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轉瞬,新的學年又如陌上秋光般緩緩展開。在這個深情的金色秋天裡,郗校長以一場開學演講讓全校師生如沐春風,被智慧之甘露浸潤了身心,激勵了鬥志與精神。
這次的演講,洋洋灑灑五千言,落筆皆華章。郗校長演講主題為「傳承發展衡中精神,同心共築中國夢想」,存志、立德、堅守,層層遞進,句句鏗鏘,以杜鵑泣血般的殷切期許,向衡中2020屆畢業學子及新學期即將追求卓越的新學生寄予了厚望,並希望所有衡中學生都能成為行業精英、人民英雄、國之棟梁,傳承先人之志,為生民立命,為國家謀富強,為天下開太平。
作為語文人,我不僅聽到了演講中的引經據典,行文流暢,珠圓玉潤,字字珠璣,我更深切感受到了文章中的深度、高度、廣度、溫度和熱度。我相信,臺下所有師生聽此演講都同我一樣熱血沸騰。作為衡中人,我們深知肩膀上的擔子重若千鈞,前路唯有風雨無阻、砥礪前行,方可在新時代教育形勢下巍巍而立,鑄成中國教育精魂。
郗校長的演講,我品讀了多遍,從高度、深度以及情感的渲染等方面做了細緻的分析。生動的講話不僅是給衡中全體師生上的新學期至關重要的關乎人生、關乎國與未來、關乎民族大義與國家使命第一課,演講稿本身更是一篇動人心魄,醍醐灌頂的出色的作品,本文試從語文角度,賞析學習一二:
一、氣貫長虹,層次分明。郗校長的演講,全文共5000餘字,開篇回顧迎擊疫情挑戰,20年高考續寫傳奇給人以振奮;結尾牢記腳下之路,未來走得更壯麗給人以希望;中間分「存志、立德、堅守」三個層次鋪展開來。從行文之中可以看出此篇演講稿鏗鏘有力又不失華美,有理有據,有情有聲,氣勢貫長虹,字字皆震撼。猶如諸葛亮之《出師表》,道盡一位憂國憂民的中學校長對學子們的殷切期盼,道盡一名身負強國教育夢使命的男兒對中國教育前景的責任。其筆墨超曠,若天馬脫韁,可謂是華辭萬丈。
在立志這一層,校長結合電影《八佰》、結合總書記講話、結合儒聖王陽明、結合偉人毛澤東,向衡中學子們殷切敦促,希望所有衡中學子能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亮起修養與德行的明燈,像一道光一樣照亮自己,照亮別人,做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新道德的實踐者,位卑不忘憂國,以德立範,在收穫成績之外,品質無瑕、志存高遠,贏在綜合素質。
二、句句承情,字字深刻。郗校長的演講,每一個字都是精雕細琢之後的智慧成果,每一句話都極具渲染力,有政治高度、有思想高度、有智慧深度。這些肺腑之言,不提一個情字,但字句之間處處都蘊含了對民族、對國家、對黨、對衡中學子、對衡中教師的厚意深情。校長從任正非談華為入手,說到了新時代複雜的國際形勢,說到了改革開放後中華民族所取得的偉大歷史成就,也提及了衡中歷屆學子在社會各個領域裡叱吒風雲的驕人戰績。郗校長是衡中變遷的見證者,也是改革開放進程中的熱血奮鬥者,但他知世事無常,青春短暫,所以寄期望于衡中新一代學子,希望學子們前路永不止步的攀登,為祖國、為團隊、為國家挺身而出,向電影中的八百壯士一樣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全力以赴。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從演講中,我們可以看出校長有著掛懷國家與民族、民生與建設的偉大情懷,這份情懷落於文字,便成為了情深意重的寄語,耕耘在衡中千萬熱血少年的心頭,鞭策他們在新時代的奮進徵途書寫衡中學子光輝卓越的青春風採。
三、章法縱橫,畫龍點睛。郗校長的演講,在我讀來,猶如警世良賦,是能激勵衡中少年的巨作,是能在師生心中激起萬丈巨浪的長篇,是一名教育界躬耕者的心聲,是對衡中學子乃至中國青年深深期許的萬語千言。此文首尾呼應,下段和上段完美過渡,文章章法縱橫、格式明晰、長短適宜,內涵厚重,可以看出行文者學富五車的文字功底,以及布局文章格局的統籌能力。在文章的最後,校長從「不失勇氣、不墮志氣、不減銳氣、不染戾氣、增長才氣、保持朝氣、補足心氣、充滿底氣」等八氣為這個氣勢恢弘的開學演講篇做了精彩的總結,扣人心弦,餘韻無窮。他說他很喜歡那句叫「存千秋之功,成萬世之業,必待非常之人」的話,這句話,就是校長演講中的點睛之筆,更是每一個做事求真奮鬥者的心聲。
「君子乾乾,不息於誠。」校長以數千良言,對即將踏入新學期徵途的學子寄託了傳承發展衡中精神,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殷切厚望。這篇文章亦將成為我等教育人教學之旅中的導航,伴我們在新一輪的挑戰中乘風破浪。其間的文字、句法、經典以及引申義,都可為我們寫文、著書注入智慧能量,讓我們深入學習,勇於踐行,用行動寫出氣勢磅礴的時代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