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莊稼長在漢江岸上-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9 光明數字報

    漢江川道的人們,用四月的油菜花節給莊稼鳴鑼開道。詩人們說,這是一年莊稼的揭幕戰,是四季歌的序曲。

    從二月,一直到七月,中國的油菜花從南至北、從東至西次第開放。人們用節日向油菜花致敬,表示喜悅與歡迎。漢江岸上的油菜花節,因為一江清水的流淌,從鄉村到城市,把名聲傳向清水所能到達的每一個地方。

    人間四月芳菲盡了,山寺桃花也開過了。桃花、李花、櫻桃花開在莊稼花之前,它們開過,是說明土地徹底醒了,莊稼該上場了。這是大地的詩意,給莊稼打場子,讓莊稼正式上場,給莊稼的開花熱身。

    漢江之岸,秦嶺巴山間,土地進入柔軟期、放鬆期,像鄉村的喜嫁娘,準備了一生的想像,款款地待產。月河水泛桃花汛,油菜花幾乎在所有的川道、臺地、漫坡上開放。農曆清明之後,天氣格外放晴,通往田間的大小道路,都適合追趕節令的腳步。盛大的節日演出,安排在同樣盛大的油菜花田裡,仿佛這裡就是油菜花世界的首都和中央。

    鳳凰山下,月河道上,十萬畝油菜花幾乎是在一個早晨,或一個傍晚,一齊開放的。它們按照一個神聖的指令,在同一個節令栽植,同時開花,然後在五月末一同收穫。油菜籽收穫之後,水稻上場,農人們騰空油菜地,翻耕,引入漢江此時最清澈最溫暖的水,把土地泡軟。水稻的出場,像漢調二黃大戲中的主角,做足了架勢。我總是相信,油菜花熱熱鬧鬧的開場,其實是為水稻熱場子的。你看,它準備出新鮮的菜油,來潤滑勞動的骨骼,讓體內的力量充分燃燒,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月河川道上的十萬畝油菜,它們的油菜籽榨出的菜油,被稱為「富硒菜油」。月河邊有這樣的榨油廠,它們用現代而老式的工藝,用新鮮的油菜籽,榨出新鮮的菜油,沒有添加,只有本色。這樣的菜油有老式油坊出品的風味。色澤暗紅,焦香撲鼻,仿佛是液態的太陽光。漢江岸上的人們以土地出產菜油為榮,來自漢江水澆灌出來的油菜,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成長,他們親手耕作,像自己養大的兒女,怎麼看著都充滿喜愛。

    在月河倒映著的鳳凰山上,那層層疊疊的宇宙圖像般的萬畝明清老梯田,它們從四月開始,油菜花開,洋芋開挖,小麥收割,然後水稻清碧,苞谷迎風拉抻,各樣攀爬的、覆地的菜蔬瘋長,與節令賽跑。在安康三萬平方公裡土地上,壩河、汶水河、蒲河、嵐河、黃洋河、紅石河、石砦河、南江河、洞河、仁河等一百多條有名有姓的河流,它們的兩岸,一律如月河之岸,從油菜花始,莊稼一茬一茬上場,開花的,結果的,地上長的,地下長的,讓所有澆灌它們的河流充滿成就感。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河流才是莊稼的藤蔓,水稻、小麥、苞谷、洋芋是它們的果實。每年從油菜花節開始,河流變得風度翩躚,意味十足,好莊稼讓河流成名。

    水稻在一切有水的地方生長,從五月開始,以至於落霜,水稻才開始收穫,不錯過成長的每一個時間節點,經過時間的考驗,最後顆粒歸倉。它們或者與漢江水合作,或者與高山梯田的堰水合作,或者乾脆就與溝澗之水、雷公的「天水」合作,成全了安康水稻的豐產。在漢江岸上,水稻被安康人賦予另一個正式的名字:水米。這是清水的大作。

    在大巴山深處的南宮山下,數千畝梯田被成規模開發,生產著「富硒米」。那些梯田,都是山澗的清泉所泡,好米因了好水,自然有著好的味道。而且,平均海拔過千米的半山坡地區,雲霧繚繞習以為常,梯田與山林共處,難得的小氣候成全了好莊稼。

