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極限挑戰》節目中,嶽雲鵬不認識張鈞甯、迪麗熱巴不敢確定甯字讀音,讓張鈞甯又火了一把。
說實話,甯這個字是挺難認的。乍一看它就像是蜜字,只不過是把用換成了蟲。但實際上,這兩個字毫無關係。
甯其實是寧字的異體字,如果我們寫出寧的繁體字「寜」,相信不認識的人就會少很多了。寧字還有另外一個異體字——寍,比寜字少了個丁。
好亂啊。
一個寧字,有多種寫法也就算了,怎麼還分出繁體和異體了呢?
這話說來可長,但實在是沒那個必要,畢竟我們也不是專門研究漢字的,非得知道它的來龍去脈,那乾脆看專門文獻得了。所謂的繁體、簡體都屬於漢字的規範寫法,可以理解為官方版本。而異體字則是非規範的寫法,可以理解為民間版本。
其中,簡體字就是在標準字,也就是繁體字基礎上簡化而來。
比如寧字,就是在寜的基礎上,去掉了心和皿而成。再比如,馬與馬、貝和貝,軍和軍、龜和龜。這些字的簡體,或多或少還保留著繁體字的一些痕跡。這也是很多人雖然沒有刻意學習過繁體字,但是對於一些繁體字仍然可以一眼看出來的原因。
而異體字,其實就是因個人習慣不同、地域不同等多種原因導致的,一個字所產生的多種不同的寫法。
比如,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就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統一文字。他將其他六國所使用的文字統統廢除,統一為秦國使用的篆體。雖然同樣是篆體,但秦始皇為了便於文字的認識、學習,將原本秦國使用的大篆籀文,簡化為小篆。
所以,大篆籀文就是繁體字,六國文字就是異體字。
再舉一些異體字的例子,來更好地理解一下吧。
1、峰與峰。這兩個字,單看筆畫一點不差,也都是由山和夆(3個讀音,féng、fēng、páng)構成的,它們的區別僅僅只是結構不同而已。所以,峰無論如何也不能被當作峰的繁體字。
2、寢與寑。就寢的寢字,它的異體字就是寑了。當然,實際上,寢的繁體字寢也沒多複雜。看完這幾個字,都感覺自己快不認識這個字了。
3、駝與駞。駱駝的駝,繁體字是駝,異體字是駞,差別就相對明顯一些了。繁體和簡體右邊都是它,而異體字則是一個寫不出來的字(逶迤在此)。
4、野與埜、壄。埜和壄只是差了個「矛」,但和野字一點都不像,它們均是野的異體字。但是,如果單純從字型來看,埜和壄更直觀。事實上,野字的甲骨文就是「埜」。林代表小樹林,土代表小土丘,一眼看過去就是野外的景象。而野字是篆體的產物,其中「裡」代表鄉裡,也就是古代的城池之內;矛則代表和城內有關聯,引申出野外的意思。
還有沒有你想了解的漢字,告訴我,我會儘可能幫你解答。
文章圖片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