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奶粉」:固體飲料為何能銷售?背後的灰色產業鏈才是真可怕

2020-12-20 右右細毛和爸媽

5月11日,湖南經視報導了郴州驚現多名「大頭娃娃」。這些患兒家長,全在同一家母嬰店,購買過一款「倍氨敏」固體飲料,當時被推銷員宣傳為「特醫奶粉」。

事件中涉及2個少見的名詞:「固體飲料」、「特醫奶粉」。不是很清楚這2個名詞含義的人,很容易誤解受害者家長是:「不餵母乳餵奶粉惹的禍」、「買這奶粉不過是錢多燒得慌」。實際上,都是有緣故的。

而為什麼這些固體飲料,可以允許上架銷售呢?其背後有什麼灰色交易,也是本篇將解答的。

什麼是特醫奶粉?什麼是固體飲料?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指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適用於0月齡至12月齡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和適用於1歲以上人群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需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使用。【2】

固體飲料是用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等加工製成的粉末狀、顆粒狀或塊狀,供衝調或衝泡飲用的普通食品。其產品配方、生產工藝、標籤和說明書等不需要產品註冊審批,不能為特殊醫學狀況人群提供營養支持,不能標示適用人群,也不需要在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2】

普通奶粉執行的 GB19644-2010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 GB25596-2010 中,均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做了要求。

圖片來源:GB 25596-2010 特殊醫學用途

嬰幼兒配方奶粉,還對維生素、礦物質的種類和含量有明確要求。

根據食品安全法,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屬於特殊食品,在我國需要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通過後才能生產和銷售。

而固體飲料執行的國家標準 GB/T29602 中,只有蛋白質含量達到 0.5%~1% 這一個要求,但其蛋白質和營養素含量遠低於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這些「固體飲料」怎麼會允許上架銷售?

我們先來看看市場監管總局的解釋:固體飲料是普通食品。

是的,這些固體飲料在符合國標的情況下,作為普通食品,是可以上架的。

這些固體飲料大多數是合規的,產品都是有全套手續的,完全合規合法,只不過,合的是蛋白飲料的法,違的是特醫奶粉的規。

但不管怎麼說「固體飲料」幾個大字,家長也該看到呀!真的能注意到嗎?

家長為何看不到固體飲料?

首先我們來看看之前奶粉的包裝和宣傳「深度水解蛋白」、「無乳糖配方粉」,宣稱「法國進口」,網購途徑曾經是宣傳:適合蛋白質、乳糖不耐受的特殊體質的寶寶。

包裝是在暗示消費者,這款奶粉是適合牛奶過敏、乳糖不耐受的寶寶食用的。但是由於並不符合「特醫奶粉」資格,因此外包裝右下角,其實是小字標註了「蛋白固體飲料」的。

廠商就這樣第一步「巧妙」利用包裝和宣傳作為障眼法,打擦邊球,讓家長朋友措手不及。

又有家長自詡:「孩子入口的食品,我每次都會上網查一查,都會多問幾個醫生。」

我們再來看看網絡查詢是什麼結果搜索「倍氨敏」,會看到有這樣一條問答。

熱心的網友,原來是水軍,回答得像模像樣:深度過敏的寶寶可以吃這款,過敏改善效果比較快。強烈推薦「倍氨敏」產品。

多問問幾個醫生,多跑幾家醫院呢?下面是長沙市的朋友給我的回覆:「不止一個醫生推薦過」。

你們以為只有郴州、長沙這樣的城市有這類現象嗎?

灰色產業鏈的「擦邊球」遊戲

這不是一起簡單的虛假宣傳,類似的問題有很多,甚至侵害還正在發生。

僅僅2019年,曝光的事件就有如下:

2019 年 5 月,新京報記者以過敏患兒身份對北京部分醫院及周邊進行實地走訪調查,發現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潛入醫院商店,瞄準過敏嬰幼兒。

來源:新京報

2019年5月18日,青島金大洋乳業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將對2017年5月15日-2019年5月13日生產的「黃疸期小肽配方粉和多種食物蛋白過敏期胺基酸配方粉系列」產品啟動三級召回,涉及北京、山西、山東、河北、天津5省市。

