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財政PPP項目 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是最終落腳點

2020-12-23 山東頻道

原標題:觀瀾|實施「財政PPP」項目,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是最終落腳點

近日,山東財政PPP項目採風活動引發社會關注。9月9日到9月11日,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先後到淄博、煙臺、威海等地,實地採訪了一些財政PPP項目。

財政部PPP中心8月初發布的上半年年報顯示,山東省是推廣PPP模式大省,2014年以來,累計開工項目投資額,山東以4119億元居全國第2位,僅次於雲南。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簡稱,中文直譯為「公私合夥制」,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係,並通過籤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PPP包含BOT、TOT、DBFO等多種模式,政府與社會主體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係。

實施「財政PPP」項目的好處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減輕財政支出負擔,同時間接減輕了納稅人壓力。二是能夠充分滿足人們對社會公共產品的需求,解決急需的民生問題。三是能夠盤活社會資本。

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觀察認為,財政PPP雖然好處很多,但落腳點還是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儘管PPP項目的推出,是考慮到各地財政資金不足的問題,而且也必須讓合作主體有錢賺才有可能持續運作下去,但判定一個PPP項目的最終標準,還是看這個項目是否真正滿足了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否則PPP就變成了單純的融資手段和讓企業賺錢的工具,失去目的性。因此,政府PPP項目從立項到運作,都必須把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放在第一位來考慮。

我們從國內和山東PPP項目發展方向來看,項目也主要集中在與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比較密切的領域。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淨增開工項目的地區山東以1875億居全國第2,其中在消費領域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文化、旅遊、體育、健康(即醫療衛生)、養老、教育),山東以1598億元居全國第一,落地項目投資額以984億元排名第一;在汙染防治與綠色低碳項目方面,山東以4638億元居全國第一,落地項目投資額以3237億元排名第一。

以山東小清河復航工程為例,今年6月,山東省政府批覆同意《小清河復航工程PPP項目合同》,這是山東省省級第一個PPP項目,山東省水運建設史上第一個一次性投資超百億元的項目。如果採用傳統政府投資模式,山東需在3年建設期年均支出45億元,如今可節約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15億元,有效緩解了政府當期籌資壓力,節省了財政支出。小清河2022年復航後,沿岸設眾多河港,從濟南可以直接坐船出海,將為促進魯北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再如,威海市文登區長期遭受垃圾困擾。文登的垃圾山位於該區張家產鎮崔家營村村北,日曬雨淋,氣味難聞,而建一個日處理垃圾1000噸的焚燒發電廠,需要投資5億元人民幣以上,對縣級財政來說負擔很重。2017年,威海市文登區住建局與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署了垃圾焚燒項目特許權協議,特許期為30年,上海環境集團公司投資5.1億元,建設日處理規模為1050噸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預計將於今年10月運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我國人均GDP為9769美元,有望在2022年進入高收入國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密度不斷增加,環保問題、基礎設施問題、公用事業和社會事業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收入提高的人民群眾渴望獲得更加便捷、舒適、環保、衛生的生活,這就需要加大社會公共產品的供給側改革,PPP項目有效解決了資金困難,為滿足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提供了可行路徑。

但從國內財政PPP發展實踐來看,一些PPP項目運作也出現一些「偏差「。國家財政部數據顯示,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末,財政部綜合信息平臺已累計清理管理庫項目1160個,累計清減投資額1.2萬億元。

之所以清理PPP項目,是因為一些地方借「假PPP項目」融資。一些地方政府通過明股實債、承諾回購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承諾最低收益等方式借PPP模式變相舉債,增加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些地方還以PPP名義立項來套取公共財政資金。據財政部信息,2016年,在各地上報財政部的9283個PPP項目中,經過審核後,只有6997個項目被納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2286個沒有通過審核的PPP項目,業內稱之為假PPP項目,是以PPP名義立項來套取公共財政資金的行為,這就背離了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的目的。

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觀察認為,讓「財政PPP」運作真正符合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一是加強源頭控制,嚴格APP項目入庫門檻,篩選好項目,強化資本金管理。財政APP項目,上報項目方要自覺,講誠信,同時要建立地方政府PPP信用系統,對「假PPP」所在地方政府予以通報批評,對前期手續不全、風險分配不合理、績效機制未建立、違法違規變相融資等問題項目一律不準入庫。

