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0日 10:37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合肥日報報導,2009年金秋,合肥一年一度的文化盛會再次上演。有意思的是,第三屆文博會的主題定為「紀念品,買得起的藝術」。正因如此,文博會辦成了親民盛會,形形色色的展品接上了地氣,收穫了巨大的成功。
當年10月16日~18日,3天時間裡,交易十分火爆,展館內外拎著大包小包「收穫頗豐」的市民隨處可見。尤其是最後一天,「有經驗」的市民蜂擁入場,場館幾乎爆棚。主辦方負責人回憶說,當時的場景如今想起來仍然讓人激動不已。
非遺亮相 引發觀眾爆棚
張蘇宣筆、京劇系列臉譜、吳山鐵字、葫蘆烙畫、剪紙等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紛紛亮相,是第三屆文博會的一大特色。
在本屆文博會上,群眾看到了宣城宣筆宣紙、蕪湖鐵畫、界首彩陶、靈璧奇石、徽州三雕、阜陽剪紙等,同時也看到了徽州木雕的最新作品,黃山市徽州區的雕刻家蔣永青的大型木雕「和諧徽州」就首次在文博會上亮相。
據當事人回憶,這塊木雕以樟樹為原料,長312釐米,高220釐米,厚7釐米,採用傳統徽州木雕雕刻技法,生動再現了古徽州府繁華時期官民同樂的情景。
令人震撼的還有「安徽文房四寶主題展」,其中問世不久的巨型宣紙讓人眼前一亮,這種宣紙俗稱「三丈三宣紙」,紙長11.5米,寬3.05米。每生產一張這樣的紙需要40名工人配合操作,可謂宣紙中的「巨人」。
大師出手 絕活輪番上演
李昌鴻大師是紫砂一代宗師顧景舟的得意弟子,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紫砂藝徒、首屆紫砂接班人。第三屆文博會期間,李昌鴻與弟子組團來肥,還帶來了「天下第一壺」等紫砂精品作品。這個奇作「天下第一壺——東坡提梁」高3.5米、寬1.80米,曾在2000年榮獲金氏世界紀錄。
雖說沒有「天下第一壺」的霸氣,但來自阜陽的剪紙大師團也堪稱文博會上人氣最旺的團體,阜陽剪紙研究會副會長陳震與多位剪紙大師在現場進行的剪紙表演和展示,令現場觀眾佩服不已。而陳震在現場展示的多幅包公經典故事剪紙作品更讓合肥的老百姓備感親切。
Q版包公 打造合肥紀念品
第三屆文博會上,一個300平方米的充滿「合肥特色」的展臺備受關注,其中「本地造」的動漫作品《黑臉大包公》最為搶眼。該劇系列動漫產品讓很多小朋友流連忘返,特別是Q版包公仔一露面就受到孩子們的熱捧,很快就被一搶而空。
文博會上的「創意合肥文化論壇」也很受期待,第三屆該論壇的主題就是如何打好「包公牌」。論壇上,主辦方著力聚焦包公文化紀念品的研發,組織邀請有關包公文化研究學者、旅遊策劃專家、紀念品開發專家、紀念品生產廠家共聚一堂,共商包公文化旅遊紀念品發展大計。而Q版包公仔的新鮮出爐,給專家們提了一個醒——包公文化旅遊紀念品並非一定要嚴肅,可愛的形象同樣會大受歡迎。(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