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該乳業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發布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違反食品安全法規等違法行為。被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警告,罰款238.826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2.151215萬元。

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

2019年11月,寧波市市場監管局杭州灣新區分局,對寧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作出了行政處罰,因其為銷售其奶粉(普通食品),利用網際網路發布含有「迅速緩解牛奶過敏症狀,溼疹、腹瀉;序貫治療,鞏固療效更放心;預防過敏,增強免疫」「與普通配方奶粉的區別就是將其中的蛋白質成分以100%游離胺基酸替代,其他的營養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都與普通配方奶粉一樣」等內容的不實廣告,並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消除影響,並處罰款20萬元

來源: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

從5月11日案件發生至今,大眾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叫「倍氨敏」的產品,還有那個銷售店「愛嬰坊」上。而在大小城市、鄉村,這種擦邊球遊戲是否還在繼續呢?銷售店,甚至醫療工作者,是否還有在鋌而走險的呢?

新京報曾報導:寧波特壹負責人透露,此類產品繳納一定「進門費」後可進入醫院院內商店銷售。醫生每成功推薦一罐產品,可拿到60元左右的提成醫院消化科、兒保科、兒童ICU等有處方權的大夫,都是銷售人員重點「公關」的對象。

結語

孩子是家庭乃至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在母嬰市場賺黑心錢的人和企業,社會是零容忍的。

事件的熱度基本已經停息,固體飲料當做特醫奶粉推銷給消費者的類似擦邊球遊戲,真的希望不止是擦槍走火的時候才引起社會關注。

參考文獻:

【1】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場監管總局要求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嚴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違法行為》

【2】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選購消費提示(一)》

【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選購消費提示(二)》

【4】GB 25596-2010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

【5】 GB 19644-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粉

【6】GB/T 29602-2013 固體飲料

【7】《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

同類文章導讀:

