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在中國傳統養生文化中,腳的地位很特殊。所謂「人老腳先衰」,又雲「養樹護根,養人護腳」,這確實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因為腳是離人體的供血系統是最遠的,是身體的末端,一旦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腳最普遍的反應就是發涼。
因此,不少人尤其鍾情於泡腳。但是這種情況,在寶寶的身上卻很少看見。
還在為孩子光腳操心?寶媽莫煩躁,孩子光腳還有這些好處
我的同學小趙,最近就碰上了一件傷腦筋的事情。
如今氣溫陡降,小趙都準備換羽絨襖了,可他家那學會走路沒多久的寶貝兒子,卻總是喜歡光著小腳丫在客廳臥室跑來跑去。
小趙向來愛好養生,自然知道腳的重要性,哪裡會任這小傢伙「胡鬧」。
於是麻利的給小傢伙換上棉襪,穿上虎頭小棉鞋,可只要小趙一個不留神,小傢伙就把腳上的「累贅」脫了個乾乾淨淨。
提起這事兒,小趙總是想不通:「這小子是真抗凍啊!都這個天了,他怎麼就不怕冷呢?」 我在好笑之餘,也是感到奇怪,難道真的是小傢伙先天身體好的緣故嗎?
1. 寶寶討厭束縛小腳丫
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幾乎所有的成年人在幼兒時期,都不大喜歡穿襪子,甚至是穿鞋,哪怕是在冬天。
原因也很簡單,不喜歡腳上被束縛住的感覺。而且小孩子本就精力旺盛,哪裡有片刻停下的時候。
剛剛開始穿襪子的小朋友,無時無刻不感覺到自己的行動似乎被襪子束縛住了,因此下意識的就會想脫掉自己的襪子。
此外,民間一直有個說法,小孩子「火力旺」,用現代醫學解釋,那就是孩子的新陳代謝要比成人旺盛得多。
再加上孩子的運動量大,身上的熱量一直在向外發散,腳上穿上襪子,熱氣就散不了,容易捂汗。
這種感覺無疑是深受孩子厭惡的,因此孩子也就會無時無刻都想去掉這層束縛。
2. 腳的敏感期到了
關於寶寶腳的敏感期,著名的育兒專家李躍兒就曾表示過:
「孩子到了腳的敏感期,一個現象就是哪裡不乾淨就往哪裡走,他是通過足底末梢神經的感受來促進大腦神經元之間建立連接。」
所以,在這個時期,襪子無疑成了寶寶的探索周圍世界的最大阻礙。
3. 脫襪子成了寶寶的遊戲項目
有寶媽抱怨,自己剛給寶寶穿上襪子,一個轉身,寶寶就給脫了下來。就這樣穿了脫,脫了穿。
後來寶媽瞧著寶寶一臉興高採烈的表情,終於回過味兒了,合著小傢伙以為是做遊戲呢。
而且,聰明的寶寶更是敏銳地察覺到,自己一旦脫了襪子,就能贏來家長的注意,因此更是樂此不疲。
一些寶寶無聊的時候,也喜歡脫襪子解悶,甚至是把襪子蓋在臉上,或者脫了襪子,抱著小腳丫就往嘴裡送,各種憨態,不一而足。
1. 刺激腳底穴位,促進血液循環
在中國的經絡學中,足底板的穴位尤其多,一代醫聖張仲景的著作《傷寒雜病論》有載,足底穴位有近60餘處。
而且這些穴位常常與人體臟腑相連,故而中國傳統養生手段之一,就是對足底進行按摩或者艾灸。
寶寶光著小腳丫到處亂跑的過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未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腳底按摩,同時也是在刺激寶寶的臟腑,促進寶寶身體的血液循環。
2. 會對孩子身體的平衡感更有利
紐西蘭著名的兒科專家穆雷蘇就主張,可以通過刺激孩子腳上的神經末梢,使大腦區域接受傳來的電信號,使孩子擁有更好的平衡感。
此外,這種方式更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提升寶寶的智力水平。
3. 預防扁平足等現象
寶寶的小腳丫畢竟還沒有發育完全,過早地給孩子穿上鞋,其實從孩子身體發育的角度來看,是不利於孩子腳足發育的。
如果孩子經常光著腳活動,也可以起到對腳部肌肉、骨骼、經絡的鍛鍊。
現在孩子扁平足的現象也不算少,赤腳走路對孩子的足弓發育也是很有利的,可以有效改善扁平足情況。
1. 注意寶寶活動範圍是否安全
寶寶赤腳的天敵,無疑是各種碎玻璃、尖銳的石子和釘子等等,畢竟這種狀態下,寶寶的小腳丫是零防護的,極易受傷。
其次就是注意清潔問題,地上人來人往,各種細菌密布,一旦寶寶意外足底受傷,致使細菌感染髮炎,那寶寶就有得苦頭吃了。
2. 保暖不能忽視
寶寶的確是「火力壯」「熱力足」,可是也要分一定環境和時間。春夏尚可,一旦適逢秋冬之交,如果家裡還是陶瓷地磚,那家長就不能再隨著寶寶性子來了。
必須強制給寶寶穿襪子、穿鞋,說到底寶寶的抵抗力相對來說還是太弱,寒氣入體,極易引起腸胃方面的疾病。
3. 要注意寶寶雙腳衛生情況
即便光腳,但由於孩子經常到處亂跑,還是容易出腳汗。而地上的細菌又太多,一些寶寶還喜歡把腳往嘴裡送的遊戲,因此,關於寶寶腳部的清潔,就不得不上心。
每次寶寶晚上休息之前,家長一定要及時把寶寶雙腳清洗乾淨,可也以用酒精先給寶寶雙腳進行消毒,然後再用熱水清洗。
寶寶不穿鞋襪,不知道讓多少家長為之頭疼甚至氣惱。其實,只要溫度不低,環境安全,家長們也大可不必為之揪心,畢竟赤著小腳丫,對孩子的身體也是有一些好處的。
親愛的寶爸寶媽,你們家的孩子也愛光著小腳丫嗎?快來評論區分享你的經歷吧!
關注我,每日獲取科學實用的育兒乾貨!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