二是要給PPP模式提供穩定的法律環境,對政府行為要有基於法律的信用約束。PPP項目運作是新生事物,需要有規則制約。政府在PPP項目合作中處於強勢地位,要加快PPP立法建設,健全地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過程中平等協商、契約合作、公開透明的體制機制,嚴格約束政府行為,保障各種資本投資PPP項目的長期合法權益。在立法機關立法制定PPP市場秩序時,應明確規定PPP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政府搭臺、市場唱戲,政府與社會資本基於權責對稱行使各自職責,儘可能避免在規則制定上把政府放置在不容挑戰的主導地位,進而削弱社會資本的參與熱情。特別要注意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解決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難的問題。

三是重點防範利益輸送,注意內外嚴格的監管和制衡。PPP項目是政府出特許經營權,合作主體出錢;或者是政府既出權,也出少部分的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既出權,又出錢,最後卻是那些只是象徵性地出了點錢的合作主體賺大頭,這就很容易發生利益輸送等腐敗問題。PPP項目理想運作狀態,應該是內外嚴格的監管和制衡。

相關焦點

  • 山東:實施「財政PPP」項目,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是最終落腳點
    原標題:觀瀾|實施「財政PPP」項目,公共利益和民生需求是最終落腳點近日,山東財政PPP項目採風活動引發社會關注。9月9日到9月11日,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先後到淄博、煙臺、威海等地,實地採訪了一些財政PPP項目。
  • 談PPP項目中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實操中,雖與PPP模式的本意嚴重衝突,但一些項目仍將商業內容,比如將酒店、公寓、廠房等商業內容大張旗鼓地納入PPP項目實施以平衡財務和現金流,實際上是泛化甚至濫化了「公共服務」的內涵。因此,究竟何為 「公共服務」,什麼樣的「公共產品」才可以採取PPP模式實施就成了一個必須釐清的根本性問題。
  • 發揮好財政在宏觀調控中的重要作用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公共財政...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謝登科 韓潔) 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全國財政工作座談會並講話。他強調,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發揮好財政在宏觀調控中的重要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公共財政的優先方向,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 PPP項目績效評價的「痛點」
    績效評價,是指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對預算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等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財政部《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4〕76號)指出,財政補貼要以項目運營績效評價結果為依據,綜合考慮產品或服務價格、建造成本、運營費用、實際收益率、財政中長期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省級財政部門要督促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項目公共產品的服務質量和價格的監管,建立政府、服務使用者共同參與的綜合性評價體系,對項目的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 市財政三步走突顯民生項目的「績」和「效」
    今年以來,由市財政局組織安排,市資金處實施完成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食品監管補助資金等五個與民生有關的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共涉及八個縣區,包含項目資金總額達1.63億元。為全面突顯項目資金使用的「績」和「效」。
  • 袁州區財政「蛋糕」分配重民生
    該項目建成後,將新增養老床位300張,可為老年人提供康復、矯正、醫療、學習、娛樂等服務。近年來,袁州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財政支出「蛋糕」更多切給了民生項目,不斷加大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的財政支出,僅2013年,全區民生領域就增支2.2億元,達22.8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70.9%。  民生大計,保障先行。
  • 今年財政資金怎麼用?一般公共預算80%左右將用於民生
    投向上,公共財政將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堅持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結合,優先保障脫貧攻堅、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等領域基礎設施補短板,重點支持高速鐵路、軌道交通、物流通道等項目,為經濟穩增長提供持續的動力。在「怎麼投」方面,則將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完善「資金池」與「項目池」對接機制,統籌公共資源、資產和資金。
  • 適應公共教育需求的財政體制研究
    因此,如何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指導下建立和完善適應公共教育需求的財政體制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在對教育產品屬性進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探討財政體制改革滯後抑制教育發展的表現,並從釐清政府與市場教育職責、合理配置公共教育的事權與財力、調整規範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轉移支付體系及完善公共教育財政法律法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
  • ​財政支出向民生傾斜體現為政之道
    今年1-10月,中山市教育、醫衛、住房保障等涉及民生類的支出共211億元,佔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超70%。(11月30日《中山日報》01版)今年,中山市前10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七成投向民生領域,讓人們看到政府在「以民為本」的施政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與執政為民善治的理念。