不要指責「假奶粉」受害家長了,90後受過高等教育媽媽也買了23罐

「假奶粉」是母嬰店、醫生,還是廠商在搗鬼?2年3起不同性質事件

嬰幼兒配方奶是否合規,快來這樣查查看,實時更新,官媒可信

作者已籤約「維權騎士」、「百度授權」,侵權必究。

歡迎關注【右右細毛和爸媽】2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銷售「假奶粉」的長沙診所罰款200萬,賣出1罐倍氨敏淨賺155元
    先看看這個大快人心的消息,向過敏、甚至不過敏「患兒」家屬推薦並銷售倍「假奶粉」的——長沙市開福區王建湘兒科診所,終於關停了!罰款200萬元,吊銷營業執照!5月14日,有媽媽在微博曝光: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因王建湘兒科診所醫生王建湘的推薦,她在其診所購買了13罐「倍氨敏」固體飲料,後又在母嬰店購買10幾罐,代替女兒原來喝的奶粉,作為主食。
  • 湖南「假奶粉」事件背後 固體飲料和特醫奶粉該如何區分
    事件背後,固體飲料搖身一變成為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奶粉)成為整場悲劇的焦點。實際上,固體飲料佯裝為特醫奶粉的現象曾在我國多地上演。這兩者究竟有何區別,應該如何區分?「大頭娃娃」悲劇再次上演5月12日,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的視頻刷遍了各大社交平臺。
  • 郴州再現「大頭娃娃」:固體飲料為何會在郴州一再被充特醫奶粉?
    青鋒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爆出「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事件。新京報5月13日報導披露的這一情況,讓我們再一次看到,有關公司和人員以固體飲料充當特醫奶粉的現象,這不能讓人警覺。因為,僅僅在郴州市,很短時間內就被接連曝出同類現象。青鋒不禁要問,固體飲料為何會在郴州一再充當特醫奶粉?
  • 選擇奶粉有訣竅,帶有「固體飲料」字樣的奶粉根本不是奶粉,切記
    下午看到一則報導,說是有多位孩子因為喝了假奶粉而導致生長發育遲緩,成了大頭娃娃,被醫生診斷為佝僂病。只要能賺錢,又吃不死人,就拼命銷售,蒙著心沒有良知可言。但家長也真是心大啊。別人犯錯,自己也跟著犯了錯。孩子對普通奶粉過敏,醫生建議家長給孩子喝胺基酸配方奶粉。
  • 「假奶粉」固體飲料符合國家標準?業內人士:特醫奶粉利潤高兩倍
    湖南郴州永興縣被指有店鋪出售「假奶粉」,用固體飲料充當「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奶粉」銷售,導致至少5名孩子變成「大頭嬰兒」。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湖南省政府在周四(14日)表明對此高度重視,已責成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郴州市等組成調查組對涉事商家徹查,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從嚴從重處罰,並及時向社會公布。
  • 又見假奶粉!你高價買來的寶寶奶粉,可能是固體飲料
    有的寶寶吃了三個月,家長才發現「奶粉」竟然是「固體飲料」,圖片來源:微博截圖有的寶寶吃了半年,出現了體重負增長,還查出了佝僂病。圖片來源:網絡同時期,寧波某食品公司也因為未取得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註冊和生產許可,用「固體飲料」冒充能緩解過敏的「特醫奶粉」,被處罰 20 萬元。
  • 把固體飲料當奶粉賣,造成湖南出現「大頭娃娃」:消費欺詐誰全責
    當有家長對產品包裝上的「固體飲料」提出質疑時,導購聲稱「倍氨敏」是店裡最好的奶粉,蛋白固體飲料是牛奶的另外一個簡稱,也是最暢銷的,許多過敏寶寶都在吃。由於當地母嬰店都是實體店,所以孩子家長信任度高,於是就有家長購買了這種」倍安敏「這種固體飲料。
  • 只需三招,就能知道你家娃喝的是真飲料還是假奶粉
    而了解這件事的朋友們,應該一眼就能明白「真飲料」和「假奶粉」其實說的是同一件事兒。本文的背景信息是這樣的:上個星期, 引發了熱議。事件主角是郴州愛嬰坊母嬰店銷售的「固體飲料」——「倍氨敏」(如下圖)。這本是一種含奶固體飲料,卻憑藉涉案人員的誘導銷售,成功冒充特殊醫療用途嬰兒配方粉,被家長們買回家、當成「特醫奶粉」餵養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最終導致孩子們營養不良,出現了佝僂病症狀——方顱。所以被稱為「大頭娃娃」。
  • 固體飲料「偷梁換柱」成特醫奶粉?誰的問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5日電(彭婧如)近日,湖南郴州出現固體飲料被當成特醫奶粉售賣給家長、導致兒童頭骨出現畸形一事,引發高度關注。特醫奶粉是什麼?與固體飲料有何區別?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誰是始作俑者?
  • 「大頭娃娃」背後的利益推手:成本20售價298,固體飲料當奶粉賣
    類似事件為何屢屢發生?《財經》記者調查發現,背後是高額利潤的驅動,一罐包裝成嬰兒奶粉出售的固體飲料,成本一般在20元左右,售價卻可輕易達到兩三百元。 中國近年已發生多起固體飲料假冒特醫奶粉,導致嬰兒服用後產生身體不適的事件,郴州的案例只是其中最新的一起。 那麼,類似事件為何屢屢發生?《財經》記者調查發現,背後是高額利潤的驅動,一罐包裝成嬰兒奶粉出售的固體飲料,成本一般在20元左右,售價卻可輕易達到兩三百元。
  • 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誰在指鹿為馬?
    該產品外包裝清晰標註系固體飲料,沒有誇大宣傳。當地有關部門經初步調查後表示,暫未發現有醫院和醫生參與事件過程。對涉事企業和地方監管部門的解釋,有待更高層級的部門詳查,給受害家長和公眾一個有公信力的答案。還應當追問的是,明明是一款蛋白固體飲料,為什麼被當成嬰幼兒奶粉進行銷售?我國對特醫奶粉生產經營提出了明確的資質要求。
  • 郴州再現大頭娃娃「假奶粉」用固體飲料充特醫奶粉的公司曝光
    震動家長圈的湖南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持續發酵。5月12日,據媒體報導,湖南永興縣市場監管局已就相關事件做出決定,要求立即成立調查專班,並立案進行調查,同時安排報導中的5名孩子進行全面體檢。經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涉事的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從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先後購進「倍氨敏」法國進口深度水解乳清蛋白(蛋白固體飲料)47件,2019年10月前全部售出。