    在漢陰鳳凰山中的鳳堰,萬畝明清老梯田,也同樣出好米,名為「禧米」,它就是當地人口中「好米」的意思。南宮山下的「硒米」和鳳凰山中的「禧米」遠銷南方、港澳,一個俗俗的「禧」字說破一切天地間的恩愛。這個「禧」是農人們春節大門上喜慶的門神,長著腳和手,所有見過這個方塊字的人們,心中都蕩起溫暖。

    乾淨的漢江水,就這樣一年年澆灌著古老的莊稼,整個安康地區的十縣區,有機農作物近年大行其道,莊稼重新受寵,使過去遠離故土的人們紛紛返回漢江之岸,回到他們祖輩耕種的農田,從洗腳上田闖蕩他鄉,到挽起褲腿重新下到田土,歷史的輪迴讓人無限感慨。我看到我鄉下的親戚們,在水田裡栽種油菜、水稻,在坡地種上胡豆、豌豆、洋芋;我看到工商企業在鄉下大面積流轉土地,種莊稼,施硒肥,他們讓糧食走出去獲得好名聲;我看到小麥、燕麥、苦蕎重新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並極受歡迎。我還看到鄉村的收糞車重現於夜色下的城鎮,臘月堆肥,正月燒肥,五月漚青肥。在月河川道的家庭農場,我看到農民用雞糞、豬糞、牛羊糞和菜油餅肥種辣椒、西紅柿、小油菜、四季豆、豇豆和最為普通的白菜蘿蔔,我看到秦嶺山區農家的房前屋後到處都種有成架成棚的金瓜,它們夏種秋收,以金紅色成就一方景致。在整個秦嶺巴山的山區,雞大規模被散養,在平利縣西河鎮一個村子,我看到三百畝的豐產桑園套養著兩萬多隻桑雞,它們吃桑園的草、蟲子,喝桑園灌渠的清水,它們為桑園施肥、鬆土。

    漢江是這樣一條大河,她是一棵大樹,大大小小有名有姓的河流是她的枝條,在這樣繁榮的枝條上,結出了各種果實,讓我們能夠如數家珍。好莊稼長在漢江岸上,得益於這一江清水,而莊稼也最能夠詮釋與這一條江有關的一切:比如風俗,比如信仰,比如食物,比如口味,比如歲月與人生,比如四季輪迴。

    (作者為中國作協會員、陝西散文學會副會長)