  • 確保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濟南財政將向九大方面傾斜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要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財政就需要完善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民生投入只增不減,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具體做到「九個全面」。一是全面強化就業優先。
  • 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強提」 滿足多樣化民生需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覆蓋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基本建成,各級各類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持續改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清單項目全面落實,保障能力和群眾滿意度逐步提升,但在供需匹配、質量提升和布局優化方面仍有不少突出問題,在託幼、上學、就醫、養老等方面的服務質量和水平與群眾期待還有不小差距。究其原因,既包括體制機制尚不健全,也包括了市場不活、供給不足等。
  • 強化公共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職能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將生態環境質量納入基本公共產品範疇,明確了生態環境的顯性價值,確定了提供生態產品是政府的職責,是公共財政保障的重點。 2.以公共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原則 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
  • 如何理解PPP項目10%的財政支出紅線
    截止到目前,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信息顯示(最新):全國入庫項目14220個,累計投資額17.8萬億元。但是PPP項目火熱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亂象。有專家表示,一些地方政府試圖過度利用鼓勵政策,借道政府性基金,來突破PPP項目10%紅線,這將導致PPP泡沫化,增加未來負債累積爆發的風險。
  • 濮陽工業園區工業供水調蓄池項目和四期路網建設項目PPP諮詢服務...
    (2)開展項目調研工作,全面收集、分析項目資料等PPP運作相關資料和基礎數據,訪談有關政府部門和企業機構,了解各利益相關方的思路和訴求。 (3)建立PPP項目財務分析模型,完成物有所值評價報告,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對項目進行評價,形成評價結論,協助報政府部門審批。 (4)完成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形成論證結論,協助報政府部門審批。
  • 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的意見
    堅持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富民進程,促進民生普惠共享,讓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真正落實到富民惠民上,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統籌兼顧,突出重點。
  • 臨滄工業園區財政:管好「錢袋子」 持續保障民生重點
    2020年以來,臨滄工業園區財政分局緊盯預算執行,多點發力、精打細算管好「錢袋子」,始終繃緊可持續發展這根弦,集中財力用心用情保障民生重點,切實發揮資金使用效益。一是夯實財政增收基礎。截至11月,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920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22200萬元的86.5%,同比增收2618萬元,增長15.8%。二是確保重點支出需求。堅決落實過「緊日子」要求,落實預算動態調整機制,及時收回當年不能支出的項目資金,統籌用於保障重點領域支出和「六穩」「六保」項目支出。
  • 河南將農村義務教育需求納入公共財政保障
    記者從河南省政府獲悉:今後該省將積極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的各項需求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  7月7日,河南省教育廳、省政府糾風辦、省監察廳等部門聯合下發了《2008年全省規範教育收費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實施意見》。
  • 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財政政策要圍繞保障民生做文章
    在擴大投資方面,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比較大的作為空間。不過,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當前財政政策的使命應當從需求管理、供給管理,轉向對公共風險的管理,財政政策必須考慮以人的發展為本、把人放到首位,要圍繞保障人基本需要的民生做文章。
  • 財政部加快推進PPP項目示範工作 項目庫涵蓋文化領域
    人民銀行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5﹞42號)精神,加快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示範工作,儘早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實施範例,助推更多項目落地實施,現通知如下:  一、加快推進首批示範項目實施   (一)高度重視PPP項目示範工作。
  • 德州平原縣:財政支出超八成投向民生領域
    12月21日,記者在平原縣潤源水質淨化科技有限公司看到,項目主體已經建成,配套設備也已全部安裝完畢。現正在進行單體調試、菌種培養,待水質檢測達到設計排放標準後就能連續進水試運行。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1億元,設計日處理汙水2萬噸,採用先進設備和汙水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汙水處理廠建成後,可年削減COD355噸、氨氮36噸,在提升工業廢水處理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化工園區基礎設施水平,吸引更多項目進駐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