  • 「固體飲料」等於奶粉?請對孩子手下留情,這些人能做到嗎?
    三鹿的毒奶粉事件過去才12年,在人們慢慢的開始相信奶粉質量的時候,湖南爆出的「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卻給人們心頭一擊: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質量的問題,各種各樣的毒奶粉還存在我們周圍,只是我們不清楚。後續發現所有的兒童都在永興縣愛嬰坊購買了一款蛋白固體飲料——倍氨敏,最終確定了事件的原因。有一些小孩甚至喝了2年多的這樣「奶粉」,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作為銷售員你真的能閉著眼睛說瞎話嗎?面對小孩出現這樣各種各樣的情況,你難道不會心理不安嗎?
  • 將固體飲料當「奶粉」賣 誰在欺騙家長?
    那麼,蛋白固體飲料和特醫奶粉有何區別?  ①蛋白固體飲料可補充蛋白質,特醫奶粉是針對蛋白質過敏嬰兒的胺基酸配方奶粉;  ②蛋白固體飲料不能提供嬰兒所需的所有營養,把它作為嬰兒的營養來源,嚴重可致佝僂病。  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南省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蛋白固體飲料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虛假宣傳特殊功能,涉嫌消費欺詐。
  • 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 竟把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
    經調查,他們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而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家長們隨後去郴州愛嬰坊母嬰店買奶粉,經導購員強烈推銷,最終購買了「倍氨敏」這款產品。當有家長對產品包裝上的「固體飲料」提出質疑時,導購員說蛋白固體飲料就是牛奶的另外一個簡稱。事發後,當家長前去詢問時,該店店長仍然堅稱這款「倍氨敏」蛋白固體飲料是一款特殊奶粉,直到知道孩子的症狀後才連忙改口。店長表示,「我們都是靠奶粉吃飯的,當然要跟銷售走。」
  • 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奶粉喝成大頭娃娃,父母才是孩子最後的防線
    5月11日,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報導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以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進行銷售欺騙消費者」,曝光了又一起假奶粉事件。事起今年3月份及5月份湖南郴州發生兩起大頭娃娃事件。家長因為孩子出現牛奶過症狀,到當地醫院看病後,均被醫生告知需要服用「特醫奶粉」,但在服用了醫院指定母嬰店售出的「特醫奶粉」後,嬰兒卻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事後才發現,這些出現異常的嬰兒是患上了佝僂病,而直接引致嬰兒患病的「特醫奶粉」——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產品其實只是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 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對寶寶會有哪些危害?
    隨著大頭娃「假奶粉」事件持續發酵,更多人開始對「假奶粉」的生產及銷售流程產生了質疑和憎恨。拋開這個話題,站在醫學角度上,簡單的科普一下特醫奶粉。那如果用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對寶寶會有哪些危害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要首先了解什麼是固體飲料。固體飲料主要是以蛋類製品、糖、乳製品、果汁或者是食物植物油提取為主要原料,然後再添加一些輔料或者是食品添加劑而製成的每100克成品水不高於5克的固體製品。
  • 蛋白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到底有多大危害?
    近日,「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的新聞刷了屏。據媒體報導,湖南郴州市多個兒童家長反映在服用某品牌的「奶粉」後兒童出現了頭骨畸形、發育滯後等症狀,後被醫院診斷為佝僂病。在「阜陽大頭娃娃」和「三聚氰胺嬰兒奶粉」事件之後,任何跟奶粉質量相關的事情都會引發巨大關注。
  • 母嬰店誘導家長,固體飲料當奶粉賣,「大頭娃娃」悲劇誰負責?
    等出了事才來說對錯,賠償,追責,似乎有點亡羊補牢,因為有些對身體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寧願不要賠償,只要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假奶粉」害人不淺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
  • 郴州再現「大頭娃娃」,疑固體飲料充特醫奶粉,背後公司是誰?
    三言財經 5月13日消息,據紅網時刻5月12日報導,湖南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持續發酵。據新京報援引湖南經視的報導指出,經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患兒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據紅網時刻消息,涉事的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從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先後購進「倍氨敏」法國進口深度水解乳清蛋白(蛋白固體飲料)47件,2019年10月前全部售出。