史詩。6歲之時便能夠自學解刨學以及亞里斯多德邏輯學,同時他開始自己寫書。兩年之後,8歲的他順利通過哈佛大學的入學考試,但父母看他年齡太小,便沒有將他送到學習。不過在這個時期,他已能夠流利地使用8國語言來交流,他甚至還自創了一種語言。
  • 他是世上最聰明的人,8歲會8種語言,9歲被哈佛錄取,卻少人認識
    他是世上最聰明的人,8歲會8種語言,9歲被哈佛錄取,卻少人認識。 像是這位男子,他是世上最聰明的人,8歲會8種語言,9歲被哈佛錄取,卻少人認識。
  • 7歲考上哈佛,不到10歲掌握8種語言,21歲進了精神病院
    8個月的時候,他就會使用鍋碗盆等各式各樣的餐具。看到這你是不是很驚訝,然而真正讓人覺得恐怖的還在後面。他出生後18個月,已經開始閱讀紐約時報。2歲時開始自學並精通拉丁文。3歲時開始學習希臘文。當他4歲時已經可以跟希臘文老師只用希臘文進行交流。而且在自學語言的同時,他還精通的掌握了數學,在7歲時以優異的數學成績通過了哈佛的入學測試。不過由於對自己成長沒太大的幫助,他並沒有立刻入學讀書。
  • 8歲上大學,9歲讀博:天才兒童的成長之路,真的有我們想像中那樣順利...
    4歲開始上小學,6歲跳級到高中,僅1年後,他就因為學校的課業實在過於「簡單」和「無聊」,要求參與一個阿姆斯特丹的學術醫學研究項目,並被允許。 8歲,Laurent 進入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專業,入學9個月就學完了電氣工程專業的全部課程。
  • 8歲上大學,9歲讀博,天才神童火爆網絡,父母卻慘遭頂尖大學炮轟
    今年剛剛才年滿9歲的小 Laurent 長得軟萌可愛,一笑起來簡直萌化人心~Laurent 的智商高達145,會說4國語言,學習天賦驚人。4歲開始上小學,6歲跳級到高中,僅1年後,他就因為學校的課業實在過於「簡單」和「無聊」,要求參與一個阿姆斯特丹的學術醫學研究項目,並被允許。
  • 英國10歲男孩會11種語言 聽覺催生語言天才(圖)
    敏銳聽覺「催生」語言天才學漢語闖入全英總決賽  英10歲男孩會11種語言  對多數10歲男孩而言,玩耍是他們的最愛,能和夥伴玩到大汗淋漓是每天最期待的時刻。然而英國10歲男孩亞朋·夏爾馬卻對語言情有獨鍾,小小年紀已熟練掌握11種語言。英國《每日郵報》29日撰文,講述了這個語言天才的故事。  今年已學會五門外語  亞朋家住英國中西部奧爾伯裡,母語是英語。由於父母都是印度裔,亞朋年幼就能說一口流利的印度語。亞朋的父親是一所女子學校的教師,母親是當地社區小學的教學助理。
  • 痴呆兒子8歲學會6種語言,16歲獲雙博士,一切奇蹟源於天才教育法
    倫敦學院兒童健康協會和兒童救助慈善機構共同研究的結果指出:孩子在三歲之前,尤其是出生到一歲的階段,大腦的發育速度是成年人的兩倍。在這一段編故事的過程中,大腦會不停的構思劇情,重複敲打細節,可以很好的鍛鍊記憶力,並且加之動作以及語言的方式,可以進一步的增加記憶力。
  • 與梁啓超齊名的美籍天才,15歲會8種方言,是中國現代語言先驅
    他是曠世奇才,曾與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一起被稱為清華「四大導師」,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他教過物理學、數學、哲學、中國音樂史、中國語言、漢語語法等課程。 其博學強知令人驚嘆,他就是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中國現代音樂學先驅的趙元任。
  • 把神童送入精神病院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被一些人認為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但他的人生成就也僅止步於此了。他4歲就能閱讀希臘文的《荷馬史詩》,11歲就進入哈佛大學讀書。成年後,他的父母曾想把他送入精神病院。他去世的時候一貧如洗,職業是做體力活的勞工。威廉的一生有些悽慘的意味,但他的父親倒是十足的成功人士。
  • 全球智商最高的人,IQ接近300,11歲入哈佛讀書,取得什麼成就?
    但哈佛也不想錯過這樣的天才人物,於是讓他11歲再來讀書。 由於暫時不能進哈佛讀書,席德斯的父母便尋思著讓他先幹點別的,於是天才席德斯隨隨便便找了點事做,比如又自學了幾門語言,比如通過了MIT(麻省理工學院)入學測試,10歲那年還發現了哈佛大學某教授書稿裡的錯誤
  • 「天才」尹希:8歲自學微積分,31歲成哈佛年輕教授,為何不回國
    從這句話裡面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殘酷的邏輯,那就是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少天才,而且天才的厲害之處真的讓我們這些平凡人都感覺到難以企及,這似乎是一種以努力和智慧都無法比擬的天賦。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他8歲就自學微積分,31歲居然就成為了哈佛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 世界上會語言最多的人會多少種語言?
    接著,這封信的作者講的是他祖父的故事,他的祖父是一個從沒有上過學的西西里島人,但是他顯然有學習語言的天賦。雖然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但是他竟然能說70種語言,還會讀會寫其中的56種。為了保護郵件作者的隱私,我們姑且稱他為N。 這封伊妹兒是2003年10月發給倫敦學院大學退休語言學教授迪克·哈德森(Dick Hudso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