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鳳鳴》的熱播,讓楊超越大火了一把,但也有很多網友覺得她佔用了真正熱愛演戲的人資源,更有王思聰這樣的大佬喜歡吐槽楊超越。從參加《創造101》一夜爆紅,儘管她鮮有成績卻受人追捧,似乎幸運之神永遠眷顧這位「無知」少女。
也因為她的錦鯉體質,被做成了風靡全網的祈福圖。但也因為她太幸運,成功來得太容易,讓很多人覺得才不配位,直到我觀看了《奇葩說》第六季中楊超越的兩次發言,才發現原來我們對她的誤解很深。
雖然楊超越中學輟學,沒念過幾年書,但是不妨礙她的表達能力和演講能力。辯論精緻窮時,她從自己沒錢買裙子入手,言之有理地回歸自己的論點,精緻窮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幫助自己賺更多錢。辯論救畫還是救貓,她針對辯手的價值和情感,很快反駁:畫又大又重,你怎麼知道搬得動?
翻閱她在《創造101》中獲獎感言,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演講的技巧,但卻用樸實的語言和高深的共情能力打動了無數的人心,讓她成為青銅王者,成為億萬觀眾羨慕的錦鯉。
比如,在有人諷刺她拖成團的後腿時,她說「等我到了海上,我來載著大家」,還有「少一些偏見看到的世界就不會被局限」,「有錢人吃路邊攤就是接地氣,沒錢人吃路邊攤就是窮「,」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就是來自世界的善意」……讓我們看到了她出眾的表達能力。
而她放低自己的自嘲和謙卑,性格中的坦率和真誠,讓她的演說更能打動人心,直擊心扉,也讓她的人生更是一路開掛。
楊超越的傳奇人生正應了吳瓊老師在《孩子一學就會的黃金口才課》書中所講:好的演說力,是孩子未來的通關門票,是孩子的必備能力。真正會表達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過去,我以為培養演講能力就是培養孩子的演講技巧和肢體動作。而《孩子一學就會的黃金口才課》這本書打破了我對培養演講能力的偏見,給了我煥然一新的觀點。
技巧、肢體語言、邏輯固然重要,但是發現孩子演說的天賦,引爆演說的內驅力也需要父母愛的滋潤和及時反饋。書中分享了智慧父母如何做,幫助孩子養成「小小的演說家」。
把3個兒子送進史丹福大學的陳美玲老師講道:孩子在人生路上應該有的素質是擁有夢想。小孩子唯一的工作就是做夢,我希望小孩做的夢是未來的夢,很大的夢,是爸爸媽媽想不到的夢。
如果你聽到身邊的小孩說自己的夢想是當總統,當富翁,你會怎麼做?認為她異想天開,說夢話?但是有一個小男孩在5歲對媽媽說出自己的夢想是「上哈佛,當總統,成為哈佛大學的第51位億萬富翁「時,小男孩的媽媽覺得孩子的夢想特別珍貴,特意把孩子的原話記錄下來,從而鼓勵孩子去努力。著名導演克裡斯蒂·裡比則鼓勵孩子成為領袖的夢想:「是的,你可以的。」
而孩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每周雷打不動地去嘉峪關長城做翻譯,自學西班牙語,準備學法語。因為他認為:一個總統應該會多國語言,應該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他不僅可以非常流利地背誦17本純英文名著,還博覽群書,從百科全書到名著,從汽車類書籍到國學書籍。
帶著這個夢想,11歲的杜兆澤川站在了《超級演說家》的舞臺上,用神採飛揚的自信說出了自己的夢想是上哈佛,成為汽車設計師,成為像歐巴馬一樣的領袖人物。
愛和夢想,是孩子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即使是一捧清泉,也會讓生命之樹綻放勃勃生機。不論是培養孩子的演講能力,還是藝術才能,請為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讓他們在夢想的引領下,在父母的肯定和支持下去乘風破浪。
所以,在空閒的時間,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幫助孩子列出自己的微夢想,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愛好,從熱愛出發,為孩子種下夢想的種子。
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9歲的黎子琳的英文演講視頻火爆全網。流利的英文,意氣風發的演講狀態讓發憷於公眾演講的我驚嘆於小小孩子體內的爆發力。
而她不僅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演講小嘉賓,還是首屆&34;西南選區、全國總決選的雙料冠軍,更是2019年度「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會小低組十強精英選手,堪稱「別人家的孩子」。
在剛剛舉行的「中華少年說·戰&39;好榜樣」成都站複選活動中,我們才從她的媽媽口中得知,黎子琳的優秀來自於豐富的閱讀積累。黎子琳的媽媽認為孩子英語學習好,並不是週遊世界就可以實現的,週遊世界可以開闊眼界,但是打好英語基礎需要堅持不懈地讀萬卷書。從女兒小時候,她就給孩子閱讀原版的英語新聞、繪本或者書籍,來培養孩子的語感。
畢淑敏曾經在文中指出: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
閱讀和表達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大量的知識積累,無法表達出自己的內心。而讀書是普通人實現彎道超車的捷徑,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先哲的智慧,可以領略到人生百態,為演說積累素材。
英國教育家託馬斯·阿諾德認為,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一學就會的黃金口才課》書中講道,有一位媽媽為了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加入了1000天演講打卡,每天堅持錄製一段3-5分鐘演講視頻給老師。沒想到,一個月後,兒子突然對媽媽說:「自己想跟著媽媽一起學演講。」
媽媽很意外,但怕破壞孩子的積極性,就告訴孩子:「我們先堅持100天,達到100天後,我們就去超市買你想買的任何一樣物品。」
5歲的孩子就跟著媽媽一起錄製演講視頻,講故事。為了督促孩子,媽媽還帶動身邊的朋友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建了演講打卡群,從而鼓勵孩子堅持練習演講。孩子們有了演講的社群小舞臺,再加上媽媽們的鼓勵和點評,讓他們更有動力。
而且,媽媽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還會配合孩子的演講主題,搭配不同的服裝。比如演講《三國演義》,就給孩子找來諸葛亮的服裝和扇子,讓演講變得妙趣橫生。不知不覺中,100天就讓孩子養成了演講的習慣。
所以,要想培養孩子的演講能力,最好的老師是父母的陪伴和榜樣,可以讓孩子體會堅持帶來的收穫和喜悅,從而更熱愛演講。
《孩子一學就會的黃金口才課》書中講道:培養孩子的演說力,從來不是讓孩子學習點石成金的演說技巧,而是靠智慧媽媽們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親子時光。
中學就輟學的楊超越能夠一路幸運,成為很多人的夢中情人,離不開她出色的口才和打動人心的演講能力。而演講力,也會讓我們的孩子在多變的時代適應未來,為他們的人生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