相關焦點

  • 關於舉辦「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公益活動的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主旋律,順應教育深化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校長專業化水平,由光明日報社主辦,《教育家》雜誌社、光明網承辦,《留學》雜誌社、人民教師網協辦的「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 光明日報社行政人員招聘公告-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創刊於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辦,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思想文化大報。作為黨中央指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作為黨和國家聯繫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始終堅持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在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法律聲明   光明網版權聲明  1、作者向光明日報及其子報子刊投稿或寄送約稿,一經採用即視為作者將該作品的發行權、複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彙編權等權利長期授予光明日報及相應子報子刊,並許可光明日報主辦的光明網在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上使用投稿或約稿作品。
  •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創新服務能力...
    作為思想文化大報,《光明日報》的融媒體內容生產始終以「新聞視野、文化視角、思想深度、理論高度」為宗旨。在難以擁有突發、現場、音畫等資源優勢的前提下,報社提出評論立報、立網、立端的方針,將新聞時評作為融媒體內容建設的戰略重點。為此,報社成立社評委員會,整合《光明日報》評論部和光明網評論中心力量,成立社評工作室,建立了「朝會」制度。
  • 徐州賦-光明日報-光明網
    讀《曲阜賦》有感        2月21日,正值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佳節時,翻開《光明日報》,偶然拜讀到了美文《曲阜賦》,一口氣讀完,很是感慨和激動,遂賦七律一首,以示祝賀。泱泱中華五千年,煌煌傳統曲阜銜。東方文化發端地,世界翹首尋本源。
  • 明天上午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8月5日 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觀看方式一、直播時間8月5日(本周三)上午9:30二、直播平臺光明網微博光明網微博光明網抖音光明網一直播
  • 陝西:守護一江清水永續北上-光明日報-光明網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五年來】       「漢江清喲,漢江美,最美最清漢江水。一江清水送北京喲,南水北調浪花飛……」一曲盪氣迴腸的《南水北調歌》,抒發著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陝南人民的俠骨柔腸。
  • 《光明日報》: 馮翠玲:「國際大家庭」的「穩壓器」
    馮翠玲意識到,這是藥學院重要的發展契機,必須全力支持配合好院長的工作。她想方設法推動學院行政管理、教學科研水平的提升,用高效的執行力讓學院決策準確「落地」。2013年整個暑假,馮翠玲沒有休息一天,在學院實驗室改造的工地上與施工方協調方案、監督施工。當嶄新的國際一流的實驗室展現在眼前的時候,人們開心地笑了,她卻悄悄地哭了。
  • 「相向而行」之誤用-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當代「相向而行」常被用於外交場合,如:「中方願意與日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動兩國關係回到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光明日報》)、「要推動中日關係進一步改善,需要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人民日報·海外版》)。
  • 「幫助他人是我的幸運」-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身體比較好,又是O型血。每次獻點血對我沒什麼影響,卻可以幫到很多人。」他告訴記者,4年間,他無償獻血十餘次。     2013年,李龍俊獻血時,主動向工作人員詢問加入中華骨髓庫的相關事宜。不久後,他正式成為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
  • 萬噸「大箱」起航漢江,華中首條內河沉管隧道啟動浮運安裝
    目標,是660米外的漢江對岸。這個龐然大物是襄陽漢江隧道的首節沉管。當日的啟運,標誌著襄陽漢江隧道沉管開始浮運安裝。記者了解到,該沉管隧道是華中首條內河沉管隧道、國內整體建設規模最大的內河沉管隧道。12月12日,襄陽東西軸線魚梁洲隧道首節沉管通過牽引進入漢江河道,前往江面指定區域。
  • 光明日報-光明網
    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    推進新媒體發展探索多元化之路    成立於2006年12月的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是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下屬的國有獨資文化企業。2009年,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將全部經營性資產注入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
  • 我是《光明日報》的「老作者」|「往事只能回味」系列(之五)
    起因是上個月16日,隸屬《光明日報》系列報系的《中華讀書報》副總編輯王洪波先生通過微信發給我一張照片,並附言說:「光明日報有個內部的評獎,您19年賜我們這篇文章獲評『好文章』一等獎。本來應該是上半年評的,今年因為疫情,下半年才評出來。證書我晚一些寄您,再次感謝您!」
  • 「五筆輸入法之父」王永民教授做客光明網
    本報訊(光明網記者孫鵬宇)「五筆字型」發明人、中國王碼集團董事長王永民教授近日做客光明網,與光明網總裁陸先高就如何傳承漢字文化弘揚民族精神進行深入交流。    今年是「五筆字型」誕生30周年。
  • 孟子公開課課程安排-光明日報-光明網
    主辦單位: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   鄒城市人民政府、光明日報國學版     授課地點:鄒城市擇鄰山莊會議中心    第一講 從孔子到孟子(2013年4月27日上午)    主講人:牟鍾鑑(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教授
  • 38年鑄就一位全能教師-光明日報-光明網
    【「四有好老師」獎勵計劃·教師畫像】    從教38年,教過小學的音樂、體育、英語、語文、數學、美術,同時還是廚師、木匠、理髮師、校醫、教具發明家……    他是誰?他就是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新浦鎮板廟小學負責人唐自銀老師。
  • 民胞物與-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論壇·溫故】    201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講話。
  • 光明日報評論員: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作者:光明日報評論員(來源:光明網)
  • 從「豆腐」「玫瑰」發端的特色文化村-光明日報-光明網
    【社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合辦】     北京市密雲區巨各莊鎮的蔡家窪村,身兼「北京最美鄉村」「中國最有魅力休閒鄉村」兩大美譽。
  • 光明大直播|吉林化工學院2020年招生諮詢直播來啦
    7月19日下午14:00,光明日報與吉林化工學院主播帶你走進吉林化工學院,在光明日報一直播直播間,帶你雲遊最美化園、在線答疑,千萬別錯過哦!7月19日下午14:00~16:00光明網一直播(ID:29995967)光明網鬥魚(ID:2178354)光明網微博(ID:1752825395)化工學院的老師們將會為你打開